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48)
2023(11371)
2022(9602)
2021(8825)
2020(7682)
2019(17616)
2018(17497)
2017(33662)
2016(18746)
2015(21414)
2014(21913)
2013(21714)
2012(20399)
2011(18195)
2010(18836)
2009(17865)
2008(18554)
2007(17401)
2006(15125)
2005(13948)
作者
(56334)
(47379)
(46969)
(44881)
(30344)
(22805)
(21715)
(18491)
(17638)
(17277)
(15962)
(15949)
(15268)
(15021)
(14726)
(14717)
(14363)
(14128)
(13929)
(13584)
(11818)
(11771)
(11590)
(11016)
(10744)
(10642)
(10566)
(10497)
(9780)
(9590)
学科
(85439)
(84741)
经济(84618)
(78263)
企业(78263)
管理(72142)
方法(38829)
数学(29614)
数学方法(29297)
业经(28864)
(28666)
(28154)
(21876)
财务(21845)
财务管理(21800)
企业财务(20587)
农业(19857)
中国(18759)
(18143)
技术(17968)
理论(17045)
(16423)
(15584)
(15251)
贸易(15239)
(15120)
(14837)
(14774)
地方(13788)
(13767)
机构
学院(284704)
大学(279088)
(115760)
经济(113279)
管理(111995)
理学(95118)
理学院(94156)
管理学(92663)
管理学院(92134)
研究(87915)
中国(70989)
(58984)
(56194)
科学(54060)
(51848)
(46713)
(45925)
财经(44044)
业大(42057)
中心(41642)
农业(40958)
研究所(40892)
(39618)
北京(37040)
(36843)
经济学(34211)
(34197)
师范(33811)
财经大学(31973)
商学(31162)
基金
项目(174271)
科学(136662)
研究(129022)
基金(124627)
(106997)
国家(105946)
科学基金(91797)
社会(80250)
社会科(75819)
社会科学(75795)
(70720)
基金项目(66120)
教育(59699)
自然(59480)
自然科(58095)
自然科学(58077)
(57344)
自然科学基金(57112)
编号(53962)
资助(51329)
成果(43624)
(39343)
(38905)
重点(38745)
(38286)
(37326)
课题(36590)
创新(35506)
科研(33358)
(33192)
期刊
(138092)
经济(138092)
研究(81655)
中国(57399)
(49949)
(48745)
管理(45609)
学报(42212)
科学(39101)
农业(32760)
大学(32002)
学学(30174)
教育(29472)
技术(28401)
(25657)
金融(25657)
业经(25220)
财经(22659)
经济研究(20365)
(20030)
(19620)
问题(18223)
技术经济(17446)
财会(16090)
(14749)
商业(14591)
现代(14221)
(14157)
世界(13395)
统计(13283)
共检索到434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小斌  高勇强  戴鑫  
本文探讨了“非正式组织”这一术语的合适性及其定义,剖析了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之间的差异,非正 式组织对企业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有助于人们全面客观地认识非正式组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国锋  李万明  
非正式组织在我国企业中广泛存在。文章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进行了分类及利弊分析,最后针对如何管理我国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秋霖  郭慧  
非正式金融的主要根源在于金融管制。某些形式的非正式金融可能演变成正式的金融制度,作为正式金融的一个竞争角色,它可能在解决城市中小企业贷款难、农村金融服务落后问题上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非正式金融不能一概加以否定,但任其自由发展也不妥,必须加强监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瑞新  夏火松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提出企业非正式组织对员工知识扩散的影响机理,以武汉地区软件外包企业测试部员工为样本,利用Ucinet进行QAP相关分析和QAP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员工的咨询关系网络、情报关系网络、情感关系网络及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对知识扩散网络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提高企业知识扩散效果的措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拉  朱业宏  
传统观念认为非正式组织完全是消极的东西,对集体只有负面作用。但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又会为了某种利益拉帮结派、搞小群体。目前,国有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的非正式组织不够重视,态度也不明确。本文以石油类企业为例,分析企业内部存在的各种非正式组织.并对其中的历史型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展开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宇辰  曹鑫林  
不同的非正式组织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作用和发展倾向。其形成的原因、条件及其组织目标、作用方式和性质都不一样,所以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组织采取不同的协调办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晓晔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决策的每一个程序,几乎都离不开对信息的传播。这些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个渠道。前者是建制型的,主要传递正式信息,即官方信息;后者是非建制型的,主要传递非正式的文化信息。非正式组织在企业文化理论中,是与非正式信息联系在一起的,是指非建制型的信息传播渠道。企业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是与人们在社会中的多种角色密切相关的。从一个特定的企业来看,每一个人都只能在特定的岗位上扮演特定的角色。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同时扮演着其他的一个或几个角色,这些形形色色的角色在企业正式组织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利华  
非正式员工群体在我国企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群体的雇佣可为企业节省人工成本带来丰富的市场信息。因此,非正式员工群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同所有正式员工一样,有需求、有追求目标,需要社会和企业的关注和激励。由于非正式员工自身的一系列特点,对其采取激励方式应有针对性。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现状,针对非正式员工特点,采取相应的激励方式,保持非正式员工群体的稳定性,激励其创造性,促进企业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志军  
企业间稳定的合作关系是生态工业园顺利成长的前提条件,要保证这种合作关系就必须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提出将长期契约用来代替纵向一体化经营,同时将长期契约分为正式契约和非正式契约。由于正式契约的非完备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提高了它的实施成本,因此,非正式契约在规范园区企业行为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本文对防止园区企业机会主义行为的非正式契约进行了博弈分析,着重用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博弈理论阐释非正式契约运行的内在机理,并对如何规范园区企业间合作关系提出了建议与对策,以期有助于生态工业园的健康成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屠家惠  
企业职工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工作,我们主要是依靠企业党、政、工、团各级正式群体组织的领导和影响来进行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出现了深刻变化,企业中除正式群体外,其他非正式群体,尤其是青年非正式群体的数量和类型在不断增多。影响力、号召力和作用力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如何正确认识青年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切实加强青年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和管理,已成为我们适应形势变化需要,更好地拓展企业管理工作途径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企业青年非正式群体形成的背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海娟  
文章阐述了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的特征,分析了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继而构建了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机制,该机制由4部分组成,其中,协同机制是该共享实现机制的控制中心,交流机制、激励机制和信任机制是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3个具体实施方案。通过构建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共享机制,以期提高企业内非正式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涛  郭进利  王福红  
文章根据超图对企业中非正式组织进行超网络描述,以非正式组织成员为节点,以非正式组织作为超边,构建基于超图的企业非正式组织超网络拓扑结构,对所建的拓扑结构模型有关统计特征进行计算和分析。社团结构是社会网络中最重要的一种结构特征,文章基于超图的超网络社团结构,根据超边的邻接关系对企业非正式组织超网络进行社团划分,形成不同的社团结构,并将新进入的一批成员与超网络中选定的社团结构中的成员进行择优连接,择优概率取决于原有人员的超度及其与新人员的相似度,新人员的进入也使内部原有人员之间产生一条新的内部超边。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以帮助理解企业中人员关系密切程度的变化规律,对企业人员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涛  郭进利  王福红  
文章根据超图对企业中非正式组织进行超网络描述,以非正式组织成员为节点,以非正式组织作为超边,构建基于超图的企业非正式组织超网络拓扑结构,对所建的拓扑结构模型有关统计特征进行计算和分析。社团结构是社会网络中最重要的一种结构特征,文章基于超图的超网络社团结构,根据超边的邻接关系对企业非正式组织超网络进行社团划分,形成不同的社团结构,并将新进入的一批成员与超网络中选定的社团结构中的成员进行择优连接,择优概率取决于原有人员的超度及其与新人员的相似度,新人员的进入也使内部原有人员之间产生一条新的内部超边。文章的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映朕  
知识共享是企业生存、发展与创新的前提,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关键。知识共享机制决定知识共享效率。在分析社会网络与企业非正式组织知识共享联系的基础上,从网络关系、网络结构以及社会资本三个角度探讨企业非正式组织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知识共享机制构建,目的在于提高企业非正式组织知识共享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涛  郭进利  王福红  
文章根据超图对企业中非正式组织进行超网络描述,以非正式组织成员为节点,以非正式组织作为超边,构建基于超图的企业非正式组织超网络拓扑结构,对所建的拓扑结构模型有关统计特征进行计算和分析。社团结构是社会网络中最重要的一种结构特征,文章基于超图的超网络社团结构,根据超边的邻接关系对企业非正式组织超网络进行社团划分,形成不同的社团结构,并将新进入的一批成员与超网络中选定的社团结构中的成员进行择优连接,择优概率取决于原有人员的超度及其与新人员的相似度,新人员的进入也使内部原有人员之间产生一条新的内部超边。文章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