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1)
2023(8339)
2022(6711)
2021(6141)
2020(5383)
2019(12141)
2018(11992)
2017(23000)
2016(12432)
2015(14043)
2014(13860)
2013(14025)
2012(12626)
2011(10825)
2010(11155)
2009(10663)
2008(11280)
2007(10458)
2006(9362)
2005(8911)
作者
(34246)
(28452)
(28329)
(26705)
(18652)
(13452)
(12998)
(10967)
(10538)
(10475)
(9684)
(9595)
(9525)
(9017)
(8846)
(8646)
(8531)
(8335)
(8221)
(8219)
(7051)
(6986)
(6813)
(6607)
(6546)
(6466)
(6246)
(6173)
(5620)
(5540)
学科
(78940)
(76098)
企业(76098)
管理(65247)
(56534)
经济(56456)
(27239)
方法(25885)
业经(25265)
(21405)
财务(21383)
财务管理(21357)
企业财务(20266)
(19569)
数学(17730)
数学方法(17644)
技术(15615)
农业(14675)
(14474)
贸易(14470)
(14212)
(14044)
(13907)
(13461)
经营(12649)
企业经济(12336)
(11973)
(11935)
理论(11797)
中国(10940)
机构
学院(182498)
大学(176914)
管理(82834)
(80968)
经济(79497)
理学(69306)
理学院(68757)
管理学(68285)
管理学院(67908)
研究(49444)
中国(45171)
(42258)
(36522)
财经(32198)
(29824)
(29211)
(27360)
科学(26042)
商学(24996)
商学院(24783)
中心(24142)
(23902)
财经大学(23601)
经济学(23460)
(23330)
业大(22937)
北京(22791)
经济管理(21961)
农业(21391)
经济学院(21300)
基金
项目(109980)
科学(89223)
研究(84020)
基金(81892)
(68340)
国家(67628)
科学基金(61565)
社会(55461)
社会科(52796)
社会科学(52782)
(43586)
基金项目(43445)
自然(39188)
自然科(38367)
自然科学(38362)
自然科学基金(37774)
教育(37589)
(34196)
编号(33597)
资助(33403)
(30636)
(26604)
成果(25615)
(25059)
创新(23786)
(23489)
重点(23263)
(22838)
国家社会(22712)
人文(22680)
期刊
(97734)
经济(97734)
研究(53889)
(39861)
管理(39055)
中国(36335)
(25566)
科学(20837)
(19415)
金融(19415)
学报(18687)
技术(18522)
业经(18054)
农业(17656)
财经(16736)
大学(15861)
学学(15042)
经济研究(14529)
(14518)
(13959)
财会(13420)
教育(13278)
技术经济(12422)
问题(12271)
会计(11677)
(11501)
现代(10885)
世界(10472)
商业(10413)
国际(9922)
共检索到287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柏  琚涛  
"自我归因"驱使管理者将过往成功更多的归结为自身能力,进而导致其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本文基于社会比较理论,探索企业间业绩比较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关系。以2007~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业绩比较胜出促进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且这一作用仅存在于上行比较和平行比较。而在下行比较中,业绩胜出的作用仅当企业内部自我比较失败时存在;此外,在平行比较中,管理者权力对业绩比较胜出与管理者过度自信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权力的调节作用不存在于上行比较中。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探索过度自信心理偏差黑箱及其影响作用机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柏  琚涛  
基于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一外生冲击事件,研究管理者理性行为、非理性偏差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危机对这一关系的调节作用。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现金流—成长机会"框架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管理者理性的代理问题与非理性的过度自信均与企业投资正相关;金融危机会同时抑制管理者理性和非理性导致的企业投资增加,但对管理者理性行为的冲击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金融危机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于企业投资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恢复常态。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翟爱梅  张晓娇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以沪深两市2007-2011年间进行了并购交易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并购决策、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企业的并购决策产生了显著影响,尤其是当企业现金流充裕时更甚;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企业的高绩效又会增加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这也验证了连续并购财富效应递减的现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计华  王海芳  
资本结构是公司财务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且至今是财务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以2009年至2011年新疆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资本结构域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与资产负债率没有显著相关性,但与短期负债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管理者过度自信能提高企业绩效,但并不显著;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永明  祁亭亭  
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设,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关系及其通过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存在负向调节关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国祥  董苏  
基于2014—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1 146家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通过OLS回归分析了内部控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大部分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已逐步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设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但这些企业中普遍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现象,极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通过内部控制建设可有效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程度,间接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高,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该结果对强化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威风  刘启亮  刘永丽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依据行为金融理论,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研究了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既会导致公司正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也会导致负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女性比例越高的管理团队越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管理团队的年龄越小越有可能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管理团队学历越低越有可能进行负向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对研究公司选择会计政策行为,治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乃至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均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杜啸添  胡伦祯  
以往文献较多从企业特质角度出发研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机理,本文从管理者特质角度出发,构建了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以及该影响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绩效的间接效应显著,表现为遮掩效应,即管理者过度自信通过提高企业绩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间接促进作用,削弱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直接抑制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玲  王亚星  
以我国2003~2010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通过投资决策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与管理者理性的企业相比,其内部投资、并购投资和总投资的水平更高,但投资规模的扩大并未带来业绩的提升,投资行为导致了企业绩效的下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慧婷  王茂林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角度,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提高企业创新投入。进一步,本文对相关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具冒险精神,能够减少不确定性风险对R&D投资的负向影响。在环境高不确定性下,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够增强研发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而在弱不确定性下效果不明显。不同于既有研究中管理者过度自信造成企业过度投资的发现,本文的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管理者有助于企业加大对风险性创新项目的投入,抓住更多创新成长机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洪金明  桑倩兰  
企业“短贷长投”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研究大多立足于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而忽略了管理者的非理性特征。文章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实证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管理者越过度自信,企业“短贷长投”现象越严重,内部控制能缓解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补充性证据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加倾向于选择短期债务融资,并增加长期投资,而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防止企业过度的短期债务融资和长期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玉杰  
本文以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审计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研发投入成正相关,内部审计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会受到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玉杰  
本文以201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内部审计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研发投入成正相关,内部审计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会受到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敏  耿修林  
根据现有文献得出企业技术多元化与财务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并基于此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技术多元化的促进机制和董事会结构的抑制效应。以2007—2013年我国沪深A股189家专利密集型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多元化水平,且技术创新投入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董事会结构(两职分离和独立董事比例)能够有效减弱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技术多元化的正向影响,从而避免出现可能损害企业财务绩效的过度技术多元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明桂  夏新平  邹振松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研究,抛弃了传统债务融资理论的理性管理者假设,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否会导致企业采取激进的债务融资决策。实证分析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债务融资的因素以后,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产负债率尤其是短期负债率显著正相关,与债务期限结构也显著正相关。由此证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是影响企业债务融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丰富和拓展了企业债务融资理论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