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6)
2023(7343)
2022(5729)
2021(5035)
2020(4425)
2019(9676)
2018(9531)
2017(18211)
2016(9685)
2015(10734)
2014(10352)
2013(10382)
2012(9328)
2011(7902)
2010(8157)
2009(7825)
2008(8189)
2007(7361)
2006(6559)
2005(6282)
作者
(27240)
(22903)
(22811)
(21387)
(14798)
(10853)
(10232)
(8811)
(8547)
(8199)
(7813)
(7738)
(7608)
(7182)
(7094)
(6834)
(6768)
(6707)
(6592)
(6468)
(5715)
(5631)
(5532)
(5281)
(5189)
(5069)
(5055)
(4963)
(4659)
(4332)
学科
(70587)
(68291)
企业(68291)
管理(49558)
(47832)
经济(47763)
业经(24052)
(22816)
方法(20141)
(18388)
财务(18386)
财务管理(18379)
(18195)
企业财务(17456)
技术(14339)
农业(14172)
数学(12999)
数学方法(12941)
(12178)
企业经济(11822)
(11531)
经营(11105)
(11078)
(10394)
技术管理(9893)
(9865)
理论(9504)
中国(9429)
体制(9088)
决策(8929)
机构
学院(145063)
大学(137360)
(64624)
经济(63649)
管理(63463)
理学(54440)
理学院(54016)
管理学(53526)
管理学院(53263)
研究(41449)
中国(35888)
(32022)
(27850)
财经(25199)
(24531)
科学(23410)
(23193)
(22905)
(20424)
商学(19882)
商学院(19721)
业大(19450)
农业(19177)
中心(19015)
经济学(18733)
财经大学(18393)
研究所(18064)
经济管理(17602)
(17597)
北京(17081)
基金
项目(91289)
科学(75071)
基金(68984)
研究(67955)
(58803)
国家(58193)
科学基金(52980)
社会(45637)
社会科(43374)
社会科学(43363)
基金项目(37159)
(36893)
自然(34446)
自然科(33738)
自然科学(33733)
自然科学基金(33244)
教育(29573)
(29029)
(28358)
资助(26789)
编号(26512)
(23041)
创新(20433)
重点(20221)
(20204)
(19782)
(19508)
成果(19284)
国家社会(19010)
人文(18121)
期刊
(77156)
经济(77156)
研究(42068)
(30007)
管理(29468)
中国(26218)
(23648)
科学(18795)
学报(16575)
农业(16385)
业经(15419)
技术(14516)
大学(13540)
学学(13232)
财经(13101)
(12318)
金融(12318)
(11796)
经济研究(11663)
(11351)
财会(10609)
技术经济(10324)
问题(9496)
会计(9001)
现代(8784)
商业(8241)
教育(8164)
世界(8086)
经济管理(7669)
通讯(7203)
共检索到219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爱明  张铃芳  
本文以2013年至2017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薪酬粘性问题,以及企业业绩、董事会特征对薪酬粘性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薪酬粘性问题,即薪酬在业绩上升时的边际增加量大于业绩下降时的边际减少量;且高管薪酬粘性与员工薪酬粘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企业业绩与高管-员工薪酬粘性差距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正相关关系在不同的薪酬粘性差距区间内是不断加强的;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企业业绩对薪酬粘性差距有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两职分离和独董所占比例对企业业绩与高管-员工薪酬粘性差距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灿宇  李烜博  梁上坤  
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激励效率与企业价值,还关系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断裂带是Lau and Murnighan(1998)提出的假想的分割线概念,即可以将团队划分为多个小团体。以200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从董事会断裂带这一视角探索董事会中小团体的差异性对于薪酬差距的影响和后果。本文研究发现:(1)董事会断裂带的存在加剧了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2)分解董事会断裂带的类型后,由深层特征形成的断裂带对于薪酬差距的影响高于由表层特征形成的断裂带;(3)区分行业竞争的程度后,公司所在行业的激烈竞争有助于缓解董事会断裂带造成的薪酬差距扩大;(4)从经济后果来看,董事会断裂带造成的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企业薪酬差距形成的机制及其后果,同时对于完善我国董事会的监督机制也有一定的现实启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建华  
民营公司高管理薪酬与董事会特征有关系吗?文章选取2017年至2019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董事会特征对高管薪酬的影响,通过相应的实证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董事会规模与高管薪酬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董事会独立性与高管薪酬也呈现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这对于完善高管薪酬的研究,改良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钟熙  宋铁波  陈伟宏  
高管团队薪酬差距的经济后果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但鲜见实证研究探讨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本研究剖析了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董事会监督能力与企业研发投入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用2007~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经验数据,本研究发现:第一,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越大,企业研发投入越少;第二,纳入董事会监督能力的情境作用后发现,董事会规模、董事会流动率与两职分离将弱化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影响。此外,拓展分析后发现,高管团队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影响将进一步传导至企业绩效,最终导致低水平的企业绩效。本研究拓展了文献对相对薪酬与企业研发决策两者关系的认识,对企业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改英  
文章采用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董事会人力资本主要发挥高管激励作用,提高了高管和普通员工间的薪酬差距。为了验证董事会人力资本的激励效应,基于中介模型检验发现,董事会人力资本提高了企业的创新投入,进而提高了高管和普通员工间的薪酬差距。同时,在更加注重公平的国有企业,会对高管薪酬进行一定的调节,进而削弱了董事会人力资本对薪酬差距的正向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史晓明  尼楚君  
本文选择1 179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07~2009年作为时间窗口,考察董事会特征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发现控制董事会规模、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提高独立董事比例以及设置薪酬委员会可以提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亚男  
董事会断裂带是董事会内部的重要特征,本文从董事会断裂带监督视角出发,选取2010—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系统考察董事会断裂带对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董事会断裂带可以降低高管薪酬差距。这说明董事会断裂带能够发挥监督作用,抑制高管过度获取超额薪酬。考察外部治理环境发现,更高的媒体关注程度强化了董事会断裂带对高管薪酬差距的抑制作用。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外部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发现市场化进程更高时,董事会断裂带对高管薪酬差距的提升作用更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玮  温军  
关键词: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必武  石金涛  
以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2001年为数据来源的窗口期,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结构改革对高管薪酬水平及薪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薪酬委员会设置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兼任对高管薪酬水平有显著正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与董事长总经理二职兼任均显著提高了薪绩敏感性,薪酬委员会的设置对薪绩敏感性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公司治理改革可以有效抑制行为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高上市公司高管薪绩敏感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铁肩  陈震  
文章以2011年至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为对象,首先单独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其影响,然后引入董事会结构特征,考察不同董事会独立性和董事会规模环境下内部控制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提高内部控制质量能显著提升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并且在董事会独立性较高以及董事会规模较小的公司,内部控制的作用更为显著。文章丰富了高管薪酬激励研究方面的经验证据,以期为公司治理及政府监管提供相关指导。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东升  杨荣  
以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异质性股权混合对董事会资本的影响,以及董事会资本与企业社会经济效益、企业经营效益和企业经营效率的关系,将资源依赖理论与代理理论相结合,检验董事会独立性与董事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交互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异质性股权混合有助于提高董事会资本水平,董事会资本有助于企业经营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升,董事会独立性和董事会资本二者同时作为治理机制治理效果会互补加强,二者单独对企业经营效率无影响,而是通过交互效应间接改善企业经营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买生  杨一苏  
本文选取2009-2015年我国A股数据为样本,分析探讨了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呈U型关系,即当董事会规模小于10人,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负相关;董事会规模大于10人,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董事会平均年龄、高学历董事占比均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女性董事占比与企业社会责任负相关。独立董事占比、董事长与CEO是否两职兼任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并无显著相关性,但独立董事占比过半的董事会与企业社会责任显著正相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怀明  宿金香  
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内部重要的决策机构,不同董事会特征对自愿信息披露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对董事会特征与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独立董事亲自参加董事会的频率、董事会会议频率等都与自愿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而董事长与CEO是否两职合一、董事会成员持股比例与自愿信息披露水平相关关系不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买生  杨一苏  
本文选取2009-2015年我国A股数据为样本,分析探讨了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呈U型关系,即当董事会规模小于10人,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负相关;董事会规模大于10人,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董事会平均年龄、高学历董事占比均与企业社会责任正相关。女性董事占比与企业社会责任负相关。独立董事占比、董事长与CEO是否两职兼任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并无显著相关性,但独立董事占比过半的董事会与企业社会责任显著正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建伟  陈威燕  
本文在研究智力资本主效应的基础上,以现代决策理论为指导,结合企业有效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引入董事会特征作为调节变量,检验其在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结构资本均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董事会规模正向调节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反向调节结构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独立董事比例反向调节人力资本、正向调节结构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而对于物质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