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04)
2023(17486)
2022(14850)
2021(13785)
2020(11723)
2019(26608)
2018(26379)
2017(51384)
2016(27831)
2015(30863)
2014(30766)
2013(30484)
2012(27797)
2011(24743)
2010(24798)
2009(23434)
2008(23460)
2007(20938)
2006(18572)
2005(16922)
作者
(79501)
(66169)
(65878)
(62747)
(42419)
(31677)
(29961)
(25714)
(24941)
(23820)
(22507)
(22445)
(21182)
(21060)
(20725)
(20149)
(19675)
(19522)
(19046)
(18903)
(16346)
(16265)
(15963)
(15141)
(14885)
(14764)
(14744)
(14680)
(13281)
(13048)
学科
(114201)
经济(114035)
(105608)
管理(98877)
(95240)
企业(95240)
方法(51251)
数学(41153)
数学方法(40727)
(39115)
业经(34183)
(34081)
(28115)
财务(28045)
财务管理(28009)
中国(27690)
(27031)
企业财务(26707)
农业(23869)
技术(21777)
理论(21346)
(21311)
(20034)
(19645)
地方(19402)
(19390)
(18616)
贸易(18606)
(18348)
银行(18301)
机构
学院(400662)
大学(399679)
(162771)
管理(162391)
经济(159383)
理学(139856)
理学院(138412)
管理学(136375)
管理学院(135627)
研究(128010)
中国(98590)
(84054)
(81049)
科学(76718)
(64432)
财经(64100)
(63584)
(59604)
(58244)
业大(57969)
中心(57810)
研究所(57236)
北京(52699)
农业(50414)
经济学(48978)
(48655)
师范(48207)
(47708)
财经大学(47640)
(46413)
基金
项目(265765)
科学(210748)
研究(196094)
基金(195159)
(168481)
国家(167040)
科学基金(145414)
社会(125332)
社会科(118815)
社会科学(118787)
基金项目(103441)
(103271)
自然(94172)
自然科(91979)
自然科学(91957)
自然科学基金(90358)
教育(89241)
(85920)
资助(79847)
编号(79276)
成果(64432)
(59160)
重点(58501)
(57171)
(55315)
课题(53674)
创新(52787)
(52348)
国家社会(51686)
教育部(51342)
期刊
(184058)
经济(184058)
研究(119312)
中国(75009)
(66703)
管理(64195)
(60173)
学报(60047)
科学(56397)
大学(46546)
学学(44188)
农业(41290)
教育(39643)
(37712)
金融(37712)
技术(34674)
财经(32550)
业经(31206)
经济研究(28328)
(27864)
问题(23842)
(23086)
技术经济(20991)
现代(19617)
财会(19337)
理论(18775)
(18561)
科技(18515)
商业(17864)
(17426)
共检索到591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缪荣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本的特征分析认为,即使委托人通过契约化的形式赋予代理人部分的企 业所有权,仍 然无法完全解决企业中代理人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激励不足的问题。然后,通过对“进 入权”理论的阐述 ,认为非契 约化的“进入权”的合理配置是一种新的有效激励代理人进行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机制。最后本文认为,在企业实践中,契约化的所有权安排和非契约化的“进入权”的配合使用能够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淑妮  
一、确立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 1998年11月在里昂举行的八国(美、英、法、德、日等)经济管理研究会议上,专家们达成一个共识: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取决于三大因素:利益、信念和心理状态。在这三要素中,利益占首位。由此可见,在当今人力资本管理中,物质激励仍是一种重要手段。首先,改善薪酬福利制度使其具有激励功能。一是用拉开档次的方法将同样的总工资水平制造出最高工资来,并且高报酬者是不断变化的;二是员工的薪资高于或大致相当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如华为集团所需人才一旦被聘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杰  邱力生  
近年来,我国一些行业和地区出现技能型劳动力供给短缺,从而使劳动者激励问题在理论研究层面和企业经营管理层面的重要意义开始凸现出来。本文运用现代企业理论的制度分析方法对企业技能型劳动者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及其激励机制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对有关具体激励策略提出了初步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贺玲  
本文阐释了专用性人力资本与劳动关系稳定性的关联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现状,提出通过税收优惠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提升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构造劳资双方的双边依赖性。即在企业所得税改革中适度提高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比例;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确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课税模式,将纳税人所支付的在职培训费用在费用扣除制度中予以特别扣除,同时减少税率级次,这些措施都将对劳资双方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提供激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庆华  孙虹  汤薇  
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人力资本具有三重依附性,即生命依附性、活动依附性和价值依附性。基于人力资本的三重依附性,企业应该建立三个层面的员工激励机制,即主体导向的成员激励机制、过程导向的成长激励机制和结果导向的成就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萍萍  
风险企业作为一种知识型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最大不同在于人力资本在资源配置中开始上升为主导地位。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在风险企业中主要表现为与其载体的不可分离性、专有性及专用性三大特征。基于此,风险企业设计的激励机制应不同于一般企业,如赋予风险企业家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采用具有期权性质的分期投资方式以及追求良好的声誉效应等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雅萍  黄美娇  
科研团队是高科技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本,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动力,保证企业持续创新的关键。文章分析高科技企业的契约特性及其人力资本价值,根据科研团队的特性,提出相应的激励机制设计,以期实现最优的激励效果,从而提高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虞群娥  
从 2 0世纪 3 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首创人力资本概念半个多世纪以来 ,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已成为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认为 ,人力资本的经济特征 ,决定了人力资本对个人功利性货币、非货币收入追求的无可争议性 ;结合中国金融企业面对WTO的人才战略 ,笔者认为应从薪酬机制、荣誉机制、竞争机制、感情机制四个方面来设计中国金融企业人力资本有效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淼淼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外部市场延伸到了企业内部,因此,人力资本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与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运营因素,受到了企业界的重视。医院属于服务型单位,因此,员工的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对医院的发展影响至深,想要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医院必须构建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文章以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为研究切入点,探讨构建医院的员工激励机制,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学军  刘镜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时间经济价值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作为企业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本的贡献对企业的绩效尤为重要。然而,由于人力本身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了某些人力资本的外逃,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为激励人力资本所有者,企业应采取一些措施来保障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并积极的监督人力资本的企业行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向阳  周卫民  
企业必须由多个产权主体分享企业所有权,其中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应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原则。文章在此基础上从产权纬度对企业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激励机制的设计实际上是产权的有效安排问题。最后,对知识型员工、企业家、国企高管经营人员等不同属性的人力资本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文化激励等各个层面分别进行了激励机制的设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超  侯军岐  
高校人才流失与缺乏积极性问题是制约高校发展的主要瓶颈,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对人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缺乏科学合理性。高校人力资本激励,必须明确高校人力资本产权的归属,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取得好的激励效果。高校人力资本产权永恒自有是建立高校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基础,确定了高校人力资本产权的归属问题,就可以通过强化质量指标考核、建立考核面谈制度、正负激励交互作用、组织文化激励以及健全人力资本约束机制五个方面对高校人力资本进行激励。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赵世君  沈路  
本文以产权理论为切入点,认为参与企业的资本家和企业家、经理都可以根据各自的财产所有权而享有企业所有权,并且只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两权对应才能有效发挥产权激励作用。而目前企业中产权"错位"已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价值创造。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新经济时代,应通过强化财务资本的"剩余控制权"和提高人力资本的"剩余索取权"使两权逐渐对应,以发挥产权激励作用,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卓  
创新型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对创新型人力资本激励程度的高低以及激励机制运行是否有效都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的进程和方向。本文分不同生命阶段,分析了企业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激励目标、激励环境和激励方式组合,形成了企业不同生命阶段创新型人力资本激励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