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7)
- 2023(8725)
- 2022(6751)
- 2021(6071)
- 2020(5238)
- 2019(11481)
- 2018(11059)
- 2017(21753)
- 2016(11058)
- 2015(12131)
- 2014(11754)
- 2013(11744)
- 2012(10451)
- 2011(9020)
- 2010(9478)
- 2009(9594)
- 2008(8859)
- 2007(8155)
- 2006(7249)
- 2005(6897)
- 学科
- 业(72793)
- 企(69795)
- 企业(69795)
- 济(52928)
- 经济(52864)
- 管理(52704)
- 业经(26312)
- 融(24967)
- 金融(24967)
- 财(22354)
- 银(22008)
- 银行(22006)
- 方法(21506)
- 行(21470)
- 农(19694)
- 务(18968)
- 财务(18955)
- 财务管理(18943)
- 企业财务(17999)
- 中国(17828)
- 农业(15657)
- 制(15561)
- 技术(15410)
- 数学(14259)
- 数学方法(14219)
- 策(12748)
- 体(12009)
- 企业经济(11868)
- 理论(11725)
- 划(11459)
- 机构
- 学院(162420)
- 大学(153835)
- 济(74735)
- 经济(73490)
- 管理(70679)
- 理学(60385)
- 理学院(59916)
- 管理学(59403)
- 管理学院(59116)
- 中国(45388)
- 研究(44512)
- 财(37242)
- 京(30693)
- 财经(29342)
- 经(26610)
- 农(25783)
- 江(25043)
- 中心(23077)
- 科学(22924)
- 经济学(22640)
- 商学(22343)
- 商学院(22160)
- 财经大学(21617)
- 所(21034)
- 业大(20665)
- 经济学院(20611)
- 州(20358)
- 农业(20093)
- 经济管理(19605)
- 融(19088)
- 基金
- 项目(100437)
- 科学(82362)
- 研究(76979)
- 基金(75475)
- 家(62869)
- 国家(62191)
- 科学基金(57188)
- 社会(52381)
- 社会科(49893)
- 社会科学(49881)
- 省(40982)
- 基金项目(40193)
- 自然(35582)
- 自然科(34888)
- 自然科学(34882)
- 自然科学基金(34373)
- 教育(33356)
- 划(31416)
- 编号(30392)
- 资助(29684)
- 业(29486)
- 创(25995)
- 创新(23203)
- 成果(22747)
- 发(22347)
- 制(22327)
- 部(22047)
- 国家社会(21817)
- 重点(21732)
- 人文(20441)
共检索到251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郑莹 贾颖颖
除保护技术输出的传统职能外,专利在企业和利益相关者沟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信号传递职能。其中,专利在资本市场上的信号价值近年来备受关注,已有研究指出专利作为质量信号有助于企业获得投资者认可,并且专利信号效果依赖于投资者获得企业信息的多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投资者获得企业信息的内容对信号价值的影响。具体地,在负面信号情境下(企业过去的财务绩效差、收益波动性大、未来不确定性高),专利的信号价值更强,而在正面信号情境专利信号效果减弱。利用来自深沪两市1 787家上市公司2000-2011年面板数据验证了以上假设,专利数量和外部融资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并且在负面信号情境下二者正向关系更强。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表明,发明专利的信号效应比非发明专利更强,而私企的专利信号效应比国企更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颉茂华 王乾 施诺 李晓玲
专利执行保险对加大研发专利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是否能最终提升企业竞争力,有待于进一步检验。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专利执行保险的实施对于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并从研发能力和融资约束的视角考察其中介效应与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专利执行保险的实施与企业竞争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专利执行保险提升了企业研发投入,最终体现在企业价值增加以及市场份额扩大,从而使得企业竞争能力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专利执行保险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主要存在于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为了增强研究结果的稳健性,使用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进行附加测试,结果依然稳健。研究结论为专利执行保险在我国的实施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扩大专利执行保险制度实施范围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永基 潘焕学
本文以北京等地的科技创业型企业为考察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科技创业型企业融资在外部环境调节下产生的治理效应。研究表明,外部环境与融资共同作用影响了企业的绩效和成长性,即外部环境对我国科技创业型企业融资的治理效应有显著性影响。具体而言,在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影响下,股权融资对科技创业型企业的绩效和成长性有负向显著影响;在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影响下,债权融资对科技创业型企业的绩效和成长性有正向显著影响;在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影响下,可转换证券融资对科技创业型企业的绩效和成长性有负向显著影响。
关键词:
科技创业 融资 治理效应 外部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慕丽
文章以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高管跨组织任职对企业并购融资决策的作用与影响激励,并进一步探究XBRL持续审计和融资约束的调节效应,得出:存在高管跨组织任职的企业在并购中更倾向于采用债权融资策略;XBRL持续审计的应用显著提升了高管跨组织任职企业采取债权融资支持并购的概率;融资约束下存在高管跨组织任职的企业会更倾向于采用权益融资的方式实现并购。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顾海峰 张欢欢
选取2009—2018年中国2319家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从金融资产持有与金融渠道获利双重视角,对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与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企业通过金融资产持有与金融渠道获利双重路径实现金融化。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存在抑制作用促使企业“脱实向虚”,降低无形资产研发创新投入,从而抑制企业创新。(2)金融资产持有下的企业金融化对具有高股权集中度、高资产负债率、高成长性等微观特征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大。金融渠道获利下的企业金融化仅对具有高股权集中度、高资产负债率、低成长性等微观特征企业创新存在抑制作用。(3)融资约束在企业金融化抑制企业创新中的中介作用显著。相对于企业从金融渠道获利,融资约束在企业金融资产持有抑制企业创新中的中介作用更为明显。相对于国有企业,融资约束在非国有企业金融化抑制企业创新中的中介作用更为明显。(4)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化抑制企业创新中具有调节作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加剧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企业金融化抑制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中,融资约束的中介作用部分对冲了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晓阳
为了探究企业专利申请决策形成机理,分析企业和制度层面因素影响专利申请决策异质性的机理和结果,本文利用2010—2015年中国A股976家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研发投入、财务冗余及其交互对专利申请决策的影响,制度情境在研发投入与专利申请决策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研发投入、财务冗余与企业专利申请决策显著正相关;研发投入与财务冗余交互显著负向影响企业专利申请决策;行政制度保护在研发投入与专利申请决策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市场化水平在研发投入与专利申请决策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理解资源配置及制度情境对专利申请决策的影响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宫兴国 陆垚 林春雷
企业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适当调整战略差异度是可供选择的现实路径。然而,战略差异度变化带来的风险可能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与企业初衷背离。为了探究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选择2012—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提升战略差异度会加剧企业融资约束,不利于财务资源向创新领域倾斜,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适度的财务柔性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缓解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务柔性的调节作用在高股权激励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结论可丰富战略差异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也可为企业通过战略规划实现转型升级,充分利用财务优势提升创新绩效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差异度 创新绩效 融资约束 财务柔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立清 胡滢
供应链金融作为颠覆传统融资模式的创新型金融产品,可利用供应链运营数据驱动商业银行授信用信方式变革,为供应链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预付账款融资、存货融资和战略关系融资,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但考虑到融资企业所在的供应链整体以及不同行业特征与业务性质等的不可复制性,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供应链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具体作用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实现的边界条件。鉴于此,可整合信息经济学理论,将产融结合、战略承诺纳入供应链金融与企业融资约束整体研究框架,利用2012—2016年我国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等354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产融结合与战略承诺均对供应链金融与企业融资约束间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为更好地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应转变商业银行传统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使之关注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模式、预付账款模式、存货融资模式等创新业务,从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角度融入供应链金融发展大局,推动供应链金融协同共赢,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供综合化、多元化解决方案;应借助产融结合的力量,吸引金融机构、产业组织、第三方机构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推动供应链金融向平台化、生态化方向发展,为改变企业融资约束提供边界条件支持;应通过战略承诺凝聚供应链核心企业上下游优质资源,重组供应链,提升供应链竞争力,并以此为基础优化供应链金融,进行专业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链发展能力,为破解企业融资约束提供关键助力。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融资约束 产融结合 战略承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磊 余珍
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业财融合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机理以及信息披露质量的中介效应和市场化进程这一外部环境因素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企业实施业财融合能够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信息披露质量作为中介变量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市场化进程越高,业财融合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效果越强,同时市场化进程能够正向调节信息披露质量对业财融合和债务融资成本影响的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齐秀辉 付丽爽
我国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对企业成长造成了制约,数字金融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以2017—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区域数字金融水平调节下融资约束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关系。通过系统分析以及基于规模异质和产权异质的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融资约束显著负向影响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无关,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数字金融在融资约束与企业成长的曲线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大型企业要比中小型企业更加明显,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影响显著。研究不仅强调了企业要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成长,也为政府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增强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关注,营造良好的数字金融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木洋 刘玉洁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考察了银企关系与企业的债务再融资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稳定的银企关系有助于企业降低债务再融资风险,而地区金融发展会削弱这一作用;异质性研究发现,银企关系对民营企业债务再融资风险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信贷歧视造成的信贷错配问题。银企关系对高融资约束水平以及处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债务再融资风险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与更多银行建立合作关系能够降低债务再融资风险,且建立合作关系的银行数量越多,债务再融资风险越低。而企业银企关系的改变会增加债务再融资风险,存在较大的转换成本。
关键词:
银企关系 市场化程度 债务再融资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萍 吕迪伟
以制度环境与融资约束二元概念为切入点构建"区域制度环境差异与融资约束假说",选择2011-2012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制度环境、融资约束、生产率及出口倾向间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民营企业出口确实存在"生产率悖论",但加工贸易企业的存在并非是导致"生产率悖论"的主要原因;将生产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后,发现"悖论"主要体现为"规模效率悖论";区域制度环境的改善强化生产率对于出口倾向影响;融资约束弱化了生产率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强融资约束是造成中国民营企业出口"生产率悖论"根本原因。
关键词:
生产率悖论 融资约束 制度环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艳 韦继山 陈收
本文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资本结构理论,探讨了企业在不同生命阶段的融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企业不同生命阶段融资结构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生命阶段与融资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即相对于成熟期企业而言成长期企业拥有更高的资产负债率;管理者风险偏好与资产负债率之间显著负相关,即管理者风险偏好越高,其资产负债率则相对越低;并且,管理者风险偏好能够强化企业生命阶段与融资结构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企业生命阶段 融资结构 管理者风险偏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云 陈露
利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目录》和西风(Zephyr)全球并购数据库匹配后的数据,基于企业生产率的视角研究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选择机制,并进一步根据融资约束差异对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企业的生产率越高越有可能选择海外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而生产率低的企业则倾向于选择新建投资模式进入国际市场;(2)生产率的这种影响机制在不同地区/行业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企业或制造行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更为显著;(3)融资约束弱化了企业生产率对对外直接投资模式选择的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帆
文章以2008—2019年中国A股为研究样本,探究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财税激励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效率,在区分财政激励政策和税收激励政策依然发现两者均能够显著提高创新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基于是否属于高科技行业进行检验,发现财税激励政策对创新效率的提升在高科技行业中更显著;同时,在区分企业融资约束差异后,发现在企业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时,财税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更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有股权、专利信号与高技术行业中的民营企业债务融资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信号功能研究——基于外部融资激励的实证
融资约束对物流企业持续性创新的影响——兼论研发投入的中介与开放创新的调节作用
自愿性环境规制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吗?——基于代理成本和社会责任的调节作用
政府补助能否促进企业的ESG表现?——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与媒体关注的调节作用
投资者关注能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提升——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与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
供应链社会资本、外部整合对供应链融资绩效的影响——IT使能共享能力的调节作用
供应链金融与企业融资约束:效果、作用机理及调节因素
网络多元性对在孵企业孵化绩效作用机制研究——孵化器支持情境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