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0)
- 2023(15561)
- 2022(12958)
- 2021(11936)
- 2020(10476)
- 2019(23825)
- 2018(23379)
- 2017(45336)
- 2016(24575)
- 2015(27730)
- 2014(27839)
- 2013(27265)
- 2012(24836)
- 2011(21933)
- 2010(21952)
- 2009(20024)
- 2008(19813)
- 2007(17899)
- 2006(15180)
- 2005(13556)
- 学科
- 济(105494)
- 经济(105302)
- 业(94962)
- 企(85102)
- 企业(85102)
- 管理(82981)
- 方法(50032)
- 数学(41009)
- 数学方法(40523)
- 农(32844)
- 财(32278)
- 业经(31667)
- 中国(23928)
- 务(23906)
- 财务(23836)
- 财务管理(23797)
- 农业(22816)
- 企业财务(22550)
- 技术(21232)
- 制(19897)
- 理论(19751)
- 贸(19020)
- 贸易(19013)
- 易(18462)
- 和(17984)
- 地方(17502)
- 划(16948)
- 策(16289)
- 学(15911)
- 体(15406)
- 机构
- 学院(353906)
- 大学(341778)
- 济(144345)
- 管理(141694)
- 经济(141496)
- 理学(122712)
- 理学院(121507)
- 管理学(119539)
- 管理学院(118904)
- 研究(106192)
- 中国(81381)
- 京(69694)
- 财(66197)
- 科学(64309)
- 农(59835)
- 江(53395)
- 财经(53371)
- 所(52307)
- 业大(52091)
- 中心(50918)
- 经(48440)
- 研究所(47305)
- 农业(47143)
- 经济学(43182)
- 北京(42435)
- 州(42319)
- 范(42232)
- 师范(41806)
- 技术(41489)
- 经济学院(39339)
- 基金
- 项目(235648)
- 科学(187607)
- 研究(174986)
- 基金(170918)
- 家(147286)
- 国家(145943)
- 科学基金(127924)
- 社会(110864)
- 社会科(105096)
- 社会科学(105065)
- 省(95494)
- 基金项目(91235)
- 教育(83128)
- 自然(83009)
- 自然科(81162)
- 自然科学(81138)
- 自然科学基金(79736)
- 划(78357)
- 编号(72927)
- 资助(69060)
- 成果(56879)
- 重点(52878)
- 部(52378)
- 创(51858)
- 发(50591)
- 课题(49644)
- 创新(47755)
- 业(46553)
- 科研(45560)
- 国家社会(45505)
共检索到504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达 尹晨曦
跨界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的跨界性在实践活动层面主要表现为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跨界合作。由于企业和高职院校分属于经济场域和教育场域两类具有不同性质的组织,从企业角度来看,校企合作是一个企业跨越自身组织边界,并调动自身边界内的关键要素与高职院校边界内的关键要素产生联系、发生互动的一个过程。基于企业边界跨越的视角,在明晰企业边界内涵的基础上,勾勒了校企跨界合作的框架及其要素,同时结合校企跨界合作的现实状况,剖析了两者跨界合作过程中存在的政策障碍、能力障碍、制度障碍、资源障碍、利益障碍,并针对上述障碍提出了有效化解的措施,以期推动企业与高职院校跨界开展深度合作。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跨界性 企业 高职院校 边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玉峰
我国高技术企业实施技术跨越战略面临的外部障碍主要集中在经济因素、政府和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竞争因素和消费者行为等方面。培育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加强政府的规范指导,构筑企业的竞争优势,赢得消费者的偏好等措施能有效克服上述一系列障碍,有利于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跨越的实现。
关键词:
技术跨越 竞争优势 消费者偏好 管理跨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燕
对外投资是我国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中的技术障碍、体制障碍、资金障碍和人才障碍,提出了主要应对策略,并对主要策略和四大障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永清 杨义群
一、企业初期成功的原因 每一个企业成功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结合的产物,必然性体现在企业创立者的素质和创业的冲动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上,偶然性体现在市场机会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创立者要有改变财富分配的冲动、敢于冒险的精神、强烈的控制欲望,同时还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一定的行业熟知度等,这些是企业创立的必要条件,也是与企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泽沛 陈金贤
发展中国家和后进企业要想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成功地实现技术追赶。一般来说,新技术会在那些受原有技术限制较少的国家和企业中更快地扩散,发达国家和先进企业在新的技术变革中存在的沉没成本形成“退出障碍”,这给后进企业提供了一个机会。先进企业在新技术面前也不会无动于衷,但是在新的技术经济体系的形成和新规范的变化过程中,在技术生命周期的4个不同阶段里,各种阻碍产业进人的阈值条件会发生变化,这为后进国家和企业提供了实现技术跨越的机会窗口。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克中
家族化民营企业是民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家族化民营企业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家族化民营企业在跨越转型期的过程中存在制度和企业组织形式障碍。要使家族化民营企业顺利转型需要从企业外部与企业内部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关键词:
家族化民营企业 转型期 制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邬文兵 詹荷生
本文认为,我国企业发展系统可以概括为技术、管理、资本三个要素。企业发展系统中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要素功能最优并不等于整体功能最优,整体功能可能大于要素功能之和,也可能小于要素功能之和。要使企业获得跨越式发展,必须有一个最初的“跨越扰动”,并在此基础上加快与环境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努力使企业发展系统的要素尽快成长至与“跨越扰动”相匹配,以使企业发展系统最大地发挥协同作用,使整体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还应及时发现系统要素的最薄弱环节,尽快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关键词:
企业 跨越式发展 系统演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立娜 于渤
由于后发优势及在位者创新困境的存在,后发企业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跨越成为可能。动态能力在后发企业技术跨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基于技术学习角度的动态能力在后发企业技术跨越中的作用演化机理,构建了后发企业技术跨越的非对称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对策略选择进行了稳定性的分析,用数值仿真演示了决策参数不同取值的改变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后发企业技术跨越选择模式的系统演化收敛于两种模式:一种是不变革,始终处于技术落后状态;另一种是技术变革,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跨越。研究结果表明,高阶的动态能力能够促使后发企业进行变革创新,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跨越。低阶的动态能力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变革。因此,要培育高阶的动态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立娜 于渤
由于后发优势及在位者创新困境的存在,后发企业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跨越成为可能。动态能力在后发企业技术跨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研究基于技术学习角度的动态能力在后发企业技术跨越中的作用演化机理,构建了后发企业技术跨越的非对称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对策略选择进行了稳定性的分析,用数值仿真演示了决策参数不同取值的改变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后发企业技术跨越选择模式的系统演化收敛于两种模式:一种是不变革,始终处于技术落后状态;另一种是技术变革,实现对领先企业的技术跨越。研究结果表明,高阶的动态能力能够促使后发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双立 刘欣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晓兰
虽然经济因素是经营活动成败的重要因素,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不可否认。一国的文化形成了在该国经营的企业的文化环境,企业文化在该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国家文化类型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不同的管理风格。霍夫斯蒂德的国家文化模型是分析一国文化的工具,对于作跨国经营的中国企业应予以利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熊建明 汤文仙
我们研究了企业并购的技术跨越机会研究,以及基于技术跨越并购的技术扩散效应分析和企业并购实现技术跨越的技术能力发展等问题。我们认为,一些技术先进国家的企业由于经营困境或者经营战略目标调整使得技术后进国家的企业获得许多机会和技术窗口,进入障碍较少时,可以通过并购直接进入并取得技术跨越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技术先进国家的企业由于上述原因而带来的技术跨越的机遇,讨论了为技术跨越而从事并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企业并购 核心技术获取 技术跨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思翀 王贤明
谁来“保市场主体”?如何畅通内循环资本流动以及促进跨区域市场主体建设?文化差异等非经济因素在其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9年跨区域设立市场主体的新建投资为研究样本,引入同时包含自然与社会属性的姓氏距离作为文化差异的代理变量,研究资本流出地与流入地间的文化差异对内循环资本流动中跨区域市场主体建设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企业所在地区间的文化差异,企业家的文化背景差异对跨区域市场主体建设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是阻碍内循环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双边信任不足是文化差异阻碍跨区域市场主体建设的重要机制,而良好的营商环境则能够抵消其不利影响。因此,只有拉近其与企业家之间的距离,增强双边信任,同时更加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才更有可能跨越地区文化差异的壁垒,加强跨区域市场主体的建设,打造内循环资本流动的国内大市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晓华 高旭东 李纪珍
跨越“死亡之谷”是学术创业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从需求视角探索技术开发与应用场景的匹配至关重要,但鲜有研究对该问题提供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证明。本文以四家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学术创业企业说明如何通过连续性创新模式跨越“死亡之谷”。研究发现,柔性框架是产生连续性创新的关键前因,并总结出柔性框架的三个维度:技术抽象化、行业具象化和确定性试错。柔性框架不仅增进了企业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与反馈,还提高了技术开发与客户需求的互动频率,最终缩小了技术开发与应用场景之间的断层。本文丰富和完善了技术框架理论,提供了需求视角下技术商业化的实现路径。同时,对学术创业企业跨越“死亡之谷”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并对建立市场导向型的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提供政策启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