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1)
2023(10864)
2022(8820)
2021(7805)
2020(6594)
2019(14420)
2018(14192)
2017(27523)
2016(14116)
2015(15483)
2014(14987)
2013(15147)
2012(14034)
2011(12365)
2010(12913)
2009(12547)
2008(12366)
2007(11454)
2006(10424)
2005(9799)
作者
(39380)
(33274)
(33155)
(31038)
(21329)
(15505)
(14675)
(12634)
(12350)
(11920)
(11402)
(10972)
(10874)
(10618)
(10283)
(9931)
(9838)
(9470)
(9367)
(8981)
(8240)
(7994)
(7854)
(7712)
(7411)
(7349)
(7270)
(7205)
(6500)
(6417)
学科
(91214)
经济(91138)
(77852)
(73158)
企业(73158)
管理(62539)
方法(29721)
业经(29666)
(23879)
(22833)
数学(21636)
数学方法(21550)
地方(19992)
技术(19561)
(18336)
财务(18331)
财务管理(18320)
中国(18024)
农业(17542)
企业财务(17333)
(15106)
(14996)
(14045)
(13942)
技术管理(13512)
理论(13412)
(13249)
地方经济(12751)
企业经济(12255)
经营(11533)
机构
学院(214515)
大学(206433)
(108581)
经济(106997)
管理(89461)
理学(76001)
理学院(75358)
管理学(74729)
管理学院(74314)
研究(68376)
中国(55973)
(48387)
(41522)
财经(37804)
科学(35476)
(34163)
(34070)
经济学(33790)
(33030)
中心(30411)
经济学院(30121)
(29830)
研究所(29022)
财经大学(27398)
商学(27222)
商学院(26964)
(26308)
北京(26066)
业大(25286)
经济管理(25214)
基金
项目(129969)
科学(106208)
研究(99893)
基金(96400)
(80905)
国家(80132)
科学基金(72339)
社会(69375)
社会科(66041)
社会科学(66026)
(52604)
基金项目(50741)
教育(43234)
自然(43110)
自然科(42213)
自然科学(42205)
自然科学基金(41582)
(40702)
编号(38067)
资助(37617)
(34225)
(32773)
创新(30845)
(30351)
国家社会(29388)
成果(29243)
(28670)
重点(28565)
(27356)
人文(26274)
期刊
(133928)
经济(133928)
研究(69519)
管理(42895)
中国(42329)
(42178)
(28896)
科学(24906)
技术(22523)
经济研究(22224)
业经(21979)
学报(21381)
(21215)
金融(21215)
财经(20654)
农业(19734)
(18154)
大学(18061)
学学(17531)
技术经济(16616)
问题(16482)
教育(14394)
(13165)
世界(12986)
(12568)
现代(12200)
商业(12196)
经济管理(12047)
财会(11409)
(11211)
共检索到340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庄毓敏  储青青  马勇  
本文通过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银行部门,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企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模型的理论分析表明,在均衡状态下,金融发展可以提高经济中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缓解信息不对称,有效降低了研发部门的外部融资成本,从而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并推动经济实现更高速的增长。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中国31个省份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相关结果表明:(1)金融发展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2)在工业化程度、外商投资水平较高的地区以及政府支出水平较低、人才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3)企业研发创新可以有效推动经济增长,且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揭示了"金融发展—企业创新—经济增长"的内生性传导机理及其在中国的体现,从而为金融支持创新型经济增长的改革逻辑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和经验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洪刚  
一、创新是企业产生的直接原因从经济学史的发展来看,西方经济学家在企业产生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从亚当斯密开始,经济学家们都在企业产生的原因和企业怎样产生这两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斯密定理:分工受市场规模的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彬  李杏  姚先国  张海峰  张俊森  
本文利用中国1983—2003年省级面板数据,将企业家精神变量引入增长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企业家的创业和创新精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本文估计结果显示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进一步的稳健性分析和工具变量估计表明,这种正效应是因果性的,即企业家精神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的结论表明能否制定有利于发挥企业家精神的制度和政策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严清华  龚文德  杜长征  
由武汉大学、美国商务部和考夫曼基金会发起主办、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企业家创新与经济增长:中国的历史与实践"国际研讨会于2008年6月在武汉大学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借鉴鲍莫尔企业家创新理论,探讨中国历史与实践中的企业家创新与经济增长。前美国经济学会主席、纽约大学伯克莱企业家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William Baumol)教授以及来自国内外的50多位专家学者、官员和企业家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文和  郭玉清  
本文构建了公共政策对企业研发创新进行激励的内生增长模型,其中企业研发分为两种:基础研发和应用研发,政府或者采取研发补贴或减税政策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或者直接对两种形式的研发创新提供资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庄子银  
本文继承并扩展了熊彼特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思想,把企业家活动的配置引入内生技术创新模式。在本文中,企业家活动的配置决定了一个经济的R&D投入水平,技术水平和经济增长率。不同经济活动的报酬结构决定了企业家活动的配置,而且报酬结构是内生的,并且存在历史依赖性。本文的突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企业家活动的配置引入宏观的分析中,考察了企业家活动的配置对宏观总量的影响;二是把企业家活动的配置对经济活动影响的一般性分析引入创新活动分析中,考察了企业家活动的配置、相对报酬结构与技术创新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要提高经济中R&D投入水平,进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以及经济增长率,就必须通过政治、经济、法律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奕欢  林雁  谭洪涛  
本文结合我国当前政策背景和公共品可视性等理论,选取2004~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经济增长目标如何影响企业绿色创新。研究发现:较高的地区经济增长目标会抑制当地企业的绿色创新。当官员面临的晋升压力较大时,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更强;当官员面临的环保压力较大时,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将被削弱。进一步分析表明,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的完成度越差,经济增长目标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抑制效应越强;而地方政府若根据上一年度经济增长目标的完成情况适当调整当年经济增长目标,则经济增长目标对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会得到有效缓解。机制分析表明,经济增长目标通过降低环境规制强度、增加实物投资而挤出当地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本研究丰富了企业环保责任方面的研究,也有助于为优化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官员考核机制提供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新国  何凤霞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靳卫东  高波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体系,体现为他们所共有的特质,如创新性、抗风险性、工作态度和自身价值感等等。这些特质会影响企业家的创新行为,是决定内涵型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增强国民的企业家精神,促进国民创新投入的增加,是提高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巴曙松  白海峰  胡文韬  
金融科技创新为金融资源合理配置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利用中国33个省份2011—2018年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带动作用,进而具体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活力和金融科技创新规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科技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带动作用在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更加明显,而且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金融科技创新高于门槛值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才较为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敬  陈良华  叶涛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企业创新机遇的实践探索。在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体系的背景下,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新熊彼特增长理论,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及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外部媒体关注度、组织冗余资源和高管研发经验能够强化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质量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人力资本升级和提升研发能力对企业创新质量产生积极效应;相较于非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和国有企业,数字经济对高新技术行业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新质量的正向促进作用更显著;企业高质量创新能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企业价值。研究有助于拓展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质量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为推进企业创新发展和赋能经济提质增效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柏轩   严良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在于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以技术创新为内在机制的发展模式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探讨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意义、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以及通过企业技术创新 ,促进集约型经济增长的途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贤杰  陶锋  
基于中国地级市以及所隶属省份的2008-2017年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和企业发明专利质量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对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市与省间加码)对企业实质性创新能力(发明专利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面临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大的企业,市与省间加码促进企业发明专利质量的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在于,市与省间加码通过促使政府加大对企业的补助来提升企业发明专利质量。据此,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促进企业实质性创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军  张一飞  
文章在一个综合考虑资本积累和创新相互作用的内生增长模型中考察研发补贴对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讨论三个问题: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自身研发投入是否具有"挤出效应"、政府补贴力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与指定用于研发的政策相比,政府补贴由企业自由支配是否更为有效。研究结果表明:当补贴指定用于研发时,如果定额补贴过高,会产生"挤出效应",因此,加强政府补贴力度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与此相对,当研发补贴由企业自由支配时,其促进作用更为有效,且随着补贴力度的加强,该现象愈加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唐国华  
从企业家产品创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性,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企业家人数、企业家研发的生产力系数、中间产品的数量、中间产品的产出弹性等呈正向变动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996~2010年间,企业家精神和产品创新的内生动力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