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58)
2023(10150)
2022(8335)
2021(7670)
2020(6558)
2019(14509)
2018(14409)
2017(27342)
2016(14434)
2015(16051)
2014(15214)
2013(15316)
2012(13469)
2011(11539)
2010(11879)
2009(11467)
2008(11901)
2007(11095)
2006(9920)
2005(9180)
作者
(38339)
(32038)
(31993)
(29810)
(20626)
(15001)
(14289)
(12168)
(11904)
(11647)
(10763)
(10758)
(10400)
(9962)
(9744)
(9604)
(9574)
(9236)
(9230)
(9171)
(7773)
(7772)
(7615)
(7337)
(7326)
(7176)
(6998)
(6918)
(6285)
(6245)
学科
(84510)
(81416)
企业(81416)
管理(73368)
(60609)
经济(60537)
业经(27088)
(26346)
方法(26198)
(21578)
财务(21556)
财务管理(21533)
(20515)
企业财务(20454)
技术(19680)
数学(17745)
数学方法(17635)
(16156)
农业(15159)
(14919)
(14838)
中国(14054)
理论(13802)
技术管理(13613)
经营(13351)
企业经济(12643)
(12641)
(11792)
决策(10929)
体制(10582)
机构
学院(202266)
大学(195580)
管理(93135)
(87336)
经济(85659)
理学(78261)
理学院(77631)
管理学(77021)
管理学院(76600)
研究(55454)
中国(50419)
(44146)
(40222)
财经(33482)
(33229)
(30396)
科学(29666)
(28770)
中心(27660)
商学(27293)
商学院(27055)
(26180)
(25855)
业大(25292)
北京(24968)
财经大学(24533)
经济学(24457)
经济管理(24252)
研究所(22547)
农业(22204)
基金
项目(125510)
科学(102843)
研究(96607)
基金(92854)
(77796)
国家(77013)
科学基金(70589)
社会(64122)
社会科(60971)
社会科学(60956)
(51307)
基金项目(49691)
自然(44751)
自然科(43834)
自然科学(43827)
自然科学基金(43191)
教育(43185)
(40033)
编号(38216)
资助(35718)
(33714)
(33024)
创新(30243)
成果(28976)
(27606)
(27009)
重点(26967)
(26559)
国家社会(26096)
课题(25600)
期刊
(106327)
经济(106327)
研究(59876)
管理(45283)
中国(44878)
(41317)
(27071)
科学(24224)
(22302)
金融(22302)
技术(21711)
学报(20248)
业经(20145)
教育(18528)
农业(18447)
财经(17508)
大学(17408)
学学(16448)
经济研究(15747)
(15256)
(14532)
技术经济(14084)
财会(13719)
会计(12404)
问题(12289)
现代(12015)
商业(11592)
科技(11004)
经济管理(10533)
世界(9601)
共检索到318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闫焕民  王子佳  李瑶瑶  
在中国企业治理模式下,“领导者”变更是企业的重大事件之一,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及组织绩效。基于组织人际关系的角度,采用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企业“领导者”变更是否会引发下属管理层团队联动效应以及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企业“领导者”变更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顺推”与自下而上的“倒逼”两种路径,引发显著的下属管理层人事调整,管理层团队结构发生明显的联动“重构”效应。(2)在企业“领导者”变更情形下,下属管理层团队重构程度越大,对企业创新效率的负面影响越大,表现为研发投入减少、专利申请与授予数量下降;在考虑“领导者”界定标准、企业管理层人事制度、创新产出专利质量、排除替代性解释及缓解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之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3)在进一步的分析中,考虑前任“领导者”离任预期、继任“领导者”来源类型及下属管理层人力资本结构三个角度的调节作用机制,发现前任“领导者”离任的可预期性越小、继任“领导者”属于内部晋升、下属管理层团队人力资本存量越差时,“领导者”变更引发的下属管理层团队重构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更强,负面效应越明显。综上,本文基于企业“领导者”变更与下属管理层团队重构之间层级联动效应的新视角,拓展了企业管理层变更经济后果的理论研究,进而为完善我国企业管理层团队内部治理与创新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新成  李垣  
数字技术越来越普及,然而数字创新相关研究相对匮乏。基于注意力基础观,探讨企业数字创新前因。以2011—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设置首席信息官(CIO)的企业实施数字创新的可能性越大,数字创新绩效越好;(2)企业领导者(CEO)的商业关联能够显著提升CIO实施数字创新的可能性及数字创新绩效,CEO的政治关联没有显著调节作用。通过调查CIO和CEO的角色,深化对数字创新前因的理解,推动数字创新理论研究,为企业实施数字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劲  宋保华  
未来企业的管理者将主要由首席营运官、首席创新官、首席资源官来担当,而首席执行官CEO的主要职责就是激发这三大管理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回顾企业发展模式与管理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随着市场关注点不断从强调价格,到对质量的更高要求,从多样性的需求到当前个性化的需求,企业的发展动力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成本驱动到质量驱动,后来是以灵活提供多品种产品驱动企业发展,到现在的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满足用户对更多个性化和新颖性的要求,企业的管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牛芳  张玉利  杨俊  
异质性是创业团队的重要属性,也是创业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将异质性分为两类:任务相关异质性和身份相关异质性,并分别讨论了两类异质性对新企业绩效的不同影响以及团队领导者乐观心理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发现,在任务相关异质性中,行业经验异质性正向影响新企业绩效,而在身份相关异质性中,年龄相关异质性负向影响新企业绩效;同时,团队领导者的乐观心理正向调节行业和职能经验异质性与新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谭婧婷   周颉  
本文以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非结构化的文本信息,考察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异常语调特征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MD&A异常语调越高,企业创新投资效率越高,研究结果稳健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行业竞争程度高时,MD&A异常语调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为文本信息语调经济后果和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晓慧  王爱国  
本文以2014—2017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管理层能力、内部控制与创新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层能力越强,企业的创新效率越高,而过于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会弱化管理层能力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进一步分组研究发现,上述结论在非国有企业体现较为明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乔朋华  谢红  张莹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增长动力转换攻关期,双元创新成为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双元创新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以2007—2018年香港交易所中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领导者调节焦点与企业双元创新指标,实证分析双元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领导者调节焦点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均对企业价值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领导者促进焦点会削弱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3)领导者防御焦点可以强化探索式创新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但会弱化利用式创新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结论丰富了双元创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可为提高领导效率,优化企业双元创新实施效果,进而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启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淳宇  袁斌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市场影响力对企业领导者创新欲望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的研究命题,构建相应概念模型,并通过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研究检验。研究表明,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对企业领导者创新欲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文章指出要想提高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活跃度,就必须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培育良好的品牌和建立良好的企业声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金勇  汤湘希  孙建波  
关键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乔朋华  张悦  许为宾  
基于高阶理论与组织期望理论,以2007-2017年香港交易所中资上市高科技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领导者韧性对高科技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以及期望落差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领导者韧性对高科技企业探索式创新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期望落差强化了领导者韧性与高科技企业探索式创新之间的正向影响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期望落差的持续时间越长,领导者韧性对探索式创新的积极作用越强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琳  
本文选择2010-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管理层权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不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的不断增大,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和创新产出的效率的提升,即两者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由于其异质性对管理层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具有不同的影响,即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抑制了管理层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正相关,而稳健型机构投资者则能有效增强高管权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正相关。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新生  孙红艳  
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管理层共同持股极具普遍性,而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的联合效应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以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企业创新投入-产出两个阶段分别对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的联合效应及其机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对企业创新投入存在显著的联合效应,且对利用式创新投资更明显,而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持股对企业创新产出则表现为明显的联合失效,经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同时,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的联合效应受到产权性质、产品市场竞争为代表的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的联合效应部分通过管理层决策视野机制实现,而机构投资者“退出威胁”与“管理层权力”也是重要的作用机制。本文所得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效应在企业创新不同阶段存在差异的结论,为提升二者联合效应、促进企业创新、构建多种机制协同导向的公司治理体系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斌   阳柳   闫凌山  
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为提高发展质量、适应新市场环境积极创新、承担社会责任。本文以201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及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管理层能力显著提高企业创新效率与社会责任承担水平;企业创新效率在管理层能力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管理层能力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水平影响更为显著;企业创新效率在管理层能力对社会责任细分指标影响中,仅股东责任及员工责任的影响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盛文  白居  乐云  
项目团队下属间发生冲突往往不可避免,其对团队持续稳定和整体绩效有重要影响。现有研究对冲突管理的维度划分与量表设计均将视角聚焦于冲突当事人,关注其对冲突的反应和采取的行动。鲜有从团队领导者视角出发,研究其管理团队下属间冲突的模式及相应量表的开发。文章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领导管理下属间冲突的模式依据"关心程度—处置时间"两个维度分为决断(关心且迅速处置)、审慎(关心但花费较长时间)和回避(不关心)三种模式。通过量表开发与量表评测等过程,确定了基于团队领导者视角的项目团队下属间冲突管理模式量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