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8)
2023(7055)
2022(5548)
2021(4933)
2020(4283)
2019(9230)
2018(8982)
2017(17524)
2016(9250)
2015(10083)
2014(9907)
2013(9900)
2012(8763)
2011(7353)
2010(7640)
2009(7309)
2008(7582)
2007(7024)
2006(6196)
2005(5898)
作者
(25085)
(21234)
(21041)
(19840)
(13564)
(9826)
(9502)
(8127)
(7819)
(7671)
(7203)
(7071)
(7020)
(6544)
(6516)
(6309)
(6287)
(6193)
(6025)
(5947)
(5330)
(5073)
(5049)
(4857)
(4801)
(4687)
(4683)
(4535)
(4205)
(3992)
学科
(69930)
(65892)
企业(65892)
管理(47536)
(46449)
经济(46388)
业经(24491)
(19734)
(19505)
方法(18961)
(16868)
财务(16862)
财务管理(16853)
农业(15949)
企业财务(15934)
技术(14501)
企业经济(11819)
数学(11777)
数学方法(11741)
(11637)
(11111)
中国(10686)
经营(10684)
理论(10347)
(10035)
技术管理(9903)
(9820)
(8861)
决策(8496)
体制(8114)
机构
学院(139016)
大学(129809)
(63803)
经济(62902)
管理(61607)
理学(52749)
理学院(52373)
管理学(51968)
管理学院(51702)
研究(37437)
中国(32183)
(29786)
(26130)
财经(23595)
(22242)
(22132)
(21399)
科学(19762)
商学(19043)
商学院(18874)
经济学(18859)
业大(18083)
(17825)
经济管理(17350)
农业(17274)
中心(17223)
经济学院(17102)
(17080)
财经大学(17080)
北京(15950)
基金
项目(86363)
科学(70959)
研究(66723)
基金(64251)
(53559)
国家(52969)
科学基金(48906)
社会(45176)
社会科(42934)
社会科学(42923)
(35669)
基金项目(34126)
自然(30280)
自然科(29666)
自然科学(29659)
教育(29403)
自然科学基金(29232)
(27450)
(27317)
编号(26808)
资助(24970)
(22336)
创新(19733)
成果(19450)
(19371)
(19118)
(18888)
国家社会(18849)
重点(18544)
人文(17499)
期刊
(76337)
经济(76337)
研究(38331)
管理(29628)
(27836)
中国(27175)
(22232)
技术(16397)
科学(16187)
业经(15924)
农业(15550)
学报(13540)
财经(12474)
大学(11745)
经济研究(11665)
(11580)
金融(11580)
学学(11486)
(10925)
(10837)
技术经济(10281)
问题(9524)
财会(9490)
教育(9130)
现代(8565)
商业(8498)
世界(7964)
经济管理(7587)
会计(7409)
(7129)
共检索到209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小荣   毕英睿   吴楠  
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企业如何实现劳动力技能升级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企业金融化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回答,研究企业“脱实向虚”对劳动力技能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基于“资本技能互补”假说,构建了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差异下高低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刻画了金融资产投资对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机制和异质性。经验证据表明:金融化程度的提高显著抑制了劳动力技能升级;金融化加剧了企业融资约束,挤出了实体投资和研发投资,进而抑制了劳动力技能升级。进一步检验发现,对于主业业绩较差、CEO不具有金融背景和信用评级较低的企业,金融资产投资会导致更严重的融资约束,从而对劳动力技能升级产生更大的抑制作用;若实体企业套利动机更强,金融资产投资对劳动力技能的负向影响更显著。此外,金融化抑制劳动力技能升级显著降低了企业价值和生产效率。本文从金融化角度丰富了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并且在劳动力市场层面拓展了金融化领域的研究范畴,为企业“脱实向虚”如何影响劳动力技能升级提供理论机制和经验证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玥   张涵萌  
本文使用我国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优化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表现为技术员工占比增加,该效应在高成长性企业、高附加值行业和市场化程度更弱的地区较为突出。机制检验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在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后,既能够增加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雇佣需求,又可以为其优化员工激励体系提供资金空间,进而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进一步研究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在显著提升企业劳动生产效率的同时改善了企业整体运营状况。本文研究不仅有力支持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导向的新时代金融供给侧改革所进行的积极探索,而且对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和数字金融的相关文献做出有益拓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捷瑜   肖淑芳  
以创新驱动引领的升级转型对劳动力技能提出新需求,企业创新对劳动力技能需求的影响是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重要考量。利用上市企业数据和线上招聘文本,分析企业创新与企业劳动力技能需求的关系。结果显示:就技能层次看,创新显著增加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且这一需求具有长期动态持续性;创新对中低技能人才需求的影响以短期一次性调整为主。各技能层次人才通用技能的细分研究进一步表明,创新增加了企业对信息技术技能的需求,这在高技能人才和低技能人才上尤为突出;同时,创新降低了企业对单纯软技能的需求,增加了企业对兼备软、硬技能特点的复合通用技能的需求。因此,改善当前的结构性失业现象、制定各技能层次人才培养策略时应将企业创新与劳动力技能需求的长短期关系变动作为引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玥   张涵萌  
本文使用我国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优化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表现为技术员工占比增加,该效应在高成长性企业、高附加值行业和市场化程度更弱的地区较为突出。机制检验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在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后,既能够增加企业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雇佣需求,又可以为其优化员工激励体系提供资金空间,进而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进一步研究显示,数字金融发展在显著提升企业劳动生产效率的同时改善了企业整体运营状况。本文研究不仅有力支持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导向的新时代金融供给侧改革所进行的积极探索,而且对企业技能劳动力结构和数字金融的相关文献做出有益拓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辉  
虚拟企业是适应科技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而产生的企业动态联盟,这些企业可能来自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其劳动力的组成具有明显的多元化特征,这就要求虚拟企业必须实施多元化管理。文章探讨了虚拟企业实施多元化管理的成因,以及劳动力多元化对虚拟企业的影响,提出虚拟企业从激励、沟通、领导方式、人员培训和契约制度的完善等角度实施多元化管理的几点思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斌   杨冉   卢娟   贾真  
依托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关联愈发凸显,上游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为是否以及如何引起下游企业的决策响应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供应链上的纵向关联视角出发,系统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前向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上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强了下游企业的劳动力技能偏向,该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显著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当下游企业为非国有企业、供应链依赖性较高企业以及所在地区市场分割程度较低时,上游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下游企业的劳动力技能偏向效应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下游企业主动学习的数字化转型效应和外部交易降低的成本节约效应是上游数字化转型影响下游企业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偏好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上游企业数字化转型使下游企业劳动力技能结构表现出总体雇佣规模不变的双向极化特征,这虽然增加了下游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但并未构成工资压力和经营负担,反而因高技能劳动力的助力提升了下游企业的经营业绩、生产率以及创新绩效。本文为深化供应链合作、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乃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潜在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敬水  丁宁  
文章提出研究假设,构建理论模型,揭示了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机理;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企业异质性、劳动力异质性与技能工资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企业绩效越好、创新能力越强、生产率水平越高、外资参与度越高,则技能工资差距越大。出口企业与体制内企业存在明显的技能工资溢价。(2)劳动力异质性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男性占比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技能型员工占比与技术型员工占比越高,则技能工资差距越大;人力资本异质性进一步扩大了性别技能工资差距。(3)劳动力异质性与企业异质性交互项对技能工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技能型员工占比扩大了狭义技能工资差距,技术型员工占比进一步扩大了广义技能工资差距,广义技能工资差距大于狭义技能工资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宁光杰  林子亮  
技术进步带来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偏向,或者说技能偏向型技术变化已是学者们研究甚广的问题。面对21世纪以来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进步,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特征做出了信息技术变化、企业组织变革和高技能劳动力需求存在互补关系的理论假设,并运用世界银行2005年和2012年的企业调查数据通过相关性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给予此假设在中国企业环境下的实证支持。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组织变革都提高了企业的高技能劳动力比例,降低了低技能劳动者比例,并且信息技术应用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在考虑技术内生性、企业异质性后结论依然成立。论文最后讨论了其可能的深层政策含义与潜在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天山  袁功林  武可栋  
文章考虑数字化转型与劳动力技能结构互动现象,基于互补理论构建了劳动力技能结构促进数字化转型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微观机制。同时,基于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等技能劳动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互补效应,能够显著促进数字化转型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行业、大规模企业、年轻企业和中西部地区高等技能劳动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互补效应更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曹清峰  
近年来,不断上涨的房价深刻地影响了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与居民福利水平。本文分析发现,房价上涨通过引起经济"脱实向虚",导致了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房价上涨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在考虑房价不同衡量方式、剔除样本异常值以及修正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中仍然成立;同时,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证实了房价上涨通过引起经济"脱实向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这一作用机制。因此,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对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明生  哈凯  刁鹏  
近年来,企业金融化现象在学术界备受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风险投资对企业投资和企业创新均具有积极影响,那么风险投资能否影响企业金融投资行为?以2009—2019年沪深两市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风险投资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主要体现在制造企业、盈利能力较弱企业、非国有企业以及东部区域企业中。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风险投资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越强。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风险投资通过促进企业实体投资抑制企业金融化。进一步分析发现,风险投资能够缓解被投企业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的改善并未促进企业金融化,而是促进企业创新。结论可丰富风险投资与企业金融化相关领域研究,证明风险投资能够驱动实体企业“脱虚向实”,对政府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金融回归实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鹏  付向东  
以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金税三期工程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了税收征管对企业“脱实向虚”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加强税收征管能有效抑制企业“脱实向虚”。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税收征管能缩紧现金流、减少代理成本进而抑制企业“脱实向虚”,有效发挥遵从效应与威慑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征管的治理效果在高利润企业、高外部融资企业、严格内控企业与严格外审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研究结果对探索企业“脱实向虚”的治理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完善税收征管体制提供了思路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伊攀  朱晓满  
振兴实体经济防范经济“脱实向虚”是新时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作为财政的重要制度安排,政府采购能否承载治理“脱实向虚”的政策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政府采购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政府采购显著抑制了企业金融化程度,促进了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政府采购主要通过增加实业相对盈利、缓解融资约束和稳定预期抑制了企业金融化程度,但并未通过激励创新施加影响,政府采购嵌入的创新促进功能有待加强;当政府采购持续性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以及市场关注弱时,政府采购对企业金融化抑制效应越显著。未来可有效利用政府采购的微观治理政策功能,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昌忠泽   李汉雄   毛培  
如何理解地方政府债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作用是当前学术界与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议题。本文采用2009—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基于融资结构视角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导致了非国有上市公司实体投资下降和金融投资上升,而对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没有显著影响;第二,这一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行业和企业个体异质性;第三,在地方政府债务攀升下非国有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变化,是导致企业投资“脱实向虚”的潜在影响机制;第四,从发展角度来看,金融投资收益率会随着地方政府债务增加而下降,因此长期持续增加金融投资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和国民经济运行,而政府债务资金投向基建民生领域能够缓解实体投资下滑。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地  郭潇涵  张玉明  赵瑞瑞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金融对传统金融格局带来了新的冲击,其究竟是加剧还是抑制实体企业"脱实向虚"成为重要议题。本文借助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考察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脱实向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实业投资,同时抑制其金融资产配置倾向。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长期金融资产,数字金融对企业短期金融资产投资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本文研究表明,数字金融能有效抑制实体企业"脱实向虚",应在合理的金融监管约束下,支持并推动数字金融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