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2)
2023(9671)
2022(7632)
2021(6905)
2020(6016)
2019(13157)
2018(12730)
2017(25460)
2016(13037)
2015(14358)
2014(14014)
2013(13923)
2012(12542)
2011(10889)
2010(11366)
2009(11445)
2008(10904)
2007(9960)
2006(8802)
2005(8411)
作者
(34899)
(28742)
(28636)
(27055)
(18554)
(13714)
(13207)
(11141)
(10923)
(10449)
(9840)
(9745)
(9370)
(9102)
(8906)
(8843)
(8597)
(8486)
(8100)
(8026)
(7146)
(6966)
(6845)
(6610)
(6516)
(6471)
(6436)
(6313)
(5692)
(5489)
学科
(78906)
(73336)
企业(73336)
(58720)
经济(58642)
管理(56103)
(27006)
金融(27006)
业经(26643)
方法(26098)
(25314)
(25179)
银行(25179)
(24320)
(21340)
财务(21319)
财务管理(21298)
(20901)
中国(20366)
企业财务(20292)
数学(18713)
(18712)
数学方法(18611)
农业(16253)
技术(15093)
(13551)
(13308)
理论(12769)
体制(12274)
企业经济(12015)
机构
学院(187016)
大学(178952)
(85364)
经济(83915)
管理(80441)
理学(67696)
理学院(67232)
管理学(66640)
管理学院(66298)
中国(55066)
研究(50749)
(45995)
财经(35803)
(35381)
(32486)
(28848)
(27495)
中心(26869)
财经大学(26597)
经济学(26276)
科学(25262)
商学(24714)
(24643)
商学院(24514)
金融(24139)
经济学院(23934)
(23869)
(23846)
(23562)
银行(22968)
基金
项目(113330)
科学(91963)
研究(86905)
基金(85398)
(70718)
国家(69984)
科学基金(63972)
社会(59086)
社会科(56228)
社会科学(56215)
(45156)
基金项目(44840)
自然(39505)
自然科(38662)
自然科学(38655)
自然科学基金(38088)
教育(37804)
(35059)
资助(34925)
编号(34548)
(30417)
(27851)
成果(26556)
(25409)
(25336)
创新(25003)
国家社会(24754)
重点(24389)
(24127)
(23798)
期刊
(97292)
经济(97292)
研究(58310)
(40957)
金融(40957)
(40693)
管理(35411)
中国(35150)
(27327)
科学(20646)
财经(18745)
学报(18389)
业经(18107)
农业(17677)
技术(17295)
(15982)
大学(15966)
学学(15797)
经济研究(14757)
财会(13177)
技术经济(12075)
问题(11862)
(11542)
现代(10658)
会计(10344)
商业(9650)
世界(9516)
(9449)
理论(9376)
经济管理(8911)
共检索到293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龚家慧  
依据我国《企业破产法》,对企业拯救主要采取重组与和解两种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具有较高拯救价值的企业实现重组或和解的效果不够理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在破产处置过程中长时间的停业加剧了资产贬损和资源浪费,从而使得破产企业错失重生的有利窗口期。为此,应当高度重视企业破产处置过程中的继续生产经营问题,通过维持破产企业有效资产的持续运营来促使企业的整体价值提升,达到资产保值、职工稳定、收益增加和企业重生的目的。目前,破产企业的继续生产经营并未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还面临着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和制度缺陷的限制,主要表现为理念尚未确立、债务主体怠于拯救、权利主体利益对峙、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综合服务保障缺位。针对上述制约因素,一是要树立和强化企业"破产不停产"的理念,不能简单地从企业角度看待破产,而是应当将其视为一种金融现象进行分析并有效应对,以化解金融债权风险;二是要优化企业"破产不停产"的制度架构,完善破产企业金融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债务人申请破产义务制度,健全企业集团破产集中管辖制度;三是要培育和发展专业的第三方评估机构,确保综合评估的中立性和科学性,将综合评估报告作为法院判定破产企业继续生产经营的主要依据,以避免决策失误令债权人利益受损和新矛盾出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龚家慧  
我国破产法对企业拯救制度主要是重整和和解两种方式,但在实务过程中这两种方式的手段都较为单一,很大程度上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挽救企业的效用。而在破产期间,企业由于停产停工造成的资源浪费、价值贬损等问题也加剧了破产审判的难度。为应对这些问题,“破产不停产”在不断的实践中应运而生。它通过维持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持续运营来保证企业整体价值免受不当贬损,达到资源整合优化、职工稳定、价值增益的效果。目前,该措施因为一些阻碍并未在司法实践中普及,但无论从法律还是经济效用角度而言,它都对企业的挽救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将其完善后,各法院在识别破产企业价值的情况下有所选择的使用“破产不停产”势必会成为未来破产审判的主要趋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安平  
企业采取虚假破产等形式恶意破产逃债的行为,严重损害了银行等债权人的利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诚实信用的市场规则,并可能埋下金融危机的巨大隐患。应建立企业破产预警制度、实行破产案件异地管辖、完善破产障碍制度、完善征信系统等措施,遏制企业恶意破产逃债,保全金融债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廉士昌  杨学道  赵成良  
企业改制对金融债权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廉士昌杨学道赵成良一、企业改制对金融债权管理的影响及金融债权管理中的问题企业改制是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步骤,它对于搞活搞好国有、集体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的现实国情所决定,各种所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周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破产去产能是一种有效方式,其中《破产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2007年6月1日正式颁布的《企业破产法》,在债权人自治、破产管理人、清偿顺序、破产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强化破产责任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突破,但从温州实践情况来看,金融机构作为破产企业的主要债权人,由于受偿时间长、受偿率低以及破产过程中部分企业以各种形式逃废银行债务等问题影响,参与破产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因此,如何规范破产相关法律制度,加强破产中的金融债权维护,对确保破产工作的顺利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法律层面梳理和分析金融债权保护在企业破产中碰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企业破产中加强金融债权保护的建议和有效...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莫淑坤   满达   哈斯  
一、经济转型条件下的法律风险 美国著名经济家罗纳德·哈里·科斯认为,在中国法律体制的改革是深化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可是法律体系欠缺精确性,影响了中国的经济改革,因此,目前中国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经济学,而是更多的法律。事实上,自1995年以来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担保法》、《票据法》、《证券法》、《贷款通则》等,然而金融法治化并非借若干立法工作就能实现的,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依然是当前中国金融法律制度建设的最大障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光协  阙方平  向圣俊  朱华  景宏  
国企在改制过程中逃废银行债务问题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难题 ,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支持企业改制与维护金融债权的统一性 ,并从经济学角度对企业改制逃废债行为进行了分析 ,认为逃废债是企业产权明晰化内在要求的必然体现 ,是企业权衡改制成本与收益后作出的一种利己选择 ,也是企业、银行、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多方博弈的结果。为此提出了实现二者兼容性的对策与思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沈筱曼  黄清  吴筠  边宏琪  吴细保  罗贺飞  
4月10日,人民银行召开党委会和司局级党员干部会议。会议强调,今后一段时期,各级人民银行要认真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以纠正和打击逃废银行债务为重点,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社会信用秩序,切实维护金融债权。在此之前,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银行监管处在认真做好监管工作的同时,积极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刊发的是该处课题组在对某市逃废债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后撰写的调查报告,反映了企业借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的种种表现,并分析了其原因,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值得一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永山  徐有林  刘青云  陈波  
对加强企业改制中金融债权管理的思考王永山徐有林刘青云陈波1997年,湖北省十堰市被国务院纳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对此,市委、市政府为加快企业改革步伐,促进企业改革健康顺利的进行,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这对农行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晓恩  
本文主要阐述了打击逃废债、维护金融债权的现实意义很强的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现今企业逃废债严重的基本情况 ,列举了企业通过破产、租赁等方式逃废债的主要类型 ,剖析企业大量逃废债的形成原因 ,最后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止和打击企业逃废债的有力措施。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伟武  符一帆  
一、逃废债的主要手段 (一)利用改制机会逃废债。由于历史等原因,一部分企业长期存在信用意识差的问题,对于银行贷款“敢借、敢用、敢不还”的思想在部分企业中存在,加上信用环境恶化,扭曲了银企之间的信用关系,导致一部分企业出于各种利益考虑,利用各种兼并、承包、破产、改制等机会逃废银行债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