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90)
- 2023(19081)
- 2022(16422)
- 2021(15330)
- 2020(13264)
- 2019(30459)
- 2018(30492)
- 2017(58571)
- 2016(32374)
- 2015(36211)
- 2014(36317)
- 2013(36158)
- 2012(33247)
- 2011(29949)
- 2010(30220)
- 2009(28145)
- 2008(28348)
- 2007(25241)
- 2006(22187)
- 2005(20280)
- 学科
- 济(134229)
- 经济(134073)
- 业(108078)
- 管理(101061)
- 企(95028)
- 企业(95028)
- 方法(60697)
- 数学(50051)
- 数学方法(49467)
- 财(40572)
- 农(39434)
- 业经(36126)
- 中国(34155)
- 制(28940)
- 学(28031)
- 务(27370)
- 财务(27292)
- 财务管理(27240)
- 农业(26787)
- 地方(26223)
- 企业财务(25855)
- 理论(23931)
- 贸(23625)
- 贸易(23613)
- 技术(22921)
- 易(22889)
- 和(22646)
- 体(20855)
- 银(20715)
- 银行(20652)
- 机构
- 学院(461329)
- 大学(460765)
- 济(185929)
- 经济(181927)
- 管理(180710)
- 研究(156290)
- 理学(155015)
- 理学院(153285)
- 管理学(150629)
- 管理学院(149782)
- 中国(118670)
- 京(99192)
- 科学(97803)
- 财(88762)
- 农(82573)
- 所(80939)
- 研究所(73325)
- 江(70862)
- 业大(70676)
- 中心(70410)
- 财经(69418)
- 农业(64818)
- 经(62988)
- 北京(62868)
- 范(59907)
- 师范(59287)
- 院(56438)
- 州(56233)
- 经济学(55503)
- 财经大学(51284)
- 基金
- 项目(304955)
- 科学(238923)
- 研究(221684)
- 基金(220034)
- 家(192410)
- 国家(190737)
- 科学基金(163102)
- 社会(137984)
- 社会科(130610)
- 社会科学(130572)
- 省(120004)
- 基金项目(116578)
- 自然(107021)
- 自然科(104526)
- 自然科学(104494)
- 自然科学基金(102653)
- 教育(101941)
- 划(100468)
- 资助(91031)
- 编号(90523)
- 成果(74017)
- 重点(68689)
- 部(67140)
- 发(65153)
- 创(64277)
- 课题(62625)
- 创新(59590)
- 科研(58736)
- 教育部(57067)
- 大学(56629)
- 期刊
- 济(209895)
- 经济(209895)
- 研究(137719)
- 中国(91886)
- 农(75514)
- 学报(75283)
- 财(72070)
- 管理(69545)
- 科学(68496)
- 大学(56495)
- 学学(53076)
- 教育(52077)
- 农业(51320)
- 融(41808)
- 金融(41808)
- 技术(41507)
- 业经(35314)
- 财经(34730)
- 经济研究(32874)
- 经(29834)
- 业(29429)
- 问题(27441)
- 技术经济(24351)
- 版(22284)
- 图书(22148)
- 科技(21451)
- 现代(21394)
- 理论(21393)
- 商业(20859)
- 贸(20808)
共检索到692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廖四维 谭波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改革。在党的十九大中也明确提出,我国的经济已经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必须紧跟党的领导,坚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推动高质量经济发展变革,从而实现生产效率质量提升。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企业也面临着诸多的困局与风险。针对这些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我国经济特点,借鉴国外一些成功的改革经验,将“三去一降一补”这五大任务作为核心抓手,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基于此,文章通过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理论、我国企业改革的成效以及分析其他国家改革的成功经验与启示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廖四维 谭波
自2016年,党中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政策以来,重点解决企业供给侧结构性存在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历经多年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在企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管理会计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根据企业发展合理进行需求供给,优化供给结构,在企业“三去一降一补”的具体实施中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而且,随着“三去一降一补”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对管理会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良性循环发展。文章以湖南省衡阳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管理会计在衡阳企业中“三去一降一补”的实际应用现状,并提出了创新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面对不断暴露的积存已久、盘根错节的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任务,但病根在体制机制上,必须注重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年来,财政部门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牵引作用,有力推动了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去产能,优化供给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2015年中央经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面对不断暴露的积存已久、盘根错节的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去一降一补"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任务,但病根在体制机制上,必须注重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年来,财政部门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牵引作用,有力推动了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去产能,优化供给结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是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2015年中央经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旭
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去杠杆是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环节。通过界定需要去杠杆的企业范围,对去杠杆在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定位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三种企业去杠杆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认为通货膨胀去杠杆在国有企业中缺乏可行性,通过家庭加杠杆实现企业去杠杆目前不具备可行性,而通过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增长是实现企业去杠杆的唯一正确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笑
去产能是当前我国政府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以产能过剩行业中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博弈论构建企业去产能困境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去产能博弈的纳什均衡,发现企业的最优策略为不去产能。引入政府调控参数对去产能博弈模型开展进一步探讨与分析,研究发现,当调控参数达到一个阈值时,该博弈的纳什均衡将从原来的不去产能转变为去产能,此时,整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樊鑫淼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时期。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绿色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不良资产、惠普金融、银行监管、科技创新等方面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揭示目前中国金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震 沈坤荣
我国已经进入高成本生产时代。有效降低企业综合生产成本,有利于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创新企业用工模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化解低效产能、建立智慧型物流系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同时,有关部门要在优化政策制定实施、推动发展动力转换接续、促进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等方面做好跟进实施,努力营造企业降成本的长效机制和制度环境。
关键词:
降成本 制造业企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震 沈坤荣
我国已经进入高成本生产时代。有效降低企业综合生产成本,有利于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创新企业用工模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化解低效产能、建立智慧型物流系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同时,有关部门要在优化政策制定实施、推动发展动力转换接续、促进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等方面做好跟进实施,努力营造企业降成本的长效机制和制度环境。
关键词:
降成本 制造业企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晓燕
在CHK、FN以及HK三类传统僵尸企业识别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引入中国国务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识别标准,并加入企业研发投入等新的量化指标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僵尸企业识别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模型与所构建中国僵尸企业识别模型下,中国僵尸企业比例均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均趋于稳定的趋势,所构建中国僵尸企业识别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识别出中国僵尸企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僵尸企业 识别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钟志强 卢小伟 周科
2015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由于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和破产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市场出清过程中产生的"僵尸企业"占用大量信贷、土地资源和市场空间,导致金融风险积聚,严重损害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本文以金融风险预防和处置实践行为为依据,对当前加快实施破产的重要意义、实施情况及问题成因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就充分发挥破产制度作用以保障市场化改革顺利推进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钟志强 卢小伟 周科
2015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由于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和破产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市场出清过程中产生的"僵尸企业"占用大量信贷、土地资源和市场空间,导致金融风险积聚,严重损害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本文以金融风险预防和处置实践行为为依据,对当前加快实施破产的重要意义、实施情况及问题成因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就充分发挥破产制度作用以保障市场化改革顺利推进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让让
"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而一定数量"低效低能"国有企业的存在既不符合国有经济的战略定位,也是导致各种产能治理措施难以发挥作用的障碍之一。本文在简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产能过剩与中小型国有企业有效退出的关系。结合已有治理模式的经验,使用机制设计的逻辑,本文分析了国有中小企业退出的制度和体制障碍对化解过剩产能的影响。本文还结合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提出了加快低效国有企业退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文婧
运用对外经贸大学张新民教授的"张氏财务分析框架",以复合肥行业的龙头企业金正大2013~2016年年报为研究对象,从财务分析的视角,以"股权结构——经营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后果——管理质量——企业质量——发展前景"为路径,对金正大上市公司的战略、竞争力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比率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缺陷,以期为我国的复合肥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俏彬
一、加快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中国税制转型。必须看到,近期社会上对于"营改增"减税效果的质疑,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究其原因,是因为迟迟没有启动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导致地方政府在失去营业税这一税种之后预期不明,不得不以各种方式加紧组织财政收入有关。因此,必须尽快启动中央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地方收入体系,从制度上形成地方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