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9)
2023(7945)
2022(6392)
2021(5733)
2020(4835)
2019(10776)
2018(10630)
2017(20437)
2016(10519)
2015(11228)
2014(10976)
2013(11043)
2012(9827)
2011(8264)
2010(8548)
2009(8286)
2008(8572)
2007(7978)
2006(6922)
2005(6489)
作者
(28110)
(23656)
(23449)
(21702)
(15136)
(10922)
(10366)
(8933)
(8710)
(8527)
(7906)
(7846)
(7744)
(7246)
(7096)
(7090)
(7024)
(6782)
(6693)
(6540)
(5744)
(5628)
(5580)
(5413)
(5310)
(5227)
(5179)
(5074)
(4713)
(4432)
学科
(76331)
(73834)
企业(73834)
管理(56724)
(50294)
经济(50231)
业经(25226)
(22369)
方法(20738)
(19586)
财务(19583)
财务管理(19576)
技术(18688)
企业财务(18638)
(18419)
农业(14303)
技术管理(13361)
数学(13209)
数学方法(13164)
(12366)
企业经济(12095)
(12028)
(11686)
经营(11267)
理论(11015)
(10776)
中国(10576)
(9709)
决策(8987)
体制(8852)
机构
学院(154964)
大学(146471)
管理(71397)
(70267)
经济(69176)
理学(61302)
理学院(60884)
管理学(60490)
管理学院(60188)
研究(40876)
中国(35680)
(33633)
(29140)
财经(26424)
(24564)
(23978)
商学(22055)
(22009)
商学院(21876)
科学(21049)
经济学(19943)
经济管理(19539)
中心(19439)
财经大学(19311)
业大(19068)
(18963)
(18734)
经济学院(17979)
北京(17865)
农业(17059)
基金
项目(96819)
科学(80523)
研究(75108)
基金(72386)
(60370)
国家(59740)
科学基金(55592)
社会(51003)
社会科(48615)
社会科学(48606)
(40225)
基金项目(38727)
自然(34921)
自然科(34249)
自然科学(34244)
自然科学基金(33803)
教育(32859)
(30918)
(29516)
编号(29199)
(28463)
资助(27533)
创新(25286)
(22002)
成果(21562)
(21310)
(21267)
国家社会(20969)
重点(20773)
人文(19872)
期刊
(82952)
经济(82952)
研究(44537)
管理(34653)
(31614)
中国(30611)
(21687)
科学(17295)
技术(16961)
业经(16757)
农业(15075)
(14448)
金融(14448)
财经(13784)
学报(13506)
经济研究(12374)
(12025)
大学(12003)
技术经济(11817)
学学(11622)
教育(11236)
(11195)
财会(11085)
问题(10116)
现代(9406)
科技(9307)
商业(9113)
会计(9042)
经济管理(8290)
世界(8128)
共检索到233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小军  高俊山  
从剩余与交换的角度,构建了剩余创造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发现或创造了交换剩余,基于特定产品的交换,与消费者分享了这一剩余,并将剩余与企业员工、股东、债权人等分享。将这一理论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发现了交易费用经济学基于交易费用的分析的不足,认为交易费用不能用于合作机制选择,企业与市场不是替代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赤平  丁建军  
马克思企业理论有着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开放性的理论体系,但由于其企业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特殊使命,使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在遵循马克思企业理论科学的逻辑框架基础上,通过引入经济、制度环境和政府权力的相机介入而尝试构建了马克思企业理论的一般化分析框架———分工、协作与企业合作剩余创造范式。该范式内生地解释了企业的产生,融合了企业内效率与公平问题,突出了企业生产性本质和追求合作剩余最大化的目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宋建  郑江淮  
企业创新的创造性破坏效应对就业动态的影响一直是实证分析的主题。本文在拓展了HJMP模型基础上,利用全国创新企业调查数据并测度多种企业创新方式,实证考察了中国企业不同创新方式对就业的影响,并探究了产生就业效应的内在机制问题。研究发现:中国企业产品创新对就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不同方式的企业过程创新对就业有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在技术效率增进阶段,企业过程创新有显著的就业破坏效应;而在技术创新阶段,企业过程创新对就业具有显著的就业创造效应,但破坏效应明显强于创造效应。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创新通过生产率调整和市场需求规模变化渠道对劳动就业产生影响。上述发现为理性认识企业创新与劳动就业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企业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提供有益启示,对我国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就业的战略发展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蒋冠宏  
本文利用2004-2015年BVD统计的并购数据研究了外商企业并购对我国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在公告日各窗口外商并购对我国被并购企业股票异常收益率的影响。通过事件分析,发现总体来看我国被并购企业获得了显著为正的异常收益率,但所有制、并购规模、支付方式、外资来源国和行业等差异会造成不同影响。相对而言,我国国有企业、现金支付方式、欧美发达国家企业、高新技术和制造业等并购为我国企业创造了更高市场价值。然而,金融行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并购为我国被并购企业创造的市场价值较低。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计量模型进行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此外研究还发现,并购双方行业相关性越大,为我国企业创造的市场价值越大;并购规模越大,创造的市场价值也越大;被并购前我国企业的市值越高,并购后创造的市场价值越低;被并购前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或经营效率越高,并购后我国企业获得市场价值越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戴为民  
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关于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被描述为:剩余价值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剩余价值不仅来源于一般意义上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而且主要来源于劳动者的创新性劳动。为什么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剩余价值主要来源于创新性劳动呢?首先,在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的今天,生产活动呈现出非物质化趋势,主要表现为生产产品的轻型化,生产过程的软件应用程度提高,智力和知识等非物质因素重要性凸现。这种非物质化趋势表明智力和知识、信息等人的因素在生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志红  韩梅梅  李冬梅  
以2008年1月—2013年6月146家涉及关联方技术合作的上市公司为焦点企业,实证考察了合作经验和组织冗余对焦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经验对焦点企业价值创造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组织冗余与焦点企业价值创造之间呈倒"U"型影响关系,即:较低和较高的组织冗余水平对焦点企业价值创造存在负向影响;适度的组织冗余水平对焦点企业价值创造存在正向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蔡荣  
合作剩余创造与分配制度安排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利用山东省1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调查数据,实证考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剩余创造与分配制度安排问题发现:合作剩余主要源于合作社产品集中销售的价格溢价和农资集中采购的价格优惠;合作剩余分配包括社员层面的利益回报和合作社层面的盈余返还,前者为合作社收购产品和销售农资时向社员所提供的价格改进及其他各项免费服务,后者包括"按交易返利"、"按股分红"和"两者相结合"等不同类型的分配制度,其选择主要受到合作社领办主体身份类型、社员入股要求和社员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世霞  扈文秀  
文章针对传统企业价值创造理论的局限性,基于实物期权理念和方法,构建了面向未来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决策与管理为一体的动态企业价值创造管理框架。解决了投资净现值和期权价值,以及等待和竞争之间的均衡问题。为解决不确定环境下的企业价值创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吴娜  陆秀芬  吴春力  
本文在对以往关系资本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的角度对关系资本的内涵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构建了衡量关系资本的计量模型,并分析了关系资本与企业价值创造的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加玉  
本文从知识逻辑出发探讨了知识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本质,分析了企业知识活动的内容和企业的知识创造过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海燕  
文章试图从整体的视角,将企业视为一个把投入要素转化为产品、再把产品传递给消费者的整体,在这个过程当中即实现了企业的价值又为客户提供了满意的价值,同时也使利益相关者实现其价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刚  
本文分析了科技企业面向市场的技术应用特点,揭示了科技企业正确的技术应用模式和价值创造的杠杆作用机理,分析了科技企业的融资模式以及财务控制目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旭  杨有德  
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调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诱发了部分企业管理层捕获政府财政资源。本文根据绿色技术创新的不同经济效果,从资源捕获和价值创造两个维度探讨了绿色技术创新对政府补贴的差异化影响,并在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揭示了该影响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显示:以研发周期和产出数量占优的资源捕获型绿色创新对政府补贴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且该效应主要分布在企业成长期和蜕变期,而以产出质量和技术含量占优的价值创造型绿色创新未能显著提升企业对政府补贴的获取能力;资源捕获型绿色创新对政府补贴的影响具有产权异质性。本文在动态视角下一定程度地拓展了绿色技术创新与政府补贴关系的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建菊  
企业是契约的耦合,是信用形式、法律形式、制度形式、道德形式的契约。企业契约分为企业组织契约和企业经营契约。企业组织契约在完成产品契约中起重要作用,企业在产吕产易中实现剩余价值。于是,一个创新理论的提出——企业组织制条理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巨章  李孔岳  
马克思认为,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独占。本文指出,在马克思时代考察的古典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合二为一,其剩余价值是由资本家独占的。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发生了管理革命,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资本家为解决随之而来的委托代理问题,企业的剩余必然会由资本家独占演变为在资本家、职业经理人和中低层员工之间进行分配。本文在分析了职业经理人的效用函数的基础上,比较了几个考核剩余的指标,认为可控边际贡献是较好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