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3)
- 2023(9843)
- 2022(7971)
- 2021(7468)
- 2020(6421)
- 2019(13895)
- 2018(13915)
- 2017(26118)
- 2016(14385)
- 2015(16185)
- 2014(16317)
- 2013(15852)
- 2012(14783)
- 2011(12998)
- 2010(13720)
- 2009(13138)
- 2008(13630)
- 2007(12985)
- 2006(11637)
- 2005(10579)
- 学科
- 业(80389)
- 企(64130)
- 企业(64130)
- 济(61723)
- 经济(61635)
- 管理(52185)
- 农(44366)
- 农业(29578)
- 业经(27061)
- 方法(24184)
- 财(20902)
- 务(16557)
- 财务(16541)
- 财务管理(16525)
- 数学(16382)
- 数学方法(16053)
- 理论(15827)
- 企业财务(15580)
- 技术(15561)
- 中国(14559)
- 制(14297)
- 策(14212)
- 学(12485)
- 体(12048)
- 和(11980)
- 划(11740)
- 企业经济(10540)
- 教学(10525)
- 贸(10457)
- 贸易(10449)
- 机构
- 学院(216812)
- 大学(208338)
- 济(88558)
- 经济(86820)
- 管理(86440)
- 理学(73453)
- 理学院(72797)
- 管理学(71625)
- 管理学院(71232)
- 研究(65281)
- 中国(53891)
- 农(51172)
- 京(43631)
- 财(39938)
- 科学(39075)
- 农业(38862)
- 江(36011)
- 业大(35741)
- 所(32990)
- 中心(31592)
- 财经(31342)
- 研究所(29317)
- 经(28215)
- 州(27990)
- 范(26954)
- 北京(26902)
- 师范(26679)
- 经济管理(25555)
- 经济学(25213)
- 农业大学(23805)
- 基金
- 项目(132204)
- 科学(104057)
- 研究(102322)
- 基金(93432)
- 家(79268)
- 国家(78299)
- 科学基金(68823)
- 社会(64174)
- 社会科(60235)
- 社会科学(60218)
- 省(55477)
- 基金项目(49446)
- 教育(47184)
- 编号(44337)
- 自然(42905)
- 划(42836)
- 自然科(41970)
- 自然科学(41958)
- 自然科学基金(41248)
- 资助(37314)
- 成果(35432)
- 业(33781)
- 创(30472)
- 课题(29235)
- 部(29063)
- 农(29013)
- 发(28952)
- 重点(28779)
- 创新(27486)
- 制(26696)
- 期刊
- 济(114657)
- 经济(114657)
- 研究(61641)
- 农(55641)
- 中国(48075)
- 农业(37646)
- 财(34693)
- 管理(34610)
- 学报(30966)
- 科学(29828)
- 教育(28780)
- 业经(25676)
- 大学(25158)
- 学学(23528)
- 技术(23455)
- 融(20322)
- 金融(20322)
- 业(19371)
- 财经(16034)
- 经济研究(14712)
- 问题(14693)
- 经(13976)
- 农村(13779)
- 村(13779)
- 技术经济(13555)
- 农业经济(13540)
- 世界(12232)
- 版(12177)
- 财会(10776)
- 现代(10594)
共检索到337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桥 李因武 张锐 刘燕
在农业工程研究生教学中引入了新的仿生学课程,本文重点探讨该课程的基本内容、设计思想和涉 及的软件。该课程以信息量大、内容新和适应研究生自学为特点,所开发的配套课件具有界面友好、形式新颖易 于升级的特点。本课程扩展了传统农业工程学科的学科领域,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燕 崔红 李建桥 任露泉
交叉学科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科学界与教育界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以仿生学为例阐述了开展交叉 学科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高校交叉学科教育的基本情况,以及交叉学科教育的发展方向,最后结合仿生学 的教学实践,探讨了仿生学交叉学科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
仿生学 交叉学科 教育模式 综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成华 石宏 张淑玲
从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根据先进国家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强化农业工程领域新技术应用课程的选修,强化和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等培养手段,以达到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源辉
农业工程类专业在从农业机械化到农村电气化、从净跨木屋架设计到地下和地表水保护等领域的机械化农业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其贡献率和维持其可持续性发展,农业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农业生产基础的角度对农业工程进行再定位。目前:农业工程学科已涉及除机械化生产之外的很多其他方面,例如精准农业、食品加工过程优化、室内和运输车辆内空气质量改善、生物质与生物质能源利用、通过生物过滤与径流控制以减少水体污染等,这些成果正在逐渐成为生物科学及其应用的重点;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已允许我们在全球定位系统中,利用诸如分布式电力供给、纳米技术、生物传感器以及机器人等技术发展精细农业,使得每个动植物个体都可以作为一...
关键词:
农业工程 课程 生物工程 专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臧英 周志艳 罗锡文 胡炼
在农业高校农业工程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致力研究的问题。通过对农业工程类课程学生在实践交流辅助教学方面的需求调研,获得了学生的详细需求数据,明确了学生参与到农业工程类课程教学中的切入点,以及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的实践活动热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的相关措施,并应用于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莉 王德成 郭立群 李晓艳
农业工程创新创业教育在建设“新农业工程”、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新农科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在农业领域科研机构排名中多次位列世界第一,农业工程学科群是其重要的学科群之一,文章详细研究了WUR农业工程学科群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包括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及创新创业辅修专业或培训课程,以期对我国农业工程学科各学历层次教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及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提供启示,助力新时代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应义斌 李杜娟
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从浙江大学智能化生物产业装备创新团队导师培养研究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本身的特点和学科发展规律与规划,探索当前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因材施教与分类培养方式,提出在现有培养模式和方式下的进一步完善改进思路,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培养适用人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洁 吕建根 张晓慧 黄海媚 吴全科
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应用型∶创业型∶创新型"(比例约为"7∶2∶1",简称"721")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为导向,构建并实践了土木工程专业多元立体化的毕业设计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是在学生自我定位与选择的基础上,分层次分目标设置毕业设计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质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瑞丽 白晓虎 秦军伟
工程试验设计课程主要讲授农业工程科学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应用较多。结合多年工程试验设计课程的教学经验,对工程试验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强调课程重要性、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进行教学改革实践。通过教学理论研究及实践发现,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相似板块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网络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工程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波平
农业工程教育担负着为现代农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针对我国高等农业工程教育实 验、实习、实践相对薄弱的实际,分析了制约因素,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
实验 实习 农业工程 人才培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胡巧珍 黄寒露 胡巧玲
继承与弘扬仲恺精神,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建校90年来所坚持的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精髓。近年来,在传承这一宝贵精神遗产的过程中,出现了对仲恺精神理解浅薄,甚至存在误解与误读的现象,这一情况直接影响着仲恺精神的科学传承,并进一步导致了大学生校园文化意识的淡薄。因此,如何结合时代发展的主题,有效引导大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与掌握仲恺精神的科学内涵,科学传承仲恺精神,对深化以传承仲恺精神为核心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仲恺精神 科学传承 校园文化 核心内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肖冰
校园景观是大学文化中最有个性、最具魅力的内容,是有形、有魂、有特色的大学文化,发挥着无声教育、无限传播、无间断传承的重要作用;校园景观和大学文化之间是非常特殊的"相生、相长、相促进"关系。校园景观通过继承创新和时代创新两大方式,可以为大学文化永续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
大学文化 校园景观 创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铁良
分析了我国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宏观发展趋势,同时,综合评述了该学科在我国几个主要高等院校中的发展现状与研究特色,指出今后农业水土工程学科应该在农业节水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农业节水高新技术应用及其设备研发、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农业水土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5个领域加强研究。
关键词: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 发展现状 创新方向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童羽,男,1967年11月生,辽宁省义县人,博士,沈阳农业大学三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一流学科"农业工程学科"农业信息与电气工程学术方向带头人。现任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校数字农业研究所所长、校农业航空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兼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精准农业航空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信息与电气分委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担任IEEE PES可再生能源技术委员会农村智慧电力及清洁能源消纳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数字农业分会首批执行委员、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农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以及《农业工程学报》《智慧农业》《International Journalof Precision Agricultural Aviation》等期刊编委。荣获沈阳市领军人才、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炳华 刘跃明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一般是四年制,分为基础学习、专业基础学习和专业方向学习三个阶段,在第四学年分专业方向开设部分课程,每一阶段都要通过严格考核,才能进入下一阶段学习。而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中,采取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教学模式。同时,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考核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