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
- 2023(1615)
- 2022(1536)
- 2021(1655)
- 2020(1324)
- 2019(3467)
- 2018(3014)
- 2017(4427)
- 2016(2778)
- 2015(3285)
- 2014(3385)
- 2013(3380)
- 2012(3426)
- 2011(3378)
- 2010(3284)
- 2009(3236)
- 2008(3106)
- 2007(2403)
- 2006(2096)
- 2005(2070)
- 学科
- 济(9818)
- 经济(9815)
- 学(5703)
- 管理(4354)
- 业(4341)
- 方法(4068)
- 中国(3881)
- 数学(3579)
- 数学方法(3509)
- 企(3235)
- 企业(3235)
- 农(2604)
- 财(2308)
- 贸(2086)
- 贸易(2085)
- 易(2025)
- 和(1856)
- 融(1794)
- 金融(1793)
- 地方(1703)
- 农业(1694)
- 水产(1671)
- 制(1612)
- 出(1609)
- 及其(1606)
- 银(1529)
- 银行(1502)
- 动物(1493)
- 行(1467)
- 业经(1400)
- 机构
- 大学(40519)
- 学院(38604)
- 研究(22428)
- 科学(16928)
- 中国(16768)
- 农(13855)
- 所(13753)
- 济(13617)
- 经济(13346)
- 研究所(12886)
- 农业(11185)
- 京(10305)
- 管理(9818)
- 业大(9622)
- 中心(9230)
- 院(8499)
- 室(8188)
- 理学(8042)
- 理学院(7802)
- 实验(7537)
- 科学院(7528)
- 管理学(7471)
- 管理学院(7402)
- 实验室(7293)
- 省(7177)
- 部(7004)
- 重点(6911)
- 农业大学(6873)
- 北京(6825)
- 研究院(6805)
共检索到69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黎 王吉桥 许重 程骏驰 王年斌
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每月中旬,在大连黑石礁海区采捕体长(21.8±2.3)cm(麻醉状态下),体质量(165.3±3.1)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测定消化道中蛋白酶、淀粉酶、褐藻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周年变化。结果表明,1-5月间,消化管的最大长度可达体长的4.6~5.9倍,2月达全年的最大值;蛋白酶、淀粉酶和褐藻酸酶的活力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4-5月达最大值;之后,消化管长/体长比逐渐下降,8-10月上旬,消化管长仅为体长的0.8~1.1倍,酶活力逐渐下降;10月中下旬,随着水温的下降,消化管长/体长比又快速增大,酶活力也逐渐回升。全年中,纤维...
关键词:
仿刺参 消化酶 周年变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斌 胡炜 李成林 韩莎 董晓亮 王波 姜涛
为探明低盐环境中刺参幼参各生长阶段的消化酶活力变化,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测定了低盐(16、18、20、22、24)环境中3种规格,体质量分别为(28.37±3.21)g、(7.52±1.25)g、(2.03±0.68)g的刺参幼参生长和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结果显示,3种规格刺参特定生长率变化趋势一致,随盐度升高而升高。盐度16时,特定生长率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刺参身体不能正常自然伸展,多数个体匍匐在水槽底部,几乎不摄食;盐度31时,特定生长率最高。在盐度16-24范围内,刺参消化道内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随盐度的升高而升高;盐度24时,蛋白酶活...
关键词:
刺参 低盐 生长 消化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斌 胡炜 李成林 韩莎 董晓亮 王波 姜涛
为探明低盐环境中刺参幼参各生长阶段的消化酶活力变化,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测定了低盐(16、18、20、22、24)环境中3种规格,体质量分别为(28.37±3.21)g、(7.52±1.25)g、(2.03±0.68)g的刺参幼参生长和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结果显示,3种规格刺参特定生长率变化趋势一致,随盐度升高而升高。盐度16时,特定生长率最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刺参身体不能正常自然伸展,多数个体匍匐在水槽底部,几乎不摄食;盐度31时,特定生长率最高。在盐度16-24范围内,刺参消化道内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随盐度的升高而升高;盐度24时,蛋白酶活...
关键词:
刺参 低盐 生长 消化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际英 李宝山 张德瑞 姜柯君 孙永智 王世信 张利民
为研究精氨酸对仿刺参幼参生长、免疫能力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2.00%、3.00%和4.00%的包膜精氨酸(精氨酸含量为40%),配制精氨酸含量为0.32%、0.73%、1.16%、1.61%和1.99%的5种实验饲料(命名为D1,D2,D3,D4和D5),饲喂初始体质量9.10 g的仿刺参幼参60 d。结果表明,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仿刺参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且在D4组达到最高;D3、D4和D5组仿刺参的脏壁比、肠壁比及肠长比显著低于D1和D2组,但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体壁粗蛋白的沉积,但对水分及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精氨酸显著提高了体壁...
关键词:
仿刺参 精氨酸 生长 免疫能力 消化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付新华 孙谧 孙世春
以1龄大菱鲆(Scophalmusmaximus)为研究材料,研究养殖水温下大菱鲆消化酶的分布及不同温度和不同pH条件下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后肠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确定饵料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部位和主要消化酶的性质。结果表明,各部位蛋白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和pH依次为40℃,2 0;40℃,8 0;60℃,8 0;40℃,8 5;60℃,8 0。18℃养殖水温下,在适宜的pH范围内,各部位蛋白酶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幽门盲囊、胃、前肠、中肠、后肠;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和pH依次为40℃,6 5;40℃,8 0;40℃,7 5;50℃,7 0;40℃,8 0;淀粉酶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幽...
关键词:
大菱鲆 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活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芳 宋传民 丁森 董双林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光照(光照周期、光照强度和光色)对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稚虾3种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主要结果如下:(1)4种光照周期下,对虾3种消化酶的活力差异不显著(P>0.05);(2)在完全黑暗、6μmol.m-2.s-1、30μmol.m-2.s-1和110μmol.m-2.s-1光照强度下,对虾蛋白酶的活力分别为0.361 U.mg-1(protein)、0.081 U.mg-1(protein)、0.088 U.mg-1(protein)和0.273 U.mg-1(protein),完全黑暗和110μm...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吴众望 潘鲁青 董双林
以酶学分析的方法研究9种金属离子(Cu2+、Mg2+、Fe3+、Hg2+、Zn2+、Ca2+、Pb2+、Ag+和Mn2+)对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缢蛏壳长(5 64±0 25)cm,9种金属离子浓度分别设置为2×10-6mol/L、2×10-5mol/L、2×10-4mol/L、2×10-3mol/L、2×10-2mol/L5个梯度。实验表明,缢蛏3种消化酶活力大小为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Cu2+、Fe3+、Mg2+、Pb2+对蛋白酶活力影响不显著,Hg2+、Zn2+、Ca2+、Ag+、Mn2+对蛋白...
关键词:
金属离子 缢蛏 蛋白酶 淀粉酶 纤维素酶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费志良 乔慧 郝忱 王喆 黄成
对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三角帆蚌的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进行了测定和研究。结果显示,3种蚌的3种消化酶的比活力大小顺序均为: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三角帆蚌。3种消化酶比活力在3种蚌的胃、肠部大小顺序均为: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且胃部3种酶比活力都大于肠部。A/P值比较显示,背角无齿蚌适合投放到淀粉物质含量较高的藻类富集水域,褶纹冠蚌适合用来控制蛋白质含量丰富的藻类,三角帆蚌对淀粉类和蛋白类食物消化能力介于二者之间,对蓝绿藻食物源都有很好的适应性。
关键词:
淡水蚌 淀粉酶 蛋白酶 纤维素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席峰 林利民 王志勇
不同发育阶段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样品体重30~500g,取自厦门海区网箱养殖区。以酶学分析方法测定大黄鱼发育进程中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4种消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在大黄鱼发育进程中,对蛋白的整体消化能力始终较强;4种消化酶活力表现出2种变化模式,其中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逐渐降低,而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呈上升趋势。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活力随鱼体重的变化分别遵循回归方程Y=34.89/X+0.050;Y=53.36/X+0.29;Y=-22.38/X+1.13和Y=-1.35/X+0.13。初步认为,在大黄鱼发育过程中,150g体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凯迪 陈桂来 孙彬 王祥川 许莉佳 李云
对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孵化后1~37 d仔鱼的体长、体重、RNA/DNA比率、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酶活力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胭脂鱼仔鱼1~37 d体长稳定增长。体重增加呈阶段性,在1~21 d体重增长缓慢,21~29 d体重增加较快,29~37 d体重快速增加。仔鱼从7 d开始摄食,1~6 d,RNA/DNA比率变化很小,蛋白含量逐渐降低;7~21 d,RNA/DNA比率波动较大,蛋白含量增长缓慢;21~37 d,RNA/DNA比率和蛋白质均增长迅速。生长率(GR)与RNA/DNA比率的回归方程为:GR=1.01RNA/DNA+1.6077(R2=...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广伟 周玮 党子乔 魏亚南 林青 雷兆霖 陈济丰 郭超 张东升
通过对自然纳潮、微孔曝气、养水机池塘不同水层初级生产力及其相关参数的研究,分析养水机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水质调控方式池塘,初级生产力年均值、P/R值均以养水机池塘最高,微孔曝气池塘次之,自然纳潮池塘最低。养水机池塘、微孔曝气池塘、自然纳潮池塘的初级生产力年均值分别为(6.22±0.54)、(5.37±0.60)、(4.69±0.53) gO_2/(m~2·d)。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养水机池塘30~50 cm水层和50~100cm水层初级生产力差异不显著,而微孔曝气池塘和自然纳潮池塘这两水层之间初级生产力差异显著,且养水机池塘50~100 cm的水层初级生产力显著高于微孔曝气和自然纳潮池塘。研究表明,养水机能显著提高刺参池塘50 cm以下水层的初级生产力,缩小上层和下层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池塘水体总初级生产力,为刺参饵料和池塘物质快速循环提供基本保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沈文英 祝尧荣 胡建伟
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分析了一定pH值下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三种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pH6.0时,沙塘鳢肝胰脏、胃、肠道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5℃、25~30℃;肝胰脏和肠道pH7.5时,胃pH2.0时,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35℃、35℃;pH7.5时,肝胰脏、胃、肠道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40℃,25℃。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分布是肝胰脏最高,胃次之,肠道最低;蛋白酶活性分布是胃最高,肝胰脏和肠道稍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婳 邢秀苹 黄权 吴莉芳 杨欢欢 王洪鹤
【目的】研究温度和pH对黄金鲈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温度和pH对黄金鲈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的影响。其中,蛋白酶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淀粉酶和脂肪酶分别采用淀粉酶试剂盒和脂肪酶试剂盒测定。【结果】在设定的温度和pH范围内,黄金鲈各组织器官消化酶的活力均随着温度和pH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胃和肝脏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肠、中肠和幽门盲囊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50℃;胃、中肠、肝脏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5℃,前肠和幽门盲囊的淀粉酶最适温度为30℃;各组织器官脂肪酶活力最适温度均为40℃。黄金鲈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和肝脏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2...
关键词:
黄金鲈 消化酶活力 温度 pH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潘雷 房慧 张少春 王雪 菅玉霞 胡发文 高凤祥 郭文
以大泷六线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从初孵仔鱼到幼鱼(0~100d)4种消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的早期生长发育阶段4种消化酶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随着鱼苗的生长发育,胃蛋白酶活力逐渐增大;胰蛋白酶活力整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0~30d内于20d时达到峰值后下降,40d后胰蛋白酶活力再次增大,并于60d时达到最大值;淀粉酶活力于20d时达到最大值后下降并呈现较平稳的变化;脂肪酶活力于5d达到最小值,40d后脂肪酶活力逐渐升高。
关键词:
大泷六线鱼 生长发育 消化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