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50)
- 2023(18332)
- 2022(15899)
- 2021(14971)
- 2020(12604)
- 2019(28345)
- 2018(28108)
- 2017(53724)
- 2016(28867)
- 2015(31923)
- 2014(31150)
- 2013(30171)
- 2012(27341)
- 2011(24322)
- 2010(24143)
- 2009(22064)
- 2008(20997)
- 2007(18131)
- 2006(15408)
- 2005(12836)
- 学科
- 济(107107)
- 经济(106980)
- 管理(86085)
- 业(81681)
- 企(69858)
- 企业(69858)
- 方法(52040)
- 数学(45004)
- 数学方法(44345)
- 财(29370)
- 农(28508)
- 中国(28350)
- 业经(24889)
- 学(24303)
- 技术(21877)
- 地方(20673)
- 理论(20222)
- 制(19553)
- 贸(19294)
- 贸易(19281)
- 务(19261)
- 财务(19183)
- 财务管理(19151)
- 农业(19142)
- 易(18692)
- 企业财务(18188)
- 和(17108)
- 银(16652)
- 环境(16614)
- 银行(16600)
- 机构
- 大学(392538)
- 学院(392229)
- 管理(156779)
- 济(150945)
- 经济(147697)
- 理学(137354)
- 理学院(135815)
- 管理学(133025)
- 管理学院(132314)
- 研究(125768)
- 中国(92185)
- 京(81562)
- 科学(80527)
- 财(69151)
- 农(63586)
- 所(61614)
- 业大(60798)
- 中心(57783)
- 研究所(56661)
- 财经(56129)
- 江(55937)
- 范(51478)
- 经(51285)
- 师范(50857)
- 北京(50364)
- 农业(49949)
- 院(46602)
- 州(45410)
- 经济学(45325)
- 技术(42663)
- 基金
- 项目(280055)
- 科学(221153)
- 基金(203993)
- 研究(201836)
- 家(178445)
- 国家(176949)
- 科学基金(153364)
- 社会(127109)
- 社会科(120331)
- 社会科学(120303)
- 省(110633)
- 基金项目(108432)
- 自然(101881)
- 自然科(99656)
- 自然科学(99629)
- 自然科学基金(97845)
- 教育(94497)
- 划(92728)
- 资助(83190)
- 编号(81515)
- 成果(64375)
- 重点(62552)
- 创(61240)
- 部(60901)
- 发(58492)
- 创新(56626)
- 课题(55938)
- 科研(54032)
- 大学(52934)
- 教育部(52458)
- 期刊
- 济(156858)
- 经济(156858)
- 研究(108688)
- 中国(72728)
- 学报(64653)
- 管理(58921)
- 科学(58912)
- 农(56611)
- 财(53356)
- 大学(49259)
- 学学(46567)
- 教育(46072)
- 农业(39245)
- 技术(36181)
- 融(30169)
- 金融(30169)
- 业经(27427)
- 财经(26865)
- 经济研究(26033)
- 经(23000)
- 业(20608)
- 科技(20477)
- 问题(19802)
- 图书(19539)
- 版(18952)
- 技术经济(18542)
- 商业(17782)
- 理论(17584)
- 业大(16661)
- 现代(16618)
共检索到552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敏
通过情景实验,对任务紧迫性下个体创新过程中呈现出的焦虑情绪和积极拖延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积极拖延有利于个体实施创新行为,虽然个体的无法忍受不确定特质(包括预期性焦虑和抑制性焦虑两个维度)会对创新行为带来负面影响,但积极拖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种消极作用。管理者可以通过实施积极拖延策略,有效利用缓冲,帮助员工调整情绪,增强对不确定性的耐受力,在兼顾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促使个体实施创新行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敏
本文以任务紧迫性下的项目实施为背景,通过设计情景实验,对个体的积极拖延行为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从个体控制和团队控制两个层面揭示个体积极拖延行为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路径。跨层次回归分析发现:个体的自我领导能力可以调节积极拖延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自我领导水平越高,积极拖延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越强;积极拖延与自我领导的交互作用以团队反思为中介,对团队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积极拖延 自我领导 团队反思 团队创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敏
通过引入个体情感网络中心性与积极拖延变量,对时间压力下个体无法忍受不确定特征与创新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发现:个体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网络构建行为和积极拖延行为均对个体创新具有推动作用;尽管无法忍受不确定特质的存在将不可避免的对个体创新行为产生消极作用,但依然能够借助积极拖延有效缓和抑制性焦虑对个体创新带来的负面影响,较高的情感网络中心性特征也可以降低预期性焦虑对个体创新行为的负面作用。管理者可以通过实施积极拖延策略和情感网络构建策略,搭建情绪宣泄的通道并使之成为建立信任的纽带,引导员工正确应对时间压力,及时调整焦虑情绪,增强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在维系和谐的情绪氛围的同时高效地实施...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志勇 吴明证
为了探讨青少年外显自尊、内隐自尊、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本研究采用Rosenberg自尊问卷、无法忍受不确定性问卷、社交回避及苦恼问卷和自尊IAT测量了191名大学生。结果表明:(1)外显自尊与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2)外显自尊对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内隐自尊调节着外显自尊对无法忍受不确定性的预测作用;(3)中介调节作用分析发现,当无法忍受不确定性进入回归方程时,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而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显著。这表明,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是通过无法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秦佳良 张伟峰 周焯华
本文将实物期权看作是一种思想,将其分为操作性实物期权和战略性实物期权,把实物期权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一个模型,证明实物期权能够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文章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了环境不确定性在实物期权与提高技术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当环境不确定性水平越高时,实物期权对技术创新的提高作用就越大。
关键词:
实物期权 技术创新 环境不确定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敏
借助情景实验,对任务紧迫性下个体情感网络特征、情绪劳动和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情感网络中心性在浅层劳动与个体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着倒U型调节作用,情感网络中心性在深层劳动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对情绪劳动的合理引导以及对情感网络的有效控制能够充分运用情绪资源的资本优势,促进个体实施创新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安 巩鑫
当前,减税降费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企业双元创新的重要举措。文章以2012—2022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根据减税理论与双元创新理论,深入研究减税降费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减税降费对企业实质性创新和策略式创新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考虑股权性质、地区分组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强了减税降费对实质性创新的正向效应,但对策略式创新的影响不明显。在非垄断企业的样本中,减税降费对实质性创新具有更明显的改善效应;在大企业的样本中,减税降费对策略式创新具有更明显的改善效应。文章为减税降费政策驱动企业实质性创新和策略式创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减税降费政策嵌入企业双元创新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鸣华
本文构建了供应链整合、环境不确定性和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实证方法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发现供应链整合与企业绿色创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种环境不确定性对供应链整合与绿色创新关系间的调节作用并不相同,需求不确定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技术不确定性的部分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鸣华
本文构建了供应链整合、环境不确定性和企业绿色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实证方法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发现供应链整合与企业绿色创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种环境不确定性对供应链整合与绿色创新关系间的调节作用并不相同,需求不确定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技术不确定性的部分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秦远建 汪文祥
以位于武汉市产业园、孵化器、创业园等多家公司的255位产品开发及技术研发人员、市场开发人员为有效样本,采用层级回归方法探讨不确定性容忍度、决策逻辑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容忍度与突破式创新显著正相关;不确定性容忍度与因果逻辑显著负相关,与效果逻辑显著正相关;突破式创新与因果逻辑显著负相关,与效果逻辑显著正相关;因果/效果决策在不确定性容忍度与突破式创新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不确定性容忍度正向调节效果逻辑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对因果逻辑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没有显著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创新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光洲 张明凯
企业容忍性是研究企业在应对不确定性环境时的承受能力和反应能力,它有两个紧密联系的要点,一是企业发展的临界点,指不确定环境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发展转折点;二是容忍性。文章首先对不确定性环境和容忍性的内涵作了界定,其次论述了临界点和容忍性的相互关系,然后采用突变理论预测企业发展的临界点,最后给出容忍性的测评模型和测评方法并展望了企业容忍性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不确定性环境 容忍性 临界点 突变理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婧 罗福凯 王京
现代企业竞争的实质是技术竞争,考虑到创新行为的风险性,如何在环境波动频繁的情境下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6年度A股上市企业的财务数据,探讨了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政府补助与产融结合对上述关系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检验了产权性质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异质性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投入具有倒U型关系,政府补助对环境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产融结合对二者关系无实质性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或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政府补助的正向调节效应更加显著,在国有企业与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产融结合存在负向调节效应。环境不确定性对创新产出、创新效率的影响与对创新投入的影响一致。本文的研究为企业创新投资决策及财税与金融政策完善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伟 马妮娜 马昭双
当前,面对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企业不能仅局限于产品创新或服务创新,而是需要关注商业模式创新。基于资源基础观及动态能力理论,从数字技术与技术商业化能力视角,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对356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商业化能力在数字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间发挥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技术商业化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企业应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提升自身技术商业化能力,进而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支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任星耀 钱丽萍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零售商注重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但现有研究对关系嵌入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并未得出一致结论。针对企业实践中的问题和现有研究不足,文章立足零售商视角,在考察关系嵌入对零售商经济绩效作用效果的基础上,探讨了环境不确定性和合同包容性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根据来自家具、电脑及其零配件行业的数据检验了所提出的假设,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关系嵌入可以提升零售商经济绩效;合同包容性和市场波动对上述关系具有强化作用;竞争强度会弱化关系嵌入对零售商经济绩效的提升作用;技术动荡对关系嵌入与零售商经济绩效间的关系无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现有关系嵌入的研究,同时也为企业实践提供了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姚艳虹 张翠平
知识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与之相关的研究已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鲜有研究探讨知识域耦合对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和层级回归分析法,对291家企业的调研问卷进行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知识域耦合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积极影响;知识创新能力在知识域耦合与创新绩效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知识域耦合对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战略柔性正向调节知识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积极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感知不确定性对产品众筹结果的影响:社会信息的调节作用
组织学习能力、新产品开发速度与组织绩效:需求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长期结果考量、自我牺牲精神与领导授权赋能行为: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供应商整合对新产品绩效的影响——技术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如何利用社会关系来有效控制机会主义行为——基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研究
组织间信任对第三方物流整合及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企业网络中心性与绩效的倒U型关系——创业导向的中介作用及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整合与质量认证的关系:纵向一体化的中介作用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创新网络资源整合、双元创新对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