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40)
2023(8759)
2022(7335)
2021(6678)
2020(5589)
2019(12584)
2018(12204)
2017(24555)
2016(13135)
2015(14468)
2014(14086)
2013(14052)
2012(12971)
2011(11998)
2010(11822)
2009(11296)
2008(11004)
2007(10058)
2006(8906)
2005(8080)
作者
(40750)
(33845)
(33679)
(31995)
(21265)
(16235)
(15016)
(13240)
(12720)
(11857)
(11452)
(11007)
(10808)
(10549)
(10400)
(10335)
(10238)
(9978)
(9833)
(9819)
(8448)
(8191)
(8140)
(7860)
(7540)
(7486)
(7479)
(7217)
(6810)
(6504)
学科
(57112)
经济(57046)
管理(37776)
(36776)
方法(28501)
(27637)
企业(27637)
数学(26524)
数学方法(26398)
中国(17101)
(15985)
(14833)
(14449)
贸易(14443)
(14123)
(12522)
(11358)
银行(11316)
业经(10917)
(10893)
(10683)
金融(10683)
农业(9589)
(9291)
(8499)
财务(8492)
财务管理(8477)
环境(8399)
技术(8287)
企业财务(8070)
机构
大学(199437)
学院(197431)
(90400)
经济(88934)
管理(76235)
理学(66690)
研究(66582)
理学院(65994)
管理学(65046)
管理学院(64702)
中国(52745)
(42660)
(40547)
科学(39131)
(38458)
财经(34916)
(34353)
(31999)
业大(31962)
农业(30994)
研究所(30990)
中心(30219)
经济学(29599)
(27453)
经济学院(27247)
财经大学(26451)
北京(25575)
(23232)
商学(22162)
商学院(21940)
基金
项目(131076)
科学(103400)
基金(99283)
(88982)
研究(88887)
国家(88316)
科学基金(74768)
社会(60538)
社会科(57766)
社会科学(57750)
基金项目(52632)
自然(49362)
(48596)
自然科(48312)
自然科学(48295)
自然科学基金(47481)
(42184)
资助(40697)
教育(40067)
编号(33067)
(30103)
重点(29133)
(27461)
(27275)
国家社会(26471)
创新(25868)
教育部(25787)
科研(25738)
成果(25384)
计划(24871)
期刊
(91800)
经济(91800)
研究(57658)
学报(35316)
中国(33391)
(33229)
科学(30431)
(30154)
管理(27208)
大学(25951)
学学(25166)
(23052)
金融(23052)
农业(22159)
财经(18132)
经济研究(16864)
(15544)
业经(15333)
问题(13424)
技术(13063)
(12680)
理论(12596)
(11549)
实践(11340)
(11340)
商业(11190)
国际(10871)
教育(10403)
技术经济(10016)
统计(9881)
共检索到286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琴英  由林青  张燕萍  徐程  
本文通过引入生产者的三种价格预期类型,建立了价格预期组合效应下的农产品市场价格模型。该模型对我国玉米市场价格估计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估计误差较小。分析表明,由价格预期决定的玉米供给是边际递增的,而玉米的过度供给将对价格下行形成巨大压力;同时,生产者价格预期偏高维持了玉米价格的高位态势。在生产者价格预期更加理性与"合理化"的情形下,应当使玉米价格逐步回归到由供需状况决定均衡价格的市场化轨道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丽娜  陆迁  
本文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和VAR模型对国际玉米价格波动和国内玉米价格波动的互动关系及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长期内,国际玉米价格的变动对国内玉米价格影响较为显著;短期内,滞后一期的国际玉米价格对国内玉米价格存在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国际玉米期货价格的信息反映机制对国内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更为重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小溪  郭子豪  戴鹏  
本文以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国粳米、籼米集贸市场价格为样本,综合运用Census X12季节调整法、Hodrick-Prescott滤波法以及Holt-Winters季节加法模型对我国粳米、籼米市场价格波动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研究发现:我国粳米、籼米市场价格走势基本相同,名义价格呈缓慢上涨趋势,两者市场价格差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一个周期大致历时4年),目前正处于市场价格差缩小阶段;粳米、籼米市场价格季节和循环波动特征明显,但季节和循环因素的影响非常有限;未来两年内,粳米、籼米市场价格将继续保持平稳缓慢上涨,两者市场价格差将进一步缩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雪梅  何玉成  
针对近年来粮食市场上出现的"稻强米弱"现象,利用BEKK-GARCH模型和DCC-MVGARCH模型对稻米市场价格波动的动态波动溢出和动态相关性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两市场之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主要由稻谷市场向稻米市场波动溢出,稻谷价格波动对大米价格有着显著影响,且大米市场更易受到外部冲击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两市场之间存在显著的持续的动态相关性,且具有时变特征,动态相关系数图显示动态相关性呈现出紧密的正相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苗珊珊  陆迁  
基于2006年2月—2011年3月的月度数据,对国际大米价格波动与中国国内大米价格波动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检验,分析国内大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程度,考察国内外大米市场价格波动的时滞效应与调整效应,并从外贸途径和期货途径测度国外大米价格波动对国内大米价格波动的传导效应,基本结论是:国际大米价格波动与国内大米价格波动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长期内国内大米价格波动主要由通货膨胀带动,且价格传递具有明显的时滞效应和调节效应。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实证结果表明,国际大米价格通过外贸渠道和期货渠道对国内大米价格产生影响,其中期货途径对国内大米价格波动的传导效应更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磊  
钾肥是三大化肥品种之一,是农作物生长的必需肥料,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钾盐对我国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属于钾资源相对贫乏国家,钾资源存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1%,资源禀赋的不足造成我国钾盐市场出现价格偏高、进口依存度过高等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钾盐市场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描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永同  
豆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本文基于2006年1月至2012年10月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期货市场日收盘价数据,运用GARCH模型对豆油期货价格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豆油期货价格收益率具有ARCH效应,豆油期货市场当期价格波动显著受前期影响,且影响时间较长。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海霞  葛岩  霍学喜  李鹏  
基于2001年1月—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VEC模型和OLS模型,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和玉米质燃料乙醇价格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际能源市场与我国玉米市场存在高度的整合关系;国际原油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国内玉米价格将上升0.433 2个百分点,但玉米质燃料乙醇价格波动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敏感性检验结果验证了VEC和OLS回归结果的稳健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举  石奇  
随着中国粮食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日益深入,政府的经济职能正在发生转变,探究市场化改革下政府与市场对价格波动的影响机理,可以有效避免社会福利与效益的损失。本文基于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粮食分品种月度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检验,从粮食流通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分析了玉米收储政策取消对粮食价格波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显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对玉米价格波动的直接效应为正,政策通过提升流通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对玉米价格波动的间接效应为负,表明市场化改革一方面直接加剧了价格波动,另一方面通过调节资源配置效率平抑了价格波动。两种途径的影响程度不相同,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绝对值比为1:0.248,影响程度的差异来源于市场化改革调节流通配置效率的程度较低。因此今后市场化改革应注重调整粮食市场产业结构,在配合粮食流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同时,逐步放开粮食市场,以推动中国粮食市场化改革的良性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霞  王舒娟  杨茜  
在分析我国稻谷收购市场和大米批发市场在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样本期间价格波动特征的基础上,对市场结构、市场波动与价格传递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提出解释"稻强米弱"现象的研究假说,并运用DCC-MVGARCH(1,1)模型对假说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市场结构差异是稻米市场价格波动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稻强米弱"现象出现的根源;稻米市场之间的弱关联效应导致两市场的价格波动无法有效传递,这种纵向市场之间的分割进一步加强了这一现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钢  
本文围绕国际原油、国际燃料乙醇以及国内玉米这三个市场,一方面理论分析了多元市场间的价格溢出机制,另一方面实证检验了国内玉米市场和国际能源市场间的价格溢出效应,以此考察国内玉米市场的外部能源价格波动风险敞口。研究发现:国际能源市场和国内玉米市场间存在显著的价格相关区制转移变化特性;国际原油市场和国内玉米市场之间存在价格波动的双向溢出效应,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相对更大;国际燃料乙醇市场对国内玉米市场存在单向性价格溢出效应;滞后1期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影响存在增强趋势。对此,增强国内粮食供给,限定农业生产能源价格,推动非粮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将有助于缓解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对国内粮食市场的价格冲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飞  陆迁  
玉米价格的波动会引起玉米生产、消费及利益相关者的福利变化。本文分析影响我国玉米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及非价格因素,借鉴迈诺特和戈莱蒂提出的农作物价格变动短期和长期福利效应模型,对我国玉米价格变化引起的福利效应进行测算,以期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莹  陈标金  
本文基于2001-2014年欧盟、美国、中国及世界粮农组织(FAO)猪肉价格月度数据,利用SUR模型考察了国际猪肉价格对主要猪肉市场零售价格的波动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际猪肉市场对各主要区域的零售价格存在着短期的非对称溢出效应,传导方式和途径也有不同。相较于美国,我国的猪价溢出效应更接近于欧盟。本文认为随着中国市场进口量的增大,世界猪价对中国猪肉零售市场的冲击和传导溢出效应逐渐显现,密切关注国际猪价及汇率波动对中国猪肉零售市场的冲击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连生  
造成我国粮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国际粮食市场环境、国家粮食政策、国内粮食产量、粮食生产和流通成本等。在粮食行业中,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存在于企业物流活动的方方面面,如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效益背反"、物流各功能之间(运输、储存、包装、装卸等)"效益背反"、全社会物流资源"效益背反"。针对目前我国粮食物流成本占粮食销售价格比重过大且一直居高不下的情况,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方案,对我国粮食仓储节点布局和粮食物流过程进行优化,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削弱粮食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整合资源降低"效益背反"对粮食物流成本的负面影响,积极推广第三方粮食物流外包,完善基础性建设,以稳定粮食市场价格波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燕  李玉梅  
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基础的工业原料,近年来其价格波动较大。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玉米市场价格波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从供给角度研究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运用Nerlove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玉米生产与玉米价格具有密切关系,玉米价格对替代作物小麦价格变化反应较为敏感;玉米价格和上期种植面积对本期玉米种植面积产生正向影响,而小麦价格对本期玉米种植面积产生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政府层面提出稳定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