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8)
2023(7268)
2022(6051)
2021(5689)
2020(4587)
2019(10858)
2018(10272)
2017(19990)
2016(10198)
2015(11741)
2014(11190)
2013(11568)
2012(10836)
2011(10135)
2010(9727)
2009(9067)
2008(9144)
2007(7843)
2006(7074)
2005(6621)
作者
(28531)
(24233)
(24068)
(23198)
(15259)
(11502)
(10695)
(9247)
(9054)
(8602)
(8268)
(7988)
(7868)
(7834)
(7636)
(7535)
(7222)
(6994)
(6709)
(6575)
(6069)
(5810)
(5686)
(5466)
(5462)
(5395)
(5228)
(4824)
(4822)
(4755)
学科
(51654)
经济(51612)
管理(26831)
方法(25053)
(24698)
数学(22985)
数学方法(22897)
(22421)
贸易(22411)
(21873)
(21683)
税收(20233)
(20063)
(17556)
企业(17556)
中国(15676)
(14650)
(13069)
(11000)
关系(9109)
业经(8494)
环境(8235)
(8112)
出口(8110)
出口贸易(8110)
(8093)
农业(7465)
(7146)
金融(7146)
(7086)
机构
大学(155337)
学院(152858)
(84540)
经济(83646)
研究(58564)
管理(55435)
理学(48148)
理学院(47682)
管理学(47239)
管理学院(46969)
中国(46377)
(41002)
财经(32241)
(32156)
科学(30232)
经济学(29818)
(29724)
(29020)
经济学院(27298)
研究所(26067)
中心(24274)
财经大学(24249)
(22240)
北京(21068)
(20735)
(20246)
(19754)
业大(18645)
科学院(18123)
农业(17620)
基金
项目(99133)
科学(79472)
基金(77992)
研究(72128)
(68960)
国家(68577)
科学基金(57931)
社会(51576)
社会科(49528)
社会科学(49521)
基金项目(39283)
自然(34506)
自然科(33805)
自然科学(33794)
资助(33483)
自然科学基金(33268)
(31993)
教育(30791)
(28582)
编号(26011)
(24681)
国家社会(24607)
中国(24368)
重点(22278)
教育部(21733)
(21607)
成果(20526)
人文(20411)
(20329)
社科(19633)
期刊
(82005)
经济(82005)
研究(56567)
(28413)
中国(24406)
学报(21670)
科学(20090)
管理(19420)
(18945)
(18701)
经济研究(17641)
国际(17534)
大学(16742)
学学(16115)
财经(15716)
(15453)
(15105)
农业(13753)
税务(13700)
(13688)
(13249)
金融(13249)
问题(12768)
世界(11974)
业经(10132)
技术(10037)
(8980)
(8946)
贸易(8946)
理论(8335)
共检索到236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汪建新  黄鹏  
本文使用中国加入WTO之后的2002~2009年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来检验了价格贸易条件变动动和进口关税削减对产出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我们的检验结果表明,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生产率的增长,价格贸易条件对生产率的影响体现为一种结构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的综合。在结构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总体为正的情形下,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才能体现出正的生产率效应。进口关税水平的削减对我国生产率的影响为负,因为削减进口关税税率所推动的进口贸易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带来的负的竞争效应要大于其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战略,尤其是对我国进行区域间的经贸合作或者建立自由贸易区都有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平  曹亮  祝文娟  朱小明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以及WTO关税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基于产品异质性的角度,分别从中间品和最终品两个层面来研究进口关税削减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中间品进口关税的削减显著地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而最终品进口关税的下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中国深化推进中间品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不断削减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等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昱  赖明勇  
纺织品贸易谈判是正在进行的中澳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重点之一,近期陷入僵局。文章利用CHINGEM模型,研究了澳大利亚在原有纺织品进口关税削减计划的基础上,分步增加对中国纺织品进口关税削减幅度对我国纺织业和国民经济的影响,提出适当减少纺织品关税削减要求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自由贸易谈判进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薛坤  张吉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薛坤  张吉国  
本文利用第九版GTAP数据库构建模拟方案,从关税削减的角度研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建成对中国宏观经济以及各类农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RCEP有助于中国GDP和福利水平的增长、贸易条件的改善,受益程度在RCEP各国中排名居中,且随着关税削减幅度的增加,受益越显著;增加了大多数农产品的进出口规模,其中,中国果蔬产品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贸易创造效应比较明显,出口额显著增加,而植物纤维等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贸易创造效应较弱。此外,研究发现,贸易转移效应并不完全适用于RCEP的多边贸易协定,RCEP使得中国谷物和果蔬产品的进口从其成员转向了非成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徐圣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一般均衡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贸易条件以及政府支出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并利用1980~2005年的中国数据分别进行了长期和短期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在短期内,Balassa-Samuelson效应主要体现在不可贸易部门,并且政府支出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是显著的;在长期内,Balassa-Samuelson效应在可贸易部门与不可贸易部门都是显著的,政府支出对实际汇率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但净效应是正的,同时贸易条件变动对实际汇率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琪  周世民  
本文运用最为细化的微观数据从企业层面首次研究了进口关税减免对中国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进口关税减免带来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且进口中间品关税减免所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比最终品关税减免的要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莉云  
文章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汇率、劳动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如下:汇率和价格贸易条件在短期内互为因果关系,但劳动生产率与汇率和价格贸易条件两者间均不存在短期因果关系;汇率和劳动生产率是价格贸易条件的长期Granger原因,价格贸易条件和劳动生产率是汇率的Granger原因;不可能持续的提高价格贸易条件,扩大我国对外出口的盈利能力,价格贸易条件对汇率的冲击为波动型正向。汇率与价格贸易条件之间的相互贡献率比较高;从长期看劳动生产率的波动由其自身、汇率、价格贸易条件三者解释的能力比旗鼓相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洪小羽   谢建国   任桐瑜  
文章利用结构模型定量分析了RCEP关税削减对中国30个省区、14个可贸易行业和世界35个主要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基准情形下,RCEP关税削减提升了中国29个省区和11个可贸易行业、所有成员国以及部分非成员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从省区来看,RCEP关税削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东部和广西等地区中更为突出;分行业而言,全要素生产率增幅较大的行业为高新技术行业、纺织品和服装行业以及农林牧渔行业。反事实分析表明:在RCEP关税削减的同时,无论是降低中国省际贸易壁垒,还是降低RCEP成员国间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中国各省区和各可贸易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明显上升;相较于后者,降低省际贸易壁垒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这表明国内大循环在“双循环”中的重要性。此外,同时降低省际贸易壁垒和RCEP非关税壁垒,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是高于单独降低两种壁垒,这证明了推动“双循环”的必要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援成  
中国可望很快恢复在世界关贸总协定(以下简称GATT)中的缔约国地位。"复关"对加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推动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市场化,提高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扩大国内产品出口,都将起到显著的作用。当然,复关也会对我国国内市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当关税和非关税保护程度降低以后,进口将会明显扩大,国外产品将会更多涌入国内市场。在国内消费者能享受更多更好国外进口消费品的同时,国内的产品和工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文试从减低关税入手,着重分析关税税率降低所产生的关税及价格效应,并对我国某些具体产品所受影响作些实证性分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长林   杨国歌  
基于1999—2018年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考察贸易条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条件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负相关。异质性分析表明:贸易条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并且贸易条件改善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积极影响,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综合技术效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金融危机前贸易条件改善对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显著抑制作用,金融危机后贸易条件改善对综合技术效率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贸易条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科研投入强度路径实现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小梅   安文洁  
降低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关税是中国践行扩大开放承诺的有力措施,对于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可计算局部均衡模型,从产业层面考察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关税减让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关税税率下调对进口的促进效应大于出口,其效应随降税幅度的提高而递增,且现有关税税率越高,降税的贸易效应越大;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内销额和消费者价格将减少,但生产者价格和产量变化不大;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消费者剩余大幅提高,生产者剩余变化幅度有限,但政府进口关税收入下降明显,所以高新技术产品的社会净福利将减少,其中广播、电视和通讯设备类产品的净福利损失最大,办公、会计和计算机器类产品与航空航天产品的净福利损失较小。研究结果可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关税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也能为中国主动扩大进口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文章以中国加入WTO为背景,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研究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的生产率效应。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的合并样本进行倍差法估计后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率,并且这一结论在改变核心指标的测度方法、使用不同的模型设定和采用不同计量方法的情况下也较为稳健。进一步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进口种类的拓展与进口质量的提升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的两个渠道,其中"进口质量"渠道更为重要。最后,文章还实证考察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资源再配置与行业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关系,发现资源再配置效应是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促进行业生产率增长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丹丹  黄梅波  
文章在核算出中国对部分非洲国家援助额的基础上,选取了15个非洲国家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方法,检验了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对非援助可以显著降低受援国的出口和进口成本,且对进口成本的影响效应略大于出口成本;受援国人均收入、人口、制度、基础设施质量、贸易开放度等国内因素的改善均能显著降低其出口和进口成本,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则会增加受援国的出口和进口成本,丰裕的自然资源可以降低受援国的出口成本,但会提升其进口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好俊  祝树金  肖皓  
农业问题是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焦点和敏感领域。澳大利亚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强于中国,其出口结构与中国农产品进口结构的吻合程度较高、对中国出口的潜力较大。文章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方法,通过扩展MCHUGE模型得出的定量模拟结果显示:中澳自贸区建立关税削减之后,由于从澳农产品进口的替代效应,中国大部分农产品产业的产出将会下降;政策冲击之下中国对澳农产品进出口的不对称增长,将导致中国对澳农产品贸易逆差额的进一步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