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99)
- 2023(7997)
- 2022(7010)
- 2021(6332)
- 2020(5623)
- 2019(13307)
- 2018(13147)
- 2017(26549)
- 2016(14349)
- 2015(16604)
- 2014(16774)
- 2013(16904)
- 2012(16020)
- 2011(14557)
- 2010(14582)
- 2009(13679)
- 2008(13857)
- 2007(12659)
- 2006(10808)
- 2005(9750)
- 学科
- 济(70733)
- 经济(70669)
- 业(40857)
- 方法(40374)
- 管理(39705)
- 数学(36725)
- 数学方法(36504)
- 企(30956)
- 企业(30956)
- 贸(22799)
- 贸易(22792)
- 易(22115)
- 农(18987)
- 财(16923)
- 中国(15804)
- 农业(12125)
- 地方(12056)
- 业经(12006)
- 学(11527)
- 务(10893)
- 财务(10876)
- 财务管理(10845)
- 制(10504)
- 企业财务(10218)
- 出(9699)
- 融(9545)
- 金融(9543)
- 银(9019)
- 银行(8990)
- 理论(8668)
- 机构
- 大学(220372)
- 学院(218276)
- 济(102087)
- 经济(100362)
- 管理(84494)
- 理学(73603)
- 理学院(72894)
- 研究(71887)
- 管理学(71831)
- 管理学院(71443)
- 中国(53980)
- 京(44454)
- 财(44304)
- 科学(41384)
- 农(37917)
- 财经(36613)
- 所(36478)
- 经济学(33735)
- 经(33407)
- 中心(33264)
- 研究所(33052)
- 业大(32647)
- 江(31849)
- 经济学院(31052)
- 农业(30348)
- 北京(27640)
- 财经大学(27418)
- 范(25613)
- 师范(25345)
- 院(25301)
- 基金
- 项目(143705)
- 科学(113055)
- 基金(106885)
- 研究(103069)
- 家(92780)
- 国家(92112)
- 科学基金(78602)
- 社会(67451)
- 社会科(64294)
- 社会科学(64276)
- 基金项目(55818)
- 省(54199)
- 自然(50380)
- 自然科(49280)
- 自然科学(49264)
- 自然科学基金(48447)
- 教育(48045)
- 资助(46276)
- 划(46029)
- 编号(40997)
- 部(33932)
- 成果(32557)
- 重点(32228)
- 发(30411)
- 教育部(29550)
- 创(29308)
- 国家社会(28710)
- 科研(28434)
- 人文(28408)
- 大学(27873)
- 期刊
- 济(101119)
- 经济(101119)
- 研究(61404)
- 中国(35895)
- 学报(33669)
- 财(33544)
- 农(32683)
- 科学(29653)
- 管理(27497)
- 大学(25513)
- 学学(24355)
- 农业(22044)
- 融(20100)
- 金融(20100)
- 财经(18659)
- 经济研究(18192)
- 技术(17960)
- 贸(17733)
- 经(16017)
- 业经(15759)
- 教育(15473)
- 问题(15389)
- 国际(14752)
- 统计(12618)
- 理论(12514)
- 业(12389)
- 技术经济(12284)
- 商业(11467)
- 实践(11331)
- 践(11331)
共检索到31357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莉云
文章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汇率、劳动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如下:汇率和价格贸易条件在短期内互为因果关系,但劳动生产率与汇率和价格贸易条件两者间均不存在短期因果关系;汇率和劳动生产率是价格贸易条件的长期Granger原因,价格贸易条件和劳动生产率是汇率的Granger原因;不可能持续的提高价格贸易条件,扩大我国对外出口的盈利能力,价格贸易条件对汇率的冲击为波动型正向。汇率与价格贸易条件之间的相互贡献率比较高;从长期看劳动生产率的波动由其自身、汇率、价格贸易条件三者解释的能力比旗鼓相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玉举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有观点认为,我国传统的出口模式亟须作出根本性的调整,转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对于扩大内需来说,就是要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附加值,以更好的价格和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的需要。对于稳定外需来说,就是要提高行业和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这种内需和外需的相互影响、转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玲
On the base of analyzing the shortcomings of production function,the author analys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of productivity of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by using index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44 73% of the change of productivity is induced by the shift of employed persons between industries.
关键词:
指数方法 劳动生产率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鹏 郭健全
本文通过测算中国18个工业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然后构建超对数生产函数理论模型和利用历年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垂直专业化对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垂直专业化有助于提升我国劳动生产率,但对不同行业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不同,高技术,高开放度行业的垂直专业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更为明显。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劳动生产率 高技术高开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颖岚 倪克勤
传统巴萨效应似乎难以解释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从该效应的理论模型推导出发,比较不同模型形式采用最优计量模型。基于1978~2007年的数据建立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与中美两国两部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巴萨效应也能解释我国实际汇率走势变化的情况。服务业生产率对实际汇率的贡献更大。提高服务业份额和加快服务业生产率有利于缓解我国汇率的升值压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倪克勤 赵颖岚 徐凤
本文探讨劳动生产率因素对我国贸易收支的传导效应。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传导效应,然后构建国内外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计量模型,首次构造各省对应的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并运用了面板协整、误差修正和门槛模型等实证方法。实证结果表明:国内可贸易部门和不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显著影响贸易收支;我国总体上符合实际汇率效应,存在劳动力效应,而资本流动效应不明显;实际汇率通过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而非实际有效汇率影响贸易收支。此外还发现,存在经济增长门槛效应,更高的GDP阶段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更显著;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总体上实际汇率效应显著,中部和西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工资的上升速度不仅远远高于美国工资的上升速度,而且也远远高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速度。通常这一变化应该引起中国对美贸易收支顺差的减少,但实际上,这一顺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这是我国对外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反常现象。本文将从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动态变化这一视点,探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工资变化 中美贸易 汇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燕 黄建忠
根据经验统计表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在差额变动和方向上存在替代性特征。文章以Dornbush等(1977)为基础考虑一个两国开放经济的李嘉图连续统模型,分析各国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变化与服务成为贸易品两个因素对贸易形式和贸易差额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服务可贸易条件下,不同国家在服务部门和货物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发生的相对差异变动,是导致各国货物或服务贸易差额关系变化的决定因素。而中国-OECD(1982-2004)的劳动生产率及贸易差额的数据检验,也较好地支持了此结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敏
本文采用2000~2006年持续经营的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企业的出口行为对其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作用。倍差法的Kernel倾向评分匹配估计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的出口行为能在出口后的1年或2年内将显著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但此后该影响作用并不显著,出口贸易未能促进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持续增长。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出口活动的"干中学"效应与出口加工贸易度和技术水平均密切相关,而通过出口贸易而产生的"扩张陷阱"只存在于出口加工贸易度高的(中)低技术行业以及金属制品业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蒲艳萍 成肖
笔者利用中国以RCA指数测算的具有比较优势的11个出口部门的数据建立行业面板数据模型,就我国行业出口贸易、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劳动生产率增长对工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工资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存在从劳动收入到资本收入的国民收入再分配现象;出口贸易通过改变产品出口价格显著地影响出口部门工人工资;不同出口部门出口价格对工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抑制了部门间工资差距的缩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应振 李玉举
在促进工业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决策者面临着贸易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两个不同的标准,二者往往不可兼得,极易面临"两难选择"。文章列出劳动生产率、贸易竞争力指数的4个组合,通过4个象限分析,将33个工业行业划分成4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行业应该遵循的发展标准进行了研判和调适。总体目标是要达到行业劳动生产率与贸易竞争力"技贸相长"的局面,推动行业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砚耘
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和“六五”时期,其他各时期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都比较慢,经济增长贡献份额也不高。三年调整时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走的是效益型的增长方式。“六五”时期劳动生产率的较快增长主要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特殊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富华 李国平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增长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的份额变化分析方法,把工业作为整体细分地区,分析了我国经济转型期各地区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差异原因。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总体来说,大部分地区的工业劳动生产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通过结构细分,各地区之间的增长又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互联系。
关键词:
劳动生产率 增长 区域 工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晓明
一、引言关键部门分析是随着发展经济学的兴起而逐步深入的。研究产业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尽可能把握各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真实地位和作用,是关键部门分析的起点和基础。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环节和宏观经济分析主要手段的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在关键部门的研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自拉斯姆森(Rasmussen,(1956)],钱纳里和瓦特纳伯(Chenery & Watnabe(1958))指出部门间相互关联的重要性,赫希曼(Hirschman(1958))给出关键部门的定义和标准关联度的关系,关键部门分析的实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旭川
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是两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本文运用CES生产函数说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理论联系。通过运用VAR方法和1978-2006年间的数据,检验了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经验研究显示,技术进步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的重要因素。从短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是负的,但从长期来看,劳动生产率的就业效应是正的。这说明,中国选择了一种适于就业增长的技术进步方式。中国应坚持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的协调增长,采用适合于中国现实经济的技术,并选择适当的技术进步速度。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与二、三产业间劳动生产率差异——基于平滑转换回归模型(STR)的实证分析
消费升级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江苏省IT产业集聚度与劳动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决定的实证分析及政策含义
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实证分析
企业薪酬结构与劳动生产率——基于住房公积金角度的实证分析
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基于乡村与城镇两部门的指数方法实证分析
农村土地流转与劳动生产率变化——基于CIRS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分析——哈罗德-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