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39)
- 2023(14638)
- 2022(12611)
- 2021(11819)
- 2020(9754)
- 2019(22939)
- 2018(22270)
- 2017(42802)
- 2016(22979)
- 2015(26004)
- 2014(25654)
- 2013(25745)
- 2012(23631)
- 2011(21455)
- 2010(21124)
- 2009(19390)
- 2008(18889)
- 2007(16225)
- 2006(14112)
- 2005(12592)
- 学科
- 济(99298)
- 经济(99192)
- 管理(66790)
- 业(63814)
- 企(51876)
- 企业(51876)
- 方法(48978)
- 数学(43210)
- 数学方法(42867)
- 中国(27846)
- 农(27184)
- 财(24380)
- 贸(23938)
- 贸易(23923)
- 易(23376)
- 业经(20711)
- 学(18783)
- 地方(17907)
- 农业(16746)
- 制(16671)
- 和(14848)
- 环境(14723)
- 务(14504)
- 财务(14440)
- 财务管理(14411)
- 理论(14397)
- 技术(14373)
- 银(14149)
- 银行(14114)
- 出(14110)
- 机构
- 大学(332444)
- 学院(327865)
- 济(142674)
- 经济(140073)
- 管理(134109)
- 理学(117153)
- 理学院(115946)
- 管理学(114304)
- 管理学院(113724)
- 研究(111292)
- 中国(84524)
- 京(70622)
- 科学(65527)
- 财(62855)
- 所(54322)
- 财经(51592)
- 中心(49802)
- 研究所(49633)
- 农(49339)
- 经(47356)
- 业大(46872)
- 北京(45008)
- 江(44986)
- 经济学(44497)
- 范(41509)
- 师范(41174)
- 院(40733)
- 经济学院(40399)
- 财经大学(38843)
- 农业(38823)
- 基金
- 项目(227945)
- 科学(180836)
- 基金(169145)
- 研究(167518)
- 家(146887)
- 国家(145772)
- 科学基金(126009)
- 社会(108544)
- 社会科(103224)
- 社会科学(103200)
- 基金项目(89010)
- 省(84870)
- 自然(80903)
- 自然科(79061)
- 自然科学(79043)
- 自然科学基金(77677)
- 教育(76014)
- 划(71979)
- 资助(70708)
- 编号(66421)
- 成果(53335)
- 部(52037)
- 重点(50484)
- 发(47944)
- 创(46904)
- 国家社会(45811)
- 教育部(45195)
- 课题(45013)
- 人文(43890)
- 创新(43779)
- 期刊
- 济(145978)
- 经济(145978)
- 研究(98767)
- 中国(58142)
- 学报(49003)
- 管理(48157)
- 科学(46148)
- 财(44975)
- 农(43495)
- 大学(37735)
- 学学(35281)
- 教育(33064)
- 农业(31032)
- 技术(27029)
- 融(26976)
- 金融(26976)
- 财经(25107)
- 经济研究(25072)
- 业经(22442)
- 经(21436)
- 问题(19536)
- 贸(18893)
- 理论(18005)
- 业(17300)
- 图书(16569)
- 技术经济(16435)
- 实践(16333)
- 践(16333)
- 世界(15687)
- 国际(15631)
共检索到474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韩会朝 于翠萍
中国出口产品普遍被认为"价廉质次",然而这并不能充分解释中国出口贸易长期增长的实质。对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实证研究表明:一方面,中国出口产品的相对单位价格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低价竞争是中国出口产品的一个主要特征;另一方面,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在逐年上升,其中高技术出口产品的质量竞争力较为明显,这说明中国出口产品并未陷入低质量产品的陷阱。在新时期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转型中,把握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特征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制定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价格竞争 质量竞争 出口产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康振宇
文章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微观数据,采用产品的单位价格和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分别测度产品的质量和市场集中度,考察了中国出口中间产品的质量对其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单位价格测度的中间产品质量对市场集中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意味着宏观上中国中间产品出口企业没有采用质量竞争策略提高市场份额,而是采用价格竞争策略来获得市场份额。实证研究还发现,进口中间产品质量、双边中间产品贸易规模、出口企业数量和贸易国收入水平对中国出口中间产品市场集中度有负向影响,而中国行业平均工资和行业人均固定资产对中国出口产品市场集中度具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出口中间产品 产品质量 市场集中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根能 刘洋 徐丽秋
通过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出口产品增长的预期值、结构分量、竞争力分量三个角度分析对比中印两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可以发现两国出口产品在结构、侧重点上的差异以及在发展模式上的不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旭 邱斌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海关数据库,从产品层面考察了不同性质的融资约束对中国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有助于降低产品价格、提高出口竞争力;在一般贸易模式中,内、外部融资约束以及企业之间的商业信贷约束的缓解均能够对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这种现象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并不明显;不同层面的融资约束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影响也不尽一致,私营企业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受到融资约束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出口产品价格 异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丽丽
本文依据产品在目标市场的价格和市场占有率排序的分位数,将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路径分为9大类,并结合1995-2009年HS6分位产品的双边贸易数据,测算了中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路径的动态演进。结果显示: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路径仍显著依赖于低价-高质型竞争。入世后各层次产业的产品国际竞争路径出现显著分化,其中低端产业的产品升级不稳定;中端产业的产品呈现一定梯度升级;高端产业的产品梯度升级效果较为显著。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路径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巨大的差异,与发展中国家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关键词:
产品 竞争路径 认知价值 价格空间分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慧卿 郝枫
文章通过回顾国家竞争力概念的发展,对竞争力不同测度方法进行比较。在严格区分ULC测度的国家竞争力之成本含义与分配含义的基础上,重点测度中国国际竞争力状态及其变化趋势,并就此展开国际比较。最终,得出若干基本结论。
关键词:
国家竞争力 测度 单位劳动成本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初晓 张丹蕾 赵勇
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驱动全球贸易分工格局演变。厘清工业机器人影响出口的竞争机制,对于一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至关重要。与以往文献主要关注机器人在供给侧的影响不同,本文同时在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考察出口竞争机制。实证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通过“价格竞争”和“质量竞争”共同促进企业出口,但“价格竞争”占主导地位,这一结论在进行工具变量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拓展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使用缩短了出口产品的“价格阶梯”和“质量阶梯”,降低了产品价格和质量差异。此外,本文还发现,产品替代弹性和贸易成本的增加强化了工业机器人影响出口的“价格竞争”机制,而出口目的地市场竞争的加剧则强化了“质量竞争”机制。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工业机器人在推动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为可能出现的全球贸易分工格局调整提供有效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出口贸易 价格竞争 质量竞争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越 李荣林
本文揭示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影响产品质量的一种"公司间"效应,这一效应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平均质量都获得了提高。对于发展中国家,这种效应还包含有新增的高质量产品种类。本文使用HS 6位数编码的中国出口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主要结论包括:与发展中国家竞争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越高,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在质量竞争性行业中,当行业的质量竞争程度越高时,竞争给该行业带来的平均产品质量的提高就越大;而在价格竞争性行业中,当行业的价格竞争程度越高时,竞争给该行业带来的平均产品质量的提高就越小。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樊晶慧 朱方林 朱大威
本文基于2001—2022年UN Comtrade数据库HS2分位数据,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分析中国出口日本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和互补性。研究表明:我国出口日本农产品结构多元化,出口的农产品由初级产品向加工制品转变;中国出口日本农产品贸易中,水产制品、蔬菜制品、其他动物产品以及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汁等几大类农产品具有综合优势,编织用植物具有很大的贸易潜力;在中日农产品贸易中,以产品的竞争性为基础,互补性为导向,才更贴合现实的双边贸易。因此,为实现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的可持续发展,应注重提升优势农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瞄准日本市场需求,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紧抓国际机遇,深化中日农产品贸易合作。
关键词:
中日 农产品贸易 竞争力 互补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文
一、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竞争力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具有密切的联系,是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结果,最早研究贸易与投资的关系的是Mundell(1957),他认为贸易与投资之间具有替代性,即贸易障碍会产生资本的流动,而资本流动障碍会产生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红元
在开放的世界经济条件下,各国实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都通过其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表现出来, 如果没有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站得住脚的产品, 就很难说该国拥有较强的竞争力。本文通过运用统计指标体系,量化地分析比较出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利用高技术促进我国产业技术的跳跃式提高, 使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淮海 樊松林 吴振芳
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情报分析评价王淮海(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250100)樊松林(上海大学嘉定校区上海201800)吴振芳(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250100AbstractAmodelfortheevaluationofthecompetitivepower...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涛生
本文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出口产品质量、品牌、技术和服务的测度模型,利用2006年到2010年SITC7大类各行业出口产品的数据,对中国各行业出口竞争新优势进行了初步测度。结果发现,中国SITC7大类各行业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品牌价值、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呈小幅上升趋势;在研究出口产品质量对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对中国加快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的机制设计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出口产品 质量测度 竞争新优势 培育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丹 吴玲
随着农产品贸易竞争的加剧,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形势越来越严峻。此外,人民币升值压力、人员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国际市场日益萎缩,农产品出口举步维艰。为了解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水平,文章以安徽、山东等五省为例,运用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净出口指数等,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描述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现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出口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晶 王根蓓
本文采用引力模型估计了2003~2009年间经济一体化、人力资本异质性等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外包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并且得到如下的结论:(1)以APEC为代表的开放式多边经济一体化具有贸易创造效应,而以ASEAN为代表的封闭式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贸易转移效应;(2)中国与其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异质性产生极不对称的影响力,即中国的人力资本的成本的增加具有强劲的贸易转移效应,而进口国的人力资本的成本的提高则具有微小的贸易创造效应;(3)贸易伙伴国的需求质量偏好的提升具有出口转移效应,而其需求规模扩大具有出口创造效应,并且前者远大于后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