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30)
- 2023(11943)
- 2022(9958)
- 2021(9392)
- 2020(7747)
- 2019(17840)
- 2018(17752)
- 2017(34717)
- 2016(18290)
- 2015(20545)
- 2014(19879)
- 2013(19543)
- 2012(17370)
- 2011(15314)
- 2010(15045)
- 2009(13358)
- 2008(12520)
- 2007(10673)
- 2006(8815)
- 2005(7369)
- 学科
- 济(79783)
- 经济(79706)
- 管理(52844)
- 业(51907)
- 企(43724)
- 企业(43724)
- 方法(40233)
- 数学(36312)
- 数学方法(35679)
- 农(20959)
- 财(18113)
- 业经(17615)
- 中国(17608)
- 地方(14398)
- 贸(13712)
- 贸易(13708)
- 易(13252)
- 农业(12716)
- 学(12674)
- 产业(12417)
- 技术(12361)
- 理论(12259)
- 制(11448)
- 务(11276)
- 财务(11216)
- 财务管理(11187)
- 和(10644)
- 企业财务(10581)
- 环境(10177)
- 划(9394)
- 机构
- 学院(248976)
- 大学(245220)
- 济(105534)
- 经济(103677)
- 管理(103181)
- 理学(91020)
- 理学院(90187)
- 管理学(88410)
- 管理学院(87966)
- 研究(74902)
- 中国(56128)
- 京(49309)
- 科学(45112)
- 财(44503)
- 财经(36854)
- 业大(36721)
- 农(36481)
- 中心(35939)
- 江(35373)
- 所(35229)
- 经(33755)
- 经济学(32641)
- 研究所(32280)
- 范(29748)
- 北京(29724)
- 经济学院(29688)
- 师范(29380)
- 农业(28764)
- 院(28285)
- 经济管理(27969)
- 基金
- 项目(179243)
- 科学(143471)
- 基金(132422)
- 研究(130104)
- 家(114812)
- 国家(113966)
- 科学基金(100366)
- 社会(84346)
- 社会科(80365)
- 社会科学(80343)
- 省(70690)
- 基金项目(69837)
- 自然(65943)
- 自然科(64539)
- 自然科学(64522)
- 自然科学基金(63336)
- 教育(60728)
- 划(58690)
- 资助(54910)
- 编号(52326)
- 重点(39851)
- 部(39479)
- 成果(38860)
- 发(38682)
- 创(38263)
- 创新(35762)
- 国家社会(35441)
- 课题(34911)
- 科研(34798)
- 教育部(34589)
- 期刊
- 济(105045)
- 经济(105045)
- 研究(63995)
- 中国(41848)
- 管理(38308)
- 财(33939)
- 学报(33658)
- 科学(33468)
- 农(31830)
- 大学(27245)
- 学学(26083)
- 技术(25708)
- 农业(22577)
- 教育(22076)
- 业经(19272)
- 经济研究(18005)
- 财经(17476)
- 融(17387)
- 金融(17387)
- 经(15062)
- 统计(14130)
- 问题(13613)
- 技术经济(13376)
- 理论(13224)
- 策(12988)
- 商业(12344)
- 业(12288)
- 实践(12092)
- 践(12092)
- 决策(11600)
共检索到34181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瑛 宋长鸣
利用X-12季节调整模型及H-P滤波法,分析生猪价格波动的季节性、周期性及趋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从河南中牟生猪收购到浙江余姚猪肉销售各环节价格变动及成本费用的构成数据,分析价格波动对生猪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繁自养方式的收益高于专业育肥方式;生猪价格是全产业链价格波动的振源,并以非对称方式传递到猪肉价格,生猪养殖环节收益波动最大,是产业链中最脆弱、风险最大的一环,生猪市场的供求矛盾取决于供给。因此,推进生猪产业链一体化、推动生猪保险产品多元化、提高养殖户专业知识水平等对于解决生猪价格大幅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晓群 庄丽娟
现阶段我国食用油产业受到跨国粮商的严重冲击。保障产业链稳定的核心是各环节利益的合理分配。对国家收储价和开放市场价下的食用油产业链各利益主体利益分配状况的分析发现,市场开放对种植环节主体的利益冲击最大,加工环节次之;国家价格支持政策对农民合理利益分配的保护是有效的。应改革价格支持政策,增加"绿箱"补贴,提高市场准入度,完善食用油储备制度。
关键词:
食用油 利益分配 平均收入利润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刚毅 卢凤君 单福彬
本文以订单主导的生猪健康养殖产业链组织模式为载体,从生猪健康养殖模式局部推广和已广泛推广两种情景出发,运用组织行为学理论和博弈论方法,根据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讨论了养殖主体和屠宰加工销售主体之间关于商品猪价格的收益分享博弈行为,基于博弈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讨论了影响订单关系稳定性的双方沟通频度与深度、相关主体的规模及其风险偏好类型等主要因素,健康养殖模式的引入与推广对稳定订单关系的意义,为我国生猪健康养殖模式的推广和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文海 卢凤君 刘晴 刘晓峰
生猪健康养殖产业链主体共生是生猪健康养殖产业链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生猪健康养殖产业链主体共生关系的稳定性,促进生猪健康养殖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在比较分析健康、亚健康和非健康三种不同生猪养殖产业链形态的基础上,本文依据共生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运用比较分析、能量分析和类型分析方法,提出了生猪健康养殖产业链主体间共生模式选择的原则,系统梳理比较生猪健康养殖产业链主体共生模式的特点,并为每一种形态的生猪养殖产业链选择了合适的共生模式,试图为区域生猪健康养殖产业链状态辨识和模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生猪健康养殖 产业链 共生模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文瑛 肖小勇
基于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本文运用河南养殖主体调研数据和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了生猪价格波动背景下养殖主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养殖主体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约束下进行"有限理性决策",在盈利前景和亏损前景下其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具有非对称特征;2)在盈利前景下,养猪专业化程度对养殖决策行为有负向影响,政策满意度有正向影响;3)在亏损前景下,经济状况、是否参加生猪养殖保险、获取生猪价格信息难易程度对养殖决策行为有负向影响,风险偏好、政策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平抑"猪周期",关键在于养殖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文瑛 肖小勇
基于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本文运用河南养殖主体调研数据和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了生猪价格波动背景下养殖主体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养殖主体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共同约束下进行"有限理性决策",在盈利前景和亏损前景下其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不同,具有非对称特征;2)在盈利前景下,养猪专业化程度对养殖决策行为有负向影响,政策满意度有正向影响;3)在亏损前景下,经济状况、是否参加生猪养殖保险、获取生猪价格信息难易程度对养殖决策行为有负向影响,风险偏好、政策满意度有正向影响。平抑"猪周期",关键在于养殖主体在价格波动背景下决策行为的选择,因此,提升养猪组织化程度、开发多元化生猪养殖保险产品、完善生猪交易信息化服务平台、调整生猪产业政策体系,有助于提高养殖主体决策水平,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刚毅 王志琳 李春雷
近年来,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渐趋剧烈,对生猪产业发展和居民消费带来较大影响。探究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影响对稳定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人民日报》构建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选取2001年1月—2020年9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变动对生猪产业链价格波动的动态影响。研究表明: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链价格波动造成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仔猪价格的冲击最大,生猪、猪肉价格次之,对饲料价格冲击最小,在冲击方向上呈现正负交替变化的特征;蓝耳病,"瘦肉精"事件,非洲猪瘟所处三个时期的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对产业链各环节价格的冲击影响存在差异性;生猪产业政策不确定性导致经济主体预期决策和行为发生改变,进而造成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导致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政府产业调控应适时适度,推动市场共享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同时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加强畜牧业人才培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力 王洁菲
本文以棉农、轧花厂、棉纺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成本收益理论分析棉花产业链利益分配现状。结果表明:当前流通体制并没有增加棉农收益,棉纺企业生存也举步维艰,而轧花厂从中获取大部分利益。基于此结果,文章利用Shapley值法,根据各环节主体对价值链整体的贡献度,测算出1吨32支棉纱的附加值在各环节的利润分配比例并提出稳定价值链、确保各环节主体收益分配合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姚万军 袁嘉华 张郁雷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生猪养殖地和消费地间的空间距离被不断拉大,生猪流通环节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利用调研数据,分析了猪肉产业链不同环节对猪肉价格波动的作用。研究表明:(1)猪肉产业链上的中间环节不是造成价格波动的源头,也没有对价格起到平抑作用;(2)生猪产业链整体收益水平较低,并未在猪肉价格涨跌中获得超额利润;(3)产业链的低收益导致了市场对猪肉价格波动的过度反应并迅速向上下游传递,与生猪市场的蛛网规律相结合,加剧了生猪供给量和价格的波动。本文建议:第一,进一步促进价格信息收集和传递;第二,大力促进生猪养殖规模化;第三,扩大流通企业的经营规模;第四,提高产业的组织化水平和整合能力。
关键词:
猪肉价格波动 产业链 成本收益 价格缓冲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喜才 张利庠 卞秋实
本文根据生猪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产品价格的月度数据,构建了结构向量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外部冲击对生猪产业链价格体系传递的影响。研究表明,生猪价格是整个生猪产业链价格体系的核心,外部冲击对生猪价格的影响达到5%,而且以2%~5%不等的水平迅速传导给猪肉、仔猪、饲料等环节。外部冲击对于生猪价格自身的波动影响达到90%,对猪肉价格波动和仔猪价格波动解释力最高也达到20%。
关键词:
外部冲击 生猪价格 VAR模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光辉 胡浩
基于江苏省东海、射阳、滨海、泰兴四县的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将养殖户参与的生猪产业组织模式分为完全市场交易模式、横向一体化模式、订单养殖模式和纵向一体化模式。通过测度生猪价格波动和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运用两阶段多元Logistic模型修正样本选择性偏误和内生性问题,实证分析了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对于农户的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行为以及生猪养殖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价格波动是农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入生猪产业组织虽然能够提高农户养殖收入,但市场价格波动幅度的增大会削弱产业组织模式带来的积极影响,使得农户加入产业组织模式的收入效应减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强的农户倾向于选择完全市场交易模式,倾向于不选择加入纵向一体化产业组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凤君 王刚毅 张建胜 单福彬
研究生猪健康养殖的产业链组织模式风险分担问题。健康养殖可以保护动物健康、保护人类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本文通过递归方法,基于重复博弈的思想,推导出战略联盟主导的生猪健康养殖产业链组织模式下的主体风险分担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理论阐释。
关键词:
健康养殖 重复博弈 契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文华成 杨新元
目前,生猪产业链的组织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组织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组织结构和模式方面进行优化,这样才能促进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生猪 产业链 组织模式 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欧阳儒彬 辛翔飞 崔姹 付艳芳 王济民
[目的]为全面分析肉鸡产业链各主体利益分配情况。[方法]文章以肉鸡主产区山东、河南、河北等省为例,对肉鸡出栏价格处于不同变化趋势下的产业链环节主体成本收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利用Shapley值测算产业链各主体最佳利益分配值。[结果](1)价格高峰与低谷期肉鸡产业链各环节主体利益分配格局差别较大,研究农产品产业链利益分配时需将农产品价格周期纳入研究范围。(2)各主体合作加强合作可实现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及增加链条总收益。价格低谷期产业链环节主体种鸡场、养殖户、屠宰加工企业、零售商利益分配值与最佳利益分配比例为10.49:(-0.45):44.42:45.54调整为13.96:18.51:31.33:36.20,合作后肉鸡产业链增值比合作前高1.68元/只。现实利益分配情况与夏普利值测算的最佳分配方案存在一定差距。(3)一体化模式、公司+农户模式下肉鸡产业链各环节由于合同或契约的存在,各主体之间在生产管理、要素供应等方面协作更加紧密,抗市场风险能力相对较强,利益分配格局相对合理。[结论]提出加强肉鸡产业链各环节主体间相互合作、建立公司与农户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做强做大肉鸡行业协会促进肉鸡产业健康发展等建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微波 杨正勇 李佳莹
产业结构直接影响产业经济效益,而产业结构是产业链长期发展和优化的产物。产业链越长,分工经济越明显,但随之而来的交易环节增多会导致费用增加,分工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升有可能被交易费用的增加所抵消。同一产业内不同养殖户对产业链各环节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产业链模式。对不同产业链模式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养殖户效益最大化,且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以我国鲆鲽类养殖为例,基于2013年不同鲆鲽类养殖模式经济效益的跟踪调查,用秩和检验的方法对"育苗+成鱼养殖"模式、"仅育苗"模式及"仅成鱼养殖"模式的成本、收益和资本回报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专业化分工程度越低的产...
关键词:
鲆鲽 产业链模式 专业化分工 经济效益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