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3)
2023(10141)
2022(9050)
2021(8532)
2020(7129)
2019(16748)
2018(16838)
2017(32707)
2016(17806)
2015(20093)
2014(20014)
2013(19810)
2012(18071)
2011(16254)
2010(15947)
2009(14438)
2008(13924)
2007(11993)
2006(10477)
2005(8938)
作者
(51019)
(41997)
(41768)
(39635)
(26690)
(20164)
(18968)
(16637)
(16012)
(14894)
(14567)
(14129)
(13264)
(13147)
(12960)
(12750)
(12649)
(12523)
(12004)
(11944)
(10411)
(10161)
(10005)
(9474)
(9388)
(9259)
(9248)
(9240)
(8459)
(8271)
学科
(71255)
经济(71178)
管理(52999)
(47729)
(40280)
企业(40280)
方法(36000)
数学(31579)
数学方法(31257)
(18448)
中国(17281)
(16593)
(15292)
业经(15085)
地方(13814)
(12568)
理论(12120)
环境(11879)
农业(11771)
(11534)
贸易(11529)
(11187)
技术(11100)
(11021)
财务(10959)
财务管理(10944)
(10943)
企业财务(10395)
(9992)
教育(9320)
机构
大学(250721)
学院(247994)
管理(104363)
(96787)
经济(94620)
理学(91503)
理学院(90558)
管理学(89010)
管理学院(88581)
研究(79396)
中国(58083)
(53158)
科学(50938)
(42050)
(39233)
(38357)
业大(38346)
中心(36365)
研究所(36183)
财经(34996)
(34418)
北京(33504)
(32563)
师范(32298)
(31976)
农业(30239)
(28959)
经济学(28323)
(28313)
商学(26658)
基金
项目(177882)
科学(139724)
基金(129435)
研究(129402)
(112403)
国家(111515)
科学基金(96355)
社会(80581)
社会科(76444)
社会科学(76420)
基金项目(69914)
(69080)
自然(64016)
自然科(62415)
自然科学(62403)
自然科学基金(61281)
教育(58863)
(57993)
资助(53506)
编号(53388)
成果(42008)
(39156)
重点(38908)
(36895)
(36609)
课题(35321)
创新(34087)
科研(34015)
教育部(33492)
大学(33055)
期刊
(99144)
经济(99144)
研究(69038)
中国(44057)
学报(39606)
科学(36462)
管理(36394)
(33257)
(29524)
大学(29342)
学学(27348)
教育(26141)
农业(23982)
技术(21162)
(17030)
金融(17030)
业经(16490)
图书(16158)
财经(16081)
经济研究(15439)
理论(15264)
实践(14416)
(14416)
(13527)
资源(13226)
问题(12930)
科技(12481)
(12182)
技术经济(12144)
情报(11458)
共检索到346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丁从明  陈仲常  
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研究了价格波动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理论模型显示: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面对较低水平价格波动的企业可能并不会立刻调整要素投入比例和生产计划,这一"保守策略"意味着价格波动可能带来企业配置效率损失的增加。但是随着价格波动幅度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主动地对生产计划进行调整,以便抵消较大幅度波动的不利影响。"保守策略"向"调整策略"的转变意味着价格波动引起的资源的配置效率损失可能存在门阀效应。利用1978-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和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随机前沿方法,文章实证研究证实了价格波动对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的非线性影响,认为传统的研究可能低估了价格波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丁从明  
基于非单调性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和1985—2009年度省级面板数据,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价格波动对资源配置无效率的影响。文章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价格波动对资源配置效率损失存在非线性影响:整体而言价格波动增加了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程度。与此同时,较大的价格波动对应较低的配置效率损失,而较小的价格波动反而对应较大的配置效率的损失。(2)利用一个带有调整成本的理论框架,本文对上述"配置效率之谜"提供了一个简要的解释:由于调整生产规模和生产计划的不可忽视的小的菜单成本,企业可能"惰性"的面对小的价格波动,"积极"面对大的价格波动。这一调整策略导致价格波动对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的非线性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举  石奇  
随着中国粮食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日益深入,政府的经济职能正在发生转变,探究市场化改革下政府与市场对价格波动的影响机理,可以有效避免社会福利与效益的损失。本文基于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粮食分品种月度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检验,从粮食流通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分析了玉米收储政策取消对粮食价格波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显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取消对玉米价格波动的直接效应为正,政策通过提升流通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对玉米价格波动的间接效应为负,表明市场化改革一方面直接加剧了价格波动,另一方面通过调节资源配置效率平抑了价格波动。两种途径的影响程度不相同,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绝对值比为1:0.248,影响程度的差异来源于市场化改革调节流通配置效率的程度较低。因此今后市场化改革应注重调整粮食市场产业结构,在配合粮食流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同时,逐步放开粮食市场,以推动中国粮食市场化改革的良性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群阳  周方兴  战明华  
传统主流宏观经济模型未能有效重视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金融资源错配现象,为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迫切需要在理论层面深入研究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异质性信息不对称导致部门间信贷资源错配的内在机制。本文基于风险转移视角,构建包含金融摩擦和企业异质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了信息不对称对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受贷款人可获信息影响,不同规模企业的风险转移行为扭曲了要素相对价格,造成部门间资本边际产出分歧和信贷市场资源分配扭曲。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政府对大企业的隐性担保会强化中小企业从事高风险活动的动机,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而政府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能缓解信贷市场摩擦和资源错配。在风险冲击情况下,政府的直接消费措施对经济复苏作用短暂,而资金补贴措施则具有长期效果;但这两种财政措施均无法改善企业决策行为,仅是从资本品层面缓解了经济下行压力。风险转移和企业异质性的结合会放大货币、财政和风险冲击下的福利损失;不考虑资源错配的深层原因而仅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则会冲击劳动力市场,导致失业率上升。本研究为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和完善新发展格局下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光  孙浦阳  龚刚  
经济波动影响企业投资,进而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已经成为研究转型期间市场资源配置的关键。本文研究发现,随着生产率波动的增加,企业间资本边际报酬的差异也逐渐加大,其原因主要是调整成本所致,这意味着经济波动的增加会严重影响行业内的资源配置。在理论上,本文利用调整成本的投资动态分析框架,发现生产率增长率高的企业虽然投资预期很大,但是由于企业在跨期投资过程中面临不断上涨的调整成本,其投资存在上限,因此它们的资本扩张不能使资本边际报酬下降至行业平均水平,此时资本边际报酬的差异也就形成了资源错配。此外,本文还使用我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数量分析,基于理论框架以及通过校准得到的调整成本,发现生产率波动性和资本边际报...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国辉  范火盈  
本文以2007~2011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业绩波动、两权分离度和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在获得银行信贷资源方面与其业绩波动和两权分离度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国有企业的银行信贷资源配置与这两种因素的相关性却不明显。这说明商业银行在面对非国有企业时,其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更高,更加市场化;而面对国有企业时,其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则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改善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必须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理智  
资源配置效率与文化结构张理智一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只要所有厂商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就实现了整个社会成本的最小化或产值的最大化,即实现了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率。以科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则认为,上述学说,因其未能分...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董秀良  薛丰慧  唐亮  
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表明,股价不仅受到公司基本价值有关信息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市场公共信息的影响。通过研究股票价格运动特征可以有效地判断股价所包含的信息特征,解释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状况以及市场发育程度。现阶段我国股价还不能传递足够多的企业特定信息,引导资源配置的信号功能较弱,这一结论和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结果相吻合,即股市对金融资源的低效配置问题还相当突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飒  
以通货膨胀率为阈值变量构建了中国相对价格变动(RPV)与资源配置效率(RAE)关系的面板阈值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价格变动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但在不同的通货膨胀水平下,这种不利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当通货膨胀率处于1%—5%之间时,相对价格变动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并不明显。为了提升价格信号的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应考虑现实经济所处的通货膨胀区间来制定合适的宏观调控政策。另外,也要在加强对外开放、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财政支出水平等方面促进实体经济各部门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促进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进而提升价格机制的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周恒  
文章将中国投资波动的矩特征进行跨国对比,总结了中国投资波动的异质性特征,并且构建了引入国内资本市场摩擦和利率风险溢价机制的RBC模型,采用贝叶斯方法校准模拟了中国投资的波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资本市场摩擦和国际资本流动摩擦是形成中国投资波动异质性的重要机制,两类机制的引入有助于准确拟合中国投资的波动性、相对波动性、协动性和持续性等各项波动特征;贝叶斯估计得到的中国的资本调整成本和利率风险利差的参数值反映了中国资本配置效率较低,以及国内实际利率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较高;驱动中国投资波动的外生冲击来源主要是利率风险溢价冲击和偏好冲击等结构性外生冲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振  叶英华  张智慧  
本文从资源配置竞争性和竞争主体完备性两个层面入手,剖析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三种工程价格形成方式:概预算加签证、预算包干、定额控制招投标竞争存在的弊端,在借鉴发达国家工程价格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定量控制和市场调控招投标竞争形成价格两种新的形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桂元  宋马林  
为了应用影子价格实现资源在全社会的最优配置,本文通过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和非线性优化问题的Kuhn-Tucker条件揭示了影子价格的本质,在资源配置优化问题中线性规划模型中的影子价格就是其对偶问题的最优解,非线性规划模型中的影子价格就是与最优解相对应的拉格朗日乘数。根据松紧定理解释了资源影子价格与资源限量之间的关系,还对线性规划模型与非线性规划模型中影子价格的不同表现进行了分析。最后阐明了影子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应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磊  汪恒  
基于我国各省份以分割市场的方式追求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对总量生产率的分解来构造省级资源配置效率的度量指标,根据相对价格法估算各地区的市场分割指数,实证分析市场分割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市场的分割程度不断降低,市场分割与资源的配置效率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市场分割的发展策略是以扭曲资源配置为代价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磊  张华勇  
文章以中国的市场经济转轨为背景,实证分析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利用1998年~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对总量生产率的分解来构造资源配置效率度量指标,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总体上提升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中西部地区显著弱于东部地区,而且政府规模的扩大会抑制市场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