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1)
- 2023(7604)
- 2022(6718)
- 2021(5958)
- 2020(5289)
- 2019(12375)
- 2018(12199)
- 2017(24007)
- 2016(13034)
- 2015(14929)
- 2014(15255)
- 2013(15408)
- 2012(14793)
- 2011(13728)
- 2010(13953)
- 2009(13223)
- 2008(12978)
- 2007(12014)
- 2006(10601)
- 2005(9719)
- 学科
- 济(81651)
- 经济(81587)
- 管理(36805)
- 业(32684)
- 方法(32005)
- 数学(28780)
- 数学方法(28605)
- 企(25677)
- 企业(25677)
- 地方(18685)
- 农(17086)
- 中国(15542)
- 学(14720)
- 财(14178)
- 业经(13425)
- 地方经济(12916)
- 贸(11560)
- 贸易(11556)
- 易(11112)
- 制(11101)
- 农业(10779)
- 和(9818)
- 环境(9739)
- 融(9355)
- 金融(9353)
- 银(8992)
- 银行(8972)
- 行(8577)
- 经济学(8360)
- 理论(8315)
- 机构
- 大学(203849)
- 学院(202592)
- 济(97970)
- 经济(96137)
- 管理(77545)
- 研究(71225)
- 理学(66689)
- 理学院(65954)
- 管理学(64968)
- 管理学院(64591)
- 中国(53644)
- 京(41999)
- 科学(41576)
- 财(41421)
- 所(36823)
- 农(34281)
- 财经(33419)
- 研究所(33297)
- 中心(32362)
- 经济学(31616)
- 江(30914)
- 经(30157)
- 业大(29072)
- 经济学院(28322)
- 农业(27035)
- 北京(26579)
- 范(25225)
- 师范(24999)
- 财经大学(24567)
- 院(24456)
- 基金
- 项目(127338)
- 科学(100256)
- 基金(93567)
- 研究(92045)
- 家(80899)
- 国家(80274)
- 科学基金(68404)
- 社会(60391)
- 社会科(57277)
- 社会科学(57258)
- 基金项目(49696)
- 省(48891)
- 自然(43160)
- 自然科(42151)
- 自然科学(42136)
- 教育(41803)
- 自然科学基金(41414)
- 划(40836)
- 资助(39011)
- 编号(36975)
- 成果(29949)
- 部(29147)
- 重点(28521)
- 发(28429)
- 创(25577)
- 国家社会(25194)
- 教育部(25127)
- 课题(24810)
- 人文(24473)
- 科研(24434)
- 期刊
- 济(111860)
- 经济(111860)
- 研究(61375)
- 中国(35407)
- 财(32200)
- 农(30203)
- 学报(29554)
- 科学(27773)
- 管理(27281)
- 大学(22146)
- 学学(21147)
- 农业(19952)
- 经济研究(19002)
- 融(18294)
- 金融(18294)
- 财经(17705)
- 技术(17548)
- 业经(15900)
- 经(15318)
- 问题(14788)
- 教育(14503)
- 技术经济(12756)
- 理论(11995)
- 统计(11825)
- 贸(11402)
- 实践(10657)
- 践(10657)
- 业(10616)
- 商业(10384)
- 世界(10381)
共检索到3051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皓
价格欺诈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王皓[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成都610074]价格欺诈行为是我国现阶段市场活动中普遍存在、数量繁多、形式多样、危害极大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它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经济生活的混乱。那么,什么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长虹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十余年来,频频出现的证券欺诈现象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的障碍。本文利用寻租理论和监管博奕模型,探讨了证券欺诈行为背后的经济学因素,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规制我国证券市场欺诈行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证券欺诈 经济学分析 中国证券市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赵鹏
本文从上市公司投资方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分析了管理层的道德风险问题,通过对现行会计审计制度进行分析后发现,注册会计师的行为仍然存在道德风险。认为通过适当增加信息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信息弱势,即只有增加信息成本而不是压缩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且上市公司和旧车市场等因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晓唯 惠李
商业欺诈是当前经济领域频发的一种违法犯罪现象,笔者基于经济学理论框架,运用成本收益模型对商业欺诈的成因进行了剖析,认为商业欺诈实质是理性人在约束条件下得失算计后的最优选择,只要商业欺诈的净收益大于不欺诈的净收益,商业欺诈就不会消失;从经济角度治理商业欺诈的路径是增加欺诈实施人的行为代价和概率,减少交易双方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等。
关键词:
商业欺诈 成本收益 欺诈治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识予
没有偿还能力的“欺诈性非法集资”对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有极大的危害。本文用博弈模型及相关的讨论分析了欺诈性非法集资产生和发展的机制,它们的危害及有效的防治方法等问题,对研究市场经济中的此类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视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平 马比双
利用商业欺诈手段损害消费者权益已成为市场监管的难点,剖析经销商商业欺诈的手段,增强监管的针对性是减少商业欺诈的重要途径。分析零售商、消费者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过程,经销商商业欺诈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诚信经营的缺失,经销商之间为了求得市场占有率的平衡,而选择对消费者进行欺诈。由于消费者投诉成本过高,大多放弃投诉,加之监管成本过高,政府部门监管收益有限,监管职责难以到位,从而导致商业欺诈愈演愈烈。因此,必须强化政府职能部门职责的落实,加大对监管部门失职、渎职的惩罚,从而达到减少或杜绝商业欺诈的目的。
关键词:
商业欺诈 消费者 博弈分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国良
信息欺诈问题是制约网络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网络经营者向消费者传递虚假信息导致消费者受到损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应从经济学的角度通过静态博弈模型对网络经济中信息传递的真伪选择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减少虚假信息的发布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网络经济 完全信息 静态博弈 信息欺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苏盾
目前,经济领域中各种商业欺诈行为愈演愈烈,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而受到普遍关注。商业欺诈行为的泛滥一方面反映了经营主体的道德沦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现有市场经济存在的诸多制度缺陷。当有道德缺失的经济主体发现利用信息蒙蔽进行商业欺诈有利可图,并得不到现有制度的有效惩罚,就会铤而走险,并因示范效应而引发更多的类似行为。通过从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制度经济学等诸多角度,对商业欺诈的成因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从伦理德性及制度理性两方面结合找到治理商业欺诈的综合有效的良策。
关键词:
商业欺诈 成因剖析 治理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威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经济发展的产物,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电子商务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电子商务中存在的价格欺诈行为的内涵、主要形式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探究了电子商务法在规范价格欺诈行为,特别是对消费者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电子商务法的出台与完善在法律上明确了电商的地位,为保护交易双方,特别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军
价格欺诈的特征、成因分析及对策李军江西财经大学一、价格欺诈的特征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以不正当的价格手段欺骗消费者,使其经济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价格欺诈是一种不道德的商业行为,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欺骗性。经营者通过捏造或虚构价格信息,隐瞒事实真相...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周倩
自深沪两地的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已走过了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并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5年,深交所共有544家上市公司,总流通市值3875.91亿元,总市值占当年GDP的6.84%,截至2006年3月,上交所共有上市公司833家,总流通市值7430亿元,总市值24234亿元。在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强 董烨然
本文拟对去年以来出现的所谓“消费储值”、“消费计点”行为对比 80年代末期 90年代初期曾经风靡一时的“还本销售”等商业欺诈行为进行理论分析 ,讨论其发生、形成、演化的背景、原因、模式和机制。同时对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进行分析。最后 ,本文也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储值 消费计点 商业欺诈 市场秩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俊华
商品性精神产品如影视作品、音乐、文学、书籍等在产业化的生产过程中,受信息不对称、生产的垄断性和非标准化、精神产品效用、成本和价值衡量标准、外部力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产商往往采取欺诈的手段生产和推销其产品。这一问题可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探寻其隐藏于背后的经济原因,以供决策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关键词:
精神产品 造假 欺诈 经济原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薛志成
价格欺诈的“嘴脸”●薛志成价格欺诈的特性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以不正当的价格手段欺骗消费者,使消费者经济利益受损害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商业行为。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欺骗性。经营者通过捏造或虚构价格信息,隐瞒事实真相,诱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骗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