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491)
- 2022(1306)
- 2021(1386)
- 2020(1161)
- 2019(3115)
- 2018(3561)
- 2017(6065)
- 2016(3557)
- 2015(3675)
- 2014(3775)
- 2013(3497)
- 2012(3129)
- 2011(2948)
- 2010(2952)
- 2009(2870)
- 2008(2912)
- 2007(2350)
- 2006(2346)
- 2005(2223)
- 2004(1814)
- 学科
- 济(14164)
- 经济(14141)
- 管理(6791)
- 制(5971)
- 方法(5651)
- 数学(5364)
- 数学方法(5310)
- 体(4769)
- 业(4612)
- 企(4511)
- 企业(4511)
- 体制(4286)
- 农(4116)
- 中国(3527)
- 财(3399)
- 融(3128)
- 金融(3128)
- 银(2941)
- 银行(2941)
- 行(2889)
- 市场(2835)
- 税(2787)
- 税收(2737)
- 物价(2723)
- 收(2711)
- 业经(2646)
- 产品(2513)
- 度(2246)
- 制度(2245)
- 财政(2219)
- 机构
- 大学(41560)
- 学院(40692)
- 济(19628)
- 经济(19266)
- 研究(16981)
- 中国(13926)
- 管理(13900)
- 理学(11446)
- 理学院(11322)
- 财(11216)
- 管理学(11079)
- 管理学院(10987)
- 京(9025)
- 科学(8660)
- 所(8639)
- 财经(7777)
- 中心(7632)
- 研究所(7551)
- 经(7154)
- 江(7142)
- 农(6807)
- 经济学(6350)
- 北京(6198)
- 院(5985)
- 财经大学(5909)
- 范(5805)
- 师范(5748)
- 经济学院(5617)
- 省(5436)
- 农业(5108)
共检索到749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段晓光
观察波兰战后的历史,特别是从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这一时期,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即波兰政局的每次动荡与危机几乎都和价格改革有关。分析研究这一现象,或许对我国的改革事业不无益处。(一)照搬“苏联模式”是造成价格严重扭曲的总根源,为后来的政...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田冉冉 丁隆
2011年埃及发生政治剧变,导致剧变的主要原因是政治威权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实施导致埃及社会结构重组,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改革的负面社会效应,包括民族工业破坏殆尽、经济寡头化、中产阶级破产、贫困率上升、裙带资本主义蔓延等,使得威权主义政权失去合法性,伊斯兰主义运动等反对派获得社会支持和社会动员能力。近年来,埃及政局虽逐渐恢复稳定,但高程度的政治威权与低水平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却更加突出,进而使埃及仍存在陷入动荡的隐患。
关键词:
埃及 新自由主义改革 威权政权 政治剧变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竞强
中东剧变之后,突尼斯尝试国家治理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做了大刀阔斧的改变。自2011年至2021年,突尼斯总统制转变为半总统制,议会地位上升,总理总揽政府工作,议会设置专门委员会予以指导。地方分权改革也取得重大进展,市镇议会选举成功举行。但是,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半总统制运行不畅,议会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宪政体制没有落到实处,各个委员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地方分权改革陷入混乱。虽然外界评价正面积极,但实际运作弊端丛生。2021年7月25日,凯斯·赛义德总统采取非常规方式治国,使突尼斯陷入新的政治危机。突尼斯政治危机表明,一味照搬西方国家治理改革药方,不能解决突尼斯社会经济发展难题。国家治理改革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也需要兼顾两者,探索边发展边治理的模式。
关键词:
中东剧变 突尼斯 国家治理 改革 困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景维民
一、国有企业改革现状 1990年是波兰政府全力推行国有企业改革的起步之年,在此期间,政府批准并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法规和条例,设立了指导国有企业改革的机构——所有制改革部。迄今,波兰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在不断加快,总体上呈如下进展态势。 1.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形成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方行明
波兰、俄罗斯金融改革的比较研究方行明波兰和俄罗斯都是原苏东国家中最早实行“休克疗法”的国家。在90年代初发生的急风暴雨般的改革浪潮冲击下,波兰和俄罗斯的经济都出现了巨大的震荡。但是,经过数年的经济改革以后,两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却迥然不同,波兰的经济形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继云
波兰政府经济改革举措析评中国人民银行连云港分行韩继云1989年,波兰团结工会上台执政,大力推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对这几年波兰政府的经济改革进行较为全面的介绍和析评,对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不无种益。一、波兰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希
在波兰,大学都是文理性质的,大学中没有工学院及工科系。工程教育由技术大学(也称作工业大学或理工学院》、技术学院和工程学院等提供。波兰有22所工科院校,除了一所外全部是国立的。波兰的高等教育原则上是免费的,即国立大学的全日制学生不必交任何学费。工业大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赴波考察组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波兰科学院的协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冒天启、周慈敖、张天心三同志于1993年10月11日至26日访问了波兰。 现将我们对波兰经济改革和发展考察的初步印象介绍如下: 1.波兰经济开始恢复。波兰经济经过1990年、1991年及1992年上半年的衰退,从1993年开始缓慢恢复。与1989年相比,1990年—1992年期间国民生产总值降低了18%,1993年预计将达到1992年的102%。与上年相比,工业生产总值1990年下降24.2%,1991年又下降11.9%,1992年则为1991年的104.2%。1990年—1992年工业总产值共降低30%,工业生产销售总额1...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武学超 罗志敏
在创新驱动的高级知识经济时代,波兰高等教育体制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波兰政府于2018年7月出台了《科学宪法》,开启了新一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浪潮。这次改革涉及办学体制、科研创新体制、治理体制、财政体制、学术职业体制和国际流动体制等领域,是波兰后社会主义时代一次最全面、最深刻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波兰新一轮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充分体现了以"分布式卓越"原则引领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遵循科学研究范式转型规律强化大学基础研究社会贡献能力、遵循高层次学术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双元"博士教育新模式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波兰 高等教育 体制改革 科学宪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仁忠
本文从确立“知识是个人的”的知识观,实现职教课程的知识观转型;明确默会知识是掌握明言知识的基础,促进两类知识相互转化;重新审视学徒制的地位和作用,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发挥技术专家的作用,加大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四个方面论述了课程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旺霞
经济环境的变化决定着汇率制度的变迁。波兰转轨以来汇率制度相继选择了单一盯住美元、盯住一篮子货币、爬行区间浮动和自由浮动等形式。泰国二战至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一直采用单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文章据此结合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得出如下经验与启示:应牢牢把握汇率制度调整的主动权并渐进改革,协调好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与汇率制度相配合有步骤地开放资本项目,加强金融监管尤其是加强对货币错配的审慎性监管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类承曜
一、波兰养老金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波兰养老金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建立在现收现付基础上的旧的养老金体制难以为继。1996年波兰政府决定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养老金体制的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多支柱养老保险体制,将原来确定受益制改为确定缴费制,同时在新养老金体制中引入基金积累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考察团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刘波
国际人权非政府组织在中东地区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基金资助、技术指导和跨国倡议网络等多种方式,培训专业性的反抗力量,变革乃至颠覆中东国家的政治话语体系,促进中东国家公民社会的发展,推动中东地区民主化进程,为政治反对派的抗争活动创造宽松环境。在中东剧变中,国际人权非政府组织的行为特点体现为调查并曝光侵犯人权的行为;充分发挥网络的动员功能;诉诸国际司法,将侵犯人权者绳之以法;影响西方国家舆论和外交决策;依据自身政治偏好主动设置敏感议题;难以摆脱其背后的西方政府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