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82)
- 2023(3015)
- 2022(2611)
- 2021(2470)
- 2020(2148)
- 2019(5250)
- 2018(5134)
- 2017(9594)
- 2016(5228)
- 2015(5677)
- 2014(5355)
- 2013(5344)
- 2012(5233)
- 2011(4830)
- 2010(4958)
- 2009(4480)
- 2008(4607)
- 2007(4144)
- 2006(3789)
- 2005(3484)
- 学科
- 济(23736)
- 经济(23713)
- 贸(11762)
- 贸易(11762)
- 易(11622)
- 管理(11050)
- 出(10727)
- 方法(10396)
- 业(9949)
- 数学(9331)
- 数学方法(9226)
- 口(7919)
- 出口(7916)
- 出口贸易(7916)
- 企(7492)
- 企业(7492)
- 农(6974)
- 财(5634)
- 学(5177)
- 中国(5175)
- 关系(4234)
- 市场(3782)
- 业经(3757)
- 产品(3429)
- 农业(3395)
- 财政(3301)
- 地方(3243)
- 融(3215)
- 金融(3214)
- 制(3212)
- 机构
- 大学(76458)
- 学院(73904)
- 济(34085)
- 经济(33502)
- 研究(28380)
- 管理(25962)
- 理学(22521)
- 理学院(22219)
- 管理学(21748)
- 管理学院(21626)
- 中国(21547)
- 科学(17083)
- 京(16458)
- 财(15540)
- 所(14687)
- 农(14031)
- 研究所(13471)
- 财经(12473)
- 中心(12465)
- 江(11795)
- 经济学(11674)
- 经(11463)
- 农业(11271)
- 业大(11142)
- 经济学院(10754)
- 范(10347)
- 北京(10294)
- 院(10264)
- 师范(10243)
- 财经大学(9418)
- 基金
- 项目(49271)
- 科学(38924)
- 基金(37484)
- 研究(34868)
- 家(33474)
- 国家(33263)
- 科学基金(27514)
- 社会(23033)
- 社会科(21985)
- 社会科学(21978)
- 基金项目(19358)
- 自然(17610)
- 省(17507)
- 自然科(17236)
- 自然科学(17227)
- 自然科学基金(16932)
- 教育(15854)
- 资助(15813)
- 划(15534)
- 编号(13241)
- 部(11765)
- 重点(11327)
- 成果(11088)
- 发(10411)
- 国家社会(10283)
- 教育部(10024)
- 创(9906)
- 中国(9828)
- 科研(9715)
- 创新(9432)
共检索到115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楠 林福永
曾几何时,在我国计划经济体系中,价格如一潭死水,沉寂不惊,以其不变的面孔长期傲视华夏大地。也许多数人未曾想到,时隔20年后的今天,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下,原有的价格体系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轮接一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价格战。一时间,价格战已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消费者对其称快,企业却叫苦连天,政府主管部门忧心冲忡、不断疾呼叫停。不过有专家曾指出,价格战没有最后的赢家。恶性价格战好比一柄双刃剑,不仅会重创竞争对手,而且也会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并最终拖累整个行业,乃至引起国家宏观经济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孙剑平
南京商界的“价格战”及其启示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系邮编:210094孙剑平(一)1996年春节前夕,作为南京商界“大哥大”的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首先“发难”,以迎新春送温暖为题,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各种商品的销售价格,降价幅度一般为6~9折,各大商场在稍事犹...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积生 吴涛
一、价格战,新时期醒目的经济现象这里所说的价格战,是指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而围绕价格水平开展的市场竞争行为。在短缺经济年代,由于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可以抬高商品售价以获得高额利润。而在过剩经济时期,随着市场供求格局的易位变化,卖方之间竞争加剧,企业则经常采取降价手段进行促销。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据统计,九成以上的产品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这还是在很多企业生产能力没有完全发挥时的情况。一旦这些企业的生产能力得以完全发挥,则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状况将更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尽快销出产品,加快资金周转,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建铎
众所周知,1984年以前粮食的连年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于农产品提价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我们回顾1985年和1986年两年粮食生产下降的现实——1985年比上一年减少7%,1986年,比1984年仍减产4.3%。不难发现,原来的两大作用力大大减弱了,并且成为新的“反作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