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29)
2023(3542)
2022(2965)
2021(2587)
2020(2071)
2019(5000)
2018(4673)
2017(9014)
2016(4938)
2015(5226)
2014(5154)
2013(5367)
2012(4930)
2011(4548)
2010(4347)
2009(3840)
2008(3648)
2007(3306)
2006(2811)
2005(2557)
作者
(13662)
(11657)
(11538)
(11047)
(7316)
(5712)
(5037)
(4431)
(4325)
(4144)
(4055)
(3921)
(3690)
(3673)
(3645)
(3544)
(3501)
(3405)
(3293)
(3259)
(2813)
(2783)
(2753)
(2665)
(2632)
(2622)
(2551)
(2364)
(2352)
(2299)
学科
(27195)
经济(27172)
(12642)
方法(12587)
数学(11944)
数学方法(11891)
管理(11618)
(9398)
(8591)
收入(8450)
地方(7681)
(7266)
企业(7266)
农业(6353)
中国(6049)
地方经济(4689)
国民(4508)
业经(4446)
(4445)
贸易(4443)
(4274)
国民收入(4271)
(4121)
财富(4121)
环境(3676)
(3466)
金融(3465)
(3426)
分配(3356)
市场(3061)
机构
大学(70802)
学院(70149)
(36865)
经济(36392)
管理(27273)
研究(24963)
理学(24491)
理学院(24168)
管理学(23864)
管理学院(23731)
中国(17996)
(15841)
科学(14124)
(13861)
经济学(13199)
财经(13127)
(12363)
经济学院(12275)
(12204)
(12150)
中心(11757)
研究所(11206)
业大(10214)
财经大学(10044)
(9778)
农业(9722)
(9048)
师范(8970)
(8834)
北京(8490)
基金
项目(51904)
科学(42039)
基金(40511)
研究(36590)
(35933)
国家(35699)
科学基金(30717)
社会(26676)
社会科(25549)
社会科学(25543)
基金项目(21613)
自然(18948)
自然科(18576)
自然科学(18571)
(18569)
自然科学基金(18239)
资助(16439)
教育(16222)
(15936)
编号(13385)
国家社会(12593)
(12341)
(11656)
重点(11577)
教育部(10866)
(10528)
人文(10473)
科研(10140)
创新(9998)
(9709)
期刊
(34295)
经济(34295)
研究(21067)
(10611)
学报(10582)
(10450)
科学(10430)
中国(10207)
管理(8612)
大学(8184)
学学(7926)
农业(7234)
经济研究(6611)
财经(6484)
价格(6144)
(5840)
金融(5840)
(5717)
理论(5709)
实践(5243)
(5243)
问题(4970)
业经(4947)
技术(4537)
统计(4393)
(4297)
(3946)
(3858)
技术经济(3667)
教育(3592)
共检索到99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梦根  
本文对我国是否存在地区宾大效应开展研究,并考察价格差异对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首先利用139种规格品价格和我国31个省级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份额数据,依据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ICP)的理论框架,测算并外推得到我国地区购买力平价(PPP)序列。研究发现,与名义居民收入相比,经地区PPP缩减后的实际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更低,各年间也更为平稳。然后,选取1996—2016年样本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证实地区价格与收入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支持我国存在地区宾大效应,而经济结构、外商投资、出口规模、人口密度、交通条件等因素对地区物价水平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低收入地区,高收入地区宾大效应表现得更为显著,而且不同地区价格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娇秀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地区间教育不平等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降低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程度是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有效选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一平  芮萌  
文章利用1988~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估计了腐败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文章认为,忽视收入不平等的惯性及腐败内生性将会导致有偏估计。研究发现,控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等因素并作相关的稳健性检验以后,对于制度较完善的东部地区而言,腐败对收入不平等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于制度相对不完善的非东部地区而言,腐败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东部地区与非东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都会逐渐降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景睿  
基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2003-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与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发现,收入不平等不利于各省份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而信贷供给缓解了流动性约束,促进了各省份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对东、中、西部各省份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存在不同影响,降低基尼系数对东部地区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边际效应最为明显,对中部地区的边际效应最小;减少流动性约束对中部地区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的边际效应更加显著,对东部地区的边际效应最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储德银  黄文正  赵飞  
本文首先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地区特征进行现实考察,然后从理论层面分析收入不平等对居民消费需求的作用机理,进而通过建立考虑地区差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采用GMM方法估计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在三大地区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需求正相关,但中部和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与居民消费需求负相关。另外,从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影响效应幅度的对比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中西部地区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抑制效应更加明显,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东部地区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挤入效应相对较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薛宇峰  
本文主要利用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分配水平的测度指标,同时,采用总体收入不平等指数作为基尼系数的补充测度指标,实证分析了中国各省(区、市)间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和地区差异。研究认为,中国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日益严重,目前,基尼系数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倒U型关系;农村总体收入不平等指数在各省(市、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姚先国  李晓华  
文章使用来自中国城镇家庭调查的横截面数据,应用Quantile-JMP分解技术来评价劳动力结构(主要指教育和工作经验年限)及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动对1988~2002年间工资分布高端和低端的影响。作者发现,劳动力结构的变动主要作用在工资分布的低端,减弱了与其同时作用但力量相反(增加不平等)的价格变动的影响力。工资分布高端不平等的稳定增长几乎全部被组间和组内价格的上升所解释,劳动力结构对工资分布高端的不平等影响很小。总的来说,结构效应作用比较小,工资分布高端和低端的不平等变动主要被增长的组内价格和组间价格所解释。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东  
目前有关收入不平等与创业活动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且往往忽视了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和"结构"问题。根据Ferreira和Gignoux(2011)等提出的非参数方法,按照来源性质的不同将我国省级层面的收入不平等分解为努力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分析并实证检验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基于2008年~2013年多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机会不平等对个体创业活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努力不平等与创业活动之间呈现"∽"型关系,即随着努力不平等程度的上升,个体创业概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而后再下降的趋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机会不平等对"老板"型创业和"个体户"型创业影响均较为显著,而努力不平等仅对"个体户"型创业影响显著;且努力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存在较为显著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和性别的异质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收入不平等影响创业活动的作用机理,而且可为政府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创业活动提供学术支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大千  
本文基于2003—2013年中国CGSS数据库,利用非参数方法将收入不平等分解为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并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比较两者效应大小的基础上回答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结论表明,机会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作用,降低经济增长5.86%;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提高经济增长8.16%;因此,整体而言,收入不平等提高了经济增长2.3%,从而解释了中国经济"高增长、高不平等"并存的现象。时间趋势分析表明,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相互作用的净效应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结构。地区分组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的净效应呈现递增趋势。不平等分组结果发现,由于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超过了机会不平等的负向作用,努力水平的提高可以弱化机会不平等的负面影响,强化努力不平等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C.-Y.Cynthia Lin Lawell  
文章运用199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部门内和部门间两个视角,考察总体创新和产业创新水平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对收入不平等产生了不同影响:对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总体创新水平和高新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扩大作用,创新带来了不同收入阶层内部的分化;对于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农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缩小作用,显示出农业创新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创新水平和农业创新水平具有缩小作用,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扩大作用。不仅如此,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总体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对相邻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扩大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C.-Y.Cynthia Lin Lawell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范从来  张中锦  
从分项收入角度考察城乡收入不平等,不仅能判断产生收入不平等的原因,还能判断什么分项收入有利于增加收入总量;不仅能量化收入不平等效应,还能根据收入不平等效应来优化收入结构。研究发现,分项收入具有性质不同、大小不等的收入不平等效应,其中工资性收入扩大收入不平等的效应最强、转移性收入次之、财产性收入最小;经营性收入是唯一具有缩小收入不平等效应的分项收入。据此,我们认为,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优化的方向应该是,稳定维持工资性收入、适当调整转移性收入、适度控制财产性收入并努力增加经营性收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莹  
基于1989—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从长期与截面两个时间维度考察收入流动对收入不平等影响效应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收入流动有效缓解了长期收入不平等,对农村的缓解作用强于城镇,但近年来的缓解作用均有所下降;相较于城镇,农村收入增长更有利于低收入者,并成为牵制农村居民截面收入不平等过快上升的主要因素,但农村居民也更容易受短期冲击影响,使收入排序变动更为活跃,农村居民更难获得稳定的向上流动机会。因此,构建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模式,减小负面冲击的影响,可以使收入分配格局得以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春燕  蒋乃华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食品价格上涨将使城镇居民的支出增加,且收入越高增量越大;收入越高可支配收入的食品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但由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带来的食品支出增量越大。价格上涨、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将使食品支出的基尼系数变大,这意味着食品支出不平等程度加重。为将食品支出不平等控制在社会公平要求的范围内,价格补贴可作为临时应急措施,而针对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补贴制度及收入增长计划、倾向于低收入人群的社会福利分配体制是更长效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黄潇  
引致健康不平等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可追溯到收入不平等。本文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采用建立在追踪调查样本上的集中系数,对1990-2006年间与收入相关的健康不平等进行了测度和分解。结果显示:①城市和农村都存在着亲富人的健康不平等且累积效应不断深化,初始收入不平等是健康不平等加剧的重要原因;②居民平均健康水平有所降低,穷人的健康变动度大于富人,农村的健康不平等大于城市;③农村收入不平等扩大带来了健康不平等上升,而城市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使收入不平等扩大对健康不平等的负效应有所减弱。因此,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缩小城乡健康差距,是缓解健康不平等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