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9)
2023(6445)
2022(5701)
2021(5569)
2020(4762)
2019(11070)
2018(11019)
2017(21578)
2016(12280)
2015(13783)
2014(14162)
2013(13656)
2012(12973)
2011(11621)
2010(12038)
2009(11358)
2008(11650)
2007(10607)
2006(9494)
2005(8618)
作者
(34669)
(28875)
(28750)
(27337)
(18700)
(13816)
(13125)
(11183)
(10985)
(10740)
(9863)
(9753)
(9328)
(9292)
(9254)
(8895)
(8580)
(8576)
(8458)
(8440)
(7353)
(7201)
(7010)
(6642)
(6633)
(6551)
(6526)
(6484)
(5895)
(5698)
学科
(50332)
经济(50288)
管理(39096)
(34850)
(30416)
企业(30416)
方法(25849)
数学(23488)
数学方法(22962)
(15370)
(13154)
中国(11682)
(10710)
贸易(10703)
(10485)
(10473)
(10369)
财务(10337)
财务管理(10312)
(10284)
企业财务(9767)
业经(9027)
(8944)
银行(8937)
(8890)
理论(8756)
(8454)
(7946)
金融(7946)
地方(7673)
机构
学院(171429)
大学(170859)
(71278)
经济(69619)
管理(66158)
研究(57374)
理学(56190)
理学院(55630)
管理学(54220)
管理学院(53921)
中国(47832)
(36228)
(35950)
科学(33625)
(29484)
中心(27838)
财经(27577)
(27175)
(27019)
研究所(26130)
(24948)
业大(23713)
北京(23128)
(21743)
经济学(21288)
农业(21259)
(21086)
师范(20871)
财经大学(20443)
(20297)
基金
项目(105963)
科学(83519)
基金(77281)
研究(76830)
(66616)
国家(66073)
科学基金(57011)
社会(47433)
社会科(45043)
社会科学(45033)
(41106)
基金项目(39025)
自然(38166)
自然科(37374)
自然科学(37369)
教育(36888)
自然科学基金(36672)
资助(35197)
(34883)
编号(31754)
成果(27140)
(24029)
重点(23785)
课题(22270)
(21493)
(21340)
教育部(20774)
科研(20389)
大学(20275)
创新(19921)
期刊
(79267)
经济(79267)
研究(52952)
中国(34810)
(28678)
管理(26201)
学报(24301)
(24117)
(23443)
金融(23443)
科学(22602)
教育(19139)
大学(18991)
学学(17869)
农业(16229)
技术(16212)
财经(13648)
经济研究(13017)
(11664)
业经(11540)
统计(11374)
理论(11255)
实践(10386)
(10386)
(10027)
问题(9900)
(9828)
决策(9369)
国际(9077)
技术经济(9000)
共检索到271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瑾  苏乃芳  洪浩  
随着利率管制的基本放开,货币政策亟需由传统数量调控向以利率为主的价格调控模式转型。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实际利率锚,自然利率将为中央银行政策利率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新凯恩斯一般均衡模型为基础,从自然利率的三层含义出发,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对中国的自然利率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我国自然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为解释和预测经济运行态势提供依据,利率缺口不仅是经济波动的"指示器",而且可以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评价提供重要依据,这对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转型和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远卓  
本文首先介绍了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利率期限结构,阐述了期限利差的预期效应和期限溢价效应,在此基础上引入了2004年-2005年期间,美国长期利率水平背离短期利率走势造成期限利差收窄的"格林斯潘之谜"现象。然后,从预期因素和期限溢价效应两个视角,结合美国当时的国内、外影响因素解释了长期利率下降的原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涛  
在中央明确"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加大政策对房价的有效调控力度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理论结合实证,研究了我国利率、汇率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房价调控的有效性。研究认为:从长期来看,利率、汇率为主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对房价调控总体上是有效的;从短期来看,利率和汇率均不能对房价调控产生明显有效的调控作用,但可以通过时滞效应,逐步显现出来。此外,从商品房性质看,汇率政策工具在调控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价格上是基本同质的,但利率政策工具对二手商品房价格的调控效果比新建商品房价格更明显,持续性也更加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肖争艳  刘哲希  邓敏婕  
本文构建一个包含利率管制与企业异质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新常态下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的有效性。研究发现:(1)在存款利率管制下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难以达到预期的逆周期调节效果;(2)存款利率管制的放开会增强价格型调控的调控作用,但其仍需要与数量型调控协调配合;(3)进一步硬化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后,货币政策价格型调控能够有效应对经济的短期波动。因此,本文认为新常态下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步伐不应放缓。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志九  
以货币供应量为主要对象的数量型调控方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数量型调控具有多方面的不足,其有效性受到质疑,且面临结构性问题的掣肘,开放环境下其独立性容易受到干扰。与之相反,以利率走廊为代表的价格型调控模式具有明显优势和理论基础,宜将其作为货币政策未来调控的主要方式。从近年来的现实来看,现阶段我国已具备逐渐向价格型调控方式转变的基本条件。为了创造货币政策向价格型调控转变的良好环境,下一步需要扎实推进利率市场化定价等相关基础工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唐文进  刘增印  徐晓伟  
通过将货币政策工具分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将它们纳入DSGE模型,可以讨论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研究表明:在抑制经济过热时,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技术冲击和国际贸易冲击时效率更高,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消费需求冲击时更有效果;当货币政策的目标是拉动经济增长时,就应该分别采用另一种类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了预防产出的波动,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下,应该避免来自于投资、技术和国际贸易方面的冲击;在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下,应该避免来自于投资、技术和消费方面的冲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毕海霞  
近年来,我国传统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明显减弱。应推进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转变,以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效性,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随着2004年下半年头两个月通货膨胀率的居高不下,利率调控再次成为经济主体的预期热点。尽管各方人士对我国利率政策的观点分歧较大,但是其争论基本立足于宏观面,讨论的还是经济是否已经或可能着陆,或者在全球化背景下分析跨国利差对资本流动的影响。面对风云激荡的宏观经济形势,我们还是有必要研究经济主体的行为变迁,以利于在一个全面观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工具的视野内分析货币政策实施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戴国海  
现有货币政策工具对资产价格的调控效力有限,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远大于股票价格,且数量型工具比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果好。短期内,利率和汇率调节会引起资产价格的不稳定波动,只有经过一定的时滞,才能在中长期对资产价格产生比较稳定的影响。因此,当前货币当局可以运用数量型政策工具对房地产价格进行短期调控,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期看,应当进一步完善利率、汇率形成机制,并综合运用基于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强化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调控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冬梅  屠梅曾  曹坤  
为了探讨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有效性,首先较为深入地研究了房地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宏观机理,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房地产市场现阶段的发展特点,构建了一个小型的联立方程模型。研究的主要结果为:信贷手段可以直接地影响房地产市场中的需求与供给,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该以信贷政策为主,而当房地产市场出现过热势头尤其是泡沫极度膨胀时,应辅之以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外汇储备对商品房销售额具有较高的弹性并且影响非常迅速,应提高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门槛;紧缩货币供应量在抑制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同时也作用于实体经济,应在政策实施的成本与所带来收益的比较中选择最优的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劲松  韩克勇  
随着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迅猛发展,股票价格的变动对一国的物价、就业、国际收支乃至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股价的变动还会通过国际间的各种传播途径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各国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时,应当而且也必须将股票价格的变动考虑在内。但是,由于在理论、技术、制度和作用机制上存在许多难题和障碍,股票价格暂时无法列入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金融理论的不断深化、中央银行调控水平的不断提高、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作用机制的不断完善,股票价格必将融入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之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少龙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溢出效应已对中国资产价格调整产生实质性影响;美国货币政策变动后可通过利率和国际资本流入进行传导,能直接引起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并间接推动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控背景下,美国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将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适度紧缩形成强烈制约,使中国资产价格调控面临巨大的风险和隐患。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梁环忠  
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发展,推动了我国金融业进一步放松管理与金融创新,提高了股票、债券、基金等直接融资比重,导致了大量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不断涌现;资本市场不断扩张,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大,经济全球化进度加快,又使我国经济的国际依存度增强,所有这些变化,都使货币流向和流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毕燕君  
文章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下,构建基于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基于广义流动性的两个模型,实证研究影子银行体系与商业银行独立且平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和货币供给机制对我国货币政策数量型工具调控绩效的影响,力求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经济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芮颖  
论转向间接调控中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人民银行常州分行芮颖所谓间接调控,是指中央银行放弃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直接的行政性的控制,改为通过对信贷量、货币量、利率等进行间接地控制。在我国,这意味着放弃信贷限额控制,转而用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及法定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