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0)
2023(11222)
2022(10128)
2021(9687)
2020(8170)
2019(18543)
2018(18677)
2017(36151)
2016(19672)
2015(21990)
2014(21624)
2013(21160)
2012(19139)
2011(17132)
2010(16872)
2009(15535)
2008(14707)
2007(12601)
2006(10846)
2005(9230)
作者
(54369)
(44815)
(44595)
(42251)
(28631)
(21380)
(20211)
(17719)
(16965)
(15863)
(15303)
(14890)
(13995)
(13995)
(13860)
(13614)
(13474)
(13357)
(12748)
(12684)
(11075)
(10886)
(10662)
(10194)
(10003)
(9958)
(9955)
(9800)
(8970)
(8889)
学科
(73435)
经济(73344)
管理(56174)
(51666)
(43740)
企业(43740)
方法(36127)
数学(31095)
数学方法(30733)
(20482)
(18199)
中国(17643)
(16456)
业经(16442)
(15324)
贸易(15317)
(14910)
地方(14172)
理论(13468)
农业(12859)
(12395)
(12154)
(11968)
财务(11904)
财务管理(11884)
环境(11567)
技术(11549)
企业财务(11215)
教育(10521)
(10381)
机构
大学(268905)
学院(268137)
管理(110589)
(102952)
经济(100631)
理学(97092)
理学院(96085)
管理学(94378)
管理学院(93923)
研究(84707)
中国(61722)
(56343)
科学(53642)
(45667)
(41651)
(41133)
业大(40885)
中心(38731)
研究所(38248)
财经(37655)
(37139)
(35526)
北京(35225)
师范(35195)
(34228)
农业(32404)
(30991)
(30670)
经济学(29734)
师范大学(28433)
基金
项目(189943)
科学(149249)
研究(140085)
基金(137523)
(119053)
国家(118055)
科学基金(102019)
社会(86631)
社会科(81966)
社会科学(81947)
(74138)
基金项目(73860)
自然(67340)
自然科(65786)
自然科学(65773)
教育(64635)
自然科学基金(64571)
(62364)
编号(58817)
资助(56738)
成果(46675)
重点(41846)
(41761)
(39679)
(39667)
课题(39181)
创新(36872)
科研(36533)
项目编号(36505)
教育部(35998)
期刊
(107848)
经济(107848)
研究(75378)
中国(44228)
学报(41078)
管理(38548)
科学(38171)
(36622)
(32812)
大学(30958)
教育(30852)
学学(29055)
农业(26179)
技术(22452)
(19254)
金融(19254)
业经(19211)
经济研究(17389)
财经(17004)
理论(15677)
图书(15208)
实践(14780)
(14780)
(14337)
问题(13820)
科技(13224)
(13029)
技术经济(12355)
商业(12231)
现代(12035)
共检索到373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可峰  
本文采用2维交叉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对中日两国原油进口行为进行细致刻画和比较分析,分析表明:日本在原油进口上表现出更多的对低价购买机会的把握和对高价风险的规避,而我国的石油进口行为却体现出了明显的"越贵越买"和"越买越贵"的行为特征。这一结论表明日本实施的能源储备战略和能源进口战略确实具有减缓高油价冲击的实际效果,因而值得我国借鉴;结论也显示出这些政策并不能消除石油冲击发生时油价的跳跃性波动,我国还应向日本借鉴实施能源替代战略和节能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松林  
2012年以来,我国进口大米激增,给国内稻米价格带来冲击。文章基于2013年3月5日到2014年3月5日的日度数据,以广州大米价格为例,分析了越南进口大米价格对我国大米价格的冲击效应。各种检验表明,我国大米价格和越南大进口米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和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并适合建立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表明我国大米市场价格受越南进口大米价格影响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较长,而越南大米价格受我国大米市场价格影响较小;方差分析表明,越南进口大米价格对我国大米价格的影响虽然整体较小,但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需要引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国峰  陆毅  蒋灵多  
在美国频繁发起贸易保护措施的背景下,中国加征反制关税予以还击。本文基于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中国海关月度贸易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对美反制关税的实际效果,即是否抑制美国对华产品输出以及对中国总进口和产业链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国对美反制关税精准有力,中国自美进口额和进口数量显著下降;随着关税排除清单的实施,进口下降幅度有所减缓。(2)反制关税的影响总体可控。随着中国不断调低MFN关税税率,对美进口贸易转移至经济规模较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国总进口以及国内产业链并未受到明显冲击。(3)尽管富有弹性产品、非燃料初级产品及高技术产品对美进口,以及民营企业对美进口均受到一定冲击,但这些产品和企业的总进口并未受到波及,总体外贸形势依然稳中向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庆君  
在结合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以2001年1月至2010年3月国际原油价格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月度数据为主要研究样本,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国际油价波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油价上涨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产生了负向影响,但冲击后的有效汇率在回归到零值后会越过零值重新回到升值的趋势中;国际油价上涨对CPI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际油价上涨是推高CPI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油价上涨引起了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波动;国际油价上涨对出口增长率的影响表现出J曲线的特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钱浩祺  吴力波  汤维祺  
国际油价持续走高对全球及各国经济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然而关于油价冲击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却始终无法统一。本文利用包含非对称系数约束的近似向量自回归模型(near-Vector Autoregressive,n-VAR),对中美两国各工业部门产出与产品价格受油价冲击后不同的响应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揭示了油价冲击在行业间的传导过程,进而分析了市场环境、政策干预等因素对传导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游产业受油价冲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成本效应,下游产业则主要受需求冲击影响。我国中游产业受油价冲击主要表现为需求冲击效应,而美国则主要表现为供给冲击效应。这种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市场机制扭曲、...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宗明  吴正倩  
国际油价与原油进口的相关关系问题历来备受关注。基于线性模型的传统研究显示,中国原油进口的价格弹性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估计范围,而已有的研究很难完全解释这一问题。考虑到经典线性模型很可能掩盖了两者真正的关联机制,本文将从非对称效应的角度解释这一"低弹性之谜"。首先利用非线性检验确认了传统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的非线性成分,然后建立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LSTVAR)刻画国际油价与原油进口的动态关联机制。广义脉冲响应函数(GIRF)显示,油价冲击对原油进口的影响存在两个维度的非对称效应。首先是正负油价冲击效应的非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 峰 薛 敏  
本文采用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因子扩展型误差修正模型(FECM)来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对FEC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油价波动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的投资及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原油价格的正向冲击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加剧社会通货膨胀;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强其风险性;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因原油价格的波动而作出相应调整。基于此,提出稳定我国能源价格和发展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慧明  段容  贾相华  
利用面板分位回归模型,考量不同市场环境下原油价格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大宗商品市场非对称性冲击效应。结果表明:油价冲击对中国大宗商品收益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正负油价冲击对其均有促进作用,但随着市场环境好转,正油价冲击的作用逐渐增强,负油价冲击则逐渐减弱;政策不确定性对大宗商品收益有促进作用,但在牛市环境下有抑制作用;且危机前后,油价冲击对大宗商品收益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力波  汤维祺  孙立坚  张中祥  
本文建立了一个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藉此研究油价冲击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传导路径、作用机制,以及实际的影响程度,重点对油价冲击的长期与短期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国内市场价格机制扭曲严重,价格冲击无法充分传导,导致油价冲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更严重、更持久。油价冲击发生后的半年时间里,短期影响占主导地位,但长期影响的比例会不断上升,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由于投资下降直接影响产能建设,因此,油价冲击造成的产出下降会持续很长时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娄峰  薛敏  
本文采用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因子扩展型误差修正模型(FECM)来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对FEC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油价波动会对我国的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的投资及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原油价格的正向冲击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加剧社会通货膨胀;原油价格的波动会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强其风险性;短期内货币政策不会因原油价格的波动而作出相应调整。基于此,提出稳定我国能源价格和发展我国原油期货市场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文星  
基于2000年1月至2016年5月国内外原油价格数据,运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实证研究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冲击的非线性特征。结论表明: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的冲击因国际油价增长率的差异而显著不同,二者的关系呈现分段特征,并在线性与非线性关系间转换;国内原油价格对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调整较快;国际油价冲击是国内油价波动的关键诱因,国内原油价格具有一定的惯性,由于政策调控的及时性,有效缓和了国内原油价格的上涨趋势。因此,政策制定者应关注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原油价格冲击效应的门槛值,把握主动权;国内原油价格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文星  
基于2000年1月至2016年5月国内外原油价格数据,运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实证研究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冲击的非线性特征。结论表明:国际油价对国内油价的冲击因国际油价增长率的差异而显著不同,二者的关系呈现分段特征,并在线性与非线性关系间转换;国内原油价格对国际原油价格变化的调整较快;国际油价冲击是国内油价波动的关键诱因,国内原油价格具有一定的惯性,由于政策调控的及时性,有效缓和了国内原油价格的上涨趋势。因此,政策制定者应关注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原油价格冲击效应的门槛值,把握主动权;国内原油价格水平与国际原油价格水平已实现充分接轨,当前石油定价机制调整的方向是使油价充分反映国内石油市场的供需变化;应尽快理顺我国原油价格与成品油价格的关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喜和  苑亚文  
文章运用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表明:(1)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每增加1%,会相应提高日本对中国的贸易顺差0.26%,进一步证实了中日之间贸易的互补性;(2)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重要因素,而对日元实际有效汇率影响却较弱;(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中日两国的物价指数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除此之外,美元流动性对中国物价指数还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日本物价指数的影响较弱。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宇  吴达  
2014年中期以来,为应对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带来的冲击,全球主要产油国的汇率政策选择出现明显分化。影响样本产油国汇率政策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缓冲空间,即外汇储备和主权财富基金之和;二是产业结构,即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在10个样本产油国中,加拿大、墨西哥和挪威继续实行浮动汇率政策,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继续坚守钉住汇率政策,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尼日利亚和安哥拉转向了更加灵活汇率政策。对产油国的汇率政策选择及其宏观经济表现的比较研究表明,浮动汇率政策能够较好地抵御外部冲击,钉住汇率政策次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端  魏敬周  谷继建  
为了分析中国棉花进口数量波动的内在机理,本文构建棉花供需平衡等式,推导国内外棉价与中国棉花进口量的理论关系;并从实证角度验证理论分析的合理性。主要分析结果如下:无论是正向影响还是负向影响,国内价格对进口数量变动的影响程度比国内价格对需求数量变动的影响程度要强;国际棉价对中国棉花进口量负向作用的减小有利于促进中国棉花市场的供需平衡,反之,则不利于中国棉花市场的供需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