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74)
2023(12425)
2022(10013)
2021(8931)
2020(7245)
2019(16576)
2018(16365)
2017(31121)
2016(16641)
2015(18752)
2014(18780)
2013(18402)
2012(17154)
2011(15833)
2010(16113)
2009(15017)
2008(14538)
2007(13477)
2006(12537)
2005(11740)
作者
(49656)
(41287)
(41117)
(39392)
(26468)
(19527)
(18863)
(15880)
(15793)
(14892)
(14170)
(13857)
(13503)
(13449)
(12952)
(12919)
(12229)
(12046)
(12028)
(11540)
(10602)
(10101)
(9944)
(9719)
(9415)
(9304)
(9090)
(8796)
(8383)
(8165)
学科
(94411)
经济(94335)
管理(45444)
(38238)
方法(30738)
(29425)
企业(29425)
数学(27045)
数学方法(26806)
中国(23830)
地方(23476)
(21964)
(18766)
业经(18303)
(18075)
(17486)
贸易(17475)
(16919)
(14947)
地方经济(14475)
农业(13710)
(13421)
金融(13413)
(12330)
(12303)
(12048)
银行(12028)
理论(11708)
(11682)
(11512)
机构
大学(248873)
学院(245996)
(114727)
经济(112496)
研究(91739)
管理(89675)
理学(75521)
理学院(74593)
管理学(73257)
管理学院(72785)
中国(70882)
(53764)
(52182)
科学(51961)
(46208)
中心(41617)
研究所(41287)
财经(40931)
(39150)
(38635)
经济学(37798)
(37114)
北京(34122)
经济学院(33798)
(32922)
业大(32820)
(32755)
师范(32589)
(30521)
农业(30352)
基金
项目(156985)
科学(124189)
基金(115951)
研究(115410)
(101268)
国家(100563)
科学基金(85843)
社会(76619)
社会科(72723)
社会科学(72702)
基金项目(60179)
(58968)
自然(52650)
自然科(51522)
自然科学(51508)
教育(51386)
自然科学基金(50590)
(49428)
资助(47330)
编号(46217)
成果(38711)
重点(35381)
(35063)
(34575)
国家社会(33547)
课题(31763)
(31013)
教育部(29990)
创新(29278)
大学(29188)
期刊
(135063)
经济(135063)
研究(81188)
中国(52441)
(40176)
学报(38041)
(36146)
管理(34596)
科学(34103)
大学(28933)
学学(26894)
(26439)
金融(26439)
农业(23865)
教育(23691)
经济研究(23619)
财经(22030)
技术(20953)
(19222)
业经(19036)
问题(18165)
(16375)
图书(14804)
国际(14484)
理论(14270)
技术经济(13292)
世界(13248)
统计(13144)
(12901)
实践(12618)
共检索到398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华军  彭莹  贾文星  裴延峰  
本文在时间序列分析框架下,从价格波动信息溢出视角提出一种测度空间市场一体化的新思路,从整体、区域和微观等层面揭示中国空间市场一体化的结构特征,并通过关系数据分析范式实证考察了空间市场一体化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从整体结构特征看,样本考察期内不同地区市场之间的联系愈发密切,中国空间市场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第二,从区域联通特征看,中国区域之间市场价格变动形成了以东部地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空间关联模式。第三,从微观交互模式看,中国空间市场一体化中存在较多的传递和交互关系,但部分省份仍存在非平衡关联。第四,空间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距,而且作用呈上升趋势。与以往的解释不同,本文首次从价格波动信息溢出视角测度空间市场一体化,丰富了空间市场一体化测度的方法论,也为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博文  孙久文  
基于长江经济带105个主要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与非对称溢出效应,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得到了稳健的结论: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但在考虑到空间关联因素后未能发现β收敛的证据,城市间经济增长差距有扩大态势;市场一体化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的"倒U"影响特征,且有助于发挥水平溢出效应,进而实现本地与异地经济增长的"携手并进";市场一体化影响经济增长的垂直溢出效应具有非对称性,非港口城市、边界城市、内陆城市的市场一体化增长溢出效应要弱于港口城市、非边界城市与沿海地区城市,而且基于二区制空间杜宾模型也证实了经济增长垂直溢出效应的非对称性;通过对金融危机之前、金融危机时期以及后金融危机时期样本结论进行比较,发现了市场一体化的经济增长与非对称溢出效应在各阶段的不同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文通  翁林宇  孙铁山  
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区县经济数据,从空间溢出视角探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结果表明:(1)从空间溢出视角看,五年来各区县本地投资、劳动力、公共支出对区域经济存在负面空间影响,从而抑制区域经济一体化;本地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正面影响。(2)根据空间影响范围测算结果,京津冀六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影响范围,都超出城市的行政边界,但不足以覆盖整个京津冀地区。京津冀实际上由若干次级经济区域组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尚扬  
稳步提升市场化水平成为促进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市场化水平对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水平对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即市场化水平可以同时推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作用机制检验得出,市场化水平提升可通过缩小数字鸿沟,助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据此,本文提出扩大要素市场配置范围、推动跨区域要素流转与加快数字乡村建设的建议,希冀以市场化改革驱动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华军  彭莹  贾文星  裴延峰  
与传统基于相对价格差异的市场分割程度测度方法不同,本文首次从价格信息溢出视角,考察了中国市场空间联动效应和空间一体化程度,进而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了市场空间联动的网络结构特征。基于消费品市场、资本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实证研究表明:(1)在整体网络结构层面,中国三大市场均存在空间联动效应和空间一体化特征。在三大市场中,空间一体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消费品市场、资本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2)在个体网络结构层面,天津、河北、新疆在三大市场中的度数中心度与接近中心度最高,处于网络的中心地位。天津、江西和重庆在三大市场中的中介中心度最高,在网络中发挥着"中介"与"桥梁"的作用。(3)在空间聚类层面,三大市场不同板块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关联和溢出效应,根据像矩阵分析结果,消费品市场与资本品市场中不存在"俱乐部"特征。本文的研究不仅为市场空间一体化的测度提供了全新视角和研究范式,而且有助于明晰不同市场的空间联动结构特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璐  赵作权  
利用空间统计方法精细地刻画了2003—2011年我国全国及东部沿海地区GDP和消费市场的空间变化。2003年以来,我国GDP及消费市场空间向内陆方向移动,呈现收缩密集化态势,表明国内市场对我国经济的驱动作用在增大,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在提高;同时,沿海地区GDP与消费市场空间呈现快速密集化趋势,GDP空间向内陆移动、收缩,消费市场空间向南移动、扩张,表明聚集经济对沿海地区的驱动作用明显高于它对全国的影响,沿海地区在引领全国经济一体化进程,国际市场对沿海地区的驱动作用高于它对全国的影响。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国内市场一体化的驱动作用,构建以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依托的国家经济核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娜  刘妍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十四五"时期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任务。本文基于我国2001-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国内市场一体化程度,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与分析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邻省份市场一体化程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在考虑空间关联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企业盈利能力、外商直接投资与国内市场一体化显著正相关。为进一步提升国内市场一体化水平,本文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学界定央地权责,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国企竞争实力;释放贸易积极效应,降低外资准入门槛;完善交通管理体制,健全交通基础设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强永昌  杨航英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是保持我国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本文以长三角41个城市为例,结合空间计量模型从区域层面分析市场一体化对出口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出口质量存在空间正相关性;市场一体化不仅对本地区出口质量产生U型直接效应,还对邻近城市的出口质量产生U型空间溢出效应,且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会先对邻近城市的出口质量产生提升效应;城市创新是市场一体化对出口质量产生U型直接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发现,市场一体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异省邻接的城市间不存在,在同省相距300公里以内的城市间存在;市场一体化对不同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此外,市场一体化会影响企业进入或退出出口市场,进而影响出口质量变动。因此,要推进我国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一体化在创新驱动出口质量升级方面的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基明  
随着世界多极化倾向的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在不断深入,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在不断加强。这迫切要求社会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统一经济活动的有关立法基础,在金融和投资立法、关税制度、所有权保障等方面彼此协调。现在很少有人怀疑建立统一的地区和全球经济空间的客...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德祥  
在地区经济一体化研究中 ,学术界通常认为它是战后兴起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手段。本文认为 ,地区经济一体化是全球化冲击的应对战略 ,它具有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功能 ;它的理论基础是合作安全与多极博弈思想 ,它的发展机制主要有平等合作机制、自动加速机制和示范与战略反应机制 ;地区一体化有 5大发展趋势。本文最后探讨了中国在地区一体化发展中的应对战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谭向东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前景谭向东区域经济一体化并非新生事物,它作为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经济领域内一个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原有的区域性安排正在恢复活力,并吸收新的成员国;新的地区组合也在逐步酝酿形成。区域主义的复活,尤其从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侯若石  
80年代后半期以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势头迅猛,出现了三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是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目增加。1948-1994年,世界上先后出现过109个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其中2/3是在1990年之后出现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文彬  廖恒  
本文基于2010—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无论是使用经济距离还是使用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性逐渐增强,经济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且表现出空间溢出性,能够推进经济一体化进程;这一结论在替换经济变量、工具变量回归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城市边界效应和技术创新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是新基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渠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鹏  岑聪  
文章研究了市场一体化、信息可达性对地区产出效率的影响机制,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市场一体化进程与信息可达性提升对地区产出效率的实际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地区产出效率的空间分布仍呈现“东高西低”的梯度差异,但这种差异在缩小;市场一体化进程与信息可达性提升不仅能显著优化本地区产出效率,同时对地理及经济邻近地区产出效率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可达性提升能显著强化市场一体化进程对地区产出效率的优化作用;门槛效应分析表明,信息可达性提升对地区产出效率的正向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并随着地区信息可达性提高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分区域、分行业分析表明,市场一体化与信息可达性对产出效率的积极影响在不同区域、行业表现出异质性;市场一体化与信息可达性变化对产出效率的影响效应在企业微观层面依旧成立,但边际影响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表现出异质性。因此,区域市场一体化与信息可达性提升不仅可以驱动地区产出效率增长,通过合理地引导与规划也有助于缩小各地区产出效率差距,优化国内产出效率的空间布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贾丹华  
多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呼声很高,但进程相对缓慢,区域内合理分工和产业优化布局的巨大潜力远未得到发挥。有人认为,其主要障碍来自于行政区划对地方利益的保护。笔者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紧密相连的,经济范式的内在制约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区域内自身经济总量的扩张和质的变化所形成的对经济一体化的客观需求才是促其发展的真正的内在原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