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3)
2023(11845)
2022(10142)
2021(9357)
2020(8218)
2019(19298)
2018(19008)
2017(37263)
2016(20048)
2015(23056)
2014(23071)
2013(23036)
2012(20926)
2011(18643)
2010(18273)
2009(16885)
2008(16478)
2007(14555)
2006(12106)
2005(10654)
作者
(56004)
(47181)
(47039)
(44781)
(29938)
(22833)
(21572)
(18422)
(17888)
(16606)
(16016)
(15824)
(14861)
(14771)
(14628)
(14532)
(14361)
(13944)
(13578)
(13552)
(11481)
(11387)
(11352)
(10773)
(10699)
(10645)
(10402)
(10193)
(9488)
(9359)
学科
(89023)
经济(88928)
管理(57538)
(56622)
方法(48703)
(45233)
企业(45233)
数学(44569)
数学方法(44116)
(26479)
(24346)
中国(21085)
(20410)
贸易(20407)
(19939)
业经(16504)
地方(16213)
农业(15763)
(14977)
(14921)
财务(14878)
财务管理(14838)
企业财务(14069)
(13866)
(13380)
技术(11901)
(11751)
金融(11748)
(11701)
(11529)
机构
大学(286742)
学院(285639)
(125587)
经济(123317)
管理(116216)
理学(101833)
理学院(100845)
管理学(99251)
管理学院(98733)
研究(89205)
中国(67740)
(57876)
(56711)
科学(52785)
(46930)
财经(46242)
中心(43329)
(43222)
业大(42518)
(42325)
(41604)
经济学(40385)
研究所(39245)
农业(37059)
经济学院(37018)
北京(35367)
财经大学(34720)
(34555)
师范(34191)
经济管理(32236)
基金
项目(197761)
科学(157544)
基金(147695)
研究(142129)
(127930)
国家(126962)
科学基金(110706)
社会(93141)
社会科(88637)
社会科学(88614)
基金项目(78263)
(76079)
自然(72277)
自然科(70665)
自然科学(70645)
自然科学基金(69421)
教育(66188)
(63951)
资助(61737)
编号(56483)
(45483)
成果(44012)
重点(43952)
(41439)
(40907)
教育部(39612)
国家社会(39593)
科研(38929)
人文(38477)
创新(38409)
期刊
(124285)
经济(124285)
研究(77239)
中国(46742)
(44622)
学报(41840)
(40773)
管理(39224)
科学(38942)
大学(32437)
学学(30805)
农业(27739)
技术(25376)
(23797)
金融(23797)
财经(22766)
教育(22304)
经济研究(20995)
业经(20356)
(19404)
问题(17700)
统计(16780)
(15700)
理论(15577)
(15157)
技术经济(14910)
(14825)
实践(14205)
(14205)
决策(13688)
共检索到401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春燕  蒋乃华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食品价格上涨将使城镇居民的支出增加,且收入越高增量越大;收入越高可支配收入的食品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但由可支配收入增加而带来的食品支出增量越大。价格上涨、可支配收入差距扩大将使食品支出的基尼系数变大,这意味着食品支出不平等程度加重。为将食品支出不平等控制在社会公平要求的范围内,价格补贴可作为临时应急措施,而针对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补贴制度及收入增长计划、倾向于低收入人群的社会福利分配体制是更长效的政策选择。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伟伟  陆迁  
基于2007至2012年中国省级相关数据,利用集中度指数方法,分解收入对食品支出不平等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存在较严重的食品支出不平等,且有加剧趋势;收入平均值和收入差距对食品支出不平等有强化效应,而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食品支出常量则为削弱效应。其政策含义是短期内政府可通过食品补贴等手段缓解低收入人群食品支出不足的状况;而长期内应谋求缩小收入差距的持续收入增长方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缓解食品支出不平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昕东  汪勇  
本文利用2007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数据(CHIPS),运用二次几乎完美需求系统(QUAIDS)模型和补偿变量法,实证分析了食品价格上涨对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家庭消费行为与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对食品价格上涨,低收入家庭倾向于维持原有食品消费数量而减少其它商品消费数量。而高收入家庭倾向于减少一些高档食品消费而维持其他商品消费数量。另外,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福利的影响程度高于高收入家庭,以食品价格上涨20%为例,低收入家庭福利损失9.05%,而高收入家庭福利损失仅仅为5.91%。因此,政府要充分考虑到低收入家庭在面临食品价格上涨时所表现出的脆弱性进而制定相应的福利政策,以帮助低收入群体抵御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峰  
利用26个省的混合横截面数据,研究了教育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城乡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对收入差距扩大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于此,有理由认为,教育的不平等是我国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通过代际传递对今后的城乡收入差距持续地产生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青  张虎  
文章利用2001~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对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变化关系,教育基尼系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收入分配差距将会上升0.214575个百分点;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收入基尼系数上升0.012488。教育不平等是目前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同海梅  陆迁  董志丽  
本文基于天津滨海新区129名受调查者的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关于食品消费价格上涨的承受力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员数、平均月收入、现金食品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以及对食品价格的了解和关注程度都对居民的承受力有显著影响。为了提高城镇居民对食品消费价格上涨的承受力,减轻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压力,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水平;个人方面应该努力提高自身收入,时时关注食品价格动态。对弱势群体,国家应通过完善调价补贴机制、增加低收入家庭的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机制等方式使低收入户生活水平有一定的保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娇秀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地区间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地区间教育不平等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因此,降低地区间教育不平等程度是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有效选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温娇秀  
通过构造一个内生收入函数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我国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城乡教育不平等是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城乡教育差距每上升1%,城乡收入差距将上升6.4个百分点;并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天宇  张品一  
基于CHNS数据库2004年和2009年的数据,利用QUAIDS模型估计了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各地区、不同阶层城镇居民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1)食品价格上涨对城镇居民的社会福利造成了严重的负向冲击;(2)低收入者不但受食品价格冲击导致的社会福利损失更大,而且也更难以通过替代效应来进行缓冲;(3)不同省份的家庭受到的冲击有较大差别。经济较发达的省区和农业大省的城镇居民,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冲击较小;(4)中西部省区的低收入阶层,很可能是食品价格上涨中受冲击最大的群体,也是最需要救助的群体。这些结论说明,食品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靖  陈斌开  
结合中国宏观住房价格和城镇住户调查(UHS)2002—2009年微观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住房价格上涨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探讨房价上涨的社会福利后果。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主要抑制了低消费家庭的消费,是中国消费不平等扩大的重要推动力。其作用机制是"财富效应"和"挤出效应":房价上涨对无房户消费的抑制作用最大,对拥有1套房家庭的消费也有显著负面影响,只有拥有多套房且人均面积很大的家庭才能享受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娟  孙敬水  
对收入不平等变动研究,目前多数基于对不平等指标的分解,计算结果会因收入数据分组的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本文基于收入分布变化分解的视角,对我国地级市以上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布位置变化对于收入分布变化的影响最大,而收入分布形状变化却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影响效果,收入分布的其他变化虽有影响,但程度相对较低。收入分布位置变化有助于缓解不平等程度的加剧,而收入分布形状变化则加速不平等程度的恶化,其影响程度对于不同的收入阶层有所不同。本文认为,经济增长是缓解收入不平等恶化的主要原因,而收入分配的改变却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收入不平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柳春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收入分配问题变得异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构成和变动的分析,发现虽然收入差距扩大了,收入在不同文化程度、年龄的居民中的分配更加合理,但仍存在行业垄断等加剧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政府应规范市场、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使劳动者可以公平地获得收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莲  樊明方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主要是由于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同、竞争条件不平等、收入分配体制、企业体制和工资体制的改革以及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必须调节个人所得税、打破行业垄断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俊  黄潇  李晓羽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采用教育基尼系数衡量教育不平等,研究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及方向。研究发现:(1)收入分配差距导致教育不平等,教育不平等的改进却没能促进收入分配差距的改善,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并非简单线性关系,但教育扩展有利于教育和收入不平等的改善;(2)教育通过人力资本传导机制与收入分配之间发生联系,但其不会自发形成"教育平等←→收入平等"的良性循环;(3)长期内教育不平等的降低并没有改善收入不平等,但收入不平等在当期就能加剧教育不平等程度;(4)目前教育投入的水平、城市化进程并没能有效的改进教育不平等。另外,模型的稳健性得到部分证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利英  
国有企业改制在客观上扩大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如何看待改制的这种消极后果,在理论界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我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就是肯定了效率优先,国有企业改制作为实现效率提高的手段,改革的大方向不能改变,但社会成员的公平要求作为进一步推进改革的约束条件,目前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重视公平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停止改革为代价,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促进公平的职能,并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靠增量发展抵补国有企业改制在收入分配上的负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