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78)
- 2023(18482)
- 2022(15803)
- 2021(14570)
- 2020(12372)
- 2019(27829)
- 2018(27793)
- 2017(53139)
- 2016(28875)
- 2015(32311)
- 2014(31572)
- 2013(31305)
- 2012(28392)
- 2011(25476)
- 2010(25587)
- 2009(24294)
- 2008(23930)
- 2007(21249)
- 2006(18911)
- 2005(16821)
- 学科
- 济(116881)
- 经济(116747)
- 业(106594)
- 管理(98848)
- 企(95410)
- 企业(95410)
- 方法(52208)
- 数学(41905)
- 数学方法(41468)
- 财(35714)
- 业经(35473)
- 农(35076)
- 中国(31879)
- 务(25429)
- 财务(25357)
- 技术(25342)
- 财务管理(25325)
- 制(24592)
- 企业财务(23989)
- 农业(23910)
- 理论(22374)
- 学(21714)
- 贸(21532)
- 贸易(21517)
- 易(20936)
- 和(20813)
- 地方(20536)
- 划(19342)
- 银(18892)
- 银行(18838)
- 机构
- 学院(412996)
- 大学(408729)
- 济(166776)
- 管理(166625)
- 经济(163313)
- 理学(143199)
- 理学院(141768)
- 管理学(139668)
- 管理学院(138911)
- 研究(131558)
- 中国(100993)
- 京(86671)
- 科学(79951)
- 财(79194)
- 农(65858)
- 所(65433)
- 财经(63045)
- 江(61467)
- 业大(60162)
- 中心(59299)
- 研究所(59009)
- 经(57198)
- 北京(54676)
- 范(51750)
- 农业(51724)
- 师范(51291)
- 州(49700)
- 经济学(49438)
- 院(47876)
- 财经大学(46609)
- 基金
- 项目(272523)
- 科学(215196)
- 研究(202914)
- 基金(196715)
- 家(170291)
- 国家(168788)
- 科学基金(146089)
- 社会(128226)
- 社会科(121466)
- 社会科学(121436)
- 省(107945)
- 基金项目(104082)
- 自然(93940)
- 教育(92818)
- 自然科(91790)
- 自然科学(91768)
- 自然科学基金(90165)
- 划(89423)
- 编号(83462)
- 资助(80050)
- 成果(67056)
- 重点(60462)
- 创(60416)
- 部(59742)
- 发(58505)
- 课题(56946)
- 创新(55720)
- 项目编号(52171)
- 国家社会(52115)
- 教育部(51504)
- 期刊
- 济(188059)
- 经济(188059)
- 研究(122342)
- 中国(77713)
- 管理(66915)
- 财(63170)
- 学报(60653)
- 农(60559)
- 科学(56869)
- 教育(46303)
- 大学(46208)
- 学学(43601)
- 农业(42109)
- 技术(39329)
- 融(36210)
- 金融(36210)
- 业经(33683)
- 财经(31226)
- 经济研究(29691)
- 经(26830)
- 业(24540)
- 问题(24392)
- 技术经济(22943)
- 科技(21018)
- 现代(20156)
- 商业(20079)
- 理论(19583)
- 图书(19567)
- 贸(18845)
- 版(18035)
共检索到611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仁桥 王宗军 钱丽
本文基于价值链理论,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分解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相关联的子过程,且认为原始创新投入也会对第二阶段经济产出产生直接影响,进而运用共享投入关联型两阶段DEA模型研究了我国15个不同性质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仁桥 王宗军 钱丽
本文利用共同前沿理论和DEA模型测算分析2005~2010年我国不同性质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损失来源以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我国企业创新效率整体水平偏低,还有42.1%的提升空间,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不高。共同前沿下效率值均不超过群组前沿下效率值,TGR值显示,外资、港澳台资与内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均位于0.2~0.4,且存在差距继续扩大的风险。不同性质企业效率损失根源存在显著差异,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效率缺失主要受制于落后的企业管理水平;内资企业则因生产技术差距和管理不当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均占有一定比例。企业性质、企业规模、市场竞争程度和政府金融支持对效率提升具有积极影响,企业规模在政府...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差距 效率分解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宇 惠宁 高卓远
在全球减税潮流背景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成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中国实施行业减税政策能否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本文采用2010—2019年十年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基于价值链视角研究减税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减税政策对企业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的积极影响均存在一定的U型条件限制,即只有当减税力度超过一定水平时,才能促进企业技术开发效率和转化效率,但也只有在适度的减税强度下,才最有利于企业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提升;另一方面减税政策对企业技术开发效率和转化效率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异质性特征,在高技术企业分别存在U型和正向U型非线性特征,在中低技术企业则分别存在U型和正向且边际效率递减的非线性特征。这些结论对制定和实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减税政策乃至具体的减税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仁桥 王宗军 钱丽
从价值链角度出发,构建两阶段效率理论框架,并将技术创新的环境影响纳入创新效率测度框架内。选取2001-2010年中国省际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构建关联型网络DEA模型测算环境约束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与分阶段效率,并探索各省份和4大地区的效率差异。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全国整体创新效率有所提升,而整体创新效率均值为0.412,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科技研发阶段纯技术效率不高和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偏低是其主要原因;各省份及4大地区间效率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最高,而其他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资源利用模式为高研发高转化的地区仅占全国2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义新 孔锐
基于创新价值链的视角构建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体系,运用DEA-Tobit模型对36个工业细分行业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行业差距十分显著,研发阶段的平均综合效率仅为0.38,纯技术效率不高是导致整体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成果转化阶段的平均综合效率为0.83,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制约着整体效率的提升。在科技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投入并非越多越好,根据行业特点合理配置资源十分重要。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孺眉 刘艳春
文章应用PCA和四阶段DEA综合评价模型,将技术创新效率中的外部环境影响剔除,对2014年全国31个省市地区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投入松弛变量有一定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后,全国技术创新的平均综合效率、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提高;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偏低,西部地区甚至低于平均效率水平;规模报酬递减的省份均处于东部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孺眉 刘艳春
文章应用PCA和四阶段DEA综合评价模型,将技术创新效率中的外部环境影响剔除,对2014年全国31个省市地区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投入松弛变量有一定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后,全国技术创新的平均综合效率、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提高;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偏低,西部地区甚至低于平均效率水平;规模报酬递减的省份均处于东部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孺眉 刘艳春
文章应用PCA和四阶段DEA综合评价模型,将技术创新效率中的外部环境影响剔除,对2014年全国31个省市地区工业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投入松弛变量有一定影响;剔除环境因素后,全国技术创新的平均综合效率、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所提高;东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最高,而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偏低,西部地区甚至低于平均效率水平;规模报酬递减的省份均处于东部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牧南 黄芬
相比大型高技术企业,中型高技术企业在我国所有省(市)均有分布,统计数据也相对完整。在国家和区域创新战略实施过程中,中型高技术企业也是大部分中西部省份的重要创新载体。但是,国内外针对中等规模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研究较少,专门探讨我国省际中型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文献基本为空白。本文基于"研究→开发→转化"的创新价值链视角,结合2010~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有关中型高技术企业的专项统计数据,结合传统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不同地区的中型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实证研究显示,中型高技术企业在不同地区的综合创新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也给相关科技政策制定带来了一定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俊杰 和军
运用DEA分析方法中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采用截面数据与纵向数据,对全国30个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从静态角度来看,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水平偏低,要素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其中,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与企业办研发机构数这两方面投入浪费最为严重。从动态角度看,在2005年到2015年间,技术引进、改造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各地技术创新能力差异明显,东部地区存在明显优势,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偏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阳
文章首先阐述了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价值,在技术创新效率和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理论基础上,分别构建C2GS2的传统DEA模型和两阶段链形结构的网络DEA模型,应用DEAP2.1软件和LIN-GO9.0软件对地区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得出技术创新过程中研发和转化两阶段的效率。测算结果表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研发主体地位、企业研发过程中人财物的投入强度、结构及持续性等均与技术创新效率紧密相关,以及研发和技术转化两阶段效率互为促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潘雄锋 刘凤朝
本文采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研究了1996-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状况,研究表明,该期间各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区域间的效率差距在逐步减小,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采用β-收敛法对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趋于收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双 孙慧 李苑
2009年新疆主要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运转状况较差,共有6个行业中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达到了DEA有效,其他11个行业为非DEA有效,整体水平较低,各行业发展很不平衡,许多行业中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一些行业,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在技术创新活动投入量较大,但投入产出的效率不高;而像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则相反,创新效率很高。这样,新疆急需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加大行业自主创新力度,加速实现新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枫平 尹云松
本文走出生产环节单项技术创新的局限,从产业价值链的新视角来讨论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问题。文章从食品安全标准与控制技术、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加工制造装备技术、营销渠道和冷链物流技术等六个主要的技术创新环节,论述了我国农业企业相应的技术创新路径。
关键词:
农业企业 技术创新 产业价值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永正
一、不同性质工业企业三维绩效比较的目的、范围和指标选择当代中国经济,国企、民企、外企三分天下。不同性质工业企业的绩效有何差别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更是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