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48)
2023(20497)
2022(17342)
2021(16161)
2020(13640)
2019(31052)
2018(30445)
2017(58084)
2016(31767)
2015(35638)
2014(35230)
2013(34851)
2012(31866)
2011(28781)
2010(28734)
2009(26867)
2008(26434)
2007(23313)
2006(20532)
2005(18695)
作者
(89458)
(74455)
(73975)
(70523)
(47345)
(35574)
(33562)
(29037)
(28253)
(26722)
(25437)
(25241)
(23782)
(23526)
(23230)
(22621)
(22210)
(21863)
(21543)
(21180)
(18621)
(18294)
(17877)
(16889)
(16658)
(16583)
(16537)
(16467)
(14862)
(14610)
学科
(128075)
经济(127893)
(108616)
管理(103646)
(94875)
企业(94875)
方法(56455)
数学(46098)
数学方法(45643)
(42260)
(39173)
中国(37854)
业经(35737)
(28990)
(26929)
财务(26853)
财务管理(26809)
农业(26655)
(26247)
贸易(26233)
(25614)
企业财务(25413)
(24957)
理论(23297)
技术(23048)
(22269)
地方(22177)
(20963)
(20469)
银行(20408)
机构
学院(451215)
大学(448115)
(186240)
经济(182534)
管理(176338)
理学(151813)
研究(151500)
理学院(150154)
管理学(147819)
管理学院(146974)
中国(116460)
(95698)
科学(90802)
(89282)
(76017)
(71984)
财经(70517)
研究所(68723)
中心(67290)
(67019)
(64218)
业大(63977)
北京(60634)
(58602)
师范(58085)
经济学(56924)
农业(56216)
(55116)
(53117)
财经大学(52227)
基金
项目(299472)
科学(237550)
研究(223002)
基金(218633)
(189413)
国家(187787)
科学基金(162168)
社会(142220)
社会科(134696)
社会科学(134664)
(115402)
基金项目(114824)
自然(103791)
教育(103529)
自然科(101372)
自然科学(101349)
自然科学基金(99571)
(97244)
编号(91069)
资助(89812)
成果(73682)
(67389)
重点(67281)
(64009)
(63391)
课题(63098)
国家社会(58730)
创新(58708)
教育部(58404)
(57721)
期刊
(208922)
经济(208922)
研究(136473)
中国(88675)
(71801)
管理(68700)
学报(67363)
(66732)
科学(63819)
教育(52933)
大学(51810)
学学(48825)
农业(45958)
技术(42459)
(40101)
金融(40101)
财经(35513)
业经(34907)
经济研究(33956)
(30570)
问题(27074)
(26153)
(23046)
技术经济(22736)
现代(20862)
世界(20652)
(20451)
科技(20276)
理论(20039)
图书(20015)
共检索到675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祝坤福   王家荣   肖振宇  
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生产分解框架下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库,测算了2000—2018年中国制造业出口中隐含的不同职业收入,不仅从收入结构视角剖析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生产化和服务化演变历程,而且对出口所隐含职业收入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深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从全球一般规律来看,一国人均收入越高,其制造业出口中所隐含的生产性职业收入占比越低,服务性职业收入占比越高;从不同价值链活动来看,价值链分工越为复杂的生产活动,其服务性职业收入占比越高,生产性职业收入占比越低;从各类价值链活动内部来看,研发强度越高的制造业,服务性职业收入占比越高;结构分解分析(SDA)结果显示,在生产化阶段,制造业出口中生产性职业收入占比的上升主要是由行业内变化所致,而行业间劳动收入结构变化在其间发挥了抑制作用;在服务化阶段,行业内职业收入占比变化和行业间劳动收入结构变化共同推动了制造业出口服务性职业收入比重的上升。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对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可行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熊彬  罗科  王艺霏  
利用2005—201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库和配套贸易隐含碳数据,建立包含人口、财富和技术的随机回归影响模型,系统分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价值链合作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RCEP区域价值链合作会显著增加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贸易规模效应、贸易结构效应和中间品技术创新效应是主要的作用渠道;区域内直接和浅层价值链合作有助于减少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隐含碳;与区域内发达国家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价值链合作、与区域内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价值链合作可以抑制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相反,与区域内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价值链合作、与区域内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上的价值链合作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博伟  张伯伟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碳减排,可以为中国“碳双减”提供政策启示。采用1995—2009年的跨国跨行业面板数据,结合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出上游度和投入下游度的上升均会导致出口贸易隐含碳水平升高,这说明如果一国以矿业、制造业为主要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那么出口贸易隐含碳水平会升高,稳健性检验结果强化了这一结论。此外,对于污染密集型行业,全球价值链效应会更弱,但是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全球价值链效应会更加明显。因此,为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中国政府应当优化产业布局,通过约束污染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调整出口规模和改善出口贸易结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向进  杨来科  钱志权  
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可以用于衡量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转型。从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视角,深入制造业内部结构探究不同能耗行业和不同技术水平行业的贸易结构碳排放效应差异性,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我国高端技术行业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有重要意义。采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出口结构转型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将制造业按照技术研发度和能源消耗度的不同进行分组,对比不同类型行业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总体上,出口结构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不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出口结构转型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行业技术水平提升和外资流入对碳排放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向不同。(2)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增加行业总体碳排放,不同行业影响程度不同。对于高技术行业、中高技术行业和高能耗行业来说,结构效应更加明显。(3)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外商资本流入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但行业间存在差异性。总体而言,产业结构是限制制造业碳减排最主要的原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向进  杨来科  钱志权  
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可以用于衡量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转型。从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视角,深入制造业内部结构探究不同能耗行业和不同技术水平行业的贸易结构碳排放效应差异性,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我国高端技术行业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有重要意义。采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出口结构转型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将制造业按照技术研发度和能源消耗度的不同进行分组,对比不同类型行业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总体上,出口结构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不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出口结构转型引起的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钱志权  杨来科  蒋琴儿  
运用GRAS方法构建1995—2016年可比价格连续时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出口增加值隐含碳降幅虽快,但仍高于创造GDP环境成本,行业分布极不均衡且有扩大趋势;碳排放强度下降是其下降的主要原因,出口结构变动影响较弱。因此,应将出口增加值隐含碳作为国家低碳价值链构建的重要监测指标,加强石化等重点行业低碳技术研发,抑制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提高金融等低排放高附加值行业出口比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伟华  
本文利用最新的WIOD数据和WWZ方法对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内增加值占比呈先降后升趋势,这是因为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反全球化浪潮高涨,严重破坏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和合作;(2)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主导地位,而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上升趋势明显,表明中国制造业正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3)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显著高于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表明中国制造业主要从事进口零部件进行最终品组装的低端环节;(4)直接进口国增加值明显低于其他国增加值,说明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外增加值主要是来自直接进口国以外的其他经济体;(5)来自于国外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显著高于来自于国内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生产分工程度高于国内生产分工;(6)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最高,但只是参与全球价值链中较为低端的生产环节,技术含量并不高;(7)中国中低技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具有相对优势地位,较为成功地融入全球价值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彦芳  陈淑梅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理论框架及分解结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特征及网络结构两方面探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网络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全球制造业贸易的繁荣,同时也加剧了贸易网络中其与主要贸易伙伴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全球贸易网络不仅是中国发挥制造业大国影响力的媒介,而且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进阶平台。中国在全球制造业贸易网络中实现了由边缘向核心的过渡,且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节日益增多,价值链条不断延伸,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发达国家对全球制造业贸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伟华  
本文利用最新的WIOD数据和WWZ方法对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内增加值占比呈先降后升趋势,这是因为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反全球化浪潮高涨,严重破坏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和合作;(2)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主导地位,而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上升趋势明显,表明中国制造业正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3)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显著高于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表明中国制造业主要从事进口零部件进行最终品组装的低端环节;(4)直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彦芳  陈淑梅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理论框架及分解结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特征及网络结构两方面探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网络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全球制造业贸易的繁荣,同时也加剧了贸易网络中其与主要贸易伙伴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全球贸易网络不仅是中国发挥制造业大国影响力的媒介,而且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进阶平台。中国在全球制造业贸易网络中实现了由边缘向核心的过渡,且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节日益增多,价值链条不断延伸,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发达国家对全球制造业贸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凯华  彭水军  陈泓文  
尽管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低值现象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已有研究普遍忽略了大国整合的潜在优势,这将导致国内价值链对出口价值的影响难以刻画。有鉴于此,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首次按照增加值来源的不同,进行了国内价值链与出口价值攀升的量化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于传统的"出口俘获"预期,中国制造业的本国增加值率未因出口规模快速扩张而大幅下降;这一反常现象主要来自国内价值链的延伸,随着入世之后的区际贸易壁垒下降,中国制造业出口不仅充分整合了区域间的资源、推动了价值攀升,而且有效弥补了区域内部的竞争实力不足、带动了出口规模提升;进一步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本文发现,相比出口需求,区际关联才是影响国内价值链整合的主导因素,不过受制于市场分割下的扭曲激励,当前的区际关联呈现内陆单向供给沿海、初级产品替代高级要素的低端化走势。因此,在国内价值链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价值攀升重要媒介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快市场整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制造的低值困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战琪  
利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数据,系统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中间投入是否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服务化,以及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是否促进了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研究发现,不但中国国内生产性服务的中间投入占总投入之比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而且进口生产性服务的中间投入额占总投入之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造业对农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服务化既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也能够提高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度;同时,资本报酬与劳动报酬之比也能够显著促进中国制造业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提高。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敏  
自二十世纪后期以来,任务贸易逐渐取代货物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模式。在这一背景下,使用基于增加值的全球价值链方法分解中国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出口的国内外价值,分析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国外价值来源和构成,也借此分析中国制造业出口在贸易伙伴之间的真实利益分配情况。结果显示:第一,尽管近年来中国高技术水平制造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真实获利水平较低,中国企业的优势依然集中在低技术水平制造业上。第二,中国制造业出口中50%~70%的国外价值源于主要贸易伙伴,占出口总额的1%~10%;且技术水平越低,相应的份额越低。第三,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国外价值来源日益多元化,这一趋势在低技术水平制造业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绍媛  冯之晴  
近年来,全球分工格局逐渐转变为以中国为重要枢纽的双环流格局,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进出口带来了新机遇。利用1996—2019年中国制造业进出口质量数据,考察了不同环流中中国制造业进口质量对出口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RCEP小环流中,中国制造业全部产品、零部件及中间品进口质量提高均可以显著提升其出口质量以及区域价值链地位,但最终品进口质量对出口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因而中间产品进口质量的提高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在该区域出口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在全球大环流中,中国制造业进口质量提高对出口质量的提升作用相对微弱,但在RCEP小环流中进口质量的提高也可以提升其在全球大环流中的出口质量。因此,中国需加强与RCEP其他成员国的产业链分工合作,增加高质量中间产品进口,并借助在RCEP小环流中得到的提升作用,实现制造业在双环流中的高质量出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敏  
自二十世纪后期以来,任务贸易逐渐取代货物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模式。在这一背景下,使用基于增加值的全球价值链方法分解中国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出口的国内外价值,分析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国外价值来源和构成,也借此分析中国制造业出口在贸易伙伴之间的真实利益分配情况。结果显示:第一,尽管近年来中国高技术水平制造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真实获利水平较低,中国企业的优势依然集中在低技术水平制造业上。第二,中国制造业出口中50%70%的国外价值源于主要贸易伙伴,占出口总额的1%10%;且技术水平越低,相应的份额越低。第三,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