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7)
2023(12332)
2022(10839)
2021(10187)
2020(8504)
2019(19367)
2018(19350)
2017(37211)
2016(19897)
2015(22435)
2014(21922)
2013(21482)
2012(19171)
2011(17224)
2010(16985)
2009(15736)
2008(14966)
2007(12669)
2006(10897)
2005(9206)
作者
(55032)
(45577)
(45238)
(42742)
(29031)
(21836)
(20651)
(17959)
(17174)
(16064)
(15529)
(15038)
(14101)
(14073)
(13904)
(13818)
(13645)
(13563)
(12923)
(12836)
(11281)
(10870)
(10795)
(10279)
(10106)
(10102)
(10052)
(9954)
(9057)
(9019)
学科
(74976)
经济(74899)
管理(58251)
(54470)
(46777)
企业(46777)
方法(36624)
数学(30880)
数学方法(30521)
(23480)
贸易(23469)
(22775)
(19752)
中国(18517)
(18419)
业经(17530)
(16391)
地方(15190)
理论(14425)
(12800)
(12685)
农业(12635)
财务(12618)
财务管理(12600)
环境(12210)
(11940)
企业财务(11775)
技术(11756)
教育(10896)
(10558)
机构
学院(274965)
大学(273509)
管理(111272)
(106814)
经济(104515)
理学(97440)
理学院(96444)
管理学(94761)
管理学院(94301)
研究(86686)
中国(62015)
(57103)
科学(54436)
(45933)
(42252)
业大(40582)
(39789)
研究所(38755)
中心(38713)
财经(37910)
(37747)
(36622)
师范(36330)
北京(35504)
(34368)
(32303)
(31515)
农业(31307)
经济学(30792)
商学(29286)
基金
项目(193230)
科学(151395)
研究(143897)
基金(139021)
(119885)
国家(118887)
科学基金(102596)
社会(88900)
社会科(84153)
社会科学(84132)
(76128)
基金项目(74307)
自然(67111)
教育(66195)
自然科(65519)
自然科学(65506)
自然科学基金(64279)
(63468)
编号(60658)
资助(57093)
成果(47977)
重点(42742)
(41966)
(40904)
课题(40597)
(40529)
项目编号(37871)
创新(37636)
科研(36997)
大学(36360)
期刊
(112874)
经济(112874)
研究(77866)
中国(44504)
学报(41206)
管理(39243)
科学(37792)
(35835)
(33709)
教育(31812)
大学(31133)
学学(29256)
农业(25910)
技术(23503)
业经(20932)
经济研究(19320)
(18647)
金融(18647)
财经(16996)
(15917)
问题(15457)
图书(15312)
(14401)
商业(13928)
科技(13337)
理论(13317)
国际(13294)
(13220)
实践(12459)
(12459)
共检索到384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艳秀  王厚双  
在当前国际贸易转型的关键时期和高效全球贸易治理需求日益紧迫的背景下,明晰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贸易不对称性是实现高效全球贸易治理、促进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从增加值贸易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贸易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六方面:价值链贸易地区结构失衡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内特征;贸易利益分配不均衡;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参与度提高,但升级困难;各国相互依存性增强且不对称性突出;价值链贸易规则与发展中国家国内政策自主性冲突更突出;贸易治理权力分配失衡等。重构全球贸易治理制度,制定适应新分工模式的贸易规则,才能改变贸易利益分配失衡的局面,使更多落后国家分享到全球价值链带来的红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艳秀  王厚双  
在当前国际贸易转型的关键时期和高效全球贸易治理需求日益紧迫的背景下,明晰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贸易不对称性是实现高效全球贸易治理、促进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对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从增加值贸易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贸易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六方面:价值链贸易地区结构失衡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内特征;贸易利益分配不均衡;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参与度提高,但升级困难;各国相互依存性增强且不对称性突出;价值链贸易规则与发展中国家国内政策自主性冲突更突出;贸易治理权力分配失衡等。重构全球贸易治理制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岚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国际分工的层次逐渐从产品深入到生产环节。由于存在严重的重复计算问题,以商品总值为统计口径的传统贸易统计已无法客观反映国际贸易的真实情况。以价值增值为统计口径的附加值贸易统计框架为分析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下国际贸易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通过全面梳理附加值贸易统计的思路和测度方法,从假设条件的差异出发,重点分析了该方法与垂直专业化的联系与区别,揭示了垂直专业化指标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的不足,表明附加值贸易统计的先进性及其在国际生产分割背景下分析贸易相关问题的重要意义,并对其政策内涵和应用前景进行评述和展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于畅  邓洲  
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持续抬头,中美贸易摩擦趋于常态化,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应对新挑战成为重大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浓厚研究兴趣。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沿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表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赶超与攀升无疑是此轮中美贸易摩擦的"催化剂",虽然中美贸易摩擦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制造业的赶超态势,但其负面影响也在逐步显现。中国依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实现制造业高速增长的基础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转变制造业贸易方式、推动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主动整合资源和加速制造业服务化,是中国制造业应对贸易摩擦和提高分工地位的有效途径。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中美贸易摩擦的"典型事件",并基于客观数据分析其影响;从宏观视角向微观视角拓展,系统跟进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的现实影响;适应环境变化,关注中国制造业深度嵌入全球创新链的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桂梅  张平  崔凤茹  
诸多学者已经关注到当前国际分工对中美贸易利益和风险的影响。中美贸易中价值链分工因素及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两国贸易利益与风险问题已有的一些研究,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岚  盛斌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文章利用增加值贸易体系重新测度了1995-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并通过对双边总值贸易进行价值增值分解刻画了贸易利益在中美之间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传统的贸易统计极大地高估了中美贸易失衡,两国的贸易差额与贸易利益之间存在严重错配,分工地位的差距导致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正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在机电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转变单纯追求出口规模的贸易发展方式和改善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是提高中国对美出口获利能力的关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翔宇  陈晓旭  赵苗苗  
依据博弈理论建立了一个包含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三级供应链模型,研究了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对于制造商获取的生产成本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制造商的谎报行为对物流外包的供应链企业决策及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对物流外包的三级供应链,当制造商占据主导地位时,其会公布其真实成本,即谎报不会发生,同时随着零售商所承担的服务费用比例的提高,供应链成员及系统的利润也会同时提高;而当零售商占据主导地位时,制造商会高报生产成本,从而使得供应链效率降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翔宇  陈晓旭  赵苗苗  
依据博弈理论建立了一个包含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三级供应链模型,研究了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对于制造商获取的生产成本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制造商的谎报行为对物流外包的供应链企业决策及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对物流外包的三级供应链,当制造商占据主导地位时,其会公布其真实成本,即谎报不会发生,同时随着零售商所承担的服务费用比例的提高,供应链成员及系统的利润也会同时提高;而当零售商占据主导地位时,制造商会高报生产成本,从而使得供应链效率降低。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威  
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准确衡量贸易利益及其影响因素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借鉴Koopman(库普曼)等人提出的分析框架,结合欧盟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s),测算了39个经济体1995年~2011年出口总值中的贸易增加值,并以此作为贸易利益代理变量进行大样本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考察各因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一国在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取决于分工形式、要素禀赋差距、研发强度、加权关税率以及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肖威  
价值链分工背景下,准确衡量贸易利益及其影响因素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借鉴Koopman(库普曼)等人提出的分析框架,结合欧盟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s),测算了39个经济体1995年2011年出口总值中的贸易增加值,并以此作为贸易利益代理变量进行大样本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考察各因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一国在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取决于分工形式、要素禀赋差距、研发强度、加权关税率以及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心玎  杨军  王苒  王直  
在全球价值链的序贯生产过程中,中间品的多次跨境会带来关税成本的放大,进而阻碍全球贸易及价值链生产网络的发展。中国及加拿大的经验表明,部分或全面取消中间品进口关税将有助于推动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融入并提升其贸易竞争力。文章首先基于总贸易核算方法(KWW、WWZ、WWYZ),量化展示了全球价值链上贸易成本放大的典型事实。然后,在三种政策情景下基于一般均衡分析方法量化模拟了中间品关税削减在促进中国及世界的贸易及经济增长、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文卿  王丰国  李根强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兴起的增加值贸易核算理论因能消除传统贸易的"统计幻象"、准确核算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贸易利得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贸易价值增值的视角,梳理了以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的增加值贸易核算的研究成果。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垂直专业化的测量及其发展、增加值贸易与贸易增加值核算理念的差异、以及它们与传统总值贸易核算的区别与内在关联等方面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程惠芳  洪晨翔  
制度质量作为国家比较优势的来源,可能导致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对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的不对称影响。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通过构建动态区域贸易协定深度指标,论证了区域贸易协定深度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区域贸易协定深度每增加1个标准差,出口国对进口国的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就提升3.65%。机制检验表明,出口国的制度质量是区域贸易协定深度促进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的作用机制,但该机制仅表现在发达国家中,发展中国家通过该机制无法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国庆  黄繁华  蒋佩晔  
基于我国增加值贸易不断发展的事实,文章结合相关增加值贸易和技术进步的数据,研究了制造业行业间和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发现,诸如工业品出厂价格、出口国内增加值等对行业间和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作用均同向;而进口国外增加值、价值链嵌入度、实际有效汇率、政府研发投入、行业研发投入等变量对行业间和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作用均反向。在缩小不同行业间工资差距和行业内工资差距的过程中,应分别突出政府研发投入和行业研发投入的作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潘安  吴肖丽  
基于总贸易核算框架,利用WIOD提供的数据计算1995—2011年中日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下贸易隐含碳排放的结构特征与责任分担问题,并进一步考察由中日贸易引起的碳排放转移。研究表明,中日贸易隐含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出口国的碳排放,来自第三国碳排放的占比有所上升;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主要集中于重制造业、服务业的中间品出口和轻制造业的最终品出口,日本出口隐含碳排放则主要集中于重制造业的中间品出口;在消费者责任原则下,进口国需为中日贸易隐含碳排放承担主要的排放责任,且第三国承担的碳排放责任大于出口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