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4)
- 2023(14502)
- 2022(12280)
- 2021(11274)
- 2020(9542)
- 2019(22065)
- 2018(21523)
- 2017(40975)
- 2016(22012)
- 2015(25338)
- 2014(25366)
- 2013(25455)
- 2012(24099)
- 2011(22070)
- 2010(22377)
- 2009(21064)
- 2008(21188)
- 2007(19079)
- 2006(16802)
- 2005(15618)
- 学科
- 济(102641)
- 经济(102527)
- 业(64306)
- 管理(60890)
- 企(49142)
- 企业(49142)
- 方法(42197)
- 数学(37196)
- 数学方法(36930)
- 中国(35177)
- 农(29059)
- 地方(23887)
- 财(23877)
- 业经(21672)
- 贸(21458)
- 贸易(21443)
- 易(20842)
- 制(20023)
- 银(19793)
- 银行(19764)
- 农业(19170)
- 行(19030)
- 学(18695)
- 融(18517)
- 金融(18515)
- 环境(14781)
- 和(14727)
- 发(14470)
- 务(14262)
- 财务(14226)
- 机构
- 大学(325343)
- 学院(324810)
- 济(144540)
- 经济(141792)
- 管理(122061)
- 研究(117737)
- 理学(103165)
- 理学院(101962)
- 管理学(100472)
- 管理学院(99844)
- 中国(94337)
- 京(70644)
- 科学(68656)
- 财(67077)
- 所(60370)
- 研究所(54427)
- 农(54423)
- 中心(53601)
- 财经(52499)
- 江(49353)
- 经(47690)
- 北京(46063)
- 经济学(45653)
- 业大(44675)
- 范(43272)
- 师范(42895)
- 农业(42449)
- 院(41613)
- 经济学院(41141)
- 州(39303)
- 基金
- 项目(206347)
- 科学(162726)
- 研究(153062)
- 基金(150549)
- 家(130997)
- 国家(129576)
- 科学基金(110015)
- 社会(99545)
- 社会科(94299)
- 社会科学(94273)
- 省(78695)
- 基金项目(78019)
- 教育(69291)
- 自然(68171)
- 划(66880)
- 自然科(66543)
- 自然科学(66519)
- 自然科学基金(65385)
- 资助(62982)
- 编号(61390)
- 成果(50835)
- 发(49202)
- 部(47005)
- 重点(46605)
- 课题(43078)
- 创(42379)
- 国家社会(41835)
- 教育部(40462)
- 发展(40168)
- 创新(39640)
- 期刊
- 济(165063)
- 经济(165063)
- 研究(104598)
- 中国(70414)
- 财(51679)
- 农(50783)
- 学报(47893)
- 科学(45757)
- 管理(45196)
- 融(37992)
- 金融(37992)
- 大学(36439)
- 农业(34461)
- 教育(34459)
- 学学(34095)
- 技术(28141)
- 经济研究(27498)
- 业经(26534)
- 财经(26476)
- 经(22776)
- 问题(21798)
- 业(19835)
- 贸(19433)
- 世界(17510)
- 国际(17435)
- 技术经济(17249)
- 统计(15574)
- 商业(15302)
- 理论(14968)
- 版(14666)
共检索到509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桂梅 张平
目前鲜有对"价值链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影响"进行系统性研究,尤其关于就业风险方面。此种研究对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价值链分工,获取最大就业利益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利用历史经验分析,提出价值链分工给发展中参与国带来就业数量的增加、就业结构的改善和就业质量的提升等就业利益;但同时,价值链分工也可能带来就业的挤出、对本土竞争企业的人力资本争夺、低成本就业难以持续及就业的外部冲击等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海燕 张会清
对40个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发现,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于价值链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主要来源于高层次分工合作的贡献,并且这一作用的发挥要以人力资本、服务质量以及制度环境等支持性条件的满足为前提。中国在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过程中,价值链位置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交通服务质量的改进和偏向于高层次分工的政策引导起到关键作用,在人力资本和制度环境上还有进一步改善的潜力。
关键词:
产品内国际分工 发展中国家 价值链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杰炜 施炳展
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结合发展中国家在区域贸易协定框架内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约束的现实,本文利用2005—2015年26个发展中国家与64个伙伴国(地区)的区域贸易协定数据和价值链分工数据,实证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结果表明,签订并实施涵盖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的区域贸易协定有效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水平,这主要通过降低被模仿风险、降低合约成本并提升创新能力实现。此外,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区域贸易协定存在第三国溢出效应,可以强化发展中国家与非缔约国的价值链关联。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更大程度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参与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价值链分工,从而优化了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嵌入结构,促进价值链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任志成 马志娟
当代国际分工格局呈现出以要素分工力主导的特征。在这一分工格局下,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以劳动要素参与国际分工乃是必然选择。但劳动受其自身特点的制约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要保障劳动参与国际分工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保障劳动参与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从长远看,保障发展中国家分工利益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要素质量。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国际分工 利益分配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田红云
文章从供求关系、商品特性和技术三个层面分析了影响价值链不同环节利润分配的因素,揭示出利润从技术成熟的价值链环节流向不成熟环节的一般规律,比较了维持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对价值链不同环节之间利润转移的影响,对信息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灿 林桂军
本文作者使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22个发展中国家的GVC分工地位指数,发现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呈"下降—上升—下降"的演化趋势,且GVC分工地位排名前列的发展中国家多为某些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利用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发现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自然资源丰裕度与制造业整体GVC分工地位显著正相关,制度通过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分工地位提升;行业层面回归显示研发投入和FDI对发展中国家电子及光电行业分工地位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GVC分工地位 影响因素 发展中国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黄灿 林桂军
本文作者使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22个发展中国家的GVC分工地位指数,发现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呈"下降—上升—下降"的演化趋势,且GVC分工地位排名前列的发展中国家多为某些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利用面板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发现研发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自然资源丰裕度与制造业整体GVC分工地位显著正相关,制度通过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分工地位提升;行业层面回归显示研发投入和FDI对发展中国家电子及光电行业分工地位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
关键词:
GVC分工地位 影响因素 发展中国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军 梁东黎
全球价值链下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产业升级是最近二十多年来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尝试使用异质性企业模型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研究证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技术进步除了要从"干中学效应"中获取以外,更重要的还应该从国内市场需求对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引致功能中获得,实现从"干中学效应"到"母市场效应"的转变。对各参数在转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的详细分析表明,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的上升使得发达国家企业对中间产品重新"发包","干中学效应"下降,这有可能引致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创新,而国际和国内贸易成本的上升却有可能使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一直维持在低端。以上分析为全球价值链下我国摆脱产业升级的困境指出了方向。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市场规模 产业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延红 吴石磊 牛银舟
发展中国家农业位于全球农业价值链"微笑曲线"的谷底,从事附加值较低的提供原材料、初级加工等生产环节,长期遭受利益分配不平等待遇。文章通过测算41个代表性国家2000—2016年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发现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均落后于发达国家,且差距逐渐扩大。为了研究制约发展中国家农业价值链的影响因素,利用33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抑制发展中国家全球农业价值链分工地位,贸易开放度、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则起到强化作用。
关键词:
全球农业价值链 分工地位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漫天
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中心之一,参与全球价值链(Gl obal Val ue Chai ns,GVC)的本土企业面临着如何实现各层次产业升级的问题。文章在概述有关研究之后,将介绍并分析行业分类视角的提出及其理论依据和意义;随后,文章从该视角出发对该领域的国内案例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将其与拉美的同类研究进行比较,并试图提出对策。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升级 行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靳淑平 王济民
伴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价值链融资方式日益被国内外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所接受,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银行信贷资金不足的问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通过借鉴分析马里、坦桑尼亚等发展中国家价值链融资方式运营的框架结构、经营类型、优缺点等,总结出对中国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农业 价值链融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少军 刘志彪
本文首先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关于产业升级乐观论和悲观论的两种前景进行了回顾,并着重从空间关联维度剖析了该理论的不足。其次,本文对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的命令控制和联系服务的两个分支进行了梳理,并侧重从产业关联维度挖掘了该理论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的交叉融合,并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和升级使命审视了两种理论在交融过程中所忽视的问题。本文最后指出,突破两种理论关于升级路径探究相对单一的不足后,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构建国内价值链和国内城市网络、发展先进生产者服务业来推进产城互动、协同升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少军 刘志彪
本文首先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关于产业升级乐观论和悲观论的两种前景进行了回顾,并着重从空间关联维度剖析了该理论的不足。其次,本文对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的命令控制和联系服务的两个分支进行了梳理,并侧重从产业关联维度挖掘了该理论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的交叉融合,并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和升级使命审视了两种理论在交融过程中所忽视的问题。本文最后指出,突破两种理论关于升级路径探究相对单一的不足后,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构建国内价值链和国内城市网络、发展先进生产者服务业来推进产城互动、协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稣 邓俊荣
基于任务划分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OEM成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代工的主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组织间的知识科层形成了"俘获型"的价值链治理。全球投资贸易一体化条件下,知识、信息在全球价值链上流动加速,逐渐代替资本与劳动成为价值增值的关键要素,所以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升级的关键因素是形成与价值链治理者基于市场交换或知识共同体的知识互动关系,形成均衡型的价值链治理模式。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知识互动 价值链提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借用全球价值链及其治理理论来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问题。本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升级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的详细梳理,系统总结了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当前全球化生产组织体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进程带来的机遇与阻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通过融合"技术能力"和"技术——经济范式"变革的演化视角,简要评述了目前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方法上存在的局限,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