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4)
- 2023(15305)
- 2022(13360)
- 2021(12762)
- 2020(10471)
- 2019(23924)
- 2018(23856)
- 2017(46258)
- 2016(25121)
- 2015(28146)
- 2014(27594)
- 2013(26918)
- 2012(24786)
- 2011(22295)
- 2010(22207)
- 2009(20582)
- 2008(19649)
- 2007(17102)
- 2006(14998)
- 2005(13024)
- 学科
- 济(92960)
- 经济(92854)
- 管理(74000)
- 业(69573)
- 企(58798)
- 企业(58798)
- 方法(39941)
- 数学(33685)
- 数学方法(33225)
- 农(27394)
- 财(25444)
- 中国(25280)
- 业经(22492)
- 地方(20831)
- 学(20054)
- 农业(18145)
- 贸(18137)
- 贸易(18127)
- 制(17597)
- 易(17578)
- 理论(17289)
- 务(16396)
- 财务(16325)
- 财务管理(16298)
- 和(16079)
- 策(15882)
- 环境(15626)
- 技术(15613)
- 企业财务(15357)
- 划(14609)
- 机构
- 学院(344290)
- 大学(342501)
- 管理(137507)
- 济(133049)
- 经济(129924)
- 理学(118961)
- 理学院(117637)
- 管理学(115746)
- 管理学院(115096)
- 研究(112377)
- 中国(83474)
- 京(72515)
- 科学(68835)
- 财(62519)
- 所(54684)
- 中心(51356)
- 农(50863)
- 江(50522)
- 财经(49835)
- 研究所(49665)
- 业大(48977)
- 范(47938)
- 师范(47603)
- 北京(45651)
- 经(45187)
- 院(41670)
- 州(41331)
- 农业(39543)
- 经济学(38405)
- 师范大学(38224)
- 基金
- 项目(234698)
- 科学(184698)
- 研究(177453)
- 基金(168341)
- 家(144703)
- 国家(143413)
- 科学基金(123785)
- 社会(110059)
- 社会科(104023)
- 社会科学(103999)
- 省(91853)
- 基金项目(89423)
- 教育(81969)
- 自然(79766)
- 自然科(77775)
- 自然科学(77757)
- 划(77057)
- 自然科学基金(76308)
- 编号(75370)
- 资助(68267)
- 成果(61553)
- 重点(52116)
- 部(51567)
- 课题(51280)
- 发(50328)
- 创(48859)
- 项目编号(46410)
- 创新(45274)
- 教育部(44630)
- 人文(44168)
- 期刊
- 济(149263)
- 经济(149263)
- 研究(102501)
- 中国(63263)
- 管理(49930)
- 学报(49479)
- 财(47569)
- 科学(47129)
- 农(46377)
- 教育(43718)
- 大学(37824)
- 学学(35139)
- 农业(32312)
- 技术(29518)
- 融(29388)
- 金融(29388)
- 业经(26475)
- 经济研究(23294)
- 财经(23216)
- 图书(20088)
- 经(19775)
- 问题(19463)
- 理论(16409)
- 业(16353)
- 现代(16298)
- 科技(16286)
- 技术经济(15686)
- 版(15247)
- 商业(15208)
- 实践(15189)
共检索到501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康宁
新时期转型发展和城市更新更强调高质量、可持续、协调性和以人为本,单一视角下的更新模式难以提供可持续更新动力,文化特色、宜居品质、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率都应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议题。首先辨析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的基本价值维度,提出“文化、经济、生活、生态”4方面的价值内涵和可持续更新动力模型;进而构建“价值引领、文化复兴;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民生改善、品质提升;绿色低碳、智慧韧性”的保护更新策略;最后通过“路径指引、过程干预、行动框架”为古城可持续保护更新提供长效保障,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边文娟
建筑色彩是延续历史文脉、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对老城区色彩问题认知深度不足,建筑色彩风貌更新存在缺乏针对性、成效不足等问题。在城市修补背景下,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采用定性定量结合、提取色彩构成、分析色彩网络等方法,梳理色彩演变过程,探讨色彩问题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古城现代建筑主体色植根于传统建筑点缀色,传承岭南地区对黄红色调的审美偏好及善用补色对比的用色逻辑,而用色比例错位置换最终导致古城色彩风貌混乱无序。并提出具有针对性更新策略,以期为转型期老城区城市修补与建筑色彩更新、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航 刘琳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用地不断向外扩张,位于边缘区的传统村落越发面临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以深圳凤凰古村为例,将共生理论引入并构建古村与城市的共生系统,明确传统村落与城市共生的三要素内涵,在此理论研究基础上,对凤凰古村的共生三要素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优化共生模式、强化共生环境和协调共生单元三大策略,并提出具体的保护性更新策略,以有助于完善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理论的研究,并为类似的位于城市边缘区的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曦 张芳
我国城市中封闭主导的街区阻碍了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加剧了破碎化,限制了更新改造。在开放街区的政策背景下,需要增加滨水街区的开放程度,采用有区别的策略应对不同性质的滨水街区。本文基于城市用地分类将滨水街区分为完全开放、适度开放和不适开放三种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街区设计了相应的更新策略:拆围开放、缩小街区、内部联通、分割和置换,从而增加滨水地段中开放街区的比例,增强街区中滨水空间的开放程度,为滨水空间更新创造良好的基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翔宇 潘琳 李鸽
文化与消费结缘,就意味着文化作为特殊的商品参与了消费,文化消费对社会建构的影响日益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层面。以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从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发展历程入手,阐释了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文化消费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更新策略。
关键词:
近代商业历史街区 文化消费 更新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抄军,刘沛林,王良健,陈友龙
文章在界定历史文化古城非利用价值构成的前提下,以在凤凰古城实地调研和向全国发放的CV调查表的数据为依据,以2002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口为总人口样本,利用条件价值法(CVM)对历史文化古城的非利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03年凤凰古城的非利用价值为314,019万元,其中存在价值139,361.67万元、遗产价值101,867.79万元、选择价值72,758.22万元。
关键词:
历史文化古城 凤凰 非利用价值 评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辉 何益 刘畅
随着国内各地对历史街区开发力度的加强,视觉景观的更新设计产生模式化、同质化现象。面对历史街区更新中的这一共性问题,以听觉感知为切入点,选取重庆市弹子石老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声环境测试和声景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的总体规划思路中应当合理组织声景序列,建议以地域文化特色声景为媒介,唤起历史空间的文脉记忆,营造历史街区场所感,凸显地域特色。
关键词:
声景 历史街区 更新设计 重庆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翔 司马艺娜
在历史城区风貌保护中,我国存在城区特色风貌指引不明、管控要素划分不够细致、元素之间缺乏整体统筹等问题,需要构建精细化城市管控体系来维护历史风貌、增强城市吸引力。文章从墨尔本维护历史城区特色风貌的精细化城市管控策略入手,深入分析其在历史城区风貌保持、建设开发强度管控、特色空间人性化提升和户外广告风格约束等4个层面的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历史城区保护现状,从层级体系建设、特色风貌指引、要素控制协调、管理语言传导、多方团队协作等方面归纳墨尔本精细化城市管控的思路和经验,并对我国精细化城市管控转型提出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晁艺璇 王崇锋 刘欣荣 孟星辰
以我国信息通信技术产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下文简称"ICT产业")1997~2015年间的专利申请数据为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负二项回归模型,构建合作创新网络并研究创新主体的网络中心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聚集系数和结构洞对这一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创新主体的网络中心性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外,较高的聚集系数能进一步提升该促进作用,而较高的结构洞则会抑制该促进作用。
关键词:
合作创新网络 ICT产业 创新绩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孔亚暐 仝晖 任海东
在我国城市同质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集中体现所在城市特色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迫在眉睫。结合蓬莱市画河大世界项目设计,指出基于类型学思路的"层级嵌入"式建筑更新策略,是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合理保护与良性更新的有效方法,即结合当代城市功能需求,在地域文化传统与城市空间中提取"原型",并在街区、建筑和建构上分层级应用于建筑更新中,实现积淀历史文脉与迎合时代发展的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与更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子张 洪国城
全面拆除重建的老城改造模式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上都面临困境。超越以拆迁收储为主导的传统模式,探索在整体保护的前提下,以产业升级、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改进相结合的老城"微更新"模式。以厦门营平街区为例,分析其改造和规划演变历程,提出以公房引导与私房自主更新相结合的老城区住房产权处理与管理策略。以公房作为政府掌控的空间资源,通过管理和政策机制的改进,腾退公房,通过街区运营机构引导文创产业入驻,激活老城产业活力;以公房改造为契机,塑造街巷内部公共空间,完善街巷网络,通过破墙开店,再造内街骑楼和小广场;以公房置换私房的形式,解决公私有房混杂的问题。研究私房产权处理难点的应对细则,出台鼓励私房翻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一兵 李汀珅 顾贤光 张矢远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有大量商住型传统街区的更新任务,然而现有的更新设计普遍存在大规模标准化更新而破坏街区原有肌理、一味追求大型商场而导致街区活力流失、无视原有居民居住成本而导致居民利益损害等等问题。本文借助于徐州市百惠传统街区的更新设计,探索通过复合化更新策略对街区的原有肌理、商业活力、居民利益进行保护,加大人们对于传统商住街区的关注,从而达到有效地保护传统商住型街区的目的。
关键词:
商住型 传统街区 复合化 城市更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李波 李琴 陈剑宇 徐宇甦
在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语境下,对老城区住宅社区适老化改造进行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立足武汉老城区,选取机关大院社区、高校校内社区、高层(历史地段)夹缝社区与老城区基础样本这4种社区代表类型,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深入访谈等方式,探索这些住宅社区在适老化改造中的差异性,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造策略。研究发现:不同社区类型间在居室环境、社区环境、医护与商购环境等层面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并导致其适老化改造重点各有不同,具体为:(1)机关大院与高校校内社区:应在整体保留社区前提下,以社区居住环境提升与竖向交通改造为重点,打造适老化改造示范工程;(2)高层(历史地段)夹缝社区:应积极引导房地产企业等社会资金参与适老化改造进程,以功能置换与活化为突破口,通过社区整体改造与打包租赁等模式,尝试居家养老型社区到准养老机构的转换;(3)老城区基础样本:对于基础设施较好的老旧社区,可适当保留维系城市肌理与情感记忆;而对于其他社区,应采取适度适老化改造作为过渡,为后续拆迁还建预留余地与缓冲。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旭璐 吴亮芳
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是城市更新的基础。有机更新下的街区文化资源得到合理保护与利用,街区文化得以传承。针对某街区有机更新实践存在的治理主体单一、文化碎片化、商业同质化、本土化缺失等问题,深入挖掘有机更新策略,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工作提供思路借鉴。
关键词:
有机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 策略研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洵
3G时代电信企业的竞争将沿着产业价值链展开。电信运营商只有积极有效整合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行协同运作,才能实现电信产业链中各利益相关主体共生多赢。本文运用产业价值链整合与重构基本理论方法,首先界定了基于电信产业链整合的价值创新内涵。其次,分析了电信产业价值创新系统演变趋势。最后,分析了电信产业模块化价值创新策略,构造了电信产业价值创新的分析框架,指出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电信产业价值创新可分为三个层面,即产品层次模块化创新、企业层次模块化创新和产业层次模块化创新,并且分析了各个层次创新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3G 电信产业 价值创新 产业链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