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71)
- 2023(4052)
- 2022(3306)
- 2021(3004)
- 2020(2472)
- 2019(5445)
- 2018(5168)
- 2017(10182)
- 2016(5473)
- 2015(5824)
- 2014(5836)
- 2013(5708)
- 2012(5226)
- 2011(4667)
- 2010(4681)
- 2009(4285)
- 2008(4435)
- 2007(3909)
- 2006(3218)
- 2005(3016)
- 学科
- 济(19696)
- 经济(19671)
- 业(16782)
- 管理(16345)
- 企(14668)
- 企业(14668)
- 方法(9466)
- 数学(7880)
- 数学方法(7788)
- 财(7321)
- 学(5940)
- 务(5494)
- 财务(5490)
- 财务管理(5481)
- 中国(5301)
- 企业财务(5301)
- 制(4793)
- 业经(4572)
- 农(4339)
- 银(4317)
- 银行(4311)
- 理论(4121)
- 行(4050)
- 融(3874)
- 金融(3874)
- 技术(3806)
- 贸(3550)
- 贸易(3549)
- 易(3474)
- 体(3171)
- 机构
- 大学(78038)
- 学院(77094)
- 济(29402)
- 经济(28748)
- 管理(27644)
- 研究(26236)
- 理学(24163)
- 理学院(23843)
- 管理学(23381)
- 管理学院(23225)
- 中国(19268)
- 科学(16692)
- 京(16113)
- 财(15448)
- 农(13560)
- 所(13437)
- 财经(12435)
- 研究所(12304)
- 中心(11780)
- 业大(11580)
- 经(11390)
- 江(11361)
- 范(11273)
- 师范(11129)
- 农业(10736)
- 北京(9876)
- 经济学(9614)
- 院(9501)
- 财经大学(9476)
- 州(9131)
- 基金
- 项目(53335)
- 科学(42320)
- 基金(39872)
- 研究(37433)
- 家(35734)
- 国家(35462)
- 科学基金(30052)
- 社会(24693)
- 社会科(23392)
- 社会科学(23385)
- 基金项目(20721)
- 省(20155)
- 自然(19839)
- 自然科(19401)
- 自然科学(19394)
- 自然科学基金(19075)
- 教育(17577)
- 划(17507)
- 资助(16062)
- 编号(13971)
- 重点(12326)
- 部(12098)
- 成果(11670)
- 性(11614)
- 创(11217)
- 发(10877)
- 国家社会(10721)
- 科研(10434)
- 创新(10424)
- 教育部(10370)
共检索到1112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思远
以人类一般劳动为实体的价值范畴是纯粹的社会范畴,是特定历史阶段物化劳动交换的产物。以目的性设定的劳动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两个方向上的作用造成了自然限制退缩和社会性的日益增强。价值规律是个人目的性选择行为的集合,使个人选择保持一种客观性和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又是建立在个体目的性选择行为基础上的。这种内在张力造成了在必然王国彼岸的自由王国的出现。价值规律万岁论和效用价值论都否定了价值范畴的历史性,从而褫夺了价值范畴在经济发展阶段论中的基础地位。
关键词:
价值范畴 个人选择 历史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伟平
价值范畴是一个最基本的经济范畴 ,它决定着以此为基础的经济理论的性质。在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拓展劳动价值论价值范畴的意见或主张。实际上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价值范畴是根本不能拓展的。对于客观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我们不拓展价值范畴也能得到解决
关键词:
价值 劳动价值论 拓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大超
剥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也是存在数干年之久的历史现象,更是当今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目前,理论界对剥削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很大分歧。剥削应分直接剥削与间接剥削,主要剥削与次要剥削,私有剥削与公有剥削,我们应全面历史地理解剥削问题。
关键词:
剥削 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丽艳 欧阳谦
卢卡奇从“总体性范畴”出发对于历史主动性方法论的理论建构,有着其现实而又深刻的思想动机,就是为了克服庸俗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决定论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还原论解读,由此来反思社会革命带来的问题,最终用历史辩证法的思想逻辑来解释历史决定论与历史主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一种历史主动性的哲学论证,卢卡奇的“总体性范畴”不仅从社会存在论意义上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总体思想,而且从革命实践论意义上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当然,卢卡奇的哲学论证有着矫枉过正的偏向,他将历史辩证法解释为一种意识辩证法,将他心目中的“共产主义的历史哲学”变成了一种观念论的历史哲学。这种偏向也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从而推动了之后各种“文化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演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蒋学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有些同志早就提出要对资本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进行再认识,认为这两个范畴应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所共有的,各种资本的不同性质,是由同它联系的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决定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金钊
主持人语:法的自主性是法理学的经典问题,其不仅涉及法治命题能否成立,而且对法治实践也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法理学派对此有不同的认识。随着西法东渐和法律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法治建设迫切需要在理论上回答"什么是法治"这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中国法学界曾经出现了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司法职业主义与大众主义、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之争。这三次争论虽然在法律规则、法律运作和法律论证等不同层面触及法的自主性问题,却最终都以折中的立场、思辨的结论有意无意地掩盖了这个问题。
关键词:
中国法学界 基本范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易原绥
一、经济信用性信息的定义与特性信息是物质世界的间接存在性,凡既非物质又非能量的客观存在,统统属信息范畴。信息按来源划分,又可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两大类。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受社会信息调控的。社会信息按其社会功能划分,又可分为知识性、情报资料性、新闻消息性、思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石秀和 陈阿兴 沈宏超
商业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概念,同时,商业不仅是一个产业范畴,而且是一种经济关系范畴。在商业发展不同的历史阶段,商业范畴的内涵是各不相同的。现代商业范畴较之古代、近代商业范畴是一种扬弃。商业范畴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关系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及加入WTO后我国商业的有效监管和高效发展。本文试图循着商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探讨有关商业范畴的演化历程及其现代涵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许成安
马克思在不同场合对价值范畴内涵的解释存在较大差别。应当从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中来理解价值范畴的内涵。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的,或者说价值创造理论是价值分配理论的逻辑前提。
关键词:
价值 需求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先治
会计学范畴可划分为理论范畴、应用范畴和影响范畴。从这三个方面分别界定和明确不同会计学范畴的内涵与边界,有利于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会计准则体系与管理会计规范体系的建设,还有利于拓展会计视野、提升会计学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
会计学 理论范畴 应用范畴 影响范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志远
人们囿于马克思的部分论断,把剩余价值看作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范畴,这是不准确的。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剩余劳动主要以价值的形式存在,表现为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商品经济范畴一般。剩余劳动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劳动的一部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表现为剩余价值,我们应鼓励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剩余价值。
关键词:
商品经济 范畴 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云 司莹 赵伯飞
管理美学是分析、发掘和探讨管理中的美学因素,并研究将这种因素转化为管理艺术的规律的边缘科学。管理美学的价值范畴主要包括管理美学的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管理美学发展的当代意义体现在:管理美学是不断追求人性的真、善、美的统一;管理美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管理美学体现了和谐的思想;管理美学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审美化;基于人性的管理美学研究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管理美学 人性 审美 价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新
论市场资本和市场剩余价值的新范畴陈新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在我国的报刊上出现了社会主义的“国有资本”概念,于是引发了一场资本和剩余价值的范畴之争。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成分的资产的保值增殖,特别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殖,应当如何解释?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霖
在理论上,知识产品的生产不存在"同类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知识产权的价值决定难以从劳动价值论进行简单推理;知识产权使用价值具有多重特性,此乃知识产权对象的非物质性所决定。在制度上,知识产权价值是"评估"出来的,是特定知识产权在评估条件下的财产模拟价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郭军
从资源环境等损失的实证研究可看出,负价值是个客观存在,是正价值的负值。负价值主要是由“有用劳动”的缺陷性、局限性和某些破坏性形成的。正负价值的产生并非取决于劳动的量,而是取决于劳动的质,体现效用与费用的统一,在发达市场经济下是同科技主导作用和正负效应制衡机制以及可持续发展规律相关。负价值的研究有利于立体地深化劳动价值论,有利于解决一系列经济质量、安全、节约和生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