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26)
- 2023(9322)
- 2022(7681)
- 2021(6826)
- 2020(5413)
- 2019(12671)
- 2018(12286)
- 2017(23264)
- 2016(12181)
- 2015(13435)
- 2014(13333)
- 2013(13386)
- 2012(12789)
- 2011(11748)
- 2010(12264)
- 2009(11329)
- 2008(11381)
- 2007(10369)
- 2006(9554)
- 2005(9141)
- 学科
- 济(61752)
- 经济(61684)
- 业(32847)
- 管理(32132)
- 企(24839)
- 企业(24839)
- 中国(21536)
- 地方(18601)
- 方法(18472)
- 农(17683)
- 业经(14940)
- 数学(14658)
- 数学方法(14471)
- 农业(12540)
- 学(11852)
- 财(11713)
- 融(11080)
- 金融(11080)
- 银(10934)
- 银行(10919)
- 行(10647)
- 贸(10606)
- 贸易(10594)
- 理论(10523)
- 发(10504)
- 地方经济(10492)
- 制(10263)
- 易(10152)
- 和(8871)
- 环境(8646)
- 机构
- 学院(178316)
- 大学(177781)
- 济(77501)
- 经济(75908)
- 研究(66541)
- 管理(64461)
- 理学(53924)
- 理学院(53251)
- 管理学(52335)
- 管理学院(51981)
- 中国(51535)
- 京(39591)
- 科学(37901)
- 财(36706)
- 所(33567)
- 研究所(29874)
- 中心(29457)
- 江(28813)
- 财经(27869)
- 范(27463)
- 农(27265)
- 师范(27234)
- 北京(26000)
- 经(25187)
- 经济学(24347)
- 院(23859)
- 州(23384)
- 业大(22341)
- 师范大学(21855)
- 经济学院(21619)
- 基金
- 项目(109044)
- 科学(86615)
- 研究(84558)
- 基金(77766)
- 家(66576)
- 国家(65936)
- 科学基金(56466)
- 社会(55009)
- 社会科(52066)
- 社会科学(52056)
- 省(42838)
- 基金项目(39682)
- 教育(38760)
- 划(35752)
- 编号(34974)
- 自然(33153)
- 自然科(32362)
- 自然科学(32356)
- 自然科学基金(31755)
- 资助(31719)
- 成果(29838)
- 发(29552)
- 课题(25306)
- 重点(25019)
- 发展(24400)
- 部(24055)
- 展(23989)
- 国家社会(22842)
- 创(22681)
- 性(21254)
共检索到297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白暴力
本文从方法论入手 ,借鉴自然科学发展的思路 ,在两个方面讨论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的思路。一方面 ,从价值概念的内涵出发 ,明晰价值概念的三个内容 ,深入到价值范畴的内部 ,将其分解为三个研究对象。另一方面 ,从价值理论的外延出发 ,使理论从特殊向一般演进 ,结合现代价值理论各学派的思想 ,建立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以价值实体为出发点的六个层次统一的价值理论体系。
关键词:
价值 价格 范畴 理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岳宏志 寇雅玲
我们认为,马克思没有提出所谓的“一般生产劳动”范畴。全世界经济学界对于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百年误解都源于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误读。由此,可以得到三个“无关论:”(1)生产劳动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无关;(2)生产劳动理论与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无关;(3)生产劳动理论与三次产业划分理论无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妙宽
劳动价值论面临着严峻挑战 ,只有发展才有出路。在各种发展思路中 ,彻底反思劳动和价值这些基本范畴的内涵和外延 ,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劳动扩展到非物质生产劳动 ,从第一、二产业劳动扩展到第三产业劳动乃至全部人类劳动 ,把狭义的商品劳动价值论发展为广义的产品劳动价值论 ,是一条重要的发展思路。沿着这条思路发展 ,可以使劳动价值论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解释力 ,展现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发展前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宇 曾长秋
在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的劳动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反映了不同的经济关系。即使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的劳动依然有所区别。准确地把握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的劳动,并科学地辨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深化劳动价值理论和生产劳动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产劳动 创造价值的劳动 经济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祝志勇
深化劳动范畴的认识 ,是事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与分配制度的一项重大经济理论课题。劳动范畴扩展的动力机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规律 ,表现为剩余劳动生产与剩余劳动分配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劳动 (者 ) ,从生产角度来说 ,能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提供剩余劳动的从业者 ,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 ;从分配角度来看 ,剩余劳动 (在劳动者之间 )分享制 ,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劳动者应成为有产者
关键词:
劳动范畴 扩展 动力机制 剩余劳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民
作者根据对马克思主义文献的理解,认为生产劳动与创造价值劳动的内涵是不同的,外延上是不重合的,生产劳动与其是否创造价值并无必然联系;从商品社会劳动本身的特点分析,一切为社会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第三产业的绝大部分劳动都具有为社会创造使用价值的意义,从而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由此作者认为,马克思对创造价值劳动尤其是非物质生产领域创造价值劳动的科学分析,使他的价值论完全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统计实践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经济统计,创造价值劳动,第三产业劳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新春 董长瑞
劳动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形态。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出发,直击资本主义要害,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进行考察,为我们研究现实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供了视角和方法。在人工智能技术经济范式下,劳动主体、劳动内涵、劳动分工、劳动生产率、劳动的社会功能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并通过生产系统载体变革,催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机遇。这种变化为技术革命中停滞过剩人口向"完整的人"过渡提供了条件,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兴行业将逐渐兴起,劳动由生存手段向发展手段转变越来越明显,教育与生产深度融合将是新的生产力条件下"劳动方式—人的发展"这一哲学纽带的新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思远
以人类一般劳动为实体的价值范畴是纯粹的社会范畴,是特定历史阶段物化劳动交换的产物。以目的性设定的劳动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两个方向上的作用造成了自然限制退缩和社会性的日益增强。价值规律是个人目的性选择行为的集合,使个人选择保持一种客观性和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又是建立在个体目的性选择行为基础上的。这种内在张力造成了在必然王国彼岸的自由王国的出现。价值规律万岁论和效用价值论都否定了价值范畴的历史性,从而褫夺了价值范畴在经济发展阶段论中的基础地位。
关键词:
价值范畴 个人选择 历史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伟平
价值范畴是一个最基本的经济范畴 ,它决定着以此为基础的经济理论的性质。在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拓展劳动价值论价值范畴的意见或主张。实际上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价值范畴是根本不能拓展的。对于客观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我们不拓展价值范畴也能得到解决
关键词:
价值 劳动价值论 拓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学安
经济学原有的资本范畴是市场经济中的特殊的资本范畴,有局限性。笔者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一般资本范畴是:资本是生产和经营商品的生产要素,它能生产社会使用价值并能使自身价值增殖。因此,资本有二重本性,既有客观上满足社会需要的一面,又有经济主体主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面。资本有二重历史作用,既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又有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而积极作用是主导的方面。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保护资本的积极作用,尽可能使它的负面作用最小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缅昆
SNA生产理论的新发展与社会产品范畴的再认识杨缅昆一、传统社会产品概念的缺陷当我们考察传统的社会产品核算理论时,不难发现,尽管MPS和SNA都承认社会产品是生产活动的成果,但它们各自具体定义的社会产品概念以及由概念引致的核算原则,都存在着无法回避的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法善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指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继良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劳动关系。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创造价值的形式、途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新变化。劳动价值理论要结合时代特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劳动时空 价值延续 重复劳动 知识劳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恩富
本文阐述了发展劳动价值论 ,提出要消除关于马克思原创的劳动价值论的若干认识误点 ,主张确立一种“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文章认为 ,不能把整个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都视为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强调离开活劳动的科学技术本身无法创造价值 ,以及生产性企业私营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创造价值的 ,并分析了无效劳动、有害服务和非法活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