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5)
2023(10021)
2022(8631)
2021(8103)
2020(6777)
2019(15447)
2018(15354)
2017(29747)
2016(15889)
2015(17784)
2014(17218)
2013(16585)
2012(14393)
2011(12642)
2010(12928)
2009(12322)
2008(12250)
2007(10943)
2006(9503)
2005(8544)
作者
(41357)
(34032)
(33845)
(32374)
(21836)
(16091)
(15662)
(13120)
(13003)
(12362)
(11706)
(11490)
(10892)
(10662)
(10559)
(10466)
(10175)
(10037)
(9868)
(9776)
(8412)
(8221)
(8195)
(7814)
(7741)
(7698)
(7657)
(7646)
(6875)
(6579)
学科
管理(55696)
(54592)
经济(54538)
(48494)
(45010)
企业(45010)
方法(28191)
数学(23969)
数学方法(23436)
(20082)
(19660)
银行(19515)
(18506)
(18083)
(15208)
财务(15156)
财务管理(15124)
企业财务(14358)
中国(14336)
业经(13733)
(12669)
(12546)
金融(12545)
理论(12536)
(11254)
制度(11242)
业务(10453)
(9868)
贸易(9856)
(9529)
机构
学院(207085)
大学(203137)
管理(85087)
(79579)
经济(77668)
理学(71383)
理学院(70692)
管理学(69278)
管理学院(68861)
研究(58893)
中国(55462)
(42785)
(42153)
科学(34370)
财经(32804)
(32226)
中心(30116)
(29767)
(28226)
(28084)
(26863)
业大(26616)
北京(26203)
研究所(25014)
(24802)
(24690)
财经大学(24676)
师范(24454)
经济学(24113)
银行(23804)
基金
项目(133820)
科学(106075)
研究(100208)
基金(96873)
(82772)
国家(82093)
科学基金(72460)
社会(62772)
社会科(59612)
社会科学(59593)
(53305)
基金项目(50165)
教育(48212)
自然(47447)
自然科(46355)
自然科学(46350)
自然科学基金(45488)
(44186)
编号(42226)
资助(40702)
成果(33284)
重点(30067)
(29072)
(28819)
课题(28770)
(27352)
项目编号(26756)
创新(26665)
教育部(25837)
人文(25763)
期刊
(88702)
经济(88702)
研究(61427)
中国(42312)
(37672)
管理(35659)
(35039)
金融(35039)
学报(26138)
科学(25720)
(24770)
教育(24667)
大学(20767)
技术(20156)
学学(19478)
财经(16546)
业经(15708)
农业(15227)
经济研究(14330)
(14152)
财会(11993)
会计(10581)
统计(10482)
商业(10414)
(10232)
技术经济(10224)
问题(10127)
理论(10104)
(9901)
现代(9843)
共检索到318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于东智  胡庆  
以价值管理为核心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模型将资产负债管理相关要素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内,实现了价值创造和风险控制的有机结合,促使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行为与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基本目标协同一致。基于价值管理的资产负债理论模型为中国银行业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贷款定价及利率风险计量等资产负债管理核心领域的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推进中国银行业资产负债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型还必须从银行内外部同时着手,在银行内部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成熟的理论模型,加快开发资产负债决策支持系统,同时,大力推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中原  许文  
银行资产负债的合理匹配能够有效地降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本文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以贷款利息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以资产负债的时间和数量匹配为约束条件,建立了资产负债匹配优化模型。通过银行资金缺口容忍度控制短期负债与长期资产的错配额度,避免银行因为流动资金不足而导致银行支付危机的发生;通过资产负债组合的数量匹配,满足银行监管和银行经营实际要求。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孙英隽  王东明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模式选择孙英隽,王东明西方商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独到的、系统的经验和方法,其中资产负债管理是其整个管理体系中的精华部分。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银行信贷指标控制的计划体制将向以资金控制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石川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银行息差逐步收窄,商业银行经营压力加大。面临资本和负债的双重约束,银行业"规模为王"的野蛮生长模式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严监管形势产生的背景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银行业存贷息差逐步收窄,叠加信贷规模、资本等方面的约束日益增强,商业银行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为提高盈利性,商业银行加大了业务创新,首先是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付丹  
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方法中国银行营业部付丹西方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以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为经营方针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基于对"三性"经营方针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西方商业银行认为;流动性既是实现安全性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炯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形态,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坚定不移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金融业数字化”等要求,助推多层次、全方位地发展“数字经济”。在这种背景下,面对“前瞻预测、贴近业务、敏捷管理”的现实诉求,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核心内容的资产负债管理,其传统方式的平衡性和有效性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全礼  关祥光  杨显山  
浅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周全礼,关祥光,杨显山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利润目标与保持适度的清偿能力是有矛盾的,往往盈利较好的投资和放款,其安全性较差,而具有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资产,其盈利也较差,商业银行要在安全性、流动性、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新民  席波  
2016年10月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利率预期从降息通道进入加息通道,短期利率快速提升,而中长期利率提升缓慢。商业银行的负债以短期为主,而资产以中长期贷款为主,造成2017年上半年各银行净息差不断收窄。同时,随着央行MPA的推出,银行同业资产规模同比下降,市场流动性紧张,商业银行规模扩展式发展遇到较大挑战。在此影响下,各商业银行2017年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钟晓鹰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探讨钟晓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目前国际上商业银行普遍实行的经营管理制度,其主要原则体现在《巴塞尔协议》中。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施,对规范商业银行经营,强化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保证银行业稳定,有着广泛的影响。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于东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资产负债表管理理论对于商业银行全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论文尝试构建了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理论框架,对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基本内涵、发展演变、管理方法、效能评价等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同时,还针对当前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优化资产负债表管理的若干思路和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元宁  耿爱丽  魏达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世聪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难点与对策于世聪国有商业银行大多从原有的专业银行转体而来,一时还难以摆脱旧有积弊和重压,因而在资产负债.tb例管理转变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下面:笔者拟就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贤产负债比例管理存在的难点进行浅释,并寻求解决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军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研究杨军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其一般涵义是指通过建立有关总量及其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比率指标体系来约束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以达到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的动态平衡,在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利润最大化。从宏观上讲,资产负债比例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何忠妹  
近年来,随着金融衍生物的不断推陈出新,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在金融衍生物市场的参与急剧增加。仅以美国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为例,1990年,上述机构的利率、货币、商品及证券合同的交易总金额为6.8万亿美元,1993年则达到11.9万亿美元,增幅为75%。使用衍生物的不断增长导致各家银行及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概率提高,对于当今的政策制订者和银行管理者来说,这是值得重视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