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71)
- 2023(3004)
- 2022(2580)
- 2021(2349)
- 2020(2009)
- 2019(4490)
- 2018(4481)
- 2017(8631)
- 2016(4641)
- 2015(5188)
- 2014(5118)
- 2013(5065)
- 2012(4816)
- 2011(4451)
- 2010(4603)
- 2009(4401)
- 2008(4681)
- 2007(4350)
- 2006(3964)
- 2005(3348)
- 学科
- 济(19427)
- 经济(19286)
- 管理(13449)
- 业(13039)
- 企(12618)
- 企业(12618)
- 方法(9205)
- 学(6527)
- 理论(6359)
- 业经(6335)
- 和(5884)
- 农(5633)
- 数学(5557)
- 数学方法(5428)
- 财(5391)
- 中国(5264)
- 经济理论(3906)
- 社会(3828)
- 企业经济(3662)
- 务(3659)
- 财务(3654)
- 财务管理(3651)
- 企业财务(3502)
- 制(3463)
- 农业(3440)
- 教育(3375)
- 策(2965)
- 地方(2838)
- 环境(2822)
- 划(2590)
- 机构
- 大学(74692)
- 学院(72675)
- 济(26723)
- 管理(26674)
- 经济(26162)
- 研究(26057)
- 理学(23345)
- 理学院(23000)
- 管理学(22461)
- 管理学院(22315)
- 中国(17872)
- 科学(17010)
- 京(15962)
- 所(13667)
- 财(13509)
- 农(12758)
- 研究所(12583)
- 范(11850)
- 师范(11753)
- 江(11400)
- 财经(10939)
- 中心(10795)
- 业大(10714)
- 农业(9939)
- 经(9851)
- 北京(9849)
- 师范大学(9698)
- 院(9002)
- 州(8648)
- 经济学(8209)
- 基金
- 项目(48532)
- 科学(38898)
- 基金(36350)
- 研究(35106)
- 家(32085)
- 国家(31800)
- 科学基金(26983)
- 社会(24521)
- 社会科(21814)
- 社会科学(21801)
- 基金项目(19110)
- 省(18236)
- 自然(17413)
- 自然科(17015)
- 自然科学(17007)
- 自然科学基金(16746)
- 教育(16553)
- 划(16069)
- 资助(14279)
- 编号(13926)
- 成果(12485)
- 重点(11240)
- 部(11212)
- 发(9858)
- 创(9838)
- 课题(9744)
- 国家社会(9688)
- 教育部(9627)
- 科研(9364)
- 人文(9137)
共检索到106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林民书
价值本质上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生产者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它是物的社会属性。这种社会属性将随生产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有关商品价值的确定 ,必须把价值放在商品交换的关系中进行探讨。交换过程 ,人们已经把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耗费 ,都看成相同的事物 ,是人类体力与脑力的支出 ,它们都能还原为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也能够创造价值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产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璐 李晨阳
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数字经济体系运转依赖于数据的攫取和积累,其中初始数据向数据要素的转化依赖于资本化过程,数据要素向数据商品的转化依赖于商品化过程,即通过数据的资本化和商品化进行价值积累与增殖。特别是在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构建的数字经济体系下,数据商品的价值来源于数据工程师的生产性劳动而非平台用户的经济活动,数据产权在数字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对大数据的私人占有保证了资本家对数据商品剩余价值的攫取;这种产权与权能的分离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能够促进生产社会化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私人占有与大数据公共属性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这种矛盾的演化只有在公有产权下才能得到有效缓和,从而驳斥了价值规律在数字经济时代已然失效的观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商彦征
本文对“要素价值论”这种当前流行的理论观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反驳,以此从反面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文章不仅包含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分析,而且还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变化以及我国分配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
活劳动 价值 要素价值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殊洋 徐跃华
价值究竟是由什么创造的问题一直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只有抽象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另一种观点认为不仅活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也同样创造价值。前者从马克思的活劳动、物化劳动和价值的定义出发,来证明马克思价值源泉理论的正确性。后者不是从马克思的定义出发,而是从价值生产角度来考察价值的源泉问题。解决这一争论的关键在于对能量守恒原理的认识,因为从一定角度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原理的一个应用。借助于这一原理可以得到这样的推论,即持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只着眼于个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殊洋 徐跃华
价值究竟是由什么创造的问题一直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只有抽象的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另一种观点认为不仅活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也同样创造价值。前者从马克思的活劳动、物化劳动和价值的定义出发,来证明马克思价值源泉理论的正确性。后者不是从马克思的定义出发,而是从价值生产角度来考察价值的源泉问题。解决这一争论的关键在于对能量守恒原理的认识,因为从一定角度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原理的一个应用。借助于这一原理可以得到这样的推论,即持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只着眼于个别企业的价值生产,而忽略了价值流和劳动流的形成过程。事实上,一旦从一定时间内价值和劳动的流动角度来考察,就会发现价值只源于抽象活劳动,而与物化劳动无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龚剑
沿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基本思路,可从制度基础、价值源泉与经济效应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地租展开分析。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的制度基础,其在经济上的实现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经历了从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根本动力并非众多研究提及的地方政府,而是中央政府。在厘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的经济效应时,应当注意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所界定的地租作为土地所有者的收入,是阻碍资本积累的因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地租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性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国辉 扈中平
教育学的迷惘,归因有三,即方法的困惑、理论科学性的困惑和研究价值的困惑,其实质是对教育学的真理性和价值的困惑。探讨教育学真理和价值的形成的源泉,对于消减这些困惑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教育学理论的真理性存在于逻辑论证中,满足逻辑思维是它的要求,其直接标准是前提的坚实性、论据的可靠性、语言的适切性、论证的严密性。另一方面,教育学的价值存于研究的问题中。问题在教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理论发展的程度、研究方法的选取、赋予逻辑论证以意义和结构。教育学研究的问题是教育学真理的价值源泉。强调问题意识的第一性在大数据时代更具有现实意义,它有助于克服悲观,提高研究效力,促进教育学理论进步。
关键词:
逻辑论证 问题意识 真理 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有源 郭晓玲
机器是劳动者肢体和大脑的延伸、模拟、外化和独立,不仅传动劳动,更重要的是替代劳动创造价值。包括劳动自然力在内的各种形态的自然力耗费的凝结构成商品价值实体,自然力作用时间的长短决定价值量的大小;未来生产中直接劳动作用的下降必然导致价值源泉的多元化;现有各种价值论的有机整合构成“双泛化”价值论。实际存在的多种剥削方式无需要借助劳动价值论来说明,要素价值论同样能证明资本主义剥削。劳动价值论无助于劳动者的解放。把理论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不利于学术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
机器替代劳动 自然力 泛价值 剥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静 王成慧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创造顾客价值、提高经营效率和收益水平的途径基本上有两个:一是从企业内部挖掘价值创造的源泉,二是从企业边界间挖掘价值创造的源泉。合作网络价值产生的“终极之源”主要有专业化及其整合、规模经济、信息与知识共享优势三个方面。企业合作网络本质上是价值链基础上的分工与专业化,是企业内部分工与专业化的纵向拓展与深化。价值链基础上的合作网络需要实现无缝营销管理。
关键词:
价值链 企业合作网络 专业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永泰
在当今时代,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显性需求的"红海",而是转向挖掘隐性需求的"蓝海"。隐性需求是指消费者为获取某种精神满足,通过外在事物与刺激作用于人体感官所产生的一种潜意识的、未明确表达的、但能够实现甚至超越人们期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诉求。如何找到这片蓝海,更体贴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更快、更好、更优地帮助企业和政府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赵朝峰
历史自信是习近平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得出的深刻结论。历史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创造,蕴含着深刻的价值旨归,规定了新时代的实践要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历史自信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力量源泉。
关键词:
历史自信 产生源泉 价值旨归 实践要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裴育
笔者非常欣赏这样一句话,定义只是设定一个逻辑的起点或基点,其本身无所谓正确性的问题,而只在一定的体系中才有意义。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一定义是否可行(易于操作)?(对于描述现实经济运行)是否必要?是否全面和充分?最后,我们判断其是否可取,而不必从一开始纠缠于正误之分,虽然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但是,一个好的经济学理论首先能够解释世界(作为实证的经济学),然后才谈得上改造世界(成为规范经济学的依据)(陈林,20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谭清美 李大伦
商业工人的劳动分为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商业企业在实现产业企业的产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同时,实现商业工人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过程包括商品买进过程、中间过程和卖出过程。对商业工人来说“卖商品”是提供服务的过程;对消费者来说“买商品”是接受服务的过程。商业工人在簿记、通讯等商业活动和“卖商品”过程中,创造了服务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商业工人的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是商业价值的源泉。
关键词:
两级市场 两级交换 商业过程 价值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汪秀英
本文认为,企业通过品牌资产与品牌价值的积累使品牌得以持续发展,但企业品牌资产与品脾价值真正的动力源泉却来自于消费者,即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程度和选择行为,它集中表现为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品牌印象与品牌联想。消费者对品牌是否认可,是否愿意通过自身的购买行为实现对品牌的选择,均与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品牌印象和品牌联想密切相关。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种项谭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价值源泉是经济学价值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梳理、反思我国学界关于"什么创造价值"、"什么劳动创造价值"争论基础上,提出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几点思考:价值本质是劳动交换中人与人的关系;"相互交换的劳动"创造价值;承认商业劳动创造价值并不违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原则;劳动并非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平行并列的生产要素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