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8)
- 2023(5572)
- 2022(4537)
- 2021(4358)
- 2020(3496)
- 2019(8380)
- 2018(8043)
- 2017(14896)
- 2016(7708)
- 2015(8947)
- 2014(8706)
- 2013(8747)
- 2012(8244)
- 2011(7818)
- 2010(7563)
- 2009(7356)
- 2008(7498)
- 2007(6251)
- 2006(5471)
- 2005(5220)
- 学科
- 济(40268)
- 经济(40228)
- 管理(22320)
- 业(20760)
- 方法(18952)
- 企(17531)
- 企业(17531)
- 数学(16289)
- 数学方法(16198)
- 中国(13543)
- 贸(10314)
- 贸易(10309)
- 易(10144)
- 财(8615)
- 农(8076)
- 学(7689)
- 业经(7613)
- 制(6845)
- 银(6309)
- 银行(6309)
- 理论(6255)
- 行(6122)
- 融(6050)
- 金融(6050)
- 关系(5914)
- 和(5795)
- 环境(5641)
- 出(5557)
- 发(5400)
- 体(5139)
- 机构
- 大学(123696)
- 学院(118652)
- 济(61966)
- 经济(61230)
- 研究(45405)
- 管理(44994)
- 理学(39241)
- 理学院(38810)
- 管理学(38369)
- 管理学院(38133)
- 中国(36450)
- 京(26890)
- 财(26778)
- 科学(23276)
- 财经(22057)
- 所(21828)
- 经济学(21733)
- 经(20455)
- 研究所(19927)
- 经济学院(19468)
- 中心(18760)
- 北京(17994)
- 财经大学(16740)
- 院(16037)
- 范(15678)
- 师范(15605)
- 江(14283)
- 科学院(13705)
- 农(13596)
- 商学(13521)
- 基金
- 项目(76268)
- 科学(62367)
- 基金(60305)
- 研究(57509)
- 家(52405)
- 国家(52040)
- 科学基金(44755)
- 社会(41083)
- 社会科(39033)
- 社会科学(39028)
- 基金项目(30389)
- 自然(26568)
- 教育(26379)
- 自然科(25978)
- 自然科学(25971)
- 自然科学基金(25593)
- 资助(25334)
- 省(23951)
- 划(22033)
- 编号(20773)
- 部(19716)
- 中国(19433)
- 国家社会(18936)
- 教育部(17696)
- 成果(17631)
- 重点(17421)
- 人文(16311)
- 发(16096)
- 创(15745)
- 大学(15372)
共检索到179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董玉雪 石中英
价值澄清理论作为备受关注和讨论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理论之一,在中国的传播呈现了与其在西方传播时不同的路径。价值澄清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传播阶段、深入研究阶段以及新时代的再认识阶段。价值澄清理论在我国学界引发的主要争论包括:是否倡导相对主义、是否重过程忽视内容、是否重个人自主轻视社会共识价值观以及是否重价值认知轻视价值情感与行动。这些论争深化了人们对价值澄清理论的理解。价值澄清理论为我国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理论及实践带来了独特的思想和方法论资源,对突破以灌输为主的价值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价值内化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但也要警惕价值澄清理论本身缺陷所带来的理论风险以及与我国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实践适配度问题。
关键词:
价值澄清 价值观教育 拉思斯 基尔申鲍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洋
价值澄清理论是美国知名的德育流派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价值澄清的七个步骤、四个要素以及20多种价值澄清策略。作为一种价值培养方式,价值澄清理论旨在通过分析、澄清和选择的过程引导受教育者树立个体价值观。它以主体性本位、现实性突出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而广受西方欢迎,同时又存在价值相对主义、注重形式化,忽略教育结果等局限性。基于对我国价值观教育现状的思考,通过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可以得出启示: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方向引领;要增强价值观教育日常化;要充分尊重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要提高受教育者筛选过滤信息、选择和分辨价值观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认同和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光宗
1 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讨论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但真正引起全球社会的普遍关注是在90年代初。1981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率先发表了《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但当初只有提法,对“可持续发展”还没有定义上的讨论。直至1987年,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由21个国家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专家组成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才被作为关键概念得到使用,并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但在该报告中,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性解说有多处,且各定义之间并不一致。这种现象既说明了一个新概念的不成熟性,也说明了其内涵的丰富与复杂。但不管怎样,“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范畴和命题已被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跨学科领域所共同接受,虽然在理论上依然是众说纷纭。特别是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性的发展战略得到了确认。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光远 吴联生
20年来的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发展表明 ,经济建设宏观环境是会计理论研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保障 ,同时 ,会计理论研究对经济发展具有反映性。“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控制论”是中国 2 0年来会计理论研究最为突出的成就 ,它们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并都对我国会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具体环境来看 ,加强“会计控制论”对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将更具现实意义。 2 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 ,将给会计理论研究至少带来两方面的课题 :人力资源会计问题和会计报告模式问题。
关键词:
会计理论 会计定位 知识经济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洪彦 刘世峰
顾客生涯价值理论主要研究单个顾客生涯价值和群体顾客生涯价值等,顾客生涯价值模型分为顾客生涯价值计算模型和群体顾客分析模型。有效解决顾客生涯价值模型的局限性、增加其实用性,是顾客生涯价值理论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顾客生涯价值 单个顾客 群体顾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奇渊
2010年11月9日,笔者发布的《统计数据和主观感受:CPI是风动还是幡动?》一文,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和争论。其焦点集中在该文第三部分对CPI数据编制情况还原性估计的准确性上面。本文对主要争论意见进行了回顾和评述,对原文的估计方法进行了反思。这场讨论有助于研究者理解CPI编制的原理和具体细节,也将有助于推动CPI指数编制与研究的科学化。
关键词:
CPI 争论 评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于光远
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时期,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转变,一些新体制的雏形也出现在这一时期。当时的经济理论界曾就一些重大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这些讨论对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作者从亲历者的视角,就改革开放初期理论界讨论的基本论题及其背景进行回顾,为研究和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维壮
科学的理论光辉的实践———真理标准大讨论20年来的回顾与展望姜维壮20年前,在我国广阔的城乡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讨论的焦点是明确检验真理的标准到底是某个或某些权威人士的思想言论,还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在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上,这本是由社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倪红福
一国及其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影响其对价值链的协调和控制力,进而决定其获取价值的能力。近年来,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理论和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但这些测度方法及结果与我们常识中理解的产业链位置存在一些差异,相关概念易混淆,需要进一步澄清和反思,为此,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首先,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测度方法,重点介绍了Muradov的综合框架和测度思路。其次,辨析了上游度、下游度、生产阶段数和生产长度等相关概念,进一步探讨了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度的位置与真实经济中生产链位置的异同,并指出了相关实证研究中使用位置指标的缺陷。最后,对位置测度指标的应用和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陈艳
一、关于企业价值观的分析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价值理论源于Miller与Modiglian在i1958年所提出的MM无公司税资本结构模型。MM理论奠定了现代企业价值理论的基础,由于企业价值内在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或控制企业价值及其最大化的形成过程。基于对企业价值进行观察的不同角度,形成了多种企业价值评价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绪庶
中国价值工程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引进和消化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1987年)、研究和应用的活跃发展期(1988年至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以及平稳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价值工程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改革开放进步的写照,行政支持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价值工程应用则带动了价值工程研究发展。理论创新主要集中在拓展价值工程研究领域,以及完善和改进价值工程分析方法。展望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价值工程理论研究,引进和采用新的研究分析方法,以及加强专业教育和专业组织建设。
关键词:
价值工程 价值分析 回顾和展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东芳
课程政策的发展变化是通过一系列课程政策载体来体现的 ,因此 ,分析新中国课程政策的最直接和显而易见的方式 ,就是分析课程政策具体而有形的载体———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在此基础上 ,从学理的角度揭示出来的课程政策的核心问题主要有 :课程权力的集中与分散、课程权力分配的合情与合理和课程权力的分享与共有。提出的新的研究视角是 :政治视角、推行的手段视角、成本与收益视角以及文化视角等。它们共同为完善课程政策及其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课程政策 课程改革 新中国 课程权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代根兴
文章概述了80年代以来中国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研究的成就、主题分布与研究核心,指出了15年来该领域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和展望。
关键词:
文献资源建设,回顾,展望,中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志勇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是财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思财政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探索进一步改革方向,需要对相关理论进行回顾。本文理论综述主要围绕不同时期的财政体制改革问题展开进行,对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体制改革理论综述,总结了从财政包干制到分税制改革的有关理论,对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的主要理论进行归纳,并对相关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财政体制改革 公共财政 理论综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峥
改革开放30年来,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迁,劳动力市场化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取得了重大进展。该文以市场化为核心,以时间为主线,对改革进程中有关劳动力市场化理论的重要文献和观点进行了梳理、归纳和提炼,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理论的演进轨迹大体分为探索阶段、拓展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等4个阶段。
关键词:
劳动力 市场化 理论回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