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01)
- 2023(17604)
- 2022(15328)
- 2021(14260)
- 2020(12238)
- 2019(28076)
- 2018(27525)
- 2017(53802)
- 2016(29112)
- 2015(32654)
- 2014(32195)
- 2013(31787)
- 2012(29216)
- 2011(26028)
- 2010(26185)
- 2009(24112)
- 2008(23991)
- 2007(20870)
- 2006(18248)
- 2005(15941)
- 学科
- 济(115525)
- 经济(115402)
- 管理(88464)
- 业(85515)
- 企(72790)
- 企业(72790)
- 方法(55722)
- 数学(48585)
- 数学方法(47976)
- 财(35285)
- 农(30127)
- 中国(28975)
- 业经(25143)
- 学(24595)
- 务(24163)
- 财务(24083)
- 财务管理(24034)
- 企业财务(22762)
- 地方(22224)
- 贸(21287)
- 贸易(21279)
- 制(20690)
- 易(20644)
- 农业(20190)
- 理论(19131)
- 技术(18130)
- 和(17526)
- 策(17509)
- 银(17227)
- 银行(17172)
- 机构
- 大学(409736)
- 学院(408397)
- 济(164186)
- 管理(163057)
- 经济(160712)
- 理学(141647)
- 理学院(140150)
- 管理学(137731)
- 管理学院(136973)
- 研究(133925)
- 中国(100135)
- 京(85853)
- 科学(81560)
- 财(80123)
- 所(66655)
- 农(64537)
- 财经(63445)
- 中心(61065)
- 江(60274)
- 业大(60177)
- 研究所(60121)
- 经(57646)
- 北京(53755)
- 范(52256)
- 师范(51707)
- 农业(50640)
- 院(49536)
- 经济学(49036)
- 州(48140)
- 财经大学(47176)
- 基金
- 项目(278300)
- 科学(219059)
- 基金(202908)
- 研究(202682)
- 家(176783)
- 国家(175310)
- 科学基金(151176)
- 社会(127377)
- 社会科(120770)
- 社会科学(120734)
- 省(107723)
- 基金项目(106800)
- 自然(99743)
- 自然科(97433)
- 自然科学(97405)
- 自然科学基金(95695)
- 教育(94006)
- 划(91209)
- 资助(85026)
- 编号(82500)
- 成果(66853)
- 重点(62186)
- 部(62073)
- 发(58513)
- 创(57648)
- 课题(56586)
- 科研(53700)
- 创新(53689)
- 教育部(53498)
- 大学(52424)
- 期刊
- 济(175073)
- 经济(175073)
- 研究(119836)
- 中国(73968)
- 财(65470)
- 学报(64205)
- 管理(59981)
- 科学(58339)
- 农(56703)
- 大学(49247)
- 学学(46454)
- 教育(43613)
- 农业(39098)
- 融(35845)
- 金融(35845)
- 技术(35346)
- 财经(31131)
- 经济研究(28340)
- 业经(28216)
- 经(26465)
- 问题(22595)
- 会计(20337)
- 业(20274)
- 图书(19872)
- 技术经济(19769)
- 财会(19521)
- 版(19486)
- 理论(19337)
- 贸(18789)
- 科技(18528)
共检索到596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晓娟
本文从后见之明心理角度对价值溢价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相应设计了基于上年财务报告所反映会计业绩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价值选股模型。对两个新构建价值组合投资业绩的检验表明,在1999年~2009年的投资区间里,反应不足模型(近期会计业绩表现良好的价值股组合)获得了显著的超额报酬,反应过度模型则只在2005年以后才连续战胜市场。
关键词:
后见之明 价值溢价 反应过度 反应不足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光辉 刘广
文章选取79家A股上市公司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综合市盈率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司、行业和宏观经济等多重因素对价值投资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行业和市场的相对估值水平及变化对证券投资收益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并在统计上显著;控制行业变量后,模型的解释能力未受到显著影响。文章使用的方法可避免市场有效性对实证结果的影响,结论不仅有助于丰富组合投资理论研究,而且有助于对新兴行业和新兴市场投资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赋凯
鉴于传统方差在金融风险计量中存在的缺陷,本文采用半方差作为风险衡量的重要标准,以账面市值比指标来构建我国A股市场价值股投资组合与成长股投资组合,运用描述性统计、时间序列回归及面板数据模型对价值溢价现象在我国A股市场的存在性及其原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运用半方差方法改进风险衡量标准后的CAPM模型对不同投资组合收益率有更好的解释,价值溢价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模型设定造成的。
关键词:
股票市场 价值溢价 账面市值比 半方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佟孟华
本文在国内外关于流动性溢价存在性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个股数据,以换手率作为流动性因子,从股市和行业子股市两个角度,构建Panel Data固定效应变系数回归模型,在流动性溢价存在的情况下,对上海股票市场"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实证检验结果说明:股市整体和行业子股市都不存在流动性溢价的"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最后,给出了实证结果的原因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惠平 彭博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金融学、会计学研究发现的投资异象,开启了学术界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和挑战。异象研究的出现说明证券市场上错误定价是不断发生的。Grossman&Stiglitz(1980)精辟地指出了有效市场理论中存在的悖论。如果股票价格在任何时候都完全、无偏地反映了投资者所拥有的信息,那么,投资者完全可以不去从事收集、分析信息的工作,而是直接从股票的市场价格上推导出市场上所有关于股票内在价值的信息。本文从价值规律的基本理论出发,利用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和市场交易信息,寻找和构造适用于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投资策略。本文将财务信息与估值指标相结合,筛选出财务状况好且价值被低估的公司,并证明此种策...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晓婷 张敬石
双重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差之谜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内地和香港的上市退市制度差异导致的制度租金,即:"壳价值"角度出发来解释A股相对于H股的溢价。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2000年以来86家双重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壳价值对A-H溢价有较强的解释力,A股溢价部分来源于政府管制带来的上市资源稀缺以及进而产生的制度租金。从绝对数值的历史表现来看,A股单个公司的壳价值平均约为30亿人民币。笔者测算结果显示,随着近年来A股发行制度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上市资格的稀缺性有所缓解,壳价值相应随之下降,但目前壳价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例仍高达14%。
关键词:
资本市场 A-H股溢价 壳价值 实证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晓婷 张敬石
双重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差之谜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内地和香港地区的上市退市制度差异导致的制度租金,即"壳价值"角度出发来解释A股相对于H股的溢价。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将2000年以来86家双重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壳价值对A-H溢价有较强的解释力,A股溢价部分来源于政府管制带来的上市资源稀缺,进而产生的制度租金。从绝对数值的历史表现来看,A股单个公司的壳价值平均约为30亿人民币。笔者测算结果显示,随着近年来A股发行制度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上市资格的稀缺性有所缓解,壳价值相应随之下降,但目前壳价值占A股总市值的比例仍高达14%。
关键词:
A-H股溢价 壳价值 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明 江小敏 李宏兵
本文将我国行业层面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匹配至微观个体层面,基于产业关联视角考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技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水平溢出效应整体促进了员工工资水平的提升,且对高技能员工的提升作用更大,即存在技能工资溢价;但这种水平溢出效应同员工工资水平呈现倒U型关系,其中低技能员工的拐点要小于高技能员工,但当前我国绝大多数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还未达到这一拐点。进一步地,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前向溢出效应提升了下游行业员工工资水平,且对下游行业高技能员工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但通过后向溢出效应却降低了上游行业员工的工资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蒲江 郭彦峰
隐含波动率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使用二次幂变差方法,首次就我国股市的隐含波动率指数及其方差溢价对股市收益和宏观经济活动的预测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隐含波动率的增加会加剧市场波动风险;方差的连续部分和跳跃部分对未来的实现方差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相对于周收益,方差溢价和波动率指数对月度收益的预测能力更强;隐含波动率指数和方差溢价目前无法对我国宏观经济活动起到预测作用。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分析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偏好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实现方差 隐含波动率 方差溢价 预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邓学斌 陆家骝
文章对Campbell和Cochrane的习惯形成模型进行修正,使用HJ方差界检验中国的股权溢价之谜,并比较CRRA模型和修正模型的定价能力。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不存在股权溢价之谜,也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与CRRA模型相比,文章采用的模型有更强的定价能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宝仁 寇跃晨 逯明
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其投资情绪的变化往往会对自身投资结果及整个交易市场产生重要影响,而如何客观合理地度量投资者情绪一直是实际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综合显性指标法和代理变量法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出上海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SSMISI,希望借此全面客观地衡量投资者情绪,并依据构造的情绪综合指数对行业情绪溢价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行业情绪β值反映22个行业对于投资者情绪变动的敏感度。对行业情绪溢价的分析,一方面细化了对投资者情绪理论的研究,指出不同行业的情绪敏感性差异;另一方面,对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时的行业选择提供了一定参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马子舜
分级基金在设计上借鉴了结构化产品的分级理念,通过对基金净资产的分解,将基金份额分成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子份额,以满足投资者差异化的投资需求。本文将从结构设计和条款特征等方面对分级基金的投资价值进行全面解析,实证研究分级基金折溢价、杠杆、折算套利机制与机会,并通过模拟交易在真实环境下测试套利策略的运行情况。实证研究发现,目前市场中较为活跃的融资型分级基金大部分存在溢价交易,但由于溢价套利涉及到的相关交易成本较高,加上套利过程中母基金净值波动风险并不能完全通过股指期货进行对冲,因此高频套利的alpha收益并不显著,且净值回撤较大。另一方面,实证发现通过预测上折而建立的B份额事件套利单次收益高达3...
关键词:
分级基金 折算机制 套利实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于阳 李怀祖
金融理论界对规模溢价与价值溢价现象的困惑与争论由来已久,对上述现象的理论解释可以归纳为传统范式与行为范式。前者认为,溢价是对高风险的补偿;后者则认为,溢价源是对过度反应的纠正。为了弄清溢价形成的真正原因,本文对1993——2003年中国深沪 A 股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 A 股市场存在规模与价值溢价现象,但上述两种范式的解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借鉴展望理论的参照依赖原理,提出相对盈利的概念,并对溢价现象予以新的解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嘉馨 尹威
本文利用2012-2016年中国沪深300指数日数据,应用GARCH-M模型实证研究了价值溢价和波动率之间的关系,并对中国股市价值溢价现象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全样本期间内波动率对价值溢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总体上我国证券市场的价值溢价并非源于风险补偿,而是来自投资者行为。同时,研究股灾时期的样本发现波动率与价值溢价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股灾时期投资者行为的异常消除了股市价值溢价的现象,而基于非理性情绪视角的Wald-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也再次支持了这一结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安其
产能过剩及其治理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基于工信部2009–2015年公布的各省份分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的行政规定,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产能过剩对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产能过剩,企业的经营、财务和政策等风险上升,会计师事务所为了降低审计风险而提高审计收费,表明审计费用存在风险溢价。进一步的分析显示,相对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产能过剩导致的审计费用风险溢价更高;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产能过剩导致的审计费用风险溢价越高;与没有政治关联的公司相比,有政治关联的公司产能过剩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审计治理 审计费用 风险溢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