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6)
2023(14844)
2022(12768)
2021(12062)
2020(9880)
2019(22430)
2018(22222)
2017(42595)
2016(22773)
2015(25158)
2014(24598)
2013(23959)
2012(21439)
2011(19255)
2010(19003)
2009(17589)
2008(16584)
2007(14217)
2006(12168)
2005(10216)
作者
(61614)
(50981)
(50688)
(48106)
(32216)
(24494)
(22985)
(19980)
(19237)
(17955)
(17318)
(16852)
(15852)
(15762)
(15620)
(15356)
(15306)
(15217)
(14543)
(14391)
(12553)
(12264)
(12103)
(11574)
(11405)
(11310)
(11180)
(11147)
(10139)
(10035)
学科
(82168)
经济(82073)
管理(70721)
(67612)
(57860)
企业(57860)
方法(37931)
数学(32043)
数学方法(31629)
(25055)
中国(22541)
(21873)
业经(20665)
技术(19731)
(17890)
(17231)
贸易(17219)
(16768)
地方(16573)
理论(16158)
农业(15464)
(14924)
(14534)
财务(14459)
财务管理(14439)
(14301)
企业财务(13644)
技术管理(13432)
环境(13430)
(12914)
机构
学院(309025)
大学(307335)
管理(127207)
(118305)
经济(115672)
理学(111371)
理学院(110227)
管理学(108396)
管理学院(107840)
研究(95421)
中国(69835)
(63607)
科学(59677)
(53252)
(45556)
(45526)
业大(45331)
中心(44040)
财经(43350)
(43162)
研究所(41713)
(41536)
师范(41208)
北京(39549)
(39399)
(35862)
农业(35422)
(35277)
经济学(34379)
商学(33347)
基金
项目(218225)
科学(172715)
研究(163423)
基金(157456)
(135786)
国家(134605)
科学基金(117187)
社会(102570)
社会科(97071)
社会科学(97047)
(86814)
基金项目(83989)
自然(75771)
教育(75544)
自然科(74038)
自然科学(74025)
自然科学基金(72684)
(72166)
编号(67997)
资助(62983)
成果(54108)
(49452)
重点(48123)
(47394)
(46303)
课题(45951)
创新(45341)
项目编号(42598)
国家社会(41254)
科研(41205)
期刊
(126411)
经济(126411)
研究(87918)
中国(55669)
管理(46872)
学报(45724)
科学(42896)
(41444)
(39975)
教育(39359)
大学(35196)
学学(32837)
农业(29399)
技术(27725)
业经(23620)
(22301)
金融(22301)
经济研究(20390)
财经(20012)
图书(17652)
科技(17181)
(17045)
问题(16019)
(15488)
技术经济(15031)
理论(14783)
商业(14582)
(13914)
现代(13899)
实践(13772)
共检索到434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敏   马瑞  
博物馆文创产品是博物馆从“收藏型”升级转型为“参与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应基于本身馆藏资源以及地域元素加大对文创产品的研发。本文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出发,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在消费者价值感知理论的指导下,运用IPA分析法研究了消费者对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产品的价值感知评价。研究发现,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历史文化知识的有效展示需改进;产品形式创新不足,吸引力需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感知与价格不对等。因此,本文针对现有问题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深挖文化内涵,强化历史文化载体功能;加强科技赋能,推动数字文创;注重氛围营造,打造体验式消费场景;深度挖掘文化资源,超IP跨界联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滨  
传统博物馆是启蒙理性的重要方式,其通过“征集、保护、研究”形成专业历史知识体系,并将该体系呈现给公众,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播。但随着社会经济进步与社会文化的蓬勃发展,传统博物馆面临着一定的经营危机,其传统的传播文化和知识的功能正逐渐削弱。基于此情况,博物馆应当尽快进行突破与创新。新博物馆学理念主张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其强调博物馆工作应当将工作从物质基础转移上社会公众上,这无疑为当代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蛰辰  
在公益非营利性和社会服务宗旨的限定下,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符合世界潮流。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必须以优化文化价值为核心。在回顾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辽宁省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前景,提出优化文化价值的对策,着眼建立一种具有自我再生能力的发展生态,形成公众对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价值认同和生活习惯注入,增强市场持久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思佳  
近几年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其中,博物馆文创成为中国文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文创起步较晚等原因,大部分博物馆在文创方面发展还不全面,存在大同小异的现象。文章将选取敦煌研究院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创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典型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钱丹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围绕区域的旅游项目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博物馆作为展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展示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任务。在此背景下,创新博物馆发展理念,强调以文旅为核心的博物馆展馆设计与规划,从而使空间结构设计、陈列元素等实现深度融合,在给参观者带来不同参观体验的同时,带动区域文旅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耿玉环  何睦添  葛玮  牛建洋  彭国睿  田红娜  
地质类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游客和社会的关注,使其成为普及地球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但是,当前我国地质类博物馆解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游客的知识层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游览效果,进而影响地质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研究结果表明:优化核心层次、完善附加层次及提升扩展层次是地质博物馆解说系统的发展方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魏青山  闫晓弟  李娟  陈楠楠  李丹  
通过对陕西图书馆、档案馆与博物馆特色数字资源进行梳理,参照国内外三馆数字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制约陕西省三馆数字资源整合的难点,提出建立"陕西省三馆整合委员会"模式,利用一站式检索方式整合陕西省三馆特色数字资源,通过数字资源授权方式解决好数字资源知识产权问题,整体提升陕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向光  
大学博物馆是由高等教育机构举办的博物馆,其主要任务是积累和提供科研及教学资源,客观体现知识的创造、优化和积聚进程,用实物标本系统展示知识体系。其主要职能是通过博物馆专业手段,为知识积聚和传播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积极有利的环境,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更多的机会。大学博物馆是近代高等教育体制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是近代"实验-实证"科研教学模式的支撑要素。大学博物馆在近代高等教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亚婧  
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是数字化时代必然趋势,但是仅有理念认知与计划是不够的,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建设路径提供支持。由朱莉·德克尔编著余征翻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技术与数字化创举——博物馆的创新之道》一书通过现实案例对博物馆数字化举措进行了介绍分析,这些举措从管理者和消费者视角入手囊括博物馆经营运转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可以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路径研究探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丰庆  赵丹丹  王建新  
高校博物馆为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民众高品质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引导高校博物馆转型升级以提升博物馆教育质量,探寻文化遗产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以达到拓展高校服务社会功能,使其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功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罗灵芝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玉婷  戴向东  覃文权  黄艳丽  贺辉  
通过对商业性家具展示与博物馆家具展示的比较,指出家具博物馆具有展示周期长、存储要求高,参观路线明确以及展示道具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同时,博物馆的家具不应仅以单件家具或成套家具的传统陈列方式进行展示,而应采用配套艺术陈设营造出生动的生活场景,并借助丰富的图文史料与高科技影像等手段进行展示。针对现代科技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探讨了注重生态设计,运用数字技术,以及增加"人文"关怀元素并突出参与性与互动性等家具博物馆展示设计新趋向。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那一沙  李娜  夏军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博物馆出现了新的展示方法和陈列形式,利用新兴技术对博物馆进行数字化改造,建成数字化博物馆系统,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通过对数字教育博物馆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进行论文数量统计、内容分析、研究人员层次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和研究展望。为后续的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也为宏大而复杂的数字教育博物馆建设的系统工程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怡宁  李刚  
一、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思辨: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文化和遗产是国际旅游市场的重要竞争力。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7旅游业竞争力报告》(The Travel&Tourism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7),中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其竞争优势位居全球首位,旅游竞争力的综合排名全球第15位,而文化资源排名前5位的其他国家,如西班牙、法国、日本、意大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