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2)
2023(13687)
2022(11971)
2021(11047)
2020(9423)
2019(21585)
2018(21323)
2017(41088)
2016(22307)
2015(24661)
2014(24070)
2013(23990)
2012(21812)
2011(19636)
2010(19297)
2009(17637)
2008(17137)
2007(14794)
2006(12834)
2005(11146)
作者
(65998)
(54880)
(54048)
(51672)
(34779)
(26332)
(24544)
(21568)
(20852)
(19357)
(18605)
(18402)
(17334)
(17171)
(16843)
(16728)
(16659)
(16284)
(15667)
(15605)
(13863)
(13309)
(13132)
(12487)
(12256)
(12087)
(12066)
(11999)
(10965)
(10926)
学科
(85171)
经济(85070)
管理(62572)
(59494)
(49891)
企业(49891)
方法(40150)
数学(34477)
数学方法(34062)
(22614)
中国(21568)
(21539)
(20739)
业经(19100)
(16617)
贸易(16610)
地方(16532)
(16111)
农业(15134)
理论(14916)
(14510)
(14032)
财务(13965)
财务管理(13947)
(13720)
技术(13653)
环境(13369)
企业财务(13190)
(12100)
(11736)
机构
大学(313474)
学院(309978)
管理(123494)
(117973)
经济(115360)
理学(108111)
理学院(106866)
管理学(104825)
研究(104385)
管理学院(104291)
中国(74903)
科学(68704)
(67178)
(57706)
(53257)
业大(52741)
(52417)
研究所(49107)
中心(46661)
农业(45691)
(44020)
财经(42667)
北京(42178)
(40901)
师范(40383)
(38849)
(37761)
(35803)
经济学(34283)
技术(33097)
基金
项目(221514)
科学(172361)
基金(160472)
研究(155720)
(142715)
国家(141534)
科学基金(120239)
社会(97007)
社会科(91762)
社会科学(91736)
(86689)
基金项目(86249)
自然(81317)
自然科(79404)
自然科学(79378)
自然科学基金(77939)
(73871)
教育(71281)
资助(65342)
编号(62813)
重点(49632)
成果(49549)
(47688)
(46391)
(46106)
科研(43071)
课题(42919)
创新(42917)
计划(42109)
大学(40735)
期刊
(123997)
经济(123997)
研究(87731)
学报(58479)
中国(56561)
(51448)
科学(50340)
管理(43678)
大学(42986)
学学(40562)
(38979)
农业(35267)
教育(33882)
技术(25373)
(22455)
金融(22455)
业经(21209)
经济研究(20401)
财经(20136)
(18220)
图书(17244)
(17084)
科技(16785)
问题(16439)
(16104)
业大(16018)
理论(14681)
技术经济(14569)
商业(13752)
实践(13615)
共检索到440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志扬  方志斌  
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价值感知、社会影响因素和参与期望的关系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针对"粉丝"这一特定虚拟社区成员,其参与虚拟社区的价值感知因素中的目的性价值对社会影响因素,即群体规范和社会认同,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而其他价值感知,包括自我发现、维持人际联系、社会强化和娱乐价值并未对群体规范和社会认同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群体规范对社会认同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群体规范并未对参与期望产生显著的影响作用;社会认同对参与期望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理论结果,对实践的管理活动提出指导性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梦瑶  
通过对社群的有效运营让粉丝在生态圈中有序循环,逐步完善娱乐消费大数据体系,打造粉丝生态3.0战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社群力量的集中爆发,粉丝团体背后隐藏的巨大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重点关注。北京粉丝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收购十年老牌娱乐门户"粉丝网",深耕内容,垂直布局,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梦瑶  
通过对社群的有效运营让粉丝在生态圈中有序循环,逐步完善娱乐消费大数据体系,打造粉丝生态3.0战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社群力量的集中爆发,粉丝团体背后隐藏的巨大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重点关注。北京粉丝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收购十年老牌娱乐门户"粉丝网",深耕内容,垂直布局,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军杰  
中老年群体正在成为虚拟社区知识贡献的新主体,但不同群体在虚拟社区内的知识贡献行为究竟有何差异目前尚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本文设计了关于环境对虚拟社区知识贡献影响的假设模型,使用不同群体的数据对假设进行了验证。分析并解释了年轻人与年长者在机制上的差异,发现线上互动、线下互动作为环境,对知识贡献的影响机制不同;分析了不同群组构念均值得分的差异,发现年轻人在期望收益及自我效能上要强于年长者,但知识贡献差异不显著,说明年长者热心于知识贡献行为,且他们对收益的预期低于年轻人,这对于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本文比较了虚拟社区内不同用户群体行为的差异,有助于丰富在线知识管理的对比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光  张雪  李志刚  田也壮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以虚拟社区感知为中介变量、社区参与动机为调节变量的虚拟社区社会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模型,通过对虚拟社区人人网、QQ群、新浪微博中416名样本成员的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的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虚拟社区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及认知维度对组织公民行为均有正向影响作用。虚拟社区感知对社会资本的结构、关系和认知维度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工具性动机负向调节虚拟社区感知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社区强化动机正向调节虚拟社区感知与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同时,工具性动机和社区强化动机通过虚拟社区感知对社会资本与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朝阳  吕秋霞  
本文研究探索了社区成员参与动机对社区商业行为的影响,以及不同参与动机对于社区认可以及社区经营影响的差异。在研究中,将社区成员参与动机分为信息性、工具性、社会强化、社会化联系和娱乐性五种类型。社区商业模式则包括社区交易佣金、广告和社区会员费等三种模式。通过对猫扑、天涯论坛等综合性虚拟社区成员的研究发现。成员的参与动机对虚拟社区商业模式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而且.成员的参与水平对该影响作用有一定的中介作用。本研究的结论对于目前虚拟社区的经营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未来虚拟社区的研究做了铺垫。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楼天阳  褚荣伟  李仪凡  陆雄文  
虚拟社区成员的参与直接关系着社区经营的成败,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的一个研究热点,产生了相当丰富的理论成果。本文对近十年来有关虚拟社区参与行为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分别对社区参与行为的表征、动机以及心理驱动机制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指出了当前的研究所存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伟  丁志慧  
兴趣型虚拟社区是消费者与企业沟通的重要手段和信息渠道,本文鉴于客户的消费行为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从近度、频度、值度三个行为维度对客户进行分类,基于客户在兴趣型虚拟社区中的参与行为,通过借鉴RFM模型构造了兴趣型虚拟社区成员分类LAT模型,并以五菱车友会论坛为实例,对其社区成员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类成员的行为特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晓东  申光龙  
顾客参与虚拟品牌社区中价值共创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同时学者对其驱动因素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目前尚缺乏虚拟社区感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影响的研究。本文在对相关文献的回顾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社区感对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影响理论假设模型。基于477份对虚拟品牌社区问卷数据的分析表明:成员感、影响力和沉浸感显著正向影响自发的价值共创,成员感则对发起的价值共创有积极影响。同时自发的价值共创对发起的价值共创也有显著正向影响。此外,自发价值共创在成员感和影响力对发起价值共创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而在沉浸感对发起价值共创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任广乾  徐瑞  
Web2.0时期,虚拟社区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社交渠道,但各虚拟社区的高流失率不容小视。本文选取豆瓣网为研究对象,从感知价值理论着手,探讨了感知要素对豆瓣网用户满意和用户忠诚产生的影响,对211份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豆瓣网用户感知效用及其平台机制感知、社交机制感知对用户满意和用户忠诚有显著正向影响;用户感知成本对用户满意、用户忠诚有显著负向影响;内容感知、知识拓展感知对用户满意有显著正向影响;除豆瓣网用户内容感知、知识拓展感知要素外,用户满意在豆瓣网用户感知要素对用户忠诚的影响中均发挥了中介作用。因此,本文认为虚拟社区管理者应重视用户经验交流,完善用户评价体系,提升用户满意度;应重点选择强化用户的社交机制感知和平台机制感知,以确保对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培养机制创新取得良好的效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忆  
本文从研究假设和实例验证两个角度出发,探讨知识分享对虚拟品牌社区成员感知、态度及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知识分享可以对虚拟品牌社区成员产生正向驱动影响,社区成员通过知识分享对产品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社区有着更强的依赖感。虚拟品牌社区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应该更多地从社区成员内部动机出发,鼓励成员进行知识分享,从而加强产品的知名度,增加客户黏性,树立更好的企业形象。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向阳  王宇龙  汪波  杨颂  
本文以虚拟品牌社区为研究背景,探讨了社区参与的具体表现形式,将其分为贡献行为和阅读行为,并从"感知-态度-行为"心理视角建立虚拟社区感知(成员感、影响力和沉浸感)、态度(品牌承诺和社区认同)和社区参与的关系模型。这揭示了虚拟品牌社区环境中成员"心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即成员感知和态度不仅直接对参与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成员态度不仅受到心理感知的不同作用,其本身也表现出社区认同对品牌承诺的促进。在此基础上,通过中介检验,进一步证明成员感知会通过态度影响参与行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向阳  王宇龙  汪波  杨颂  
本文以虚拟品牌社区为研究背景,探讨了社区参与的具体表现形式,将其分为贡献行为和阅读行为,并从"感知-态度-行为"心理视角建立虚拟社区感知(成员感、影响力和沉浸感)、态度(品牌承诺和社区认同)和社区参与的关系模型。这揭示了虚拟品牌社区环境中成员"心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即成员感知和态度不仅直接对参与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成员态度不仅受到心理感知的不同作用,其本身也表现出社区认同对品牌承诺的促进。在此基础上,通过中介检验,进一步证明成员感知会通过态度影响参与行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仪凡  陆雄文  
以Richard Bartle的Interest Graph模型和Nicholas的五因素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我们利用一对一深度访谈和焦点座谈会的研究方法,挖掘出驱动人们参与网络虚拟社区的关键动机,并发展了适应中国网络虚拟社区参与动机的量表。本研究进一步利用该动机量表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驱动人们参与虚拟社区的八大动机,它们分别为领导、沉溺、攻击与贬低、性、赚钱、角色探索、亲和以及休闲与自由。本研究还发现,成就动机和领导动机并非相互独立,他们相互融合为一个动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俞林  
激发虚拟社区用户参与社区活动的热情并持续参与相关活动,是商家或企业营销的关键。通过对227位豆瓣社区持续参与者和409位新浪微博持续参与者进行实地调研,运用结构方程(SEM)模型对虚拟社区面临形态、成员心理满足感、成员认同感及持续有意愿参加相关活动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虚拟社区的环境支持度越高,越有助于增强用户的内在满足感;虚拟社区中用户内在的自主需求、能力需求、关系需求越容易满足,用户对所在虚拟社区的认同感就越强;用户对虚拟社区的认同感对其持续参与虚拟社区的行为有促进作用;自我构建作为调节变量其作用不显著。鉴于此,企业可以通过了解虚拟社区用户的需求与动机,增强虚拟社区用户的归属感及优越感,营造方便用户持续参与的环境,促进虚拟社区成员持续参与社区活动,进而实现营销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