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9)
2023(13060)
2022(11322)
2021(10704)
2020(8986)
2019(20479)
2018(20603)
2017(38614)
2016(21384)
2015(24311)
2014(23484)
2013(22814)
2012(20520)
2011(18592)
2010(18557)
2009(16876)
2008(16393)
2007(14469)
2006(12412)
2005(10656)
作者
(58432)
(48327)
(48072)
(45795)
(31064)
(23219)
(21816)
(18941)
(18377)
(17258)
(16630)
(16135)
(15377)
(15150)
(14738)
(14576)
(14542)
(14383)
(13788)
(13774)
(11966)
(11884)
(11540)
(11064)
(11036)
(10758)
(10743)
(10714)
(9643)
(9611)
学科
(76201)
经济(76123)
管理(67202)
(61828)
(54578)
企业(54578)
方法(35621)
数学(29438)
数学方法(29090)
中国(21182)
技术(20180)
(19843)
业经(19259)
(19052)
(18290)
理论(17304)
地方(15268)
(14086)
教育(14065)
技术管理(13813)
农业(13482)
(13448)
(12898)
贸易(12888)
(12683)
财务(12623)
财务管理(12606)
(12493)
(12358)
企业财务(11967)
机构
大学(293082)
学院(289460)
管理(119069)
(107336)
经济(104801)
理学(103720)
理学院(102591)
管理学(100746)
管理学院(100222)
研究(90597)
中国(65527)
(62078)
科学(57333)
(48831)
(43776)
业大(42541)
(42094)
(41498)
(41154)
中心(41127)
师范(40812)
研究所(40056)
财经(39340)
北京(39026)
(35765)
(34838)
(33463)
师范大学(32611)
农业(32220)
技术(32034)
基金
项目(202108)
科学(159536)
研究(152540)
基金(144337)
(124158)
国家(123035)
科学基金(107156)
社会(93855)
社会科(88711)
社会科学(88688)
(81013)
基金项目(77441)
教育(71776)
自然(69400)
自然科(67809)
自然科学(67794)
(67172)
自然科学基金(66601)
编号(63631)
资助(57850)
成果(52624)
(46184)
重点(44614)
课题(44016)
(43733)
(42358)
创新(42222)
项目编号(40266)
大学(38690)
科研(38073)
期刊
(115675)
经济(115675)
研究(84265)
中国(59233)
管理(45588)
教育(45434)
学报(43860)
科学(40710)
(36837)
(36820)
大学(33836)
学学(30588)
技术(26968)
农业(26091)
图书(21133)
(20332)
金融(20332)
业经(19920)
财经(18414)
经济研究(17773)
科技(16894)
(15671)
技术经济(14577)
问题(14511)
理论(14346)
书馆(14278)
图书馆(14278)
(14129)
情报(13505)
实践(13387)
共检索到417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颖  张宇  李曙光  
为追求更高的科研平台和成就,我国高校海归人才出现了再归海现象,自我价值实现成为高校海归人才工作的关键动力,是高校对其进行组织管理的关键。能力和重要性是自我价值感的两个主要来源,知识创新绩效是形成海归人才个体能力感的主要因素,组织归属感则是体现海归人才在高校组织中重要性和良好成员关系的关键要素,结合呼唤型工作价值取向研究,建立起知识创新与组织归属感对自我价值感的交互作用模型。通过对50余所高校中348名海归人才的问卷调查,运用MPLUS全模型路径回归分析发现:持有呼唤价值取向的高校海归人才具有更高的知识创新绩效及自我价值感,组织归属感越强则呼唤价值取向、知识创新对其自我价值感的促进作用越大。因此,高校一方面要发现、培养海归人才工作中的呼唤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要通过社区、人际关系网络增强海归人才对高校的情感依赖即组织归属感,才能有效地促进其自我价值实现,吸引、保留高层次海归人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小平  
本文对组织归属感的概念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形成过程进行阐述和研究验证。本研究结果加深了人们对组织归属感的认识 ,为企业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思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长虹在企业文化的推进上,以员工为原点全面推进员工关系建设,即从员工与企业之间打造同创共享、从员工与管理者之间营造风雨同舟、从员工与员工之间构建和谐共振、从员工与社会之间倡行文明道德。通过对员工医食住行及心理的关爱,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罗瑾琏  刘志文  钟竞  
高校海归人才是海归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科研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以高校海归人才为例进行研究,通过对12位高校海归人才的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提取高校海归人才归国适应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关系与效应,对其共性进行总结,并采用"建构式解释"建立整体结构,最后得出3项研究推论和归国适应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模型构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甘辛  
没有人能单枪匹马取得成功,因此,所有的领导者都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将自己的价值观、创意和激情传递给员工。这就是让企业保持活力的秘诀。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单菁菁  
采用系统研究模式,验证了在社会转型的今天,社区作为中国城市社会中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逐渐被广大市民所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中国城市社会再组织和城市居民再社会化的工具与载体。其中,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是决定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它直接来自于居民从社区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满意度,而社区质量又是促进人们对社区满意的根本原因。因此,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居民的社区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在社区生活中的满足感,以此促进社区的整体进步。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苏建华  苏贵民  
界定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学习者归属感的概念,分析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的影响因素,提出增强高校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的策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旷毓君  纪建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恒  
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是产学研结合创新成败的关键。本文试从国家主管部门和产学研结合创新组织体之间的知识产权归属、产学研各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产权归属以及产学研各创新主体与内部科技人员之间的知识产权归属三个方面探讨产学研结合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归属制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筱  邹燕平  
本文调查了深圳公众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情感,发现按公众对服务业满意程度及其对社区的整体满意度和认同感可以把公共服务业划分到四个象限。根据这种对公共服务业的情感认同,本文讨论了深圳社区公共服务业供应治理模式问题。发现,政府供应模式仍然是让公共服务业得到公众情感认同的模式,其他一些模式中,政府的作用也不能完全退出。文章的结论对我国其他城市将公共服务管理转变为公共服务业的治理模式提供了实证例子,同时也突出了关于和谐社区建设的治理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国强  袁舒雯  林耀  
为促进城乡及校际教育均衡发展,我国启动"县管校聘"跨校交流政策。调查发现,"县管校聘"跨校交流影响着教师的归属感。本文在探讨教师归属感内涵及其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现状背后的原因,包括实际执行偏离政策初衷且有失公平;流动教师对流动目的认识不到位;交通、家庭等问题增加交流成本;学校对流动教师关爱不够;交流时间较短等。为此,提出"县管校聘"下重建教师归属感的相关策略:完善政策实施细则,健全补偿和激励机制,制定公平科学、体现教师意愿的实施方案,延长跨校交流时间;加大交流意义宣传;营造和谐工作氛围;为流动教师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程惠珊  李霄鹤  兰思仁  
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活动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村民参与是我国乡村社区建设领域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课题。文章以晋江市乡村为例,基于个人价值理论和基本心理需要理论基础,运用质性访谈与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以村民参与、村民忠诚、地方归属感以及自我服务知觉价值为主要内容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营造的广度与深度对村民忠诚度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而对安宁生活价值均没有影响作用;地方认同价值、地方融合价值及地方归属感显著中介于村民参与、村民忠诚的关系,在参与广度中地方融合价值中介作用最强,在参与深度中地方归属感中介作用最强。文章旨在丰富村民参与乡村微景观建设方面的学术研究同时,以期为乡村加强村民社区归属感提供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磊  徐法艳  
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继续和补充。夜大学是成人高等教育的学习形式之一,针对夜大学教学管理难以及学生对母校的疏远感、陌生感,笔者结合多年的成教管理经验和夜大学教学现状,分析探讨了夜大学生的归属感及其培养,旨在提高夜大学的教学质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道谧  路江涌  
建设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是移动互联网产业长期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海归人才更好地发挥其国际知识积累优势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移动互联网产业海归人才对国内环境的评价,并参考海外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经验,提出了优化移动互联网产业创新创业环境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尹鸿博  
图书馆核心价值是图书馆价值观、图书馆世界观、图书馆哲学的核心。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隶属于图书馆哲学,图书馆哲学隶属于图书馆文化学,图书馆文化学隶属于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结构包括人文图书馆学、技术图书馆学和专门图书馆学,近年来构建"人文图书馆学"、"图书馆哲学"等图书馆分支学科的时机已经成熟。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不仅要明确其学科归属,还要用人文精神和科学方法深入研究并探讨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具体内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