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4)
2023(12916)
2022(11261)
2021(10449)
2020(8861)
2019(20086)
2018(20143)
2017(38656)
2016(20995)
2015(23897)
2014(23888)
2013(23622)
2012(21962)
2011(19837)
2010(19958)
2009(18585)
2008(18105)
2007(16004)
2006(14255)
2005(12584)
作者
(62087)
(51480)
(51219)
(48955)
(33093)
(24790)
(23296)
(20401)
(19703)
(18466)
(17620)
(17477)
(16373)
(16336)
(15857)
(15837)
(15352)
(15228)
(14722)
(14601)
(12916)
(12857)
(12378)
(11760)
(11613)
(11419)
(11302)
(11284)
(10439)
(10088)
学科
(102113)
经济(102017)
管理(61147)
(55136)
(47310)
企业(47310)
方法(41057)
数学(35148)
数学方法(34713)
(24390)
地方(22601)
中国(22451)
(20874)
业经(20548)
(20299)
理论(16083)
(14946)
(14911)
(14709)
贸易(14699)
地方经济(14275)
(14160)
环境(14088)
农业(14080)
(12940)
财务(12875)
财务管理(12851)
教育(12421)
技术(12382)
(12240)
机构
大学(309843)
学院(306097)
(125246)
经济(122513)
管理(119631)
研究(104385)
理学(103480)
理学院(102289)
管理学(100374)
管理学院(99829)
中国(75851)
(65968)
科学(65520)
(54988)
(52899)
研究所(48179)
(46641)
中心(46227)
业大(44649)
财经(44538)
(44476)
北京(41841)
(41783)
师范(41389)
(40282)
经济学(38082)
(37660)
农业(36462)
(36144)
经济学院(33953)
基金
项目(205677)
科学(160675)
研究(150227)
基金(148642)
(129134)
国家(128055)
科学基金(109469)
社会(94338)
社会科(89243)
社会科学(89217)
(79750)
基金项目(78577)
自然(70952)
自然科(69238)
自然科学(69220)
教育(68734)
自然科学基金(67960)
(66872)
资助(61910)
编号(61154)
成果(50319)
重点(45651)
(44986)
(43881)
课题(41936)
(41841)
创新(38966)
科研(38945)
大学(38722)
教育部(38682)
期刊
(143478)
经济(143478)
研究(93255)
中国(55372)
学报(49947)
管理(45286)
科学(45192)
(42093)
(41723)
大学(37464)
学学(35138)
教育(34595)
农业(29488)
技术(26997)
(23698)
金融(23698)
经济研究(23258)
财经(22627)
业经(21282)
(19384)
问题(18040)
图书(17808)
技术经济(16381)
理论(15548)
(14755)
科技(14285)
实践(14069)
(14069)
(13928)
现代(13731)
共检索到452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闻媛  
从道德哲学中独立并进而发展起来的现代经济学研究由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塑造而成。然而,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理性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各不相同。在18世纪开放的学术空间中,各种体现着不同理性的研究范式既彼此渗透和融合,亦相互对立和论争,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然而,典型的现代工业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深刻的工具理性化进程。为顺应时代的特点与要求,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为学科专业化所作的努力以及莱昂内尔·罗宾斯对经济学的性质与意义所进行的界定,使主流经济学在强调工具理性的同时,逐步远离价值理性。20世纪下半叶西方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转型,后工业时代开启了有关价值、意义、情感、道德等深层问题的讨论。以阿马蒂亚·森为代表的学者们努力重建经济学的价值维度,从人的行为动机和经济发展的方向入手,尝试架构起伦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的桥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伍装  张薰华  
本文从评价西方经济学的“实证———规范” 两分法入手, 认为不论是 “实证”还是 “规范”都不能摆脱价值判断,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终极性价值判断和现世性价值判断的理论, 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总体上是以终极性价值判断为导向的理论体系, 而西方经济学总体上是以现世性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经济学。本文最后一部分对 “层次论” 和 “角度论” 提出质疑, 并将两种价值判断理论作为方法论, 提出中国经济学将建立在理论外部大综合的基础上, 其两大主题是公平和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罗仲平  蒋琳  
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框架,并在此框架下,运用聚类分析等最新统计分析方法,对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状况以及相应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用以寻找应对加入WTO后商业银行竞争的战略思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任小军  
经济学属于社会学科,无法排除人的价值判断。经济学可划分为实证和规范两部分,但即使作为实证经济学,也不得不以涉及价值判断的人的行为和结果作为经济分析的初始条件。经济学之所以难以摆脱价值判断,可以从研究对象、研究手段、研究目的等方面进行考察。承认经济学存在价值判断的属性,并不会损害其功能和说服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建峰  
文章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受试者在模拟的"无知之幕"环境下对于分配方案的选择,研究结果既不支持罗尔斯提出的"最大最小原则",也不支持豪尔绍尼的"功利主义原则",而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鲍尔丁提出的"在底线保障的情况下最大化社会的平均收益"的分配原则。文章通过实验后的调查问卷总结了受试者的社会/心理倾向,并对影响分配规则选择的因素做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人们对分配方案选择的主要是被试者内在的社会正义观念,而不是自利的风险态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许文彬  
本文阐述了经济学中一个与主流范式截然相反的研究范式重视整体和演进、寻求在过程中把握经济现象含义的达尔文主义。文章首先对经济学中的达尔文主义传统和牛顿主义传统做了简单的对比;其次,简要描述了达尔文主义及达尔文—凡勃伦范式的产生和理论要点;接着,文章描述了旧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对这一范式的背离、以及来自旧制度营垒的汉密尔顿及来自新制度营垒的诺斯对这一传统的部分复归,从而对百余年来的学术传承进行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勾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培雷  
19世纪末马克斯.韦伯提出经济学研究应该坚持"道德中立"原则以来,关于经济学理论是否应该存在"价值判断"一直是经济学界热烈争论的话题。对此论题,经济学家分列两端,或认为价值判断是经济学内在的组成部分,或主张作为科学的经济学不应存在价值判断。本文基于经济学流派的分析视角,认为任何经济学派别都不可能远离价值判断。综观经济学不同流派,价值判断主要体现为关于社会关系是否具有合理性的判断、关于经济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判断以及理论研究与叙述方法优劣的判断。经济学各流派的不同价值判断决定了经济学的不同"论域"以及相应的"话语系统"。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岭  卢荻  
本文以政治、经济、心理的分化和融合为主线,对政治经济学的三次嬗变过程作了系统性的评述。政治经济学第一次嬗变产生了新古典经济学,第二次嬗变产生了新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向行为科学的转型构成政治经济学的第三次嬗变,产生了行为政治经济学。行为政治经济学用社会人假设代替经济人假设,代表了未来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维民  
根据现行刑法规定区分公司犯罪和公司高管人员犯罪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仔细研究公司高管犯罪与公司犯罪决策的逻辑联系,可以发现公司犯罪中包含着高管个人利益动机,管理者(层)的利益趋动使寓有公司高管犯罪的公司犯罪成为可能。如何分析其内部联系,甄别两者性质,是文章研究的主要目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璐璐  
学术论文选题,不仅关系论文质量及论文能否被刊发,而且决定论文的影响力范围和效应,是对作者学术判断、学术视野、研究能力和研究潜力的全方位审视。王佳宁编审2015年4月底在上海举行的"经济新常态下发挥经济学期刊引领作用研讨会"上呈现的题为《中国经济学期刊的选题取向》的演讲中指出,"选题在哪里停留是经济学期刊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决定选题质量的重要关口"。如是所说,作者确定"写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伍装  
从经济学中的价值判断入手,可将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已形成的经济学派主要分为: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学派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由于它们有不同的价值观,从而对中国经济改革有不同的观点。中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秉承了西方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并在这种经济学价值判断指导下来思考、分析中国经济改革,从而进行相应的改革路径选择;而中国新马克思经济学综合创新学派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逻辑,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综合创新和发展。它与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最大区别在于:认为经济改革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从而由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过渡到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广军  
从方法论角度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都克服了“人造理论体系”的弊端,开始向现实复归。前者采取的是将人造的虚构假定变成相对现实的合理抽象,从而提高了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推动了经济理论朝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后者则将现实世界作抽象处理,从而得出现实经济的未来可能性。尽管经济学至今并未出现新的综合,但这两大流派则是“殊途同归”,他们共同开始了现代经济学向现实复归的历程。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李钢  李欧美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李钢  李欧美  
《中国经济学人》已经持续针对经济学人进行了8次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聚焦于中美经济的比较与互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学人对中美经济总体持乐观态度。被调查者认为,中美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禀赋差异明显,美国在人才储备、创新能力、社会制度、工业体系完整性和融资可得性五个方面实力领先,但成本成为其竞争力提升的最大障碍;而中国在基础设施、成本竞争力和政府推动力三个方面实力领先,但技术能力不足成为其竞争力提升的最大障碍。被调查者认为,今后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为5.2%,美国为2.4%;在2034年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将会与美国持平,但需要60年以上中国才会与美国人均GDP持平,中国制造业在2045年左右技术水平会与美国相当。62%以上的经济学人认为特朗普新政可以有效促进美国制造业回流,其对特朗普"百目新政"评价平均分为76分。61%以上的经济学人认为中美之间不可能爆发严重贸易战,其普遍认为中美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中美贸易的增长空间较大。调查显示,相比美国,被调查者对中国债务可持续性的信心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