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5)
- 2023(12701)
- 2022(10181)
- 2021(9579)
- 2020(8035)
- 2019(18283)
- 2018(17979)
- 2017(34984)
- 2016(18611)
- 2015(20414)
- 2014(19855)
- 2013(19262)
- 2012(17200)
- 2011(15133)
- 2010(15648)
- 2009(15045)
- 2008(15226)
- 2007(13636)
- 2006(11880)
- 2005(11019)
- 学科
- 业(90840)
- 企(84947)
- 企业(84947)
- 济(79501)
- 经济(79394)
- 管理(74632)
- 方法(37702)
- 数学(29447)
- 业经(29284)
- 数学方法(28907)
- 财(28733)
- 农(25564)
- 务(23294)
- 财务(23257)
- 财务管理(23240)
- 企业财务(22159)
- 技术(20583)
- 农业(18512)
- 中国(17730)
- 制(17224)
- 理论(16516)
- 划(15265)
- 策(15122)
- 和(14256)
- 技术管理(13912)
- 体(13832)
- 经营(13017)
- 企业经济(12825)
- 贸(12501)
- 贸易(12491)
- 机构
- 学院(263267)
- 大学(257529)
- 管理(112154)
- 济(110783)
- 经济(108774)
- 理学(96715)
- 理学院(95882)
- 管理学(94478)
- 管理学院(93968)
- 研究(75857)
- 中国(62035)
- 财(53961)
- 京(52776)
- 财经(42749)
- 科学(41476)
- 江(39394)
- 经(38840)
- 所(35738)
- 农(35433)
- 中心(35236)
- 北京(33236)
- 业大(32828)
- 经济学(32783)
- 商学(32221)
- 商学院(31931)
- 州(31637)
- 研究所(31590)
- 财经大学(31560)
- 范(30941)
- 师范(30728)
- 基金
- 项目(167940)
- 科学(136368)
- 研究(128638)
- 基金(123937)
- 家(104764)
- 国家(103767)
- 科学基金(93190)
- 社会(84497)
- 社会科(80273)
- 社会科学(80252)
- 省(66635)
- 基金项目(64554)
- 教育(60078)
- 自然(58646)
- 自然科(57450)
- 自然科学(57441)
- 自然科学基金(56562)
- 划(54381)
- 编号(52232)
- 资助(50041)
- 成果(41684)
- 创(41431)
- 部(37610)
- 创新(37591)
- 重点(36982)
- 业(36875)
- 课题(35377)
- 发(35375)
- 国家社会(34749)
- 制(34640)
- 期刊
- 济(125121)
- 经济(125121)
- 研究(77182)
- 中国(50317)
- 管理(49349)
- 财(47229)
- 农(34438)
- 科学(31498)
- 教育(30066)
- 学报(28748)
- 技术(27045)
- 融(25950)
- 金融(25950)
- 大学(24643)
- 农业(23854)
- 学学(23064)
- 业经(23036)
- 财经(21716)
- 经济研究(19623)
- 经(18720)
- 技术经济(16440)
- 业(15969)
- 问题(15371)
- 财会(15118)
- 现代(13658)
- 策(13609)
- 统计(13341)
- 商业(13319)
- 科技(12961)
- 世界(12879)
共检索到392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贾根良 李家瑞
美国现行企业治理模式失灵是其经济难以真正复苏的主要原因之一。外部大股东介入公司运营非但没有带来理想中的效率提升,反而干扰了管理层的正常决策,加重了对劳动者的盘剥。金融资本家大肆攫取公司资源,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创新能力。股东治理模式误解了股东与经理人的经济关系,高估了股东投资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错把股东视为唯一的风险投资者与关键的创新推动者。此外在分析时所采用的同质化抽象处理也不利于普通股东。股东至上的观念本质上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倾向于大股东的利润分配方案根植于以交换为核心的新古典经济学,不能据此来指导企业经营。我国下阶段的公司改革需要以适合我国国情的、专注于提升企业生产创新能力的新型公司治理理论为指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明
创造股东价值的目标管理是通过分析、控制股东价值驱动因素和业务价值驱动因素及相关指标的方式,将企业战略、财务管理和绩效薪酬管理紧密结合而对创造股东价值的过程进行管理。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一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沈佳坤 李炳炎 张军
根据创造共享价值理论中企业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内涵,将国有非控股股东增强民营企业终极控制人的经济价值创造效用、社会价值创造努力以及资源掏空成本,引入终极控制人最优效用函数,并通过实证分析检验理论假设,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更加有效发挥国有股权积极作用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鉴。理论推导与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股东委派能够增强终极控制人对目标公司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提升作用,不能起到协同抑制目标公司资源掏空的作用,而国有持股仅对终极控制人提升公司社会价值的努力具有促进作用;国有股东委派能够直接提升目标公司的经济价值,并减少目标公司资源被掏空,但国有持股不能产生直接影响,且国有股东在提升企业社会价值方面还需加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阎大颖
以1998~2004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重组事件为样本,通过实证考察并购行业模式与收购企业价值之间的因果关系,证实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行业相关性并购较无关性并购对收购企业具有更强的价值创造效应。同时,将对应于企业价值指标、有关并购价值创造的经济学假设分解成五类财务因素指标,通过比较不同并购模式下收购方指标变动特征的异同,揭示出规模经营、交易内部化和市场势力是影响收购企业价值的主导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梦霞 白建磊
本文从"元宝曲线"的角度分析了苹果公司价值创造模式,揭示出苹果公司价值创造模式的三个要素:基于顾客体验的产品研发、品牌形象塑造和音乐商店加软件商店业务模式。探析了其品牌形象塑造路径和音乐商店加软件商店业务模式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苹果公司的价值创造模型。最后,根据苹果公司的价值创造模式提出了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蒋冠宏
本文利用2004-2015年BVD统计的并购数据研究了外商企业并购对我国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在公告日各窗口外商并购对我国被并购企业股票异常收益率的影响。通过事件分析,发现总体来看我国被并购企业获得了显著为正的异常收益率,但所有制、并购规模、支付方式、外资来源国和行业等差异会造成不同影响。相对而言,我国国有企业、现金支付方式、欧美发达国家企业、高新技术和制造业等并购为我国企业创造了更高市场价值。然而,金融行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并购为我国被并购企业创造的市场价值较低。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计量模型进行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此外研究还发现,并购双方行业相关性越大,为我国企业创造的市场价值越大;并购规模越大,创造的市场价值也越大;被并购前我国企业的市值越高,并购后创造的市场价值越低;被并购前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或经营效率越高,并购后我国企业获得市场价值越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蜀新 王翔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相当比例的小微企业需对原有商业模式进行改造、创新、升级,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以期适应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AbdelkAfi(2013)的商业模式理论,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再造价值主张、建构价值网络和创新价值沟通等途径创新商业模式,激发经营活力,保持竞争能力,延续企业生命。
关键词:
价值创造 小微企业 商业模式 创新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占挺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进行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获得的企业内外部活动集成,对提升企业绩效具有较大的正向提升作用。基于顾客价值视角,系统分析了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结合我国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认为产品定位模糊,顾客细分不精准,缺乏基于顾客体验的商业模式,缺乏供应链协同性,以及由此引发的附加值不高、同质化竞争和创新限制效应等,是抑制我国零售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
关键词:
零售企业 顾客价值 商业模式 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璐
为积极应对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中小银行通过并购险企开展银保混业经营以谋求经营模式转型,该路径能否创造价值?本文以国内首家入股险企的中小银行北京银行为例,基于经营模式转型探析其混业经营的并购动机,采用市场反应和财务指标检验并购能否为股东创造价值。市场反应显示,北京银行超额累积收益率显著为正。财务指标显示,其盈利提高、风险可控,并购创造了价值。最后,对中小银行、监管部门提出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永淦 沈晓峰 许世群
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也是企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而企业管理必须立足价值创造的基本理念。本文从财务价值和经营价值两个角度对企业价值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继而对基于价值链系统、智力投资和电子商务的现有企业价值创造模式作分类梳理,提出基于集群协作和利基的创值模式、基于专精和个性服务的创值模式以及基于虚拟经营的创值模式等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创新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范林根
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客户价值之争,也就是提供比竞争者更优异的符合客户需求的价值。因此,基于客户价值创造来研究企业竞争战略的模式,可以帮助企业把握经营方向,提升竞争优势。客户价值空间可以划分成不同层次,不同视角。文章从客户价值的关系、效用、速度、价格四个基本角度,研究企业竞争战略模式,并对它们的优劣和适用范围进行比较分析,相信对企业客户价值创造和竞争战略选择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客户价值 企业竞争战略 模式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建竹 张青山
为了适应全球化、个性化和信息化的新制造业环境,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文章从制造模式演化和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构建基于异地顾客差异化需求的新的制造模式——移动制造模式。从价值创造视角出发,对制造模式的演变进行分析,讨论了移动制造模式的起源、内涵,构建了移动制造的概念模型。并从价值实现、组织形式、运作模式三个方面研究了移动制造的典型特征,研究表明,移动制造将成为面向跨境跨地域异地顾客差异化需求的适应分布化制造环境的一种新模式。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移动制造模式的可行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凌军 谭文玉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索取已给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传统以"末端治理"为主导的环境成本控制模式范围狭隘,紧紧局限于生产环节,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对环境的破坏。鉴于此,文章将融入价值链理论,突破研究视角,重新理清企业环境成本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清晰界定,以期提高企业的重视程度,最大化降低企业价值链过程中的环境成本负荷,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关键词:
价值创造 环境成本 成本管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