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47)
2023(20484)
2022(16926)
2021(15637)
2020(13244)
2019(30135)
2018(30136)
2017(57780)
2016(31331)
2015(35169)
2014(35203)
2013(34568)
2012(31322)
2011(27909)
2010(28183)
2009(26247)
2008(26241)
2007(23888)
2006(20552)
2005(18682)
作者
(89295)
(74537)
(74317)
(70721)
(47607)
(35881)
(34036)
(28987)
(28103)
(26985)
(25307)
(25199)
(23791)
(23720)
(23004)
(22948)
(22631)
(22224)
(21706)
(21302)
(18478)
(18280)
(18275)
(17102)
(16742)
(16689)
(16675)
(16669)
(15098)
(14923)
学科
(130450)
经济(130306)
(107440)
管理(101315)
(93962)
企业(93962)
方法(59438)
数学(49183)
数学方法(48403)
(37945)
(37690)
业经(35643)
中国(34610)
地方(26422)
(26345)
(26280)
财务(26264)
财务管理(26214)
农业(26211)
企业财务(24868)
技术(24664)
理论(24608)
(24498)
(22780)
贸易(22763)
(22096)
(21834)
(20430)
银行(20396)
(19542)
机构
学院(446049)
大学(441319)
(179174)
管理(175821)
经济(175230)
理学(150948)
理学院(149330)
管理学(146517)
管理学院(145671)
研究(141165)
中国(110573)
(92882)
科学(87506)
(84383)
(73377)
(70941)
(69451)
中心(67112)
财经(66746)
业大(64618)
研究所(63982)
(60459)
北京(57830)
农业(57406)
(57023)
师范(56442)
(55609)
经济学(54131)
(51342)
财经大学(49259)
基金
项目(294608)
科学(233435)
研究(215879)
基金(213717)
(185523)
国家(183929)
科学基金(159763)
社会(136876)
社会科(129687)
社会科学(129656)
(117213)
基金项目(112400)
自然(103877)
自然科(101512)
自然科学(101487)
教育(100556)
自然科学基金(99698)
(97397)
编号(88516)
资助(87270)
成果(71431)
重点(66212)
(64399)
(64306)
(63410)
课题(60746)
创新(59602)
国家社会(56514)
科研(56438)
教育部(55368)
期刊
(199372)
经济(199372)
研究(125192)
中国(88593)
(70020)
管理(69061)
(66696)
学报(66280)
科学(62302)
大学(50947)
教育(49527)
学学(47627)
农业(45170)
技术(43694)
(40539)
金融(40539)
业经(34695)
财经(33213)
经济研究(31270)
(28624)
(27048)
问题(26093)
技术经济(24278)
图书(24179)
统计(22651)
(21498)
(21386)
商业(20963)
财会(20774)
科技(20615)
共检索到662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长春  吴照云  
本文根植于民航业,对照设定的研究框架,通过探索性案例分析,从分工、集成与界面三维度探究了服务模块化运行中的价值创造问题。研究发现:①无论是"小而精"而使价值裂变的分工,还是"大而全"而使价值捆绑的集成,都是促进民航业服务模块化价值创造的有效方式。②民航业服务模块化分工存在于服务产品模块化、服务流程模块化、服务对象模块化和服务职能模块化四大路径之中,它通过运营效率提高、价值发现、价值创新和服务归核化来实现价值创造;民航业服务模块化集成包括技术型集成、管理型集成、契约型集成和知识型集成四种形态,它通过价值管理来优化价值创造流程和发挥协同效能,进而实现价值创造。本文的结论:打造服务模块之间的界面,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军  赵惠妍  金姝彤  
随着VUCA(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时代的到来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快速演进,中国制造企业如何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效能,快速响应碎片化和个性化的用户需求,进而塑造企业独具一格的竞争优势,成为业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课题。以海尔集团为例,采用扎根理论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着重探讨模块化赋能智能制造升级的具体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模块化可以解决用户需求与企业智能制造的映射问题,并从设计模块化、生产模块化、组织模块化3条路径赋能智能制造升级,驱动模块构建→模块运用→效应发酵的过渡;进一步地,形成模块化运用弹性化、效率化和平台化三方面抓手,推动案例企业智能制造的价值创造与模式转变,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长春  吴照云  程月明  
文章基于服务性竞争的商业时代,在阐释服务模块化运行机理的基础上,以汽车金融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探究了服务模块化的价值创造逻辑。研究表明,服务模块化是促进价值创造的新型组织形式;通过分工与集成两种基本方式,汽车金融服务业服务模块化的价值创造性得以实现,这种价值创造性可应用于服务产品模块化、服务模块化组织、服务产业模块化和创新型的服务模块化四条路径实现;服务模块化的归宿是创造价值,但其价值创造力持续演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军  张悦  
首先阐述以模块化为抓手推动协同创新的理论内涵;其次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构建基于模块化的协同创新网络模型,并从生态学视角探讨网络化资源管理,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网络化资源持续优化的自组织协同创新生态圈。进一步地,采用探索性案例方法并聚焦海尔的T系列空调产品,深入分析案例企业通过模块化协同创新推动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的实践,最后讨论案例企业针对网络化资源的若干微观管理机制。研究可以为中国企业在网络化时代探索产品模块化,以及构建基于模块化的协同创新网络、管理网络化资源提供借鉴。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辛杰   张欣   江舰  
以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山东农担)为单案例研究对象,引入共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梳理平台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探析数字化转型对平台型企业履责的影响过程以及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共生价值创造机制。研究表明,平台连接是创造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价值的基础支撑,数据赋能是创造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价值的价值路径,共生演化是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共生价值的创造方式。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由传统的“点对点”转变为“平台网络”与“共生系统”,平台履责实现多主体交互和良性互动,网络效应逐步增强,实现整个共生生态系统社会责任价值的创造与增值。本研究阐明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基于大数据赋能的履责管理的高阶化演进过程,厘清企业社会责任平台生态中的多主体共生演化过程,创造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共生价值,有助于实现企业与环境的共生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桂菊  
老字号品牌成长与新品牌营销不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传统继承上的创新。现有战略创业理论强调企业发挥战略优势基础上的创业与创新,但总体上以发达国家技术先进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中国老字号企业的具体战略创业行为及其实现过程解释不足。为了构建本土老字号企业的战略创业分析框架,本文对恒源祥的品牌成长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老字号企业的战略创业行为以"争做第一"、"变革治理结构"、"构建外部网络关系"、"建立内部学习型组织"、"树立国际化形象"为主,并借此推动企业的品牌创新和文化创新,从而突破发展瓶颈,最终实现老字号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辉  薛求知  
模块化作为一种新理论和新方法,成为很多制造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重要生产方式,但是模块化在服务业的研究和实践还处于萌芽阶段。本文选择国际快递业作为服务业模块化研究的新样本行业,因为作者认为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际快递业较适合实施模块化,并且位居物流业金字塔最顶端、最有活力的国际快速业一直引领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文中首先通过对国际快递业的产业结构特征和竞争新动态的深入分析阐释了该行业实施模块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然后,针对国际快速业的行业特征,提出了对其服务流程进行模块化分解和模块化整合的可操作性路径,既为现代物流企业实施模块化提供了路径指导,又进一步丰富了服务业模块化理论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袁蓉  陈景秋  王垒  
改革是当今世界的普遍主题,也是员工所面对的主要环境压力来源之一。员工如何看待变革,在什么情况下、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变革,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组织有效地设计、实施和推动变革,有重要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民航业的改革为例,剖析了员工针对变革的种种心态,提取出有关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对变革管理提供了有关参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彭正银   张晨   李妍  
平台企业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态、战略支撑和新引擎,实施平台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但中小制造企业实施平台化的过程与机制尚未被充分揭示。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小制造企业实施平台化过程与内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第一,不同发展阶段中小制造企业数据资源编排实现平台化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依附-交互型数据资源编排驱动平台意识萌发、参与-拓展型数据资源编排驱动平台核心构建、联动-集成型数据资源编排驱动平台价值创造,并形成了“资源获取—转化能力—实施行动—形成结果”的数据资源编排过程。第二,平台化过程中数据资源编排驱动了中小制造企业“被动存储—主动建设—集成运用”的数据资源利用逻辑与“订单式—自主式—平台式”的核心业务拓展逻辑的递进,帮助企业实现数据要素向数据资产的转化,也进一步激发企业从专注产品价值向追求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价值迈进。本文揭示了中小制造企业平台化的过程机理,拓展并丰富了资源编排理论,为指导中小制造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蒋春燕  吴画斌  
平台组织具有网络效应和演化能力两大特征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今时代组织要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要求,而制造业企业从产品创新到平台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有别于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内部驱动因素对企业平台化转型的影响,以海尔集团为案例,分析其从产品服务创新(一维“点线”模式)到平台服务创新(二维“平面”模式)的因素,以期为其他企业实现平台化转型提供理论和实践路径参考。研究表明:从产品服务创新到平台服务创新的出现与海尔集团提出的组织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员工创客化密不可分,组织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员工创新、文化创新等是驱动海尔集团平台化转型的重要内部因素,其中组织平台化是海尔获得丰富资源的基础,用户个性化实现与用户“零距离”,员工创客化激发了员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同时,为了获取外部优质创新资源,海尔集团构建了开放式创新平台,构建新型价值创造关系,通过孵化创客、提供创业资源和创投基金、建立独特的激励分享机制等赋能员工自主创业和创业小微。从长远角度看,平台化转型对海尔集团的影响还不明确,有待深入拓展研究和时间验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本红  周倩倩  谷晓芬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服务型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将采用以扎根理论为核心的多案例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实践探索归纳出有关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研究得出:(1)影响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的因素主要来自于项目利益相关者和项目相关的保障因素两方面,其中项目利益相容性、信任水平和合作强度影响着服务型制造项目的关系治理;项目实施和项目合作环境以及项目绩效3个因素直接影响项目保障因素;(2)针对利益相关关系和项目保障两大因素的影响,提出综合关系治理和项目环境保障协同治理的解决方案,构建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影响机理图;(3)基于服务型制造项目治理影响机理,提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崴  王续琨  
从组织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入手,根据团队结构和团队创造力相关研究理论,确立科研团队结构和团队创造力的探索性研究指标。选取来自不同学科领域和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科研团队开展探索性案例研究,对团队结构和团队创造力各指标进行汇总和比较分析,得出团队成员个体能力、角色配置和异质性结构等团队结构因素对团队创造力的正、负向影响结果。根据探索性研究结果,构建了科研团队结构对团队创造力影响的假设模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庆瑞  陈政融  吴画斌  刘海兵  
本文力求归纳中国传统制造企业战略的演进,以战略引领创新为主线,对代表性的传统家电制造业海尔集团进行了纵向单案例研究,借助矛盾论的思想和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环境对海尔不同战略阶段进行分析和梳理。研究发现:企业战略决策的变化以企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基本过程,具体表现在以技术和创新为核心、市场创新为导向、组织创新为保障、文化创新为激励,同时战略引领创新也需要领导、协同和组织等相关战略管理机制作为支持和发展。本研究丰富了战略引领创新的理论,总结了传统制造业战略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指出了目前海尔战略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今后发展建议,为传统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了一系列实践指导。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娇  王博  宋丽红  张贵英  梁强  
隐形知识的有效传承是中国家族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然而,已有研究过分强调家族企业隐形知识的代际一致性,却忽视了隐形知识代际差异与企业战略变革间的关系。该案例研究基于家族企业二代主体行为视角,在梳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价值观一致性与价值观偏离的基础上,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传承与战略变革模型。同时,进一步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的代际传承框架。文章研究凸显了创始人对家族企业的深远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传承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讨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娇  王博  宋丽红  张贵英  梁强  
隐形知识的有效传承是中国家族企业实现永续经营的关键。然而,已有研究过分强调家族企业隐形知识的代际一致性,却忽视了隐形知识代际差异与企业战略变革间的关系。该案例研究基于家族企业二代主体行为视角,在梳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价值观一致性与价值观偏离的基础上,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传承与战略变革模型。同时,进一步构建了家族企业价值观的代际传承框架。文章研究凸显了创始人对家族企业的深远影响,丰富了家族企业传承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