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7)
- 2023(14421)
- 2022(12433)
- 2021(11698)
- 2020(9788)
- 2019(22565)
- 2018(22604)
- 2017(42431)
- 2016(23294)
- 2015(26095)
- 2014(26190)
- 2013(25412)
- 2012(23085)
- 2011(20564)
- 2010(20725)
- 2009(19067)
- 2008(18700)
- 2007(16581)
- 2006(14502)
- 2005(12585)
- 学科
- 济(83693)
- 经济(83594)
- 管理(80404)
- 业(72633)
- 企(65858)
- 企业(65858)
- 方法(38848)
- 数学(31128)
- 数学方法(30778)
- 财(25660)
- 中国(22783)
- 业经(21920)
- 农(20767)
- 技术(19932)
- 学(19657)
- 理论(18811)
- 制(18397)
- 务(17642)
- 财务(17558)
- 财务管理(17524)
- 地方(16807)
- 企业财务(16610)
- 和(16332)
- 划(14780)
- 银(14600)
- 银行(14554)
- 行(13721)
- 农业(13713)
- 贸(13650)
- 贸易(13638)
- 机构
- 大学(318320)
- 学院(317565)
- 管理(131545)
- 济(118548)
- 经济(115580)
- 理学(112454)
- 理学院(111221)
- 管理学(109507)
- 管理学院(108886)
- 研究(101095)
- 中国(77012)
- 京(68618)
- 科学(63984)
- 财(57352)
- 所(50147)
- 农(48312)
- 江(48269)
- 业大(46798)
- 中心(46730)
- 研究所(45621)
- 财经(44898)
- 北京(43022)
- 范(42067)
- 师范(41632)
- 经(40732)
- 州(39056)
- 农业(37710)
- 院(37657)
- 技术(35956)
- 商学(34171)
- 基金
- 项目(217811)
- 科学(171139)
- 研究(161806)
- 基金(155946)
- 家(135502)
- 国家(134295)
- 科学基金(116055)
- 社会(99860)
- 社会科(94318)
- 社会科学(94292)
- 省(87123)
- 基金项目(83277)
- 自然(75888)
- 教育(74842)
- 自然科(74108)
- 自然科学(74089)
- 自然科学基金(72773)
- 划(72670)
- 编号(66756)
- 资助(62886)
- 成果(54410)
- 创(49038)
- 重点(48159)
- 部(46993)
- 课题(46505)
- 发(45550)
- 创新(44983)
- 项目编号(42164)
- 科研(41196)
- 大学(40612)
- 期刊
- 济(133077)
- 经济(133077)
- 研究(92765)
- 中国(67014)
- 管理(52957)
- 学报(49836)
- 财(46766)
- 科学(45796)
- 农(42534)
- 教育(42433)
- 大学(37683)
- 学学(35051)
- 技术(30002)
- 农业(29382)
- 融(26567)
- 金融(26567)
- 业经(22386)
- 财经(21547)
- 经济研究(19980)
- 图书(18999)
- 经(18356)
- 科技(17659)
- 业(17333)
- 问题(16213)
- 技术经济(15802)
- 理论(15434)
- 版(14747)
- 现代(14745)
- 财会(14378)
- 实践(14264)
共检索到472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翰林 唐辰昕
传统以利润为导向的业绩评价存在扭曲或误导责任中心行为、管理不成体系等缺陷。在社会经济新常态下,现代企业应建立价值创造导向的责任中心业绩管理体系,亦即建立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责任中心为主体,以责任核算为基础,运用多种管理会计工具,对组织目标开展预算、决策、控制和考评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首先强调绩效管理应围绕价值创造这一组织目标来展开;其次,强调应从管理体系的高度对业绩评价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在具体构建过程中,应持续优化责任中心设置,不断深化责任核算,围绕企业价值目标实施突出劳动生产率的责任预算、提升经营自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翰林 唐辰昕
传统以利润为导向的业绩评价存在扭曲或误导责任中心行为、管理不成体系等缺陷。在社会经济新常态下,现代企业应建立价值创造导向的责任中心业绩管理体系,亦即建立以价值创造为导向,以责任中心为主体,以责任核算为基础,运用多种管理会计工具,对组织目标开展预算、决策、控制和考评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首先强调绩效管理应围绕价值创造这一组织目标来展开;其次,强调应从管理体系的高度对业绩评价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在具体构建过程中,应持续优化责任中心设置,不断深化责任核算,围绕企业价值目标实施突出劳动生产率的责任预算、提升经营自主性的决策授权、强化预算硬约束的过程控制和注重应用多元化的考评机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隃 刘东南 刘奇 何星
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银行各项业务经营和资源配置的统筹管理机制,纵向上覆盖了长期战略规划、年度预算安排、政策资源配置、绩效分析评价等经营管理的全流程,横向上涵盖了资产负债业务预算、财务指标预算、资本规划预算等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本文从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角度出发,初步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该问题的主要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下阶段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方向和配置思路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黎来芳 张伟华
用传统的财务指标进行企业业绩评价存在着种种局限,于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许多新的业绩评价模式,其中以经济增加值(EVA)和平衡计分卡(BSC)最具代表性。EVA真实地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创造,BSC则发展为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石。二者虽然各自独立产生,却有着天然的相容性。本文力图找到二者的结合点,通过EVA与BSC的融合构建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希全
随着金融环境的变化,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需要从财务报告导向逐步向价值创造导向转型。本文吸收了管理学中内部控制为价值创造服务的观点和价值链管理的主要思想,从评价标准、指标体系、组织方法、评价模型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商业银行建立价值创造导向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关键词:
内部控制评价 价值创造导向 价值链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许庆文 邵丹蕾
从企业存在的使命来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价值创造和价值保障展开,内部控制也不例外。企业既要不断创造经济价值,也要不断满足众多利益相关主体的需要。因此,内部控制要组织识别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价值创造、价值保证目标。基于内控理论和实践,笔者拟对基于价值创造导向的三维立体内控体系提出以下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建丽 张念立
一个有效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应对企业创造的价值及价值创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本文探讨了经济增加值(EVA)和平衡计分卡(BSC)两种系统的融合,拟构建一个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骏 贺苗
本文认为推动企业持续创新要构建提升组织创新力为导向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这需要完成业务流程及岗位职责分析梳理、分层级跨部门指标体系构建、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绩效管理技能辅导转移四个模块的工作。
关键词:
组织创新力 绩效管理 体系 构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艳娜
在国家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下,我国企业逐渐开始利用管理会计编制相应报告向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但是,由于部分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完善程度较低,管理会计报告内容格式化严重,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基于此,本文以新疆贝肯能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深入探讨企业管理会计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基于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为企业合理利用管理会计报告制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管理会计报告 管理会计 价值创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郁国培
随着国外银行业的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的管制逐步解除和国内商业银行改制上市步伐的不断加快,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需要由原有的粗放式的经营模式向重视平衡风险与利润、重视质量效益的集约型模式转变,构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实现价值最大化已成为多数商业银行的共识。衡量价值创造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经济增加值,因此,本文从经济增加值(EVA)应用中主要要解决的责任中心、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成本分摊制度及建立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着手,探讨如何在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价值创造导向型的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价值创造 评价体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方秀丽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重点和主要目的应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转换而转换。本文从落实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保障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目标实现等角度出发,提出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重点应是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价值创造力,内部审计的目的也在于促进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创造力。本文建议借鉴融合国际上计量价值创造力的主要方法,构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涵盖财务、风险管理、客户、内部流程及员工学习成长等五个方面审计维度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本文还就各审计维度的评价指标进行设计,并建议采用熵值赋权法进行指标赋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玉周 孙茂竹
一、以价值创造为主线的公司预算体系 价值创造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还是公司战略决策、经营决策的基准,公司的各项活动必须以价值创造为基点和主线。为保证价值创造活动的长期化,必须为价值创造活动确定一系列可以衡量的具体指标,并通过编制预算,将市场环境与公司经营组织的各个层面衔接为一个价值创造的整体。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池国华
本文试图构建一套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基于价值创造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以反映上市公司真实的价值创造及能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晓青
文章从企业的财务目标入手,分析了企业的终极目标是价值创造,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必须服从于这一目标,而企业社会责任在价值创造过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创造要素,二者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因而在价值创造导向下,公司治理内生嵌入企业社会责任,以更好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目标。
关键词:
价值创造 公司治理 社会责任 嵌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