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9)
- 2023(7838)
- 2022(6567)
- 2021(5804)
- 2020(4892)
- 2019(10962)
- 2018(10763)
- 2017(19841)
- 2016(10496)
- 2015(11430)
- 2014(10898)
- 2013(10814)
- 2012(9845)
- 2011(8902)
- 2010(8898)
- 2009(8121)
- 2008(7917)
- 2007(7116)
- 2006(6177)
- 2005(5320)
- 学科
- 济(40121)
- 经济(40084)
- 业(37928)
- 管理(36236)
- 企(32401)
- 企业(32401)
- 方法(18663)
- 数学(15942)
- 技术(15878)
- 数学方法(15789)
- 技术管理(12049)
- 农(10968)
- 业经(10728)
- 中国(10668)
- 财(10642)
- 学(9345)
- 农业(7732)
- 理论(7398)
- 贸(7035)
- 贸易(7030)
- 制(6958)
- 划(6899)
- 易(6846)
- 环境(6562)
- 地方(6473)
- 产业(6072)
- 务(6029)
- 财务(6023)
- 财务管理(6011)
- 和(5773)
- 机构
- 大学(150155)
- 学院(149926)
- 济(63068)
- 经济(61963)
- 管理(59955)
- 理学(52602)
- 理学院(52053)
- 研究(51935)
- 管理学(51244)
- 管理学院(50980)
- 中国(37302)
- 科学(33266)
- 京(31475)
- 农(29801)
- 所(26366)
- 业大(25795)
- 财(25743)
- 研究所(24360)
- 农业(23849)
- 江(23209)
- 中心(23066)
- 财经(20740)
- 经济学(19165)
- 北京(19127)
- 院(18977)
- 经(18943)
- 范(18379)
- 师范(18059)
- 州(17470)
- 经济学院(17189)
- 基金
- 项目(108038)
- 科学(86774)
- 基金(79407)
- 研究(75775)
- 家(71805)
- 国家(71202)
- 科学基金(61150)
- 社会(49937)
- 社会科(47488)
- 社会科学(47479)
- 省(43937)
- 基金项目(41982)
- 自然(40640)
- 自然科(39783)
- 自然科学(39769)
- 自然科学基金(39180)
- 划(37303)
- 教育(35144)
- 资助(30997)
- 创(29482)
- 编号(27903)
- 创新(26526)
- 重点(25037)
- 发(23901)
- 业(23507)
- 部(23464)
- 成果(21522)
- 计划(21423)
- 国家社会(21322)
- 科研(20682)
共检索到218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富阁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必须把价值创造和财富创造、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分开。从价值创造说,萨伊三位一体公式十分荒谬;但从价值分配角度看问题,这一公式又隐含着市场经济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前人所不曾面对过的新情况,必须实现我国分配理论和分配制度的进一步创新。
关键词:
价值创造 三位一体公式 分配制度 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钱伯海
(一)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历史的扭曲——把物化劳动等同于资本 价值范畴有多种涵义,哲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上都使“价值”范畴。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早就从两个方面阐明了价值的两种含义:“它有时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时又表示由于占有某种物品而取得他种货币货物的购买力,前者又叫使用价值,后者又叫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辛波
本文从探讨财富与价值关系的角度,综述了生产基素的范围和它们在财富与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提出了现代社会更要重视提高要素效率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祥松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首先要分清两个问题 :一是不能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相混淆 ;二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不是要素价值论。按生产要素分配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找不到依据 ,似乎在西方经济学的“三位一体公式”中可以找到依据。但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来决定分配 ,其中生产要素贡献大小的量无法确定。克拉克依据生产率递减规律 ,用边际产品收益来测算生产要素的报酬 ,存在着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难题 ,因而是不科学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只能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关键词:
生产要素分配 克拉克公式 所有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嘉瑞
(一)现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关系。“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关系表现出来。”离开了利益关系的经济关系是不存在的。 人们在一定社会的利益的实现和实现程度,是由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决定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便是其中的一种分配方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邦根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要按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来分配。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的过程同产品价格形成的过程共同构成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总过程。因此 ,按生产要素分配 ,不仅是市场机制作用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形式 ,而且还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但是 ,对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形成的收入差距过分两极化 ,一定要给以政策上、法制上的限制 ,使所有的经济主体按照合理的市场竞争规则公平地竞争。
关键词: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市场经济 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伟
(一)什么是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就是进行生产所需要的各种主要生产条件。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社会进行生产都必须具备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这是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条件,缺一生产就无法进行。在这三个生产要素中,劳动者是有生命力的、能动的生产要素,由他来操纵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使之成为人们需要的一种物品。生产工具实际是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苏燕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已成为基础性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探讨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实现机理,揭示数据要素驱动企业价值创造的微观机制,有助于企业树立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优势。本文基于数据生产要素的经济特征,从集聚化、能力化、融合化、价值化四个维度揭示数据要素化的实现机理,并构建多主体参与、数据要素驱动、全要素共同作用的数据要素价值创造机制,提出集聚、融合、协同的数据要素价值创造实现方式。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管理启示:设计“业务—数字”双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业务与数字化协同发展;提升企业“数实融合”能力,形成以数据驱动的数字化经营模式;培育多元参与、网络化协同的数字平台生态系统。
关键词:
数据生产要素化 价值创造 机制分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闻潜
现实经济生活中 ,既实行按劳分配 ,又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是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其差异表现在理论、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上。共同点是 :以劳动为获得收入的手段 ;复杂劳动可获得更多的收入 ;承认劳动者对劳动力的所有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泽慧 吴德广 陈斯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陶生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凭借对生产要素的产权(包括最终产权—所有权和法人产权—经营权)按投入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分配方式。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震
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现实合理性,但现阶段的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存在重大局限和误区。目前,社会贫富悬殊和利益对立是分配体制安排和理解不当的结果。只要找到分配理论的问题所在,矛盾就可以解决,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让劳动者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确立利润分享和劳动产权制度。
关键词:
生产要素 劳动价值论 分配理论 误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