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05)
- 2023(14846)
- 2022(12495)
- 2021(11467)
- 2020(9661)
- 2019(22100)
- 2018(21603)
- 2017(41234)
- 2016(22146)
- 2015(24353)
- 2014(23982)
- 2013(23630)
- 2012(21474)
- 2011(19295)
- 2010(19547)
- 2009(18779)
- 2008(18692)
- 2007(16913)
- 2006(14620)
- 2005(13232)
- 学科
- 济(91629)
- 经济(91515)
- 业(88886)
- 企(86553)
- 企业(86553)
- 管理(82335)
- 方法(41799)
- 数学(32297)
- 数学方法(31964)
- 财(31740)
- 业经(27914)
- 务(23443)
- 财务(23409)
- 财务管理(23378)
- 中国(23001)
- 企业财务(22209)
- 农(22148)
- 技术(20841)
- 制(19053)
- 理论(18882)
- 和(17491)
- 贸(17260)
- 贸易(17247)
- 易(16766)
- 划(16232)
- 学(16107)
- 策(15371)
- 地方(15300)
- 农业(14630)
- 技术管理(14147)
- 机构
- 学院(314645)
- 大学(311069)
- 济(129928)
- 管理(127735)
- 经济(127324)
- 理学(109767)
- 理学院(108685)
- 管理学(107089)
- 管理学院(106481)
- 研究(96887)
- 中国(75792)
- 京(63967)
- 财(63290)
- 科学(56661)
- 财经(49864)
- 江(49096)
- 所(47451)
- 中心(45520)
- 经(45009)
- 农(44821)
- 研究所(42539)
- 业大(42253)
- 北京(39884)
- 经济学(39426)
- 范(39186)
- 师范(38849)
- 州(38623)
- 财经大学(36736)
- 商学(35880)
- 经济学院(35655)
- 基金
- 项目(203884)
- 科学(163125)
- 研究(153432)
- 基金(148601)
- 家(127445)
- 国家(126264)
- 科学基金(110698)
- 社会(98994)
- 社会科(93813)
- 社会科学(93785)
- 省(81520)
- 基金项目(78453)
- 教育(71553)
- 自然(70319)
- 自然科(68777)
- 自然科学(68756)
- 自然科学基金(67595)
- 划(67418)
- 编号(63125)
- 资助(58780)
- 成果(50862)
- 创(48157)
- 重点(45641)
- 部(45217)
- 创新(43958)
- 发(43656)
- 课题(42763)
- 国家社会(40600)
- 业(39958)
- 项目编号(39939)
- 期刊
- 济(146692)
- 经济(146692)
- 研究(90495)
- 中国(62452)
- 财(55051)
- 管理(52985)
- 学报(42628)
- 科学(41965)
- 农(39669)
- 教育(35724)
- 大学(32960)
- 学学(30771)
- 技术(30190)
- 融(27342)
- 金融(27342)
- 农业(26256)
- 业经(25586)
- 财经(25413)
- 经济研究(23446)
- 经(21987)
- 问题(18491)
- 技术经济(18375)
- 财会(16755)
- 业(16729)
- 贸(15943)
- 商业(15904)
- 科技(15048)
- 会计(14825)
- 现代(14772)
- 版(14233)
共检索到469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培 刘晓南
顾企互动已经成为影响价值共创的关键因素。基于价值共创视角分析了顾企互动的内涵与特征,以价值主张契合为互动前因,将互动内容和互动行为作为互动过程,考虑企业与顾客的获得价值为互动结果,构建了顾企互动整合分析框架。研究表明:价值主张契合涵盖功能契合与感知契合,由此形成产品互动与人际互动并表现为不同的互动行为,进而影响互动结果,互动结果又对顾企的价值主张及其契合性产生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培 刘晓南
顾企互动已经成为影响价值共创的关键因素。基于价值共创视角分析了顾企互动的内涵与特征,以价值主张契合为互动前因,将互动内容和互动行为作为互动过程,考虑企业与顾客的获得价值为互动结果,构建了顾企互动整合分析框架。研究表明:价值主张契合涵盖功能契合与感知契合,由此形成产品互动与人际互动并表现为不同的互动行为,进而影响互动结果,互动结果又对顾企的价值主张及其契合性产生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孔海东 张培 刘兵
站在系统整合的视角,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探索开发了商业模式创新(BMI)和价值共创的整合分析框架,包括动态情境、价值共创和价值实现3个维度及组织外部、组织内部、核心要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5个组件。其中:价值传递组件用于感知识别创新过程特征和信息流,解决不同组件和要素之间的"接口"问题;核心要素组件中赋能与服务创新过程研究,为解决多主体价值共创机理的"黑箱"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路径。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张培 杨迎
知识共创已经成为企业在服务创新中整合多边资源的关键路径。本文分析了服务创新过程中知识共创的内涵、特征和多主体参与趋势,将其他利益相关者纳入知识共创过程,构建了多主体参与知识共创过程的整合分析框架,阐述了各参与主体在知识共创过程各阶段中的角色、地位,从多个视角对不同阶段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指出了本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知识共创 多主体参与 服务创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蒙丹
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市场主体推动。基于数字平台的价值创造与捕获特征,文章揭示了数字平台作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更有效的组织载体,以技术+组织的力量成为产业竞争力的新核心。数字平台模糊供需、开放互补、协同两化的价值创造过程,围绕数据要素的价值生成特点以及特殊的“平台锁定”战略,为产业升级带来了双轮驱动、融合创新、数据主导的新动力,使产业结构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协同共演中实现升级,形成了参与数字平台的企业升级新推动。但平台驱动效应会受到数字平台企业平台建设能力、平台参与企业平台利用能力,及行业专业技术积淀的影响。同时有赖于数据连通与平台外部治理水平。相对于现有研究关注数字技术作用而忽略了技术影响力的组织载体,本文从组织视角丰富了对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升级动力的理解,为健康平台生态建设的产业升级路径探索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数字平台 产业升级 驱动机理 实现条件
[期刊] 改革
[作者]
焦晓波
打造我国企业品牌,营销的作用不可或缺。而创业导向在激励企业管理者践行营销战略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企业的营销能力在企业创新的作用下不断提升。理论分析框架表明,创业导向、企业创新与营销能力正相关。
关键词:
创业导向 企业创新 创新能力 营销能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乃娟 范秀成
孤独感作为老年群体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对其行为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以往对于孤独感的研究多集中于医学及社会学领域,侧重于对孤独感的物理干预和临床治疗。而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和生活体验,孤独感的内涵、特征、维度构成及复杂的心理运行规律并未得到有效剖解。本文突破以往研究的理论视阈局限,以消费领域中的价值共创行为为研究情境,尝试整合自我决定理论和依恋理论,探讨基于孤独感的老年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生成机制,分析应对策略在不同的价值共创行为选择中所发挥的中介作用,并探明感知时间约束在老年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中的调节作用,从而深入剖析老年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产生过程,以期有助于厂商设计差异化的服务组合策略,激发老年群体的价值共创意愿。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万亮 郑桥桥 方文培 王成园 王善勇
如何通过企业绿色创新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兼顾,是一个紧迫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主题.因此,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不仅是经济学界关注的重点议题,其结论还具有较强的政策启示.区别于以往企业绿色创新的相关文献,本文从同群效应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出发,以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研究的历史演进脉络为切入点,对影响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同群效应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同群演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整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给出了未来的相关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有助于拓宽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研究视角,揭示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的"黑箱",也可以进一步地丰富企业绿色创新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为当前开展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绿色创新 创新行为 同群效应 作用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婕 刘兵 张培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价值共创与价值共毁研究的缘起和发展做了梳理,厘清了相关概念的内涵和特征,在分析其成因基础上,构建了具有一般意义的整合研究框架,解释了价值共创与共毁结果的形成及反馈规律,探讨了两者共存状态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可能性,最后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启涛 栾贞增
工作场所创造力一直是企业创新研究的热点话题。区别以往工作场所创造力的相关文献,本文采取交互视角,以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脉络为切入点,对影响工作场所创造力的个体因素与组织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借用AMO的理论框架,分别从能力、动机和机会三个方面,总结了这些交互作用对工作场所创造力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而提出一个整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当前开展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启涛 栾贞增
工作场所创造力一直是企业创新研究的热点话题。区别以往工作场所创造力的相关文献,本文采取交互视角,以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脉络为切入点,对影响工作场所创造力的个体因素与组织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借用AMO的理论框架,分别从能力、动机和机会三个方面,总结了这些交互作用对工作场所创造力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而提出一个整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当前开展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作汉 唐英瑜
提出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内涵,比较分析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特征;然后对近10年来的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出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以此为基础,整合理性定位、进化学习和认知3个战略视角,提出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为新创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新创企业 商业模式创新 战略视角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孟晓俊 肖作平 曲佳莉
信息不对称是增加企业资本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资本成本,但该作用的发挥受制于企业是否真实、适当地进行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而基于较低的资本成本约束,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机、水平和质量也会受到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资本成本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孔海东 张培 刘兵
通过文献调查并结合案例的描述性分析,提出数字技术时代价值网络中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赋能内涵、关键维度以及基于赋能跨层次效应的价值共创行为分析框架。将"赋能氛围""主体赋能"分别作为价值网络中赋能的宏观维度和微观维度进行概念化。界定了两个维度的关键组成要素,分别包括信息共享、开放性结构、协同规则以及主体关系、资源整合和影响。构建了赋能的跨层次效应模型,分析了赋能的宏观-微观跨层次效应及其对价值网络生态和主体价值创造的影响。
关键词:
价值共创 赋能 赋能氛围 主体赋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辉
农业现代化关键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现代农业的现实和未来。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个体和群体两个角度阐释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形成原因,进而分析了新常态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逻辑路径,提出坚持走"内生主导、外生推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