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02)
2023(15353)
2022(13202)
2021(12374)
2020(10489)
2019(24027)
2018(23952)
2017(46159)
2016(24923)
2015(28230)
2014(27604)
2013(27059)
2012(24433)
2011(22126)
2010(22384)
2009(20591)
2008(19989)
2007(17595)
2006(15431)
2005(13591)
作者
(72733)
(59955)
(59686)
(56917)
(38503)
(28896)
(27046)
(23497)
(23018)
(21583)
(20662)
(20283)
(19377)
(18996)
(18662)
(18601)
(18071)
(17717)
(17246)
(17211)
(15011)
(14762)
(14640)
(13833)
(13460)
(13440)
(13362)
(13292)
(12129)
(11861)
学科
(95434)
经济(95337)
管理(75556)
(70180)
(60935)
企业(60935)
方法(46119)
数学(39529)
数学方法(38805)
中国(24952)
(24012)
(23321)
(22891)
业经(22159)
技术(20702)
理论(18938)
(18814)
地方(18721)
(17268)
环境(17245)
银行(17211)
(16513)
(16156)
农业(16138)
(16006)
贸易(15992)
(15416)
(14934)
(14884)
财务(14802)
机构
大学(349074)
学院(347443)
管理(138786)
(131113)
经济(128055)
理学(120433)
理学院(119094)
管理学(116591)
管理学院(115994)
研究(114783)
中国(86785)
(75753)
科学(74944)
(59092)
(57722)
(57701)
业大(54729)
研究所(53036)
中心(52188)
(51311)
北京(47994)
财经(47534)
(46032)
农业(45513)
师范(45489)
(43184)
(42458)
(42086)
技术(39050)
经济学(38361)
基金
项目(242728)
科学(190265)
基金(174854)
研究(173950)
(153864)
国家(152609)
科学基金(131009)
社会(107393)
社会科(101647)
社会科学(101615)
(96571)
基金项目(92275)
自然(87888)
自然科(85852)
自然科学(85827)
自然科学基金(84273)
(81426)
教育(80696)
资助(72853)
编号(70575)
成果(56403)
重点(54750)
(53443)
(51871)
(51174)
课题(49337)
创新(49267)
科研(46495)
计划(45023)
大学(44939)
期刊
(141530)
经济(141530)
研究(99438)
中国(67948)
学报(58730)
管理(53369)
科学(53335)
(51072)
(44544)
大学(44105)
教育(42863)
学学(41392)
农业(35521)
技术(32614)
(30652)
金融(30652)
业经(23952)
经济研究(22592)
财经(22477)
(19485)
图书(19411)
科技(19234)
(19125)
技术经济(17606)
问题(17459)
理论(16638)
(16576)
统计(15591)
业大(15374)
实践(15368)
共检索到505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姜尚荣  乔晗  张思  刘颖  胡毅  徐艳梅  
本文使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价值共创领域的样本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共引分析和突现分析,识别出了价值共创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价值共创领域有三类研究重点,分别是价值共创理论研究、外部环境与服务生态系统研究和客户参与实践研究。近年来,价值共创领域的研究重点由服务主导逻辑和顾客参与理论向企业生态系统和商业模式创新转变。通过共引分析,我们发现了价值共创领域未来的两大研究重点:(1)价值共创和生态系统研究,包括商业生态系统框架建构和企业的生态位与战略决策问题等;(2)价值共创和商业模式研究,包括企业共创价值影响因素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对这些新兴研究热点开展文献计量研究能够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价值共创理论,也可以对现代企业战略决策与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理论创新指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素平   胡保亮   项益鸣  
受数字技术变革与应用影响,企业价值创造边界不断外扩,进而导致商业生态系统取代双边伙伴合作成为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情境。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研究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如何适应商业生态系统治理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机制。从非核心企业视角出发,主要探讨了商业生态系统治理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分析了高管团队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进而剖析了商业生态系统开放性、企业生态位重叠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商业生态系统关系治理和契约治理均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高管团队内部社会资本与外部社会资本在商业生态系统治理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中发挥着多样的中介作用;(3)商业生态系统开放性、企业生态位重叠度均正向调节了高管团队内部社会资本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且均负向调节了高管团队外部社会资本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明  王卫  
数字革命背景下的数据要素产生了大量新场景,瞄准数字化场景并满足用户新需求的场景驱动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要素和底层逻辑,但现有相关理论与实践还整体滞后。基于企业价值的逻辑起点,以特斯拉为对象,剖析场景驱动、商业模式与创新生态系统融合实践。结果表明,场景驱动体系由政策引导力、产业变革力、创新赋能力和需求拉动力构成,在该体系驱动下实现企业外在用户端商业模式创新和内在生产端创新生态系统演进,进而推动企业价值创造。结论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场景驱动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数字经济下中国制造企业面对新场景、新物种及新赛道如何更好地重构商业模式和创新生态系统,在场景实践中实现服务和技术迭代提供可能性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江积海  廖芮  
随着智慧互联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产品智能化、服务化、情感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用户需求在时间、地理空间及情感方面的高度耦合引起商业应用场景的海量涌现。由此,场景化商业模式创新在现实商业应用层面越来越广泛,并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立足于商业模式新视角,探究场景构成要素、场景价值创造动因及其作用机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以情感体验、社群渠道、连接机制为场景的潜变量,论证了场景价值是基于顾客生活方式和生活细节的情感体验,并在特定消费情景中由企业与顾客共同创造、顾客自己独立创造出来的价值。研究成果打开了商业模式视角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婷  湛军  
视频网站由于存在盈利模式单一、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价值共创视角下,基于Osterwalder商业模式画布模型来具体分析乐视和优酷的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案例对比研究,针对视频网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婷  湛军  
视频网站由于存在盈利模式单一、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在价值共创视角下,基于Osterwalder商业模式画布模型来具体分析乐视和优酷的商业模式创新。通过案例对比研究,针对视频网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静林  穆荣平  张超  
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已成为学界、政界、业界共同关注的议题。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对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概念内涵、行为模式及动力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是价值创造核心主体、价值创造服务主体和价值创造推动主体等具有共生关系的价值创造共同体在某一主体协调下,围绕共同价值主张,为实现主体间互惠共赢而形成的复杂适应行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交换—关系”价值共创行为模式分析框架,挖掘“契约型”“关系型”“经济互惠型”和“社会协商型”4类价值共创行为模式;指出“开发—保护—释放—重组”的适应性循环和“互惠、协商、公平、信任”的交换规则是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价值共创的动力机制及重要保障。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青  姚景辉  杨伟  
【目的/意义】"互联网+"使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催生出多样化的价值共创模式。【设计/方法】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分析归纳出"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影响,从发起主体、核心能力、价值主张、推进机制和价值实现五个维度归纳总结出三种价值共创模式,即机构引导型、社群推动型和机构-社群协同型,并以多点公司、虎扑社区和微信小程序为例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结论/发现】"互联网+"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须以共同的价值目标为出发点、以人性为着眼点、以创新为支撑、以服务为主线,致力于价值共创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艾志红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价值共创的研究视角从传统的“二元交互”转向“网络系统”。文章构建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数字平台、核心企业和顾客三方主体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数字平台、核心企业参与价值共创的可能损失小于不参与时的潜在损失、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收益大于可能的成本时,系统最终演化至三方主体参与价值共创的理想演化稳定状态。灵敏度分析的结果表明,数字平台潜在收益、核心企业参与价值共创所需支付的额外成本、核心企业为激励顾客创新给予的奖励均对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有明显影响。其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多主体参与价值共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艾志红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价值共创的研究视角从传统的“二元交互”转向“网络系统”。文章构建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数字平台、核心企业和顾客三方主体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数字平台、核心企业参与价值共创的可能损失小于不参与时的潜在损失、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收益大于可能的成本时,系统最终演化至三方主体参与价值共创的理想演化稳定状态。灵敏度分析的结果表明,数字平台潜在收益、核心企业参与价值共创所需支付的额外成本、核心企业为激励顾客创新给予的奖励均对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有明显影响。其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多主体参与价值共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令狐克睿  简兆权  
实现价值创造是制造业服务化的根本。文章基于服务生态系统视角探讨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和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互动层次;然后基于这两个维度构建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矩阵,详细阐述并比较了九种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最后得出结论,以为制造业实现价值共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令狐克睿  简兆权  
实现价值创造是制造业服务化的根本。文章基于服务生态系统视角探讨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和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互动层次;然后基于这两个维度构建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矩阵,详细阐述并比较了九种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最后得出结论,以为制造业实现价值共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令狐克睿  简兆权  
实现价值创造是制造业服务化的根本。文章基于服务生态系统视角探讨制造业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和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互动层次;然后基于这两个维度构建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矩阵,详细阐述并比较了九种服务化价值共创模式;最后得出结论,以为制造业实现价值共创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简兆权  曾经莲  
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是制造企业目前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出发,构建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互联网+制造"商业模式架构,分析其具体特征,并提出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基于价值共创构建了"互联网+制造"商业模式架构,即制造企业基于顾客导向的产品服务系统提出价值主张,在跨界商业生态系统中形成社会化价值共创,并通过服务持续获取价值。从价值主张新颖性、价值创造主体连接红利、价值传递高效性和价值获取持续性等方面提出了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最后,为制造企业提供以下管理启示:商业模式创新是创新追赶的有效方式,把握"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的制造业发展趋势,构建开放共享的社会化价值共创网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孔海东  张培  刘兵  
站在系统整合的视角,通过文献和案例分析,探索开发了商业模式创新(BMI)和价值共创的整合分析框架,包括动态情境、价值共创和价值实现3个维度及组织外部、组织内部、核心要素、价值传递、价值实现5个组件。其中:价值传递组件用于感知识别创新过程特征和信息流,解决不同组件和要素之间的"接口"问题;核心要素组件中赋能与服务创新过程研究,为解决多主体价值共创机理的"黑箱"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